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關系
論文關鍵詞: 高校體育 社會體育 終身體育
論文摘要: 隨著終身體育思想的提出,高校體育社會化和社會體育走入學校成為了研究焦點,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在目標、對象、參與方式、內容、地位方面都存在差異,但是社會體育和高校體育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社會體育可以促進高校改革,而高校體育也會彌補社會體育的不足,兩者應該和諧發展,共同達到增進全民健康,增強全面體質的目的。
1 高校體育
在中國知網概念知識文庫中對高校體育的英文翻譯是college physical、college gym、the university gymnasium,高校體育通常是指高等教育里進行的體育活動。高校體育是學校體育的一部分,是在高等學校中進行的體育,它是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高級專業人才的場所,是國民體育的基礎,是培養和發展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及完善個性的重要途徑,是豐富大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建設校園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要,因此高校體育對社會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2 社會體育
社會體育的英文翻譯是social sports,是人民群眾自愿參加的以增進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居民自愿參加的以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增進情趣,增加交往,增長技能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體育活動。社會體育是人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途徑。
3 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關系
3.1 目的不同
社會體育是億萬群眾在自愿、自主的基礎上,通過直接的身體活動過程,達到強身健體、愉悅身心、陶冶情操、交友合群的效果。而高校體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術、技能,促進大學生身體健康、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過程。高校教育不僅僅是要增進學生的健康,關鍵是通過高校學習,讓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并通過社會體育理論與實踐知識的學習,掌握科學鍛煉身體與指導的知識和技能,讓他們在進入社會后能養成主動鍛煉的習慣,并影響和帶動他人參與體育鍛煉。
3.2 對象不同
社會體育的對象是不同社會群體的人。社會體育可以滿足不同社會群體,不同層次人們的需要,因此不同年齡、性別、職業、愛好、不同體質與健康狀況的人,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在社會體育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和鍛煉方法。而高校體育是在高校這個特殊的場合,目前服務的對象也都是在校大學生,他們只關注不同身體素質的大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3.3 參與的方式不同
社會體育是人們在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里從事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遵循參加者自愿的原則;活動內容自選;活動方式自由,參與者想怎么活動就可以怎么活動。而高校體育盡管現在很多學校都進行選課教學,但是由于高校場地、器材以及高校教師人數和自身素質的限制,有些學生不得不因這些原因放棄這些項目的學習。同時學生在課堂規定的時間進行體育內容學習的。
3.4 內容不同
盡管社會體育和高校體育都包含各種各樣的教學內容,但是,社會體育居民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而高校的學生除了選課時的自主,以后都要進行這些項目的學習,很少再有自由選擇的權利。社會體育項目豐富多彩,劃龍舟、秋千等很多的民族項目,高校體育強調技術、技能的學習,大部分課堂氣氛沉悶,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
3.5 地位不同
高校體育既有學校體育教育終結的性質,又有向社會體育過度的特點。群眾體育是在構成社會整個的各個群體中進行的體育,并且高校體育受到社會體育的影響,可以說高校體育是社會體育的一部分。社會體育作為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從總體上反映體育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可以這樣說社會是應用人才的場所,而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場所。由于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所以說他們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3.6 高校體育彌補社會體育的不足
盡管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關于體育場館面向社會開放的有關法令, 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社會體育的發展,但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極不平衡,社會體育經費極少,社會指導員數量和質量不高及體育場地器材嚴重不足,這些都是制約社會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高校卻有豐富的資源,如何運用恰當將會促進社會體育的發展。首先高校學生經過體育的學習和訓練,具有體育鍛煉與訓練的方法和知識,可以成為社會指導員或者優秀的體育帶頭者,帶動社會體育的發展。其次,高校具有一支素質高、業務精、受過良好訓練和有很高指導能力的專業教師隊伍,他們具有職稱高、專業全、裁判級別高的優勢,如果他們社會體育的指導工作,將可以解決社會專業指導員不足的問題。再次高校場地和器材設備豐富,如果利用得當,將會為社會體育開展節省大量經費和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
3.7 社會體育推動高校體育改革
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和社會對體育的需求,高校體育需要采用俱樂部和體育協會的形式進行組織和開展,以這樣的形式開展,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社會體育需要指導員,而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場所,所以高校必須變革教育模式,由教師講到師生互動中的學生自學、自練、自我指導的學習模式。因此高校中的大部分體育活動可以直接由學生負責,組織、管理、裁判、解說等,使更多的人接觸并參與組織管理,可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組織管理能力,因此學生進入社會后不僅可以融入健身大潮中,也可以從管理者的角度去組織、帶領人們進行體育鍛煉。
應根據社會體育的需求,結合學校體育的實際,加強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橫向聯系。盡管社會體育推動學校體育的改革,但畢竟學校體育是社會體育的一部分,它有自身的特點,它必須在適合自己發展的模式基礎上,結合社會體育的需要。同樣,社會體育運用高校場地器材,也不能干擾高校體育的正常開展。高校教育和社會體育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如果系統離開了要素,就不能稱之為系統,所以說社會體育離不開高校體育;只有達到社會體育需求的目標,高校體育才是好的要素,他們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是系統與要素的關系,高校體育必然會受到社會體育的制約,所以高校體育改革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高校體育的進一步發展會促進社會體育不斷完善,為社會體育提供人力和場所。就體育參與者個人而言,高校體育是連接社會體育的橋梁,是實現終身體育的基石,所以要加強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聯系,讓它們和諧發展,達到全民健身和終身體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俊.淺談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J] .宜春學院學報,2007.12.
[2]黃強.對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探討[J].重慶師范學院學報,2002.6.
[3]郭蘭.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相互促進關系[J].社會與文化,2009.2.
[4]楊洪波.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結婚的意義及途徑[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5.5.
[5]朱奇志.21世紀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的研究—以廣西體育大學課程改革為例[D].2006.4.
【淺談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關系】相關文章:
探析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利用與社會體育指導教學的關系03-06
淺談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行為的培養12-06
淺談高校體育社會適應學習領域的實現途徑02-23
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03-05
淺談高校體育應以休閑體育為主教育論文03-16
論述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發展趨勢03-06
高校體育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探究03-07
高校體育社會化的探討02-23
對高校體育社會功能的再思考02-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