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加強宏觀金融調控規避國際貿易風險
論文摘要:以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海嘯”使國際貿易大幅萎縮,讓世界走進了漫漫“寒冬”,時隔三,年隨著金融危機的逐漸消退世界又進入到了“后危機時代”,在“后危機時代”如何解決國際貿易問題成為世界經濟恢復的新的關鍵。
關鍵詞:宏觀金融調控;國際貿易風險
此次金融危機是經濟史上影響最嚴重、規模最大的經濟危機之一,其后果導致全球需求急劇減少,使得國際貿易全面萎縮,甚至出現負增長。由于我國 金融市場尚未完全放開,國內金融機構對海外金融市場的投資參與程度不高,因此,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體系的直接影響十分有限。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隨著次貸危機引發的美歐經濟放緩甚至衰退,我國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特別是我國外貿依存度不斷提高,貨物貿易尤其是出口貿易將首當其沖的受到負面影響。因此,次貸危機通過貿易渠道對我國經濟的間接影響不容忽視。其所引起的國際貿易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為了規避國際貿易風險,必須實行宏觀金融調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由于國際經濟失衡加劇,國際資本在利益驅動下利用扭曲的國家貨幣體系在全球范圍內重新配置資本,導致區域性、甚至全球 性金融危機的爆發。發達國家出于自身、經濟利益的考量,利用自己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強勢地位,會運用各種打壓方式,壓制發展家的經濟,甚至不惜損傷發展中國家的根本利益,轉嫁發達國家的困難和危機,為了規避國際貿易風險,我國必須實行宏觀金融調控。
(一)從國際政治斗爭和經濟霸權主義的情況來看,我國必須實行宏觀金融調控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的時代主題,但是,國際政治的多極化、經濟競爭 的復雜化,使國際經濟秩序很不規范,很不平等。這次國際金融危機首先爆發在美國,蔓延到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也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造成了強烈沖 擊。國際貿易既是合作、競爭,又是一場斗爭。現實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受到大國操縱的,因而國際經濟失衡會被進一步扭曲、加劇和放大。為了防止大國政治對我們的沖擊,就必須實行宏觀金融調控,并輔以必要的外交手段,應對大國貿易保護主義在金融貿易上對我們設置的重重障礙,實現貿易雙方的互利共贏。
(二)從我國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來看,我國必須實行宏觀金融調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從一個原本閉關鎖國的計劃經濟時期轉移到改革開放的 新時代。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已經進入了對外交流合作,特別是在一個大市場中進行商貿往來的環境。我們已經不能單單只根據國內的情況,僅僅著眼于從調整國內的宏觀金融政策來促進經濟發展,而要跳出中國看中國,放眼世界看中國,從全球經濟發展中找準我們的位置,發揮我們的優勢,實現我們的目標。
(三)從我國現行的經濟體制來看,我國必須實行宏觀金融調控
我國現行的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標志,我國已經全面實行市場經濟制度,是一個新興市場國家,已經從實質上置身于全球化經濟發展之中,國內國際市場化的競爭態勢主宰著我國的經濟發展。
(四)從我國目前的經濟實力來看,我國必須實行宏觀金融調控
我國作為一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還不能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發展是硬道理”,落后就會挨打,這已經在中國的上得到驗證。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投資和債務方面處于弱勢地位,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機的苦果,是金融危機最大的受害者。
二、后金融危機條件下宏觀金融調控的對策
在后金融危機條件下,需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宏觀金融調控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開展貿易談判,增強貿易融資
危機從多種渠道影響各國貿易,極易導致國際貿易秩序的混亂和惡性競爭。貿易談判與合作是各國在危機發生后減少貿易巨大波動的重要舉措。世界各國在面臨金融危機時,通過貿易談判,利用合理的多邊貿易規則約束和抵制新貿易保護主義行為,能有效解決潛在的貿易爭端,并創造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減輕危機對貿易的消極影響。
