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論文關鍵詞: 初中歷史教學 “學案導學”模式 主要思路
論文摘 要: 本文通過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初步探討,分析了“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中應用的主要思路,包括:以豐富的延伸知識導入課堂;以圖文并茂的情境導入課堂;以真實的實踐感悟導入課堂;尊重差異,分層教學等方式。文章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以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
1.引言
初中“新課改”提出課堂教學應包含學生的積極思考、探究成因,創造性解決問題,不但學會知識,而且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達到提升素質的目的。而傳統的歷史課程教學中,教師是課程的支配者,枯燥的背誦、練習、考試成了初中歷史教學的主要工作。顯然,在素質教育走向教育主流模式的今天,這種教學方式已經遠遠脫離實際,更不符合素質教育的初衷,所以,新的教學模式——“學案導學”教學法應運而生。“學案”顧名思義,是相對教案而言,主要指課堂教學中教師用來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1]。“學案導學”實際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本文擬通過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旨在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
2.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學案導學”模式概述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學案導學”模式開展教學,一般要分為五個步驟,包括教師提出自學的要求、學生自學教材、教師組織討論交流、在學生自學基礎上教師精講釋疑、緊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能力培養目標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練習鞏固。在整個“學案導學”模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從優化師生關系為基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實現掌握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統一為核心;尊重差異,分層教學為方式。教師要充分做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支持者和評價者,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并最終實現歷史課程教與學的和諧發展[1]。“學案導學”模式可以有效改變過去教師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一,充分發揮作用。
3.初中歷史課程應用“學案導學”模式的主要思路
3.1以豐富的延伸知識導入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是當前課改的重要任務之一。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在教學中采用生動的、適應學生心理特征的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課堂內容的延伸知識導入課堂的方式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一些知識型的材料、信息進行導入。這一導入類型是依賴豐富的資料和新穎的信息來吸引學生,引導學生就某個問題產生疑惑,從而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興趣[2]。初中歷史課本、載有許多祖國悠久歷史、世界燦爛文化和眾多重大歷史事件。教師可以充分應用這些篇章所涉及的延伸知識,比如一些歷史小故事、歷史奇聞軼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疑問,或者帶著興趣去聽課,這也是趣味教學的另一種方式。比如在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教師可以首先向同學們講一個故事: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塞爾維亞邊境參觀軍事演習后,訪問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首府薩拉熱窩時,被塞爾維亞一青年刺死,此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這個故事讓學生們驚訝不已,產生巨大疑問。據此教師進入正題,輔之以引導和點撥,學生們很容易認真聽講,并帶著尋求問題的欲望學習知識。
3.2以圖文并茂的情境導入課堂。
情景導入法創意課堂,主要是教師有目的為知識創造設計一些和課程知識有關的虛擬情節,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在體驗的過程中對知識產生學習的主動性[2]。情境設計在初中歷史課堂上,可以設計一些與課堂知識相關的情景劇,在條件允許的學校也可以配合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比如學習中國近代史“第一次英中戰爭”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播放《林則徐》等經典的影片。如果有條件,教師還可以帶學生參觀一些近代史博物館,再加上語言渲染,讓同學們深切感受到近代中國風雨飄搖、備受欺凌,以此激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并轉化為學習的內在驅動力。
3.3以真實的實踐感悟導入課堂。
初中歷史課堂中的實踐導入法是“學案導學”模式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方法。因為以往的教學過程都是以教師說、學生聽為主,即使采用各種方式,也離不開課堂這個固定的地方[2]。而實踐導入法則一改傳統模式,將課堂推向生活、社會。主要是要求學生在親自動手實踐中總結與豐富經驗,得出各自的結論,在課前進行展示和討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習清朝歷史“康乾盛世”的時候,可以在課前讓同學們查閱尋找有關康熙帝與乾隆帝的相關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影像等資料。也可以由學生自己去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咨詢整理。待上課之時由各小組分別展示,由教師統一分類整理。對那些整理的資料有價值、有代表性的同學,要給予積極的肯定和鼓勵。對于搜集的素材不夠豐富、代表性差的同學,教師要指出差距在哪,并告知其提高的方式,但要注意對其已做工作給予肯定。最后可以播放一些關于“康乾盛世”的影像資料,以此通過聽覺、視覺的立體式沖擊,帶給學生們學習知識的體驗。同時,搜集資料的過程,也是學生們學習“閱讀”、“文獻查閱”、“資料整理”的很有效的途徑。
3.4尊重差異,分層教學。
“學案導學”模式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要尊重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從學習中找到自己的成功所在。所以,教師開展“學案導學”模式教學,要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背景、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開展分層教學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學習歷史這種課程,與個人愛好有極大的關系,有的學生受家庭的熏陶,很小就懂得很多歷史知識,而一些學生則沒有這樣的條件,對歷史幾乎沒有更多的概念。如果這樣的鮮明對比還采取一種教學方式,那么任何學生都不可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當然這種統一的教學模式也不可能提高教學效率。
4.結語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旨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該模式正如初中“新課改”所指: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教”,而且在于指導學生“學”;不應滿足于“學會”,更要引導學生“會學”。重點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識、能動性,尊重差異,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3]。最終,讓學生由苦學變為樂學,由被動變為主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中的應用,是對初中歷史教學改革的一次成功嘗試,同時也為初中階段其他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劉愛杰.以“學案導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大力推進高效課堂的實現[J].現代閱讀,2011,(1).
[2]朱麗娟,計志宏,晏燕.學案導學模式下的教學導入探析——以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為例[J].在線,2010,(10).
[3]宋世卿,邱烈.“學案導學”模式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10,9(4).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相關文章:
中職文化課“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思考11-26
導學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分析03-21
分析導學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3-21
分析任務型教學模式在醫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12-01
我對英語”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實踐和感悟11-20
初中歷史學案導學之我見11-21
學導式教學法在中藥學教學中的應用11-27
淺析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法11-1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