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主義理論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
論文關鍵詞:建構主義 美國 多元 論文摘要:多元文化政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倡導多元文化、社會和諧和教育平等。教育學領域的社會建構主義對多元文化教育有著意義。以美國的多元文化教育為藍本,從習、最近發展區、認知學徒和中介性學習這四個原理出發探討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
多元文化并存是當今世界各多國家共有的現象,但各種文化在同一社會中所處的社會地位各有不同。在西方,由于少數民族對主流文化同化的抗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很多國家開始實行多元文化教育。
筆者發現,維果茨基的社會建構主義提倡的一些教學觀可以應用到多元文化教育中。他主要依據社會相互作用和文化來解釋學習,認為社會相互作用、文化工具和活動影響個體的發展和學習。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借鑒該理論中社會學習、最近發展區、認知學徒和中介性學習這四個原理的啟示可以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數民族及移民的教育問題。近年來美國教育界對多元文化教育這個主題給予了較多關注。本文主要以美國的多元文化教育為藍本,探討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定義及其維度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有多種定義。一般而言,廣義的多元文化教育是通過學校的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公平;狹義的多元文化教育則是通過學校教育促進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和特殊學生的教育平等。(靳淑梅,2010)
美國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學者詹姆斯·A·班克斯(James A. Banks)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是:(1)一種教育思想或理念:所有學生,不論他們屬于哪一類群體,譬如在性別、民族、種族、文化、社會階層、宗教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或屬于某種特殊群體(例如有精神障礙、失聰、失明的兒童或天才兒童),他們在學校中都應該享受平等的教育。(2)一場教育改革運動,它規劃并引起學校的改革,以保證少數民族學生取得成功的平等機會。(3)一個持續的教育過程,說明它努力去實現的理想目標,例如教育平等和廢除所有形式的歧視——在人類社會中短期內不能完全取得,需要一個過程。(白亮,2009)由此可見,多元文化教育目的在于改變整體學校的環境,使來自不同種族的不同性別的學生、身心殘障學生和各個社會階層的學生,在學校教育中享有均等教育機會。而且這種教育理念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不僅需要學校,還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努力才可以實現。
班克斯(1999)在他的《Historical Development,dimensions,and Practice》一文中探討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五個主要維度,即內容整合(content integration)、知識建構(knowledge construction)、減少偏見(prejudice reduction)、公平教育(equity pedagogy)及授權式多元文化(empowering school culture)。內容整合是指教師使用各種不同文化的實例、數據和信息。例如講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作出的貢獻,選用教材中包含大量非主流群體的作品及女性作品等。知識建構指教師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是如何產生及如何受到種族、民族和社會地位等因素影響的。減少偏見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它包括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學生之間建立積極的關系,包括更寬容地對待他人。公平教育則是采用各種有效教學手段促進不同民族和社會階層的學生獲得學業成功。有證據表明,某些民族和種族群體,尤其是墨西哥裔和非裔美生,采用積極合作的方法進行學習效果最好。授權式校園文化指學校機構設置和實際運轉能提高每個學生的學業水平及促進其情感發展。例如,取消分軌制和能力分組,接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而非對他們亂貼標簽。
二、美國多元文化背景下學校教育的現狀
曾有數次學業成就測驗研究表明,非裔美國學生、拉生及土著印第安學生的測驗分數明顯低于歐裔和亞裔美國同學,這與上述群體在社會地位上的差異非常一致。
現在,非裔美國人、拉美人及白人兒童之間的學業差距正在以緩慢的速度縮小。在20世紀70年代,這一差距明顯縮小。但是從80年代初期開始,不同民族的兒童在閱讀和成績上的差異基本穩定。同時,他們在SAT上的成績差異也在減小,但速度同樣很慢。
為什么非主流群體家庭的學生成就測驗成績遠落后于歐裔和亞裔的美國學生?原因有經濟、社會、家庭、文化及學校對他們不公正的對待等。許多非主流群體居住的社區普遍存在著長期失業、無業及工薪微薄的現象,對其家庭生活產生了負面影響。另一個不利條件是他們所能進入的學校,如市郊、私立學校、教會學校甚至鄉村學校教學質量欠佳、合格教師過少且學生人數過多。通常,少數民族學生之所以表現差是因為他們所受的教育與其文化背景不一致。而學業成績出眾也很可能不被學生所在的群體認可。相關研究發現,在許多非裔美國學生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他們中努力學習的孩子會被同伴指責為“模仿白人”。相反,許多亞裔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取得出色的學業成績,因此會給孩子施加很大的壓力。于是,許多亞裔兒童在學校里表現非常出色。非裔美國人、土著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國人一般喜歡與他人合作,他們在合作條件下比在傳統競爭條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現。如果學生的母語和方言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則他們可能會降低對學校的認可度。另外,由于對非主流群體家庭的學生抱有低期望,同時也是出于好意,教師或者將這些學生不恰當地安置在低能力組中或進行分軌,或讓他們接受某種特殊教育。學校的低期望導致了學生的低學業成就。
非裔美國學生、拉美學生及土著印第安學生的低學業成就也許只是暫時的。近幾十年來,隨著非主流群體逐漸有了穩定的經濟保障并跨入中產階層,其后代的學業成就將有望與其他群體保持相當。而學校這個中產階層機構具有打破貧困的惡性循環的功能,它所要做的就是為貧困兒童多提供成功的機會。學校若要提高非裔美國學生、拉美學生和土著印第安學生的學習成績,則應實行全面的教育改革或采取一些已被實踐證明的有效措施。
