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中專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論文關鍵詞:審美教育 中專語文教學
論文摘要:審美教育是語文學科中重要的教育內容,也是整個語文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良好的審美教育能引導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興趣,增強對祖國語文的熱愛及對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的渴望和追求;作者在本文提出如何中專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做法和認識。
審美就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進行感知、欣賞和評判的一種心理活動。審美教育,就是借助語言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從而以美感染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情感,啟發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靈魂,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是一種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感化、陶冶中使其素質和品格升華的教育。審美教育中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創造力,是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但就目前中專學生的狀況來看,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很差的,不少學生面對清新動人、含蓄雋永的文學作品或迷惘茫然,不知所云;或囫圇吞棗,無動于衷;或鸚鵡學舌,人云亦云。即使較好的學生也只能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才有所體會,但仍難以言傳。
一、借助吟誦感知美
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其實也是學生的審美接受過程。從接受美學的觀點來看,審美過程的第一步即是審美直覺。所謂直覺,是指審美接受過程開始后的第一感覺、第一想法、第一體驗,它反映的是事物的表面屬性。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首先就是通過各種手段喚起學生的審美直覺。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文筆優美的抒情散文。為了藝術地感染學生,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和探索,讓學生具體感知這篇文章的“美”,教師固然可以調動各種教學手段,如聽配樂朗誦,從聽覺上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看有關荷葉、荷花、月色的各種圖片、照片及錄像片,從視覺上豐富學生的感受;聯系學生自己的生活經歷啟發學生想象等等。但,閱讀,尤其是吟誦仍是進入審美感知領域的最基本手段。引導學生以充滿感情的語調和跌宕有致的節奏,力求把月光籠罩下優美朦朧、充滿生機的荷塘的景色美和作者追求自由、寧靜生活的精神美讀出來。“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像今天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輕松而略帶急切的語調,透露出渴望自由寧靜的心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荷葉“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有的“裊娜地開著”,有的“羞澀地打著朵兒”,晶瑩玉潤如明珠,閃爍迷茫似星星;月光如流水,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月影參差斑駁,“像是畫在荷塘上”。在整個吟誦過程中,一幅幅描寫細膩的荷葉、荷花、荷波,月光、月色、月影圖生動展現出來,作者的喜悅之情也躍然紙上。
二、運用想象拓展美
審美直覺一般是不經過周密細致的思索而反映出來的一種審美感覺,在某種程度上說是接受者的一種“本能”的反映,它呈現出片斷的、零碎的特征。接受美學認為,接受者在接受過程中產生的審美直覺,僅僅是審美接受的開始,而直覺階段一般是短暫的,接受者很快就會由審美直覺進入審美再現階段。所謂再現,就是通過想象的心理活動,將直覺所激活的藝術形象完整、全面地再現出來。在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中,當學生對作品中的美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后,隨之而來的便是將零碎、片斷的審美直覺連綴成完整的藝術形象,即再現過程。我們知道,文學作品都有直接形象和間接形象,間接形象并不作用于欣賞者的感覺器官,它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只可思而得之”,即接受者只有憑借作品所提供的直接形象,通過聯想和想象才能把它再現出來。所謂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這些新形象是已積累的知覺材料經過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德國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指出:“藝術想象就是為一個舊的內容創造一種新的形式。”想象可能從整部作品的意蘊中產生更多的創造意識,即在想象的過程中對作品進行加工改造。
三、通過分析理解美
在審美接受中,審美直覺和審美再現都是對作品藝術形象表象的認識,還未深入到作品的內在本質,而文學作品反映生活是在具體可感的文學形象中包含著生活本質和規律。因此,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還必須透過感性形象去把握其內在本質,即著重于審美的理性分析和綜合,從而使學生獲得更為深沉、凝練、雋永的美。
