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環境工程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論文關鍵詞:環境工程學實驗 設計性 獨立學院
論文摘要:分析了目前獨立學院在開設《環境工程學實驗》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改變學生學習習慣、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等方式,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和創新能力。
《環境工程學實驗》是環境工程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實驗課,要求學生能結合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對污染主體實施凈化和治理的實驗操作過程,它是集專業技能、過程設計、綜合分析于一體的實驗課程,在環境工程本科專業教學環節中起關鍵性作用。大部分獨立院校在開設環境工程專業同時,也配備了此項實驗課程,期望通過綜合性實驗,讓學生對前期理論課進行及時總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環境工程學實驗》又可為畢業論文(設計)提供主要的實驗思路和設計方法。
一、存在問題
《環境工程學實驗》課程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功能,理應得到本科教學單位的廣泛關注和重視。然而,目前獨立學院在開設《環境工程學實驗》時,往往僅重視對學生操作技能的指導,而忽視了培養學生資料收集、自主設計、數據分析的能力。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重視程度不夠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的體制和形式就是注重知識的傳授而非技能的傳承。在這種環境下,本科教育難免會受到不利影響。獨立學院由于辦學機制不成熟、教學環節缺乏有效監督,加之教學資金投入不充足,往往忽視實驗教學環節。特別是在環境工程實驗上缺乏對學生實驗思考與設計方面的指導,造成學生忽視對自身設計能力與綜合素質的鍛煉,學習主動性不強。
(二)實驗教材內容不適應
目前市場上涌現有大量的環境工程類實驗教材,但大部分教材往往偏重水氣固一個方向,特別是污水處理環節,包括絮凝、自由沉淀實驗、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化學氧化、過濾、厭氧/好氧消化等實驗項目,其內容編寫較簡單,主要介紹實驗原理及注意事項。這類教材一般適合公辦院校基礎較好、動手能力較強的本科生。
(三)教學模式落后
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是教師講授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內容,學生定期提交實驗報告。該教學模式過于簡單,不能充分體現《環境工程學實驗》的綜合性和設計性,即缺乏學生對實驗的設計和實驗數據的分析,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驗主動性,同時也無法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實驗態度,自然達不到綜合性實驗教學的最終目標。
二、實驗教學改革
(一)改變學生習慣
由于獨立學院通常依照母體高校的課程模式和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學生往往因課程理論性過強、內容枯燥、難度過深,容易產生倦怠、消極的學習習慣,也很難真正融入到課程的自主學習中來。為此,需考慮學生這一特點,選擇他們感興趣、貼近生活或者是較前沿的知識,并要求他們準備實驗記錄本,做好實驗預習和數據記錄工作,強化他們的學習習慣。同時,實驗教學中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委派一名組長,組織本組同學討論并設計實驗方案,與其他小組競爭,激發他們的實驗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驗參與感與集體榮譽感。
(二)編寫適用的實驗課教材
針對已有實驗課教材形式和內容的局限性,可結合自身實驗條件和經典實驗項目,編寫適用于獨立學院的創新性教材,對實驗對象、方法、條件、步驟進行調整和創新。如“酸性廢水動態過濾中和”實驗項目中,對教材中原有實驗步驟進行改動,要求學生根據實驗目的,自行設計過水體積、停留時間和取樣時間,并完善實驗步驟,預測實驗結果,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
(三)挖掘實驗的創新性內容
鑒于《環境工程學實驗》課程在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實驗操作技能的重要性,授課教師應在實驗項目和實驗內容上應進行不斷嘗試。筆者也曾對經典的“絮凝沉降”實驗開設內容進行了改革,在操作上增設了一些探索性環節,要求學生根據現有資料,自行調試配水濁度,并在可控條件下,設計實驗前絮凝劑最佳投加濃度實驗,以確保后期絮凝達到預期效果。
《環境工程學實驗》是培養環境工程領域內實用型、技術型和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該實驗課的教學質量將一定程度上影響獨立學院工科專業人才輸出質量以及學校后期可持續發展。為適應新形勢,《環境工程學實驗》指導老師應解放思想、勇于嘗試,將開放的實驗項目和開拓的思維訓練滲透到每一個實驗教學環節中,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石,趙東風,趙朝成,呂俊.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0,(8):120.
【獨立學院《環境工程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相關文章:
獨立學院通信原理課程教學的探索及實踐11-24
談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02-28
本科實踐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11-17
獨立學院史論課教學中鑒賞模式的運用論文12-18
生物實驗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11-22
法學碩士論文:試論獨立學院法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建構11-27
試論高校交往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及其功能01-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