三、社會建構主義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
維果茨基的社會建構主義是當代建構主義的一個分支,對多元文化教育的開展有很多有益的啟示。他強調個體學習在一定的背景下進行,社會可以對個體學習發展起到支持和促進作用。該理論中有四個重要的基本原理,即社會學習、最近發展區、認知學徒和中介性學習,它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個維度:內容整合、知識建構、減少偏見、公平教育、授權式多元文化等,是內在統一的。
1.學習
維果茨基強調學習的社會性,指出兒童的學習是通過與成人及有能力的同伴的交互作用來進行的,故主張學生間、師生間的合作學習。不同種族、、社會階層的學生之間應該消除偏見,將學習內容進行整合后合作學習。因此多元應該倡導雙語教育、公平教育,反對能力分班,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學業水平的學生能充分接觸多樣文化的合作學習。
2.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是介于兒童自己實力所能達到的水平(如學業成就),與經別人給予協助后所可能達到的水平之間。兒童對處于最近發展區中的概念學習得最好。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在一起學習時,他們中可能有這樣一個同伴,該同伴能在稍高的認知水平上完成一項特定的任務,且在最近發展區內,則他可以幫助或影響其他同學完成一項他們自己單獨不能完成的任務。可見,比起和學生處在不同認知水平線上的教師,水平大致相同的學生之間互相協助使得學生更容易在最近發展區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取得較快的進步。此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兒童在學習中能夠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解決方式。
3.認知學徒
認知學徒是指學習者通過與某個專家的相互作用,逐漸獲得知識經驗的過程。這里的專家既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比自己優秀的同伴。讓學生當老師的“學生教學”是認知學徒的一種形式。讓學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性的學習小組中活動,使較優秀的學生幫助不太優秀的學生完成復雜的任務。例如,來自亞洲的學生對亞洲文化有比較直觀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可以向其他非亞洲文化背景的學生講解亞洲文化并在講解中加深對本族文化的理解。
4.中介性學習
中介性學習即提供支架的情境性學習。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應該給學生提供復雜的、困難的、現實的任務,然后給予他們充分的幫助以完成這些任務,而不是只教授點滴知識,并期望某一天學生能夠完成復雜的任務。情境性學習主要是指現實生活中、真實活動中發生的學習。多元文化教育中應利用學校的多元種族特色,讓學生置身于和多種族、族群直接接觸的情境。身處白人、拉丁美裔和非裔為主的學校或社區的學生,十分缺乏與不同種族和社會階層團體直接接觸的機會,因此可利用影片、錄像帶、照片等替代性方式。另外,還可以在多元文化校園中舉辦民族集會或某個團體的特殊慶祝活動,在學習他族文化的同時還能聯絡感情,消除成見。
綜合上述四個基本原理,筆者認為,實施多元文化教育時,在社會學習的前提下,鼓勵學生間在最近發展區內,扮演認知學徒的角色,進行中介性的學習。這樣可以更好地進行內容整合、知識建構、授權式多元文化,以達到減少偏見、公平教育的教育目標。
四、結語
多元文化教育越來越成為并將繼續成為多民族文化社會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實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消除文化歧視、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及通過文化教育的平等實現權利的平等等。總之,多元文化教育倡導多元文化、社會和諧和教育平等,類似于中國自古以來倡導的“和而不同”的人際觀念。為了能實現上述目標,各國也做了很多多元文化的教育實踐,其中美國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較多。班克斯在1999年提出了多元內化教育的內容整合、知識建構、減少偏見、公平教育及授權式多元文化五個維度。這就為多元文化教育制定了一個較完備的研究框架。
筆者在分析了美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現狀及來自非主流群體家庭的學生在成就測驗上的分數遠遠落后于歐裔和亞裔的美生的原因后,認為在社會建構主義理論中,社會學習、最近發展區、認知學徒和中介性學習等四個基本原理對多元文化教育有很好的啟示作用。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與班克斯的關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維度相輔相成,對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數民族及移民的教育問題及多元文化教育實踐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Dennis M.Mclnerney,Valentina Mclnerney.Educational Psychology:Constructing Learning(Edition 4)[M].Sydey:Prentice-Hall,2006.
[2]James A.Banks.Dimension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revised from:James A.Banks,“Historical Development,Dimensions,and Practice”)[M].New York:Simon & Schuster Macmilan,1999.
[3]白亮.美國多元文化教育運動的困境與反思[J].外國教育研究,2009,(2).
[4]陳琦,張建偉.建構主義學習觀要義評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1).
[5]靳淑梅.多元文化教育及其實施途徑探析[J].黑河學刊,2010,(11).
[6]皮連生.教育學(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7]榮司平.論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建構主義理論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相關文章:
關于少數民族研究生的多元文化意識及多元文化教育探究的論文03-25
探討建構主義理論下翻轉課堂教學02-17
淺議建構主義理論在中醫教育中的運用論文05-08
論建構主義理論在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11-30
試論建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研究12-01
試談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01-18
淺談多元智力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12-0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