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研讀國學經典 培養提高幼兒教師的人文素養
論文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 經典 人文素養 論文摘要:中華優秀是中華的精神基因。經過五千年沉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精彩濃縮,記錄風雨,貯藏豐碑,凝結精魂,激勵后輩。雖歷經滄桑,仍遺存華章,哺育華夏,福及人類。時光進入21世紀,中華民族正在崛起,中華子孫要走出國門、屹立世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智慧之果,是我們的民族資本,它閃爍聰慧,展示魅力,培育氣度,激勵自信,陶冶人格,塑造靈魂。研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明更是新世紀我們為師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21世紀,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科技實力是焦點,競爭是后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高素質、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教育的根本和目標,要辦好教育關鍵是培養高素質的教師。我校是一所以培養幼兒教師為主要目標的師范學校,長期擔任著向京津冀等地輸送幼兒英語教師的任務。在培養合格師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讀國學經典,培養提高幼兒教師的人文素養即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
一、明確目的,高度重視
教育要以人為本,以愛育愛,以心靈啟迪心靈。教師要“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曰:“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1]。《弟子規》上也講到“將加人,先問己”,要先正己再去化人。要去要求別人,首先自己要先做到。作為師者,我們要拿出知識分子的睿智和良知,承前啟后、繼往開來,要有“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2]的偉大胸懷,研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讓古人智慧在我校開花結果、發揚光大。我們現在面對的學生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學生。九零后的特點就是張揚個性,敢于創新。而豐富的文化底蘊才是培植個性培養創新不竭的源泉。國學經典中蘊涵著許許多多關于做人、做事的道理,蘊涵著許許多多關于理想、志向、氣概、胸襟、正氣、情操、奉獻、修身等哲理,研讀國學經典可以啟迪智慧、開啟心靈、培養良好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學習國學文化經典,讓學生切實打下扎實的文化功底,具有較好的人文素養,真正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
(一)孝親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研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使人品德高尚。“見賢思齊”,時刻記住自己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而“百善孝為先”。《弟子規》開篇就提到“首孝悌”。可見做人首先要做到孝。《孝經》把孝分成三個層次:“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所以孝道,第一個層次是孝養自己的父母,這是孝的開始,事親的階段。從侍奉雙親到侍奉君,君就是領導,他代表祖國,就是忠于祖國,服務人民,為社會作出貢獻,這是第二個層次。第三個層次,終于立身。真正立身行道,修養圣賢的品格,做一個有德之人,將來能夠報效國家、報效人民,再進而把心量擴大,涵蓋宇宙萬物,真正認識萬物與我一體,就達到孝的最高境界了。通過對學生進行孝親教育和感恩教育引導學生把孝心打開,要把對父母的愛推及到對師長的愛、對同學的愛,形成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再進而拓展到對家鄉、對祖國、對人民的愛,要激發學生發自內心的愛國情感,增強學生對祖國對民族的高度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
(二)行為養成教育,培養規則意識
《弟子規》中提:“朝起早,夜眠遲,”“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3]。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有關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一些小事,但是要知道,圣賢正是要制定一些生活的規范,讓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強烈的規則意識,并在日常生活當中來修煉自己的一種誠敬之心。一個人的良好的德行就是在這種日常小事當中,通過生活點滴中來養成的。當我們每時每刻都不放松自己,而養成一種誠敬心的時候,那么誠敬就變得自然而然、不用刻意,自然就從里到外都是誠敬,古人講的“誠于中形于外”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把學習國學經典與學習踐行《師范生行為規范》緊密結合起來,加強我校學生行為規范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三)禮儀教育、內外兼修
