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海平面上升對中國非沿海地區的影響論文
海平面上升帶來的災難和威脅, 首當其沖是海洋國家的沿岸地區, 并間接對非沿海地區產生影響, 未來海平面上升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潛在自然災害。海平面上升問題已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科學界的極大關注。
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 擁有18000公里的大陸海岸線和14000公里的島嶼海岸線, 海岸帶總面積約28.6萬平方千米, 沿海12個省、市、自治區的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5%, 全國大城市的70%以上、社會財富的60%以上都集中在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會對沿海地區的資源、生態環境產生直接巨大影響, 給沿海地區的社會經濟帶來巨大損失。
沿海地區是中國的一個部分, 部分受到危害也必將影響中國全局的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充分認識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的后果, 認真研究相應的對策, 對保證沿海地區和非沿海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影響海平面變化的因素十分復雜, 科學界普遍認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氣候波動和人類活動帶來的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暖, 使得極地冰川溶解, 造成水體體積大增;海洋水溫增加, 造成海洋水體膨脹, 引起海平面上升。其次, 陸地陸面沉浮的變化, 主要包括天然的地殼構造下沉與人類活動 (如過量開采地下水或開采石油等原因) 造成的地面沉降而引起的相對海平面上升。
此外, 海洋環流、陸地河流泥沙入海量、太陽黑子活動、地震、火山活動、大氣環流以及洋盆由于板塊活動引起的容積變化, 都能對海平面變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的趨勢及對沿海地區的影響
中國沿海長期驗潮站海平面資料的分析結果表明, 20世紀60~90年代, 中國沿海海平面以平均每年2.1~2.3毫米的速率上升, 而到2000年, 中國沿海海平面以每年2.5毫米的速率上升, 略大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度。
如果引起海平面上升的各種原因按照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 預期到2050年我國沿海部分地區海平面的上升幅度為:珠江三角洲40~60厘米;上海50~70厘米, 沿黃浦江市區兩岸可能有所增加;天津地區為70~100厘米;塘沽、漢沽等地區可能還要大些。
海平面上升將會對沿海地區造成陸地海侵、大片低地被淹沒;削弱沿海城市的防洪排澇的能力;導致風暴潮災加劇、港口功能減弱以及河口淤積作用加強、河流排污困難、鹽水入侵、污染供水水源等危害;對沿海地區的社會經濟、社會穩定、資源環境以及居民生活乃至生命造成直接危害。
三、海平面上升對中國非沿海地區的影響
海平面上升作為一種特殊的自然災害, 具有漸變性、區域性、影響廣泛性、防治社會性等特點。海平面上升不僅對沿海地區造成直接的極大危害, 還會對中國非沿海地區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城市建設、人文環境、國家政策、居民生活以及社會穩定等都將產生一系列不利影響。
(一) 社會、經濟影響
1. 人口遷移。
由于海平面上升, 中國沿海地區大量土地面積將被淹沒。根據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的估算, 廣東沿海的海平面正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上升, 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 淹沒面積將多達6520平方公里;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 上海也將有1/3的面積被海水淹沒。部分地區所面臨的將不僅僅是風暴潮一時侵襲之災, 而很可能是被海洋整個淹沒, 永遠從地圖上消失!據估算, 當海平面上升1米時, 我國沿海將有12萬平方公里土地被淹, 7000萬沿海低洼地區的民眾需要內遷, 后果將不僅僅是食物和水資源的益發稀少, 也會帶來由于人口大量遷移所引發的政治和社會動亂, 并將對非沿海地區的勞動就業、社會安全、社會穩定、社會保障、城市承受能力、環境承受能力、人口安置等社會的方方面面提出新的挑戰和考驗。
屆時, 如果數以百萬的人口內遷, 或者他們擠進某些個大城市, 那么這些城市就必須擴建;或者他們去未開墾的地方開辟新的家園 (比如西部人煙稀少的地區) , 就得付出極大的代價。不管是上述哪種情況, 單靠個人或者某個集體是沒有能力解決的, 只有靠國家的政府解決, 但是也有相當大的難度, 解決不好就會影響政治穩定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大量的人口內遷使得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現有人口的生存空間和潛在人口的生存空間減小, 人口密度劇增, 生態環境壓力指數增大, 人口生活質量也會隨之降低, 伴隨因環境引起的各種疾病的增加, 人口死亡率將上升, 更達不到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質較高、人口結構合理、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高、人口福利水平高、社會公平等社會主義理想標準。屆時, 人們的精神和心理將產生壓力, 并受到某種程度的傷害, 不利于人的健康和全面發展。
并且, 如果未來海平面大幅度上升, 那么在我國沿海被淹的同時, 一些海拔比較低的島國, 也將會從地圖上消失, 那里的居民將流離失所, 大量“氣候難民”將會涌向中國, 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以“仁義”著稱的大國來說, 又怎能拒“氣候難民”于門外?這樣, 人口壓力將會更加嚴重。
2. 經濟。
