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輔導員育人路徑探析的論文范文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進入大眾化時代。在轉型的浪潮中,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遇到了辦學定位趨同、辦學特色不明顯、服務社會能力不強、社會認可度不高等問題。為提高育人效果,整合資源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應充分調動輔導員群體的力量,發揮輔導員群體與學生接觸方便、教育管理手段多樣、互信意識強的作用,同時將傳統的工作與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將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相結合,積極構建輔導員與專業課老師的協同育人機制,改變教育與育人相分離,建立教書、管理、服務綜合,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1.輔導員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應用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輔導員群體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作為學校教學與管理的重要一環,輔導員參與教育教學改革不僅是履行自身職責的需要,是探索應用型高校人才模式的需要,同時也是促進教育教學改革順利推進的需要。1.1履行自身職責的需要輔導員是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的教師身份,要求輔導員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生活指導,還要對學生進行發展輔導,教會學生進行事務管理、活動管理與學習管理。其中,學習管理的職責要求輔導員要充分參與教學改革的全過程,指導學生及時制訂學習計劃,關注學生的上課狀態,協助學生處理學生過程中的問題。1.2高校綜合素質人才培養的需要根據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為提高青年學生的就業能力,高校積極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對接,協調推進人力資源開發與技術進步,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多數應用型本科高校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進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的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建立了“雙師型”教師隊伍,教學手段信息化逐漸加強,積極構建一套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的有效機制。傳統的輔導員工作偏重對學生的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培養;輔導員隊伍與專業課教師隊伍交流較少,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參與不足,導致教育教學過程與思想育人過程分散;同時,教學過程中僅偏重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距離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目標相差較遠,需要輔導員群體全程參與。1.3提高教育教學改革質量的需要教育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建立一套育人體系,建立專業課老師———輔導員———學生積極互動的機制。在傳統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下,課上學生僅被動接收知識,老師講授的內容僅能接收很小的部分,未能有效的做到“需求性”學習,與老師互動較少,學習效率低下。新的教學改革突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前學生積極預習,結合老師提前公布的知識點講授視頻提前預習,對于不清楚的內容可反饋給輔導員、專業老師進行解決。課堂上老師不僅僅是單方面講授,更多是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如何引導學生課前積極預習,如何完善問題反饋渠道,如何提高微教學視頻的質量,如何動員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均需要調動輔導員的力量,讓其充分參與到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
2.輔導員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路徑
輔導員參與教育教學改革應遵循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主動學習新的理論與方法,注重運用新的工具和載體,特別是互聯網等現代技術手段,不斷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實做好思想引領、生活輔導、組織管理與發展引導工作。[2]2.1加強基礎內容教育,保障教學改革實施維護校園安全穩定,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是輔導員主要工作職責。學生的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礎,輔導員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通過召開主題班會、活動培養學生的防詐騙意識、安全出行意識、突發事件處理意識,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輔導員既要協助校院(系)及相關部門做好學生組織發展、精神文明創建、日常教務、獎勤助補貸等工作,又要做好班級班費、檔案、宿舍、學生干部培養等日常工作。[1]而這些基礎工作的開展是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提。2.2強化培養式管理,突出發展引導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輔導員工作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發展育人的角度培養學生。管理過程應以培養式管理為主,也就是通過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過調動學生干部的組織能力、團結協調能力維護班級的凝聚力與向心力,重視對學生的培訓指導,引導學生積極高效地完成各項任務,促進自身及班級的發展。發展引導是指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個性,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并結合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升學生的社會生存技能。發展引導工作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可持續發展,培養社會需要的綜合素質人才。