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實習教學探討
論文關鍵詞:教學 實習效果 制約因素
論文摘 要:隨著我國事業的快速發展,旅游本科層次的在校生迅速增加,如何確保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實習質量,提高實習效果,已成為影響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綜合素質的主要因素之一。從、學校、旅游相關行業和學生自身四個方面系統地分析了制約旅游管理本科生實習效果的原因,并對如何提高旅游專業本科生實習效果的途徑進行了有益探討。
隨著我國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既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又有較強實踐能力和管理經驗的應用型和管理型人才越來越受到旅游用人單位的重視和歡迎。為培養適應旅游業發展所需的各類旅游人才,我國已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中專生的多層面教育體系。與旅游專業的中專和專科層次教育相比較,本科教學存在明顯的特殊性,學生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要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實習是學生實踐的重要環節,通過實習,可以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讓學生積累旅游實踐知識和經驗,同時培養學生的社會事業心和責任感。然而受社會、學校、學生自身和旅游企業等多種方面的制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實習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試對其原因及解決舉措進行分析,希望對解決當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有所裨益。
一、制約實習效果的原因分析
實習是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積累實踐經驗的有效途徑。成功的實習搭起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的橋梁,通過在具體工作崗位的鍛煉,學生能充分認識到自己優勢,發現不足,從而自覺調整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在實習前,旅游管理專業的大多數本科生的熱情都很高,希望通過實習邁出與社會“短兵相接”的第一步。然而受社會、學校、旅游相關企業、學生自身思想觀念等多方面的影響,實習效果差別很大。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社會因素
社會制約因素主要體現為社會對學生能力和素質期望過高。這種現象在學上被稱為社會角色確定不當。所謂社會角色,一般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范與行為模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為期望,它構成社會群體或組織的基礎。而社會對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的高期望值造成該專業學生與其扮演角色的不對等。
在全國上下紅紅火火發展旅游業的勢頭中,公眾對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的期望值較高。不少學生的家長,對子女學習旅游管理專業也抱著很高的期望,認為系統掌握了旅游理論的旅游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將來所做的工作應該是比較體面的旅游企業經理、主管之類的工作。而長期以來形成的大學生即天之驕子的思想,以及社會、家庭的影響,不少旅游專業本科生具有較強的優越感,學生對實習工作期望值過高,多希望在管理崗位實習。
(二)學校因素
1.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旅游教育不僅需要專業教師有系統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國高校旅游專業大多數是在其他學科基礎上改辦而來,部分教師由原來的類、史地類、管理類教師轉改而來,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旅游,缺乏旅游行業實踐操作和管理的基本經驗;此外,許多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實踐經驗較少,致使教師注重純理論的教學和個案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的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
2.教學設備匱乏,實習基地建設滯后。部分學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設備匱乏,旅游教學實習基地建設滯后現象比較普遍,這使得本該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課程也無法提供實際操作,旅游教學設施的缺乏導致學生到了實際工作崗位實習時,部分學生表現出眼高手低,不知從何下手,致使實習單位對本科學生有不良看法,產生部分本科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還比不上專科,甚至中專學生的看法。旅游對旅游人才需求的特殊性要求學生具有比較熟練的服務技能與管理經驗,這種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往往一開始就挫傷實習生的積極性。
3.實習環節設置存在不合理處。部分學校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實習環節設置存在諸多不合理處。在實踐課程方面,許多需要學生親自動手的課程僅僅停留在觀摩的層面;在實習課程方面,對實習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或正值旅游淡季,或時間太短,影響了實習效果。
(三)學生自身因素
