高等教育課程標準與課堂教學的探析
論文關鍵詞:課程標準 教學設計 教學質量論文摘 要:從課程標準的改革入手,探討了在高等院校的課程標準制定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并對教學課程設計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等問題進行了實踐層面的探討。
1 關于課程標準
1.1 由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的歷史背景
教學大綱是我國借鑒前蘇聯的教學體制從1952年開始實施的教學指導性文件,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但隨著各學科知識發展變化的速度加快和學習理論的發展,教學大綱已經不能滿足當今教學工作的需求。教學大綱主要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第一,教學大綱是以教師為主體,重點是教師如何“教”,而不是學生如何“學”,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與當今的學習理論特別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素質教育不相符。
第二,教學大綱重點強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目標,導致師生更多地關注知識點,關注學習效果、結果,忽視學習方法和策略;忽視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課堂教學容易呈現教師“一言堂”的傾向。
第三,教學大綱具體規定了學科知識的范圍、深度、體系和結構,規定了最高要求(課程標準規定的是基本要求),教學和評價教學都不允許“超綱”,當今的學科尤其是新興學科的知識范圍、結構乃至體系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1]。由此便產生了教學大綱與教學需求的矛盾,并影響到學生學業評價、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等諸多方面,限制了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發展。
基于以上原因,教育部于20世紀末開始組織專家在對國外課程標準引進與學習的基礎之上,研究制定我國各層次特別是中小學的課程標準。課程標準編制初期,各課程標準組在外來資料相對匱乏的情況下,大都以《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為藍本,以期從中獲得對課程標準的基本理解。2000至2001年應工作之需,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組織翻譯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課程標準,2001年義務教育階段18個課程標準(實驗稿)正式出臺[2]。隨后,各大學也陸續制定課程標準[3],它是伴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而產生的重要文件之一。下面主要結合高等院校的情況談一談本人對課程標準和相關教學工作的見解。
1.2 課程標準的功能和含義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規定各科課程各方面基本要求的標準,無論是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選編、授課計劃的制定,還是成績考核、教學檢查及課程評估均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應該了解、熟悉、鉆研課程標準,并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執行課程標準。
它根據培養方案,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理論知識、技能、方法、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基本要求,也規定了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
1.3 課程標準的制定及制定中注意的問題
課程標準是由學院或學校在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框架之下組織制定的,它不是某一個任課教師的個體行為。大學課程標準的制定,離不開教師、課程研究者(或管理者)、學生三者的參與。首先,教師最了解教學過程,制定課程標準的主要目的也正是通過對教師教學過程的管理以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參與課程標準制定的過程,也是進一步研究教學的過程。課程標準的制定一般由講授同一門課程的教師集體討論,取得一致意見后再將其確定下來。其次,課程標準的實用性需要后二者的實踐檢驗。
課程標準規定的是學生素質方面的要求,它的重點不是對教學過程進行規定或要求,因此,課程標準中不應直接對教材編排體系、教學順序等問題做出硬性的、唯一的規定,盡管在標準中可以對這些問題提供詳實的建議、指導和多種可供選擇的設計模式。
課程標準要滿足培養方案目標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避免因任課教師變動或教材變化而修訂課程標準,注意處理好課程標準與教材的關系。教材是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選定的,而不是根據使用的教材來制定課程標準。教師要按課程標準要求進行授課,而不是更換不同的教師就修訂課程標準。基于以上屬性,課程標準的修訂要經過教師們的廣泛討論,制定的課程標準要有權威性和法規性。
目前大學的課程標準制定主要存在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課程標準由某一個或幾個任課教師制定,教研室、系(院)論證審定,報由學校審批,在教研室或系(院)的論證制定環節上工作不系統,課程標準的前沿性、思想性、啟迪性、教學適用性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個層面的基本要求重視程度不夠(這兩個層面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也應該是修訂課程標準的重點),還是以知識與技能為主,教學大綱的束縛還沒有擺脫;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思想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二是課程標準不是在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要求下制定的,而是針對現有課程的使用教材制定的,順序搞反了,導致出現教材變更時或任課教師發生變化時就要修訂課程標準的現象,不是根據課程標準選定或編寫教材,而是根據教材的變化修訂課程標準,把主次搞顛倒了。
