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企業會計信息可比性的畢業論文
一、會計信息可比性的歷史沿革
(一)改革開放前(從新中國成立到1993年7月1日)的會計制度
這段時期內我國的會計制度是分所有制、分行業和分部門制定的,這是從前蘇聯借鑒而來的。由于存在很多的會計制度,沒有統一的會計準則,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和部門的會計規定不同,結果也不同,這時的會計信息可比性很差。
(二)從1993年到2000年的會計制度
1993年的會計制度改革將會計信息可比性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在《企業會計準則》中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是通過可比性原則和一致性原則來實現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采用了按行業或企業組織形式的辦法,取消了不同所有制的界限。這樣所有同一行業的會計資料就有可比性。
2.不同行業或不同組織形式的企業發生相同交易或事項盡可能采用同樣的核算方法進行會計處理,這樣也就提高了這些不同行業會計信息的可比程度。
(三)2001年到現在的會計制度
2001年取消分行業的會計制度,逐步發布了一系列的具體會計準則,建立起綜合統一的企業會計制度。2006年我國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將可比性原則和一致性原則合為可比性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為實現全國范圍內的企業會計信息的可比上了一個新臺階。
二、對會計信息可比性概念的理解
(一)基本理解
2006年我國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十五條對會計信息可比性規定如下:“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附注中說明。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重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這一規定包括四層含義:第一,信息的可比性強調的是可以比較,并不是完全相同。第二,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相同會計事項(或相似)的會計信息具有比較性,是會計信息縱向比較,以前也稱一貫性。第三,不同企業相同事項(或相似事項)同時期的會計信息具有比較性,這叫會計信息橫向比較。也就是說在全國范圍內只要是事項相同(或相似)所有的企業會計信息都可以相比。第四,只有會計指標口徑一致和會計政策相同的條件下,會計信息才能相互可比,這是會計信息可比的條件要求。
(二)可比性概念認識上的偏差
有人認為有了統一的會計準則,所有企業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核算,從而所有企業提供的會計核算資料和會計信息就完全可比了。筆者認為這是對可比性會計原則認識上的一大誤區。事實上,會計信息不可能實現在全國范圍內所有企業之間的比較。原因如下:第一,由于存在不同的行業,如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等,不可能所有企業采用同一會計核算方法。這是因為在處理相同的會計事項時有幾種方法可以選擇,不同企業會采用適合自己行業特點的核算方法。第二,由于企業的經營特點和規模大小不同,會計指標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使會計指標的名稱完全相同,其包含的經濟內容的性質和多少也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
三、會計信息可比性的構成要素
可比性是一項質量指標,要使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各種會計指標的構成要素是必須一致的。
(一)會計指標反映的經濟內容是一致的
會計指標也稱會計科目。它是會計對象的具體項目。也就是說,在會計報表中相同的項目所表達的經濟含義是一致的,不能有歧義。例如,銀行存款是指企業存放在銀行里的各種存款,而不是企業存放在別處的存款。
(二)會計指標的核算范圍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相同的會計科目,其核算的范圍是相同的。例如,材料采購費用,要么作為材料采購成本,要么作為期間費用,不能在企業之間或企業的前后期之間出現不一致。
(三)會計指標的計量基礎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會計的計量單位或衡量尺度應該相同。在現實生活中,會計計量有多種選擇。有貨幣計量、實物計量和勞動計量等。現有的會計制度規定以貨幣作為會計的計量單位,打破了實物計量和勞動計量的局限性,使得會計信息在很大的范圍內可以比較。另外,計量屬性也要一致,如采用的是歷史成本還是重置成本,如需調整要加以說明。
(四)會計指標的核算時間是一致的
這要求會計科目反映經濟內容的時間長度應該相同,起止時間也要一致。例如,我國的會計核算年度是公歷1月1日到12月31日,而有些國家規定為7月1日到次年6月30日。
(五)會計指標的確認基礎是一致的
在經濟數據進入會計信息處理系統并被加工成為會計信息的過程中,要進行會計確認。首先是對經濟數據是否進入會計信息系統的確認;其次是會計數據在加工過程中的再確認。要保持會計信息可比性,必須按相同的原則和相同的確認標準和方法確認會計數據;否則將會失去數據的可比性。
(六)會計數據形成的指導原則和方法是一致的
在實際工作中,相同的會計原則下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如提取固定資產折舊就有好幾種方法可供選擇。可比性要求同樣的會計事項在形成某項會計指標時,應該采用在同一原則下的同一方法,因為計算方法的不同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和形式是一致的