(二)優化貿易結構,改善貿易條件
對外部所發生的危機做出快速反應,把危機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就應加快調整本國的結構,其中優化貿易結構是重要的一項選擇。各國可在體現自身稟賦與技術優勢的基礎上,創造可以彌補他國市場需求的產品,通過彼此協商調劑產品進出口余缺;同時貿易出口結構應盡可能多元化,增加貿易渠道,以此來“稀釋”在危機沖擊下的貿易風險。
(三)構建反危機的貿易機制
防范和應對金融危機是一項需要由各項政策支撐的系統性任務。構建反危機的貿易機制旨在提高金融危機爆發的預警性,增大抗御危機和貿易波動的協 同性。世界各國可以通過成立區域性的“反危機共同外匯儲備”、“貿易協調機構”等措施,加強對金融危機的風險控制,促進世界貿易的良性。同時,各國應該考慮構建反危機機制的政策成本、效率以及經濟承載力等因素。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下沉著穩妥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家成功渡過金融危機的又一關鍵。在此大背景下中國應適當降低經濟發展對出口貿易的依存度,維持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合理比例;同時積極尋找新的外貿伙伴,特別要適 當減少對發達國家市場的份額,擴大發展中國家的市場。
(四)嚴格控制盲目投資,規范基本建設
回顧我國經濟上的幾次宏觀調控,最大的難點都是因為基礎設施規模過大,投資過多,超過了我們的能力。目前,各地方財政投資增長的沖動難以控制,許多地區甚至負債投資。大部分投資用于基本建設,在拉動內需方面成效并不顯著。對此,要通過調整宏觀金融政策,嚴加控制過熱的基本建設投資規模,壓縮樓市和股市泡沫。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把錢花在刀刃上。各級財政投入,要向促進擴大內需,拉動消費傾斜;向內生 增長、自主創新、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傾斜;向實施節能減排,提倡綠色環保,提高生態保護水平和經濟發展質量傾斜;向社會保障、、“三農”、民生等關乎人民生活的領域傾斜。同時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努力保持收支平衡,并通過增強內外部約束力,有效防范經濟犯罪,化解潛在的財政風險。
(五)加強對人民幣匯率的合理調控
我國的貨幣及其匯率政策,是根據中國的國情來制定的,首先考慮的是中國的國情,中國人民的利益。我們在人 民幣匯率方面基本的原則,就是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人民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對世界經濟復蘇起到了促進 作用。我們要看到,作為國際流通貨幣,美元幣值的不穩定,會出現國際貿易中的投機性攻擊,由此會造成貨幣市場動蕩乃至金融危機。對于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美元不論是升值還是貶值,強勢經濟體都可以利用這樣的國際貨幣體系來轉嫁金融危機和獲取更多利潤,而不承擔過多的責任。因此我們主張自由貿易,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反對用強制的辦法來迫使別國的匯率升值。要通過宏觀調控,把人民幣匯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圍。
(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積極引進外資
要繼續穩定發展對外貿易,落實和完善出口退稅、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等各項政策措施,繼續改善海關、質檢、外匯等方面的服務,從上為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經營創造一個公平和諧的環境。要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擴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努力培育出口品牌和營銷,通過降低使用外資的成本,讓外資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在這個過程中,要通過宏觀協調,敦促發達國家放寬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限制。要有計劃地減持我 國的外匯儲備,把外匯儲備轉化為有形資產,實現外匯的保值增值,并用外匯儲備調控國際經濟,使之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探析加強宏觀金融調控規避國際貿易風險】相關文章:
論述規避國際貿易支付風險12-05
淺談國際貿易中匯率風險的規避12-10
金融風險下金融刑法問題探析11-18
試析國際貿易術語和國際貿易風險規避的關系11-18
貿易中風險的預見及規避方法01-16
助產士職業風險的規避03-29
國際貿易融資及風險防范01-16
關于人力資源投資風險及其規避研究11-18
淺談規避電力安全風險降低企業安全事故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