2 關于課程教學設計
課程教學設計主要工作是對課程的教學對象進行分析、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關于此項工作需要強調的是:課程教學設計是一個教研室至少是一個課程教學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在一定時間內得到同行專家認可的方案,它決不是一個任課教師的個性化方案。另外就是要注意課程教學設計的宏觀性和靈活性。
3 關于教材的編寫
這里只談在教材編寫中容易被忽視的一點,即過程與方法。一部教材不但要反映科學知識和結論,還要反映知識的獲得過程,有利于提高求知者的素質,所以教材應當是學科思想的發展史、方法的演變史,在教材中應當盡可能多地強調那些構成我們認識基礎的觀察、實驗和方法等等,務必使讀者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4 關于備課
備課就是教師對所講授內容加以深刻理解,并對講授內容的結構進行安排和設計課堂教學的方案,表現在書面上就是對課堂講授內容和課堂結構設想所形成的教案。 備課一般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由所有任課教師及相關人員進行的總體備課,主要任務是分析教學對象的基本情況,落實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改革措施、教學的時間總體安排,課程總體設計(課程標準中的內容)等等工作。第二個層次是教師個體的單元備課和課時備課,主要任務有:課時的劃分及備課要著重解決的問題;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進程安排等等。這一層次主要任務是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每次課的課程設計,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在第一層次上所做的工作還有所欠缺,容易被省略掉,特別是常年開課的老課程,開始搞一搞,后來也就不再搞了。
5 關于教案的編寫與修訂
任課教師在課程標準與課程教學設計的要求和指導下,在對所講授課程內容的深刻理解基礎之上,對課程內容進行安排和設計形成文字教案。教案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每節課都要設計好精彩的部分,必要的屬性不能少(如教學過程中的雙向互動、板書設計等關鍵內容),以保證本課程中每一節的課授課質量,教案格式要在規范的基礎之上體現教師特色。
6 關于多媒體課件
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是現在教學活動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多媒體課件是以現代教學思想為指導,以計算機、多媒體通訊技術為支撐,具備一定教學功能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 李克東,2002)。關于多媒體課件的重要性和在教學中的作用等,教師們早已非常熟悉,也有很多的書籍講解等問題[5],故不再多談。下面主要談一下在多媒體課件中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羅列出來,供大家借鑒)。
PPT只是教案搬家,只見文字,無圖,無聲音等,沒有體現出多媒體特性。
全屏出現,體現不出講課進程和因果關系,體現不出課程設計思想。
設計呆板,無視覺沖擊,或過于花哨,冗余信息干擾教學效果。
篇幅過大,張數偏多,教師只顧翻頁,照屏空讀,教師多為“解說員”。
教學PPT學術講座化,教師聽過很多學術講座,專家們的PPT和講座效果很好,結果把此形式照搬到課堂上,坐著講,既無板書,也無肢體語言,影響教學效果。要區別學術講座的PPT和教師講課的PPT,解決的方式最好是從觀摩教師上課的PPT中學習領會。
多媒體課件是教學過程的輔助工具,是當前條件下室內教學的必備手段之一[6]。各位教師要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之上,根據自己的文字教案設計出符合規范、具有教師特色的多媒體課件。
以上提到的各要素只是教學活動中最基本的屬性,而且并不全面。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要依靠教師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下,靈活運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來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希望廣大教師群策群力,多出主意、想辦法,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任長松.關于課程標準的研究[J].山東教育科研,2001(5).
[2] 高峽.我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深化研究[J].教育實驗研究,2007(4).
[3] 沈曦,解飛厚.制定大學課程標準的思考[J].大學教育科學,2009(4).
[4]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8.
[5] 李兆君.現代教育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7~180.
[6] 鄔智,胡冰玉,等.基于情景學習的多媒體教學設計策略[J].中國大學教學,2010(8).
【高等教育課程標準與課堂教學的探析】相關文章:
以能力為導向的英國高等教育模式探析11-24
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改革的探析12-11
關于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基本問題探析03-28
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的基本問題探析論文03-04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方法探析01-01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析03-25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引入藝術探析11-19
關于高等教育教材多樣化與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的思考探析12-01
新課程標準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究03-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