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水平測試用話題》中“講故事”的意義探究論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用話題》中“講故事”的意義探究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從增強聊天性、生動性和說服力這3個方面分析“講故事”在“命題說話”測試項中的獨特作用,幫助考生提高普通話測試成績。
關鍵詞:講故事;普通話;水平測試;說話;作用;
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題中最后一道題目是“命題說話”,此題主要考查應試者在說話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普通話語音標準程度、詞匯及語法的規范程度和語言的自然流暢程度。這道題的成績占測試總成績的40%(北方方言區以外的地區有所不同)。命題說話的話題是從《普通話水平測試用話題》中選取30個。測試時,應試者從給定的兩個話題中任選一個,圍繞話題單向連續說一段話,時間不能少于3分鐘。從選定說話題目到測試開始,中間只有幾分鐘時間,而且進考場不允許攜帶草稿和提綱,應試者只能在腦海中構思,邊想邊說。測試要求說話不能背稿子,要體現普通話口語色彩,用聊天兒的語氣,親切自然。“無文字憑借”的“說”比“有文字憑借”的“讀”更難,暴露的問題也更多,因而,“命題說話”是整個測試中最難也是最能反映應試者普通話綜合水平的項目。由于它所占分值最大,此題成績的好壞對測試全局舉足輕重。因此,應試者需要對它加倍重視。
普通話語音教學的教師和普通話水平測試一線評測的測試員根據實踐經驗,一致認為“命題說話”項最容易拉開分數差距的原因是考生“說話”時間不能延續3分鐘。有不少普通話語音綜合面貌原本很不錯的考生,常因為說話時間不足而丟了不該丟的分,因而不能考到自己理想的等級。怎樣才能使“命題說話”順暢地達到3分鐘,穩中求勝呢?除了應試者自身要練就扎實的普通話基本功外,還需要重視“講故事”在“命題說話”測試中的獨特作用。
現行《普通話水平測試用話題》的30個話題可按照記敘描述(敘述類)、議論評說(論說類)、說明介紹(說明類)等略作分類,合并同類項。在命題說話時,應試者應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表達方式才能說得更加順暢,而敘述無疑是大家最熟悉的表達方式。“講故事(即敘事)”就是一種標準的敘述,無論是敘述類、說明類,還是論說類的說話題目,“講故事”均能發揮其獨特作用,筆者將從以下3個方面分析“講故事”在“命題說話”中的具體作用。
1、在敘述類話題中可突出人物特點或事件經過,增強聊天兒性
敘述類話題以敘述這種表達方式為主。敘述的表達方式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最熟的,應試者對這類話題容易把握。但若只是流于形式的泛泛而敘(即概括敘述太多),便會給聽者一種空洞生硬之感,不易打動人,應試者自己也不易進入狀態,話題難以繼續。“講故事”的方式本身就要緊扣敘述的六要素,突出人物、事件經過及結果,而且還要描摹細節或場景,模仿事件中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等,“命題說話”用“講故事”的方式能有效避免說話的空洞生硬等缺陷,還能增強說話的生動性和聊天兒性,使整個說話過程顯得親切自然。測試前打腹稿時可以圍繞話題準備2~3個故事備用,應試時,圍繞話題講述故事,根據現場情況適當調整故事情節和語言表達,這樣就有話可說,順暢地說滿3分鐘。
如“我尊敬的人”“童年的記憶”“難忘的旅行”“我的業余生活”等都是典型的敘述類話題,準備材料時,都可以圍繞各自主題,選擇2~3個自己印象深刻的“往事”(或事例)作為故事的材料,測試時“講”給測試員聽。
以“我尊敬的人”為例,如果選擇說尊敬的人是父親,就可先從父親的外貌、衣著、性格、對待家人及子女的態度以及他的為人處事等方面進行概述,然后再著重選擇父親的1~2個典型事件,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述說出來,這樣既能生動形象地突出父親的性格特點,又親切感人。父親是考生從小就非常熟悉的親人,可供講述的“故事”很多,在述說中可以根據應試時間與臨場情況的變化適當增刪述說內容,娓娓道來,從容應對。
又如“難忘的旅行”一題,在說話時,可先點明該次旅行的時間、地點、人物,再將旅行的經過詳細敘說出來。敘說中緊扣“難忘”這一主題,將旅行經過的景點以“講故事”的形式串聯起來,突出重要景點,講述時可以根據應試時間的需要靈活增刪在某些景點發生的故事細節,像聊家常般親切自然。
2、在說明類話題中可增強生動性,使說明對象形象可感
說明類話題要求介紹清楚說明對象的特點、使用方法或操作步驟等。若是書面作文,可以直接選擇恰當的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和說明方法(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做比較、下定義、分類別、畫圖表等)進行表述,但“說話”屬于口語表達性質,若也套用書面說明的模式就會給人以文縐縐的感覺,這樣無疑會削弱說話的親切自然感。而在說明中穿插“講故事”,用“講故事”的方式對說明對象進行介紹,不但不會影響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的使用,反而能增強說明的形象性、生動性和趣味性。