1.心理準備不足。當前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有父母呵護,在學校有教師幫助,人事關系簡單、平和,缺少挫折、磨礪和社會經驗。在實習前,學生往往對實習生活理想化和浪漫化,對離開學校、初入社會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問題與不適應缺乏心理準備。在實習期間,部分實習生對安排的工作不滿意,甚至與實習單位員工產生沖突,面對旅游服務工作無所適從。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是從高中直接進入大學學習,普遍缺乏實踐經驗,到了實習崗位,往往感到知識不夠用,在實習階段實習生往往無法勝任管理層的工作。
2.自身定位錯位。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學擴招后的畢業生進入市場,大學生就業已開始發生“質”的變化,實際上大部分就業在“非精英”的崗位層面。這種就業層次的下移和位移數量的加大,反映到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實習中,表現為企業為實習生提供的工作崗位不在管理層,而是基層。這樣,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實習崗位多到旅游行業的第一線工作,在旅行社實習,多數從事接待、咨詢、宣傳等工作,在旅游飯店則被安排做禮賓和服務員。這讓一部分本科生很難接受,容易產生茫然、不滿,甚至對抗的情緒,這樣不僅影響了實習效果,而且還對其他學生,以及實習單位和學校產生了不良后果。
(四)旅游企業因素
1.目標上的錯位。旅游企業以企業贏利為目的,需要服務質量穩定,要求保持員工相對穩定,而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實習以學習為主要目的,為能掌握不同部門的實踐知識,要求盡可能地輪換工作崗位。這樣的要求經常讓實習單位覺得實習生眼高手低,見異思遷。
2.時間上的錯位。高校一般安排的實習期常常僅有1~2個月,而旅游企業通常都有嚴格而長期的培訓和管理,且受到旅游業淡旺季的影響,擔心實習生打亂正常的工作秩序而對接收實習生熱情不高。
二、提高實習效果的途徑
(一)學生方面
學生要調整心態,做好角色轉變,盡快拉近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在實習前,專業導師要引導學生做好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培養其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對自己要高標準,嚴要求,培養吃苦耐勞,敬業愛崗的精神,做好戰勝困難,迎接挑戰的心理準備。旅游管理業的本科生要正視實習,要把實習當作學習、發展和磨練的機會。在新的工作環境和崗位上,實習生可以從旅游企業提供的培訓以及同事的諸多中學到許多有用的經驗,盡量獲得實踐知識和積累實踐經驗。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通過對行業的實際人才需求狀況,即時調整在校期間的學習,改變不切實際的想法,注重實踐磨礪。總之,要調整心態,在實習中做好角色轉變,盡快拉近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更好更早地融入到實習中去。
(二)學校方面
1.選準自己的定位,確定培養目標。鑒于本科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開設旅游專業本科的學校在把握市場旅游人才需求的情況下,選準自己的市場定位,確定培養目標。在旅游業知識不斷更新的今天,學生僅靠書本知識無法滿足旅游業發展需要。學校要培養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以便更能適應旅游專業課程教學的需要,以緩解當前許多旅游專業教師缺乏旅游實踐和經驗的狀況。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安排專業課教師到對口的旅游企業掛職鍛煉,鼓勵教師獲得旅游相關的崗位資格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身教”的作用。另一方面,學校要加緊旅游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外聘工作,使學生與教師比例適當。
2.學校要切實抓好實驗課的教學工作。如客房、餐飲管理、導游實務等課程安排一定的實驗課程,為學生提供校內實踐操作的機會。
3.做好管理工作,全方位保證實習效果。當前普遍存在對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生管理比較松懈的現象,學校與單位互相依賴,學校以為學生實習期間是企業的員工,要求單位對實習生按照企業管理的方法進行管理,實習單位總覺得實習生畢竟不是企業員工,應由學校管理,這給實習生提供了一個偷懶曠工的借口。因而要針對學生在實習前、實習中、實習后的不同特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實習。在實習前,就應該讓學生了解真正的實習生活,可通過往屆實習生傳授經驗,聘請旅游企業管理人員講授行業實際情況等方式,糾正部分學生不切實際的想法。實習過程中,加強實習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和交流,針對實習地點分散,常常出現實習指導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困難,尤其是出現問題較多的第一周,可借助電話和網絡雙方即時溝通,解決學生思想認識和實習工作中的難題。旅游企業是市場人才需求的“溫度計”,最能反映出旅游業真正的人才需求狀況,在實習結束后,要求學生做好實習,反思旅游管理人才需要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并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將自身的發展與需求更好結合起來。
實習指導教師身兼指導和協調功能,既是實習學生的管理者,更是業務上的指導者,選拔好的實習指導教師是做好實習管理工作的關鍵,要做好指導教師的選拔工作,選拔思想過硬、責任感強、業務熟練、知識面比較廣的實習指導老師,以便于及時協調好學生、實習單位與學校三者之間的關系。
(三)旅游企業
1.校企建立穩定合作關系,為實習構建良好的平臺。目前全國大規模開辦旅游相關專業,但擁有實習基地的旅游院校很少,大部分院校需要依靠旅游企業的支持完成學生的實習。從人才供需來看,旅游院校是旅游人才的供方,旅游企業單位是需方,旅游院校要培養學生,最終要為旅游企業服務,基于這一點,雙方完全可能建立一種互惠關系。旅游企業處在市場的最前沿,對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素質、規格要求反映最直接,最靈敏,可以為教育提供最直接的信息資源。旅游院校要提高旅游專業本科生的實習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選好實習單位。這種選擇實際上是一種雙向的選擇,學校要選擇具有先進的設備,科學的管理經驗,優質的服務,良好的信譽,在業界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旅游企業,而旅游企業需要選擇能夠為企業帶來效益的實習生,實際上是要求旅游院校提高辦學質量。無疑,在旅游企業中樹立了良好的聲譽的旅游院校才能使學校與企業的長久合作成為可能。