今天的社會,人們過分追求“自由”、“個性”。言行舉止都不太在意,“不拘小節”。甚至有的言行粗魯,舉止不雅、穿著怪異。而古人告訴人們言談舉止、行走坐臥、接人待物、穿著打扮應該如何去做到才會更加文明、文雅、得體。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懂得禮節,這個禮節基本上就是長幼有序,長者在先,幼者在后。《弟子規》中提:“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稱尊長,勿呼名。”“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3]。在長者面前說話要顯得禮貌,不得輕狂。“對尊長,勿見能。”“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3]。行為舉止要從容大方,不能行為猥瑣。“冠必正,紐必結。“衣貴潔,不貴華。”[3]穿著要得體,衣冠要整潔,不宜坦胸露背,有傷風化、要樸素大方、不求奢華。通過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內外兼修、把學生培養成為內有修養、外有風采的高素質的人才。
(四)師德、堅定教師職業信仰
教育學生勤奮好學、終身學習、愛崗敬業、忠誠樂教、為人師表、熱愛學生的精神。要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和獻身教育。尤其是在的今天,面對金錢利益,能夠淡泊明志、安貧樂教。“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4]。要有堅定的教師職業信仰。對學生要有無隱無私的仁愛情懷。以一顆仁愛之心來對待所有的學生,要一視同仁、“有教無類”。在教學中還要講究教學方法,善于啟發學生的心智,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寓理于事,寓教于趣。”“相機而授,適時而教”。作為教師始終秉持的嚴謹篤學,求真務實、善學樂教的治學態度,擔當起思想者和智力資源開發者的使命,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二、探索新路、貫徹落實
研讀經典,提高幼兒教師的人文素養,重在貫徹落實。為了很好地進行國學經典研究和傳授,達到預期的效果。我校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創新教育途徑。
首先,成立“國學教育研究會”,作為研究傳授國學經典的中樞機構。
學校主管校長總負責,成立了由政、史、文等科目的骨干教師及學生部門的教師組成的“國學教育研究會”。專門負責國學經典資料的搜集整理,教學研究、人員培訓、組織實施,檢查評估、信息反饋、協調落實等工作。“國學教育研究會再對由各班班干部組成的“國學研究小組”進行組織培訓,以保證學校的這一活動順暢有效地落實到每班和每位同學的學習活動中去。
其次,創設情境,讓校園浸潤在國學濃厚的國學學習氛圍中。
組織全體教職工召開“研讀國學經典,培養提高幼兒教師的人文素養”動員大會,讓廣大師生深刻領會學習國學經典的重大意義,掀起學習國學經典的高潮。同時校園的陳設布置要處處讓同學們感到每時每刻都溶在的氛圍之中,從校園標語的懸掛、校園櫥窗、教室版報、餐廳的設計,到每天早中晚校園廣播中國學經典的美文誦讀,以及一些傳統的吟唱,都給同學們一種強烈的視覺和聽覺的沖擊,在誦讀的音韻美中去感悟古圣先賢文章的境界,詩詞的美感。讓校園浸潤在濃厚的國學文化氛圍中。
第三,把國學教育內容融入各科教育教學過程
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課堂是實施教學的主戰場。把國學教育與各個學科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通過各學科教學滲透國學教育,是我們探索國學教育的重要課題。如,在語文、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面向世界、吸納世界各種文明,具有寬廣開放的胸懷同時又兼具有中華的特質,在課中探索中華文化在中華歷史沉浮中的作用及其時代價值,在課教學中探求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及當今中國踏上復興之路的精神動力,在音樂課中學唱傳統文化歌曲,書法課中書寫國學篇目字帖等。
第四,組織各種活動,鞏固學習成果
學校“國學教育研究會”定期組織國學經典專題講座;組織全體師生參與的學習實踐國學經典比賽、書畫比賽;在清明節組織同學進行郊游活動和采風活動,感受民族文化;在傳統節日組織開展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文藝匯演。學期末學校要評選出國學經典學習先進班級和先進個人。通過各種活動確保學習活動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總之,通過學習國學文化經典,讓學生切實中華文化底蘊,提高人文素養,傳承中華文化,找回民族自信,真正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中庸》[M].
[2]張載《張載集》[M].
[3]李毓秀《弟子規》[M].
[4]論語·學而[M].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研讀國學經典 培養提高幼兒教師的人文素養】相關文章:
培養問題意識提高科學素養的論文06-03
培養問題意識提高科學素養論文05-06
試論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05-22
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論文(精選8篇)06-12
從課外閱讀中提高語文素養08-23
加強朗讀背誦提高語文素養教育論文04-27
重視課堂朗讀訓練 提高學生語文素養06-09
提高初中生語文素養淺探06-11
淺談醫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論文04-25
培養文化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