沿海地區交通方便、人口稠密, 是我國社會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 工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旅游等各項事業都得到空前的發展, 許多新老城市相繼被確定為特區或開放城市, 使沿海地區成為帶動全國經濟發展的基地, 成為我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重要區域, 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重心。
我國經濟發展規劃是讓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帶動經濟不發達的非沿海地區, 如果沿海地區連自身安危的問題都解決不了, 更無暇顧及其他。那么, 對于非沿海地區經濟發展來講, 這將是一個沉重打擊。
若沿海大片土地和城市被淹沒, 中國沿海和非沿海地區將全面重新規劃, 對于中國來講失去的將不僅僅是沿海發達的經濟帶;由于人口遷移、數量增多、資源不足、環境惡化等問題加重, 對非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我國整個國民經濟將嚴重受挫。
(二) 資源和環境影響
環境是一種資源, 是人類生存的空間場所, 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源泉。如果海平面上升, 數以千萬計的人口內遷, 他們將與非沿海地區的人們共同分享原來就不太充足的空氣、天然水體、森林和草地、耕地、河流、礦藏、園林、城市、工廠、公路、鐵路等環境資源。生態環境壓力增大, 屆時人們為了擴張自己的生存空間, 必將搶占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空間, 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自然景觀遇到嚴重破壞, 許多瀕危野生動植物將絕跡。下面以淡水資源和環境氣候為例加以分析。
1. 淡水資源。
目前, 我國沿海地區的`城市生產、生活產生的廢水仍以排入江河、入海為主。海平面上升導致潮位升高, 潮流頂托作用加強, 使得河流在入海口下泄不暢, 從而妨礙城市污水的排放, 使得污水在平原區河網中滯留時間延長, 加重地表水體的污染。并且中國沿海地區大多為嚴重缺水地區, 如果海平面繼續上升, 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將更加突出、水荒危機加劇。
不難想象, 如果人口如此密集、經濟如此發達的沿海地區出現水荒危機, 必將從非沿海地區調水。可想而知, 屆時這個需求量將會是多大?何況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淡水資源并不豐富的國家。如果沿海地區淡水問題不加以解決, 將會形成海平面越升越高→沿海地區水荒危機越來越嚴重→對非沿海地區淡水需求越來越大→淡水越來越緊缺→非沿海淡水存量越來越少的惡性循環。
況且被稱為“永久的淡水庫”的冰川由于全球變暖導致融化, 大量淡水經過河流源源不斷地流進海洋, 將加劇陸地淡水逐漸減少、海平面上升、需求劇增的矛盾。
2. 環境氣候。
當海平面上升、大片沿海陸地被淹沒的時候, 部分非沿海地區將會變成沿海地區, 屆時這些地方的整個環境氣候將發生很大的變化, 環境氣候的巨大差異是當地居民無法適應的, 并且伴隨著海平面的上升, 各種只有在沿海才可能遇到的海洋性災害也會接踵而至。厄爾尼諾現象將會反復無常, 颶風、洪澇災害、風暴潮、海嘯及各種疾病也將光臨, 后果嚴重。雖然這只是一種假設, 但是這也不是沒有根據, 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所有這一切, 都會對全球的氣候、環境產生難以恢復的影響。全球正處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發期, 今年我國南方發生的罕見雪災, 就是由于地球整體環境惡化、大氣環流異常和拉尼娜事件所導致。大自然警鐘長鳴!
四、結論與對策
海平面的上升對沿海造成的危害是直接的、巨大的;對非沿海地區造成的威脅雖然帶有間接性, 但也是極大的。雖然非沿海地區因受海平面上升而帶來的災難遠遠小于沿海地區, 但這種潛在的威脅畢竟是存在的。我們可以假設若干年后大片沿海地區被淹沒, 那么, 接近沿海地區的非沿海地區將會變成沿海地區, 長此以往, 非沿海地區將會所剩無幾!海岸帶的災難將會降臨大多數地區!可能有人認為這種假設過于夸張, 也許有人會問:若干年是多少年?我們無需回答是多少年, 可能是幾十年, 可能就在下個世紀, 也可能是幾百年。如果人類不采取措施減緩或者阻止海平面上升, 不防止大片土地被淹沒, 終有一天這種情況會發生。如果到那個時候再考慮對策, 就已經為時太晚了。因此, 我們應本著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 未雨綢繆, 統籌考慮。
要想使非沿海地區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我們必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防患于未然。
(一) 要緩和或中止海平面上升態勢
一方面要減少和控制引起溫室效應的溫室氣體的排放, 加強植樹造林, 中止或延緩全球溫暖化進程;另一方面, 要減少和控制沿海地區地下水和石油的開采, 防止陸地地面繼續下沉。
(二) 要保護好沿海地區
只有沿海地區的防線不被突破, 非沿海地區潛在的威脅才能得以消除。因此, 一是要建立海平面上升的監測系統和預警機制, 提高海洋防災與減災設施的技術含量與防護性能;二是加強海岸及入海河流沿岸防御工程建設, 提高抵御洪水和風暴潮的能力;三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尤其是在沿海地區新建和布局各類重大經濟項目及基礎設施建設時, 國家和地方政府必須要有超前意識, 充分考慮海平面上升這一環境背景以及由海平面上升引起的一系列不利的影響。
(三) 非沿海地區也應該有憂患意識
在支援沿海地區與海平面做斗爭的同時, 努力搞好自身的社會經濟建設, 用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應付一切災害的后盾, 采取洪災防護性措施, 建立洪水保險體系, 在時間和空間上分擔特大水災的風險, 增強社會總體成災能力。
專家的預測, 未來海平面還會持續上升, 其趨勢有增無減, 在考慮消除或降低海平面上升的負面影響時, 應根據實際情況, 進行統籌考慮, 按照回避、適應、保護的原則制定相應的對策。
為了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 如何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協調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減緩海平面上升的速率, 減輕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和非沿海地區所造成的危害, 使其向良性循環發展, 已經成為科學工作者當前一項迫切任務。
【論海平面上升對中國非沿海地區的影響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