會計信息是通過財務報告傳遞給信息使用者的,會計報告披露的內容和形式應該一致,否則也影響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如報表內容的簡繁、編表說明詳略、不確定事項是否披露等都會影響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四、會計信息可比性的制約因素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的可比性要求為會計信息在更大的范圍內使用打下了基礎。是不是只要在會計工作中堅持可比性原則,全國所有企業的會計信息就完全可比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因為它受很多因素的制約,不可能完全可比,現說明如下。
(一)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修改變化,影響會計信息的縱向可比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或政治環境的變化,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就要進行修改。例如,國際會計準則發布后,已修改很多次;我國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近些年幾乎都在不斷地進行修改。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改革使得會計指標口徑前后不一致,如一些會計指標沒有了,一些會計指標的核算范圍變寬或變窄了。另外,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修改使得一些核算方法也要改變,這就使得企業前后會計期的會計指標很難比較。即使會計準則規定對其采用追溯調整法和未來適用法,但困難不少,也不可能做到前后完成一致。因而只能“既往不咎了”,這就限制了企業前后會計期的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二)企業行業特點影響會計信息的橫向可比性
1.不同行業會影響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我國有農業、林業、制造業、商業、服務業等,由于不同行業會采用不同產業政策和會計政策,這就從客觀上導致它們之間的會計核算難于完全一致,從而妨礙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例如,林業行業的資金周轉期多數在一年以上,有些甚至十幾年;而服務行業的資金周轉很快,有些一天就可以周轉一次,如飲食業等。由于它們成本周期不同,采用的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這就影響了兩者之間的會計信息比較。
2.不同企業組織形式影響會計信息比較。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有獨資企業、合伙企業、股份制企業,其中有些是上市公司。這些企業由于規模大小和組織形式不同,其采用的會計方法以及會計指標中所包含的經濟內容是不一樣的。如大型的公司提取銷價準備金,這是一項不確定的會計事項。它影響費用也影響利潤,如果小型企業沒有這項事項,那么兩者之間的可比性就存在偏差。
(三)會計信息本身的局限性影響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投資者將不同企業的會計資料進行比較是要了解企業之間的經營狀況,為將來的投資決策尋找依據。然而我們知道,會計數據本身有其局限性,它影響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一是會計數據本身也有其不真實的一面,因為會計只能對經濟運動中某些時點的反映,并沒有反映資金運動的全過程。會計反映與實際的資金運動有偏差。二是會計數據只能反映經濟現象和結果,而不能反映引起經濟現象和結果的內在動原。三是會計數據只是企業經營狀況的部分數據,并不是全部數據,因為還有很多重要的經濟數據會計不能反映,如企業的人力資源數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管理狀況、產品銷售網絡等。這些才是引起資金運動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者進行經營決策最需要的資料,但會計不能全部反映出來。
五、結束語
會計信息在更大的范圍內可比是會計工作追求的目標之一,但在一定的條件下,使用會計信息還要本著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會計信息也不例外,可比與不可比同時存在。因此,在使用會計信息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參考文獻】
[1] 張蘇彤.試談對會計可比性的重新認識.當代經濟科學,1999(6).
[2] 王春陽.試談對會計可比性的重新認識.北方經貿,2002(3).
【論企業會計信息可比性的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論現代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建設11-15
論如何寫好畢業論文?11-20
論企業管理之道01-16
論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12-01
論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論文提綱03-05
煤炭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的會計畢業論文12-06
論基于價值管理的企業目標12-02
論施工企業的利潤規劃論文02-21
論企業整體激勵框架的構建11-25
論企業道德教育之我見12-0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