2.旅游企業要抓住機遇發現人才,培養新人。對旅游企業而言,旅游專業本科生的實習是企業難得的“聚寶”機會。年輕的實習生們往往思維靈活、悟性較高、可塑性強,能為旅游企業注入新鮮血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旅游企業的發展。例如,旅游院校培養的飯店服務與管理型人才,實習時主要依靠飯店。學生到飯店實習之前,一般都掌握了基本理論和技能,缺乏的是實際操作和對客交流。對于飯店的一般崗位,如果培訓、指導跟上,正常情況下學生一個月以后就能獨立頂崗操作。實習期內的大部分時間,學生干的是普通員工的工作,拿的卻是基本生活費,飯店降低了,節約了營業費用。與此同時,實習生在飯店處于一個特殊的位置,他們既在飯店工作,又不是飯店的正式員工,因此最容易了解內部管理的情況和顧客的滿意程度,以旁觀者的角度評價飯店。又因為他們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評價往往比較準確,也比較客觀。重新審視旅游專業本科實習生,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讓他們從旁觀者的角度發現企業管理中存在問題,并予以重視,有利于提高旅游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再者,在較長時間內實習生與實習單位相互了解、磨合,實習單位完全可以挑選到企業所需的人才,企業通過發現有潛質的本科生,將其納入企業的人才庫,不但可以減少了招收員工成本,而且為企業積聚了資本。隨著我國旅游業與國際全面接軌,大量的外資獨資、中外合資旅游企業進入中國旅游市場,旅游企業在人才方面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目前我國旅游企業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綜合素質不高的情況下,從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實習生中挑選人才、儲備人才有利于提高企業整體從業隊伍的素質,提升旅游企業核心競爭力。
結語
實習作為旅游專業本科生跨入社會的演練,是學生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調整自我的過程。隨著我國旅游教育事業,尤其是高等本科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對于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的實習問題的特殊性應引起旅游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在實習階段,學生既是工作主體,又是學習主體,其本身素質、態度等對實習效果起決定作用,而學校、旅游企業、社會等其他因素作為外因也影響著實習效果。通過學生調整心態,學校加大教學改革力度、旅游企業改變認識等途徑,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提高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實習效果。由于旅游行業對實踐教學要求高的特殊性,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實習教學應納入高校改革的重要議程中,更好地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培養社會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陸林,楊釗,黃劍鋒.旅游管理本科專業酒店實習教學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4):483-486.
[2]徐福英,劉濤.高校飯店管理專業實習探討[J].當代經濟人,2006,(11):172-173.
[3]侯國林.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模式反思與創新[J].旅游學刊,2004,(S1):143-146.
[4]鄭杭生,李強,李路路,林克雷.概論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王美蓉.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管理研究[J].甘肅高師學報,2002,(06):84-85.
[6]周廣鵬.尷尬的酒店管理本科生何時不再尷尬[J].北方經貿,2001,(10):158-160.
[7]李祝舜.飯店管理專業實習改革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1,(02):52-54.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議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實習教學探討】相關文章:
淺談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探討11-16
關于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討03-29
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11-30
談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探討11-30
淺談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11-16
探討高校旅游管理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環節03-06
論培養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高校教學之我見11-30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情商培養12-02
初探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11-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