如“我喜愛的文學(或其他)藝術形式”“我喜歡的季節”“我的家鄉(或熟悉的地方)”“我喜歡的明星(或其他名人)”“我知道的風俗”等都是典型的說明類話題。
以“我喜愛的文學(或其他)藝術形式”為例,說話時先點明自己喜愛的文學(或其他)藝術形式是什么,緊接著說喜愛它的原因(用“講故事”的方式說)。第三,如果喜歡的是文學作品,便可先講述它的故事梗概,再講述劇中主要人物的故事,還可附帶講述自己的觀感;如果喜歡的是音樂舞蹈或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便可講述在學習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一些故事,附帶著把學習的方法等事項也講了。
又如“我喜歡的季節”,說話時,先點明自己喜歡的是哪個季節,然后講述喜歡的理由,最后選取自己在這個季節中經歷的一兩件典型的往事,以“講故事”的形式表述出來。
當然,在以上兩個話題表述過程中,要恰當使用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故事”一講,說明介紹的對象也就自然清晰了,這樣既增強了說明的生動性和形象性,而且聽者的興趣也會被極大地調動起來,“說話”時間也能輕松達到3分鐘。
3、在論說類話題中可避免論證的枯燥,增強說服力
論說類話題屬于議論性質,書面寫作議論文的一些方法仍可借鑒,但要盡量多地使用普通話口語。論說類話題仍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合理、論證嚴密,但普通話教學的實踐表明,書面論證的有些方法并不適用于說話。書面論證常用的論證方法主要有對比法、類比法、喻證法、引證法、反證法、歸謬法、例證法等。實踐表明,歸謬法、反證法等書面論證方法在口語論說中尤其不適用,其他幾種論證方法在說話中也不太適用,而例證法在論說類話題表述中既簡便易操作,又可生動形象地印證觀點,能大大增強議論的說服力。用例證法理所當然就要涉及舉事例,此時用“講故事”的方式將事例用通俗、生動的語言表述出來,更能吸引聽眾。用“講故事”的方式避免了單純說理論證的枯燥,使得應試者有“話”可說,論證顯得真實生動,增強說服力。
在普通話“命題說話”測試用題目中,“談談社會公德”“談談對環保的認識”“談談衛生與健康”“談談美食或服飾”“談談個人修養”等都是典型的論說類話題。
以“談談社會公德——說勤儉”為例,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觀點,然后用概括敘述的方法列舉論據(如古今中外一些厲行勤儉節約的名人軼事),最后詳細列舉一到兩則關于名人勤儉的典型事例,以“講故事”的形式敘說,既證明了觀點,又顯得通俗易懂,生動形象。
再以“談談對環保的認識”為例,首先表述當前我國環保問題的現狀,進而表明自己的觀點。其次,列舉2~3個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忽視環保造成損失的典型事例,以“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表述,從反面證明觀點。只要把握得當,“故事”很容易生動、吸引人,觀點也會得到有力證明,給測試員留下深刻印象,話題持續到3分鐘也就不在話下了。
4、結語
在普通話教學與培訓中,筆者將“講故事”的方法教授給學生,學生掌握后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效果明顯。教學實踐證明,“講故事”在“命題說話”測試中確實能夠增強“命題說話”的聊天兒性、生動性、趣味性、感染力,大大降低“說話”的難度,使考生不僅有“話”可說,而且能順暢地說滿3分鐘,減少了因說話時間不足而導致的大分值扣分。
5、參考文獻
[1]四川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編寫.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教程[M].3版.成都: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2]刑捍國.普通話水平測試[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
[3]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編制.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4.
[4]宋欣橋.普通話水平測試員實用手冊(增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4.
【《普通話水平測試用話題》中“講故事”的意義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論文01-12
探究物資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意義03-25
昆明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測查結果分析論文03-08
豪邁公司發展中組織文化的功能探究論文02-13
教學質量提升中媒體技術的運用探究論文11-12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究論文02-14
淺談數學探究教學中的問題意識教育論文11-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