審美是始終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活動的。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在教學中要借助課本所表達的作者的情感對學生進行教育,借助課文優美的語言把蘊含的真、善、美發掘出來,從而激起學生的情感活動,使其思想上得到啟發,感情上得到滿足,產生美的情緒體驗。使他們自然而然地為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剛直性格和高尚品格崇敬不已;也為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憂國憂民的崇高精神而贊嘆不絕;更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英勇獻身精神所感染。這樣不僅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而且獲得了應有的語文知識。要讓學生能從形象中把握內在情感的起伏波動,感受到事物的本質,這種把握是理解中有感受,感受中又伴著理解。如《風景談》里的六幅畫面,讓學生理解《風景談》表面談的是風景,實際上寫的是風景中的人,是作為“民族精神化身”的人,并進一步想象抗日根據地軍民的戰斗風貌和生動的生活場景。這樣,通過審美教育,學生對作品戰斗的主題、深邃的思想、開闊的意境,都可以深刻地理解,并感受到文章籠罩著一種朦朧美,猶如一支深情的詠嘆調,從而受到教育。
四、在創造中升華美
審美接受中的直覺、想象、理解都是審美接受的途徑和方法,它們的最終導向是審美創造。創造是理性的升華,是經過理性思辨而出現的嶄新的審美形象。作品中的“空白”或“不完成本”,會激起接受者一股將它“補充”或恢復到應有的“完整”狀態的沖動力。當作品的實際呈現為“不完全的形”時,接受者在接受過程中,會很自然地給予創造,使作品的內涵得以拓展。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精神活動,既離不開作品本身,又和審美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有密切的關系。
要充分獲得審美的愉悅和享受,就要以自己的思想見解、學識才智、趣味情感來充實審美客體,使審美主體的認識升華,創造出新的意境。比如,孫犁的代表作《荷花淀》,表現的是白洋淀人民同侵略者戰斗的主題,其開頭那段月夜編席的文字描寫卻像色彩明麗、意境清幽的風景畫:水生嫂“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由此可真實的感受到水鄉的迷人景色,獲得溫柔、寧靜、心曠神怡的美感;水生嫂熱愛家鄉、熱愛生活,勤勞淳樸,表現出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在感受到美的同時也激發起學生對破壞這種美的侵略者強烈的憤怒之情。
在審美教育中,對學生適當作一些補充介紹,有助于啟迪智慧、開拓視野,有助于觸類旁通,提高審美能力。講《荷花淀》時,可以比較詳細地介紹作品產生的歷史背景:“九·一八”事變后,國民黨放棄冀中平原,倉皇南逃,農民面對強敵壓境,自己的生命、家園和妻子兒女都沒有了保障,他們要求武裝抗日、保家衛國。水生和水生嫂就是這一時期白洋淀地區的普通農民,他們在戰爭中學會戰斗,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創造出輝煌業績。由此從抗日戰爭的正義性而堅信戰爭勝利的必然性。從水生、水生嫂的質樸高尚而聯想到中華民族千千萬萬優秀兒女眾志成城,共赴國難……”這就是審美教育中的創造,在這個過程中,審美主體的思想認識升華了。對此,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有了審美能力,一個人的心靈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各種美的觀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觀念相聯系的道德觀念。”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有兩方面的基本任務:一是要引導學生學習、借鑒前人創造的美的經驗、美的語言、美的表現方法等,形成自己合乎規范的聽說讀寫能力;二是要借助優秀作品陶冶學生的情感,用外在的美好事物塑造他們內在的美的心靈,培養美的情操,磨礪美的意志,養成美的性格,完善美的人性。
綜上所述,只有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才能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審美教育,才能陶冶他們的審美觀,提高審美感知能力、審美想象能力、審美理解和審美情感活動能力以及審美藝術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素玲.試析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教育與職業,2007(30):122-123.
[2]黃淑慧.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J].廣西教育,2008(2):57.
[3] 孔凡云.中師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芻議[J].中國教育研究與創新,2007,4(1):33-33.
【淺論中專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相關文章:
試論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12-0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06-11
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12-03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11-19
當下幼師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2-25
高校語文教學中的審美論文03-22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論文(通用8篇)06-08
淺談中專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12-08
論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12-0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