從全面發展的角度,全面了解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實踐育人的要求,以體驗式教育為基本途徑,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和吸引力強的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個性發展的角度,了解學生的在大學中的需求、性格、興趣愛好等特性,按照“保持個性、彰顯本色”的要求,引導學生處理好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關系,處理好個人、集體、社會的關系,學會與人相處,遵守集體規則和校園秩序,學會在良好的校園人際氛圍和朋輩文化的熏陶下,彰顯個性。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引導學生把大學生活與以后的職業生涯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人生規劃。同時,充分發展第二課堂的作用,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養成堅強的意志品質。[2]2.3跟蹤教育教學過程,建立三方良性協作機制在學生培養的過程中,為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學習要求,確立學習發展目標,輔導員應與學生、專業課老師的深度交流,并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參與到教育教學過程中。2.3.1建立專業課老師———學生———輔導員交流機制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反饋機制,老師授課效果缺少監督,學生對課程的疑問,無法及時有效地跟進;教學過程中輔導員幾乎無法參與其中,僅將學生組織進教室,作用有限;老師與輔導員之間也無有效溝通方式,雙方交流的內容主要停在學生的紀律、出勤方面;學生與輔導員之間的交流主要體現在輔導員對學生思想政治及態度的引導上,對于重要的教學方面輔導員則力不從心等問題。在新的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一方面應完善老師與輔導員溝通機制。公共辦公室是老師與輔導員共同的工作場所,是兩者交流的重要平臺———老師課下可以第一時間將學生的上課狀態、班級學習風氣及碰到的問題反饋給輔導員,輔導員也可在課下與專業教師一起對學生進行輔導。同時,可建立教師與輔導員每周定期工作交流機制,通過會議的形式將彼此了解的信息交換,對于其中的問題,可以邀請有關領導蒞臨指導。此外,也可通過QQ、Email、微信等信息手段實現輔導員與專業課老師的溝通交流。另一方面,提升學生與輔導員交流層次。輔導員要參與教學全過程,從學生的課前預習到課上答疑以及課后的問題跟蹤。一是,建立學習互動小組。學習小組是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實現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組織形式,對于學生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在學習小組中,小組組長及其重要。輔導員可以結合平時學生的表現,向專業課老師推薦小組組長;并指導小組組長如何實現小組管理,提高小組成員積極性,增強小組凝聚力。二是,加強課前引導。輔導員應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理念,有效地制定學習計劃,及時了解本專業的學習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工作中應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的指導因有所側重。針對大一大二的學生,因其目標尚未確立,方向模糊,應重點加強學習規劃、職業發展等思想引導教育;對大三大四的同學,因其職業定位較為清晰,學習目的明確,應加強實際學習技巧的關注。三是,關注教學過程。輔導員可以對課堂教學進行督促,通過聽課觀摩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老師的教學方式方法,關注學生的上課積極性。2.3.2實施輔導員貼身管理模式輔導員貼身管理是指輔導員在工作中根據學生特點,多角度、全過程地開展指導工作。貼身管理模式需要應重點做好以下相關工作:問題學生引導。個別學生存在學習抵觸情緒,導致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較弱。對他們的正確引導,將有助于提高班級的整體學習狀態,維護班級的穩定。輔導員可通過面談或者借助網絡交流平臺,利用班委對問題學生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目標,及時端正學習態度。階段性跟蹤。階段性跟蹤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傳統教學中,一學期測試一次,學生不了解自己實際的學習情況,期末考試發現問題時卻已錯過了大量的彌補時間。輔導員可根據階段性測試的成績了解到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引導學生反省自身學習狀態,對于其中的問題幫忙解決。班級問題定期總結與改進。班級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主陣地,輔導員可定期開展班內座談會,從班委、普通同學、任課老師口中了解班內真實對班級情況進行總結反思,并及時與有關方溝通化解問題。組織學生競賽沙龍。在新的教學改革中,活動競賽是發揮學生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輔導員可以指導組織高質量競賽沙龍,一方面為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一個平臺,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學術競賽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興趣能力,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3.結語
輔導員參與教育教學改革應充分發揮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生涯指導等方面的作用,在認真履行《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管理規定》提及的工作職責與任務的基礎上,全面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同時積極與專業課教師溝通,注重學生內涵發展,構建完善的協同育人機制。實現培養目標由學術性向應用性、復合型、創新型轉變,培養方式由強調學科教育向突出專業教育轉變,培養內容由“知識傳授”向“能力素質培養”轉變,教學方法由課堂講授為主向實踐訓練為主轉變,教學主體由“教師主宰”向“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轉變,教學評價由教師教得好、學生聽得懂向學得好、好就業轉變。
【高校輔導員育人路徑探析的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高校教學團隊建設工作探析論文04-08
倫理與道德的關聯探析論文04-20
探析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影響論文(通用5篇)04-29
酒店成本管理問題探析論文04-08
我國臨床藥學的發展探析論文02-25
股權結構與代理問題探析論文09-26
胡適白話文體影響探析論文04-05
高校教育教學論文11-03
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路徑淺析論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