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把握學生英語閱讀心理,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論文關鍵詞】閱讀心理 閱讀能力 閱讀先行組織結構
【論文摘要】英語閱讀教學要心理學化,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上需要把握學生閱讀心理。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存在著名利型、盲從型、自我型、被動型、消遣型和排斥型等不同類型的閱讀心理。把握閱讀心理,加強閱讀教學,絕不是盲目的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而是要有的放矢,要針對學生的閱讀先行組織結構特點及閱讀心理進行合理的閱讀配置,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質的提高。教師要掌握和利用學生的閱讀心理,需從掌握學生閱讀的準備性、趣味性、探究性和激勵性四個方面入手來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1 引言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一座架在學生與閱讀文本之間的橋梁,指導和引領學生更好的、更有效地閱讀。教師要架構好這座橋梁就必須把握好學生的閱讀心理,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2 學生英語閱讀心理分析
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存在著不同的閱讀心理。總的說來,可以分為積極的閱讀心理和消極的閱讀心理。閱讀是一種多元性多向性的一個細致縝密的心理過程,閱讀心理有不同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名利型、盲從型、自我型、被動型、消遣型和排斥型等類型。
名利型閱讀心理的產生既有社會因素又有個人因素。社會要求人們有理想,要求人們有一定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個人有自我需求、自我欲望、自我價值觀,確立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追求名利、名人名作的榜樣示范,都有可能成為學習者閱讀心理的寫真和指向,名人名作、成功之道之類的書籍和作品成為閱讀的對象。
盲從型閱讀心理是學生從眾心理和從眾現象的反映。個體的人都會受到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方方面面的影響,盲目地趕時髦、追求時尚,非理性地力求使自己貼上時代的標簽,反映時代的特點,跟上時代的潮流,不加選擇地狂讀一些不適合自己的書籍和作品,這就是盲從型閱讀心理的特征。在學習上,這種閱讀心理往往發生在所謂的“尖子生”身上。他們為了追求高分,盡管他們比一般學生有較高的閱讀自覺性,然而他們的閱讀目的只是為了熟悉題型或盲目順從老師的猜題押題,把閱讀當作應試得高分的手段,依靠死記硬背,忽略課文的人文本質。盲從型閱讀心理的另一表現是委曲求全。這種閱讀心理往往發生在中等或中上水平的女生身上。這種閱讀心理的特點是閱讀沒有目標、沒有計劃,沒有選擇,閱讀時不動腦筋,不加思考,一味盲目仿效,僅僅閱讀練習題或材料,事倍功半。
自我型閱讀心理表現為學生以自我需要為中心,讀書只憑自己興趣,閱讀的目的是滿足自己的愿望、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有的甚至靠獵奇心理來支持,愛讀明星的緋聞,把個人喜好作為閱讀選擇的標準。這類學生往往具有偏愛武俠小說、言情小說之類的書籍。自我型閱讀心理有時具有自我顯露、自我顯現的特點。這種閱讀心理大多出現在較后進的學生身上。他們在閱讀時故意怪聲怪氣,時而默不做聲,時而提高八度,時而滯后,時而超前,時而怒吼,時而尖叫,或邊讀邊敲桌子,或開玩笑,故意擾亂閱讀秩序。
被動型閱讀心理的學生的閱讀目的不是積極主動的,而是為了應付有關學科考試、居于家長的壓力或應付完成教師指定的閱讀書目。這類學生對閱讀一般沒有興趣,他們閱讀的目的不是因為興趣,更不是為了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需要,而是尊教師之命,家長之命而被迫為之。這類學生往往心態浮躁,急于求成,而忽視閱讀效應。這類學生把成績作為衡量能力高低的唯一標準,希望通過閱讀取得好的成績以證明自己的能力或讓父母、他人或社會認同自己,而是淡化了閱讀對個人知識增添、個人心靈的塑造、個人素養的提高的作用。
消遣型閱讀心理的學生對學習興趣不濃,一些時尚雜志、娛樂性書籍、甚至是低級趣味的報刊雜志成為他們的“搶手貨”,入迷之時,可以廢寢忘食,把上課、聽課拋之腦后。這類學生往往意志薄弱、自制力、自控力較差,一旦沉湎其中便難以自拔。
排斥型閱讀心理的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甚至逆反心理十足,學習觀念淡薄、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積極性不高,不愛課業,排斥學習,排斥閱讀,課堂上或教材中規定閱讀的書目都不以理會,更談不上課余時間閱讀和課外閱讀。這類學生懶惰心理十足,一般以中下學生為主,他們閱讀時往往呈顯出懶洋洋、無可奈何的樣子。即使口中念念有詞,也只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這類學生閱讀時不動筆墨、不好思維,是一種極不上進消極閱讀。
綜合以上幾種閱讀心理類型,我們不難發現各種類型的閱讀心理有交叉、綜合或轉變、遷移一面。因此英語教師應認真研究學生的閱讀心理,關注每個學生的閱讀心理狀況,在閱讀教學中珍視學生積極的獨特的閱讀心理,激發和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專家羅杰斯曾經說過:一旦真誠,對學生的尊重、理解等內心世界的態度出現時,激動人心的事情就會發生了。英語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認真觀察和分析學生的不良閱讀心理特征,找出不良閱讀心理的根源,如身體狀況、思維情緒、家庭環境、教師習慣、人際交往、個人經驗、偶發事件等,只有適時的、準確的找到不良閱讀心理根源,才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喚起學生內在的動力,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能動性,變消極的應付閱讀為積極的主動閱讀,便成為克服和消除學生不良閱讀心理,發掘閱讀潛能,提高閱讀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研究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存在的心理問題,從而把握學生閱讀狀態,將會有助于英語教師的閱讀教學以及在具體實施中的閱讀指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而且,語言是思維的載體,英語教學要負擔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職責,也必須從探究學生學習閱讀的心理過程入手。抓住了學生閱讀心理,做好閱讀教學將會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乃至終身閱讀都有效。因此,英語閱讀教學要心理學化,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上需要把握學生閱讀心理。
3 把握學生的閱讀心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把握閱讀心理,加強閱讀教學,絕不是盲目的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而是要有的放矢,就是要針對學生的閱讀先行組織結構特點及閱讀心理進行合理的閱讀配置,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質的提高。
學生閱讀先行組織結構是指在進行閱讀理解前已有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及其組織狀態。它的存在決定了閱讀的辨識、感知和理解水平,反映出閱讀理解的差異。因為讀者和作者常常處在不同的時空,不是處在同一時代和同一環境,其知識結構、社會閱歷、思想感悟、人生觀和世界觀各不相同,因此在閱讀活動中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閱讀會有不同的辨識、感知和理解,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閱讀,其辨識、感知和理解也會不一樣。閱讀先行組織結構的差異造成了對文章的多種理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閱讀先行組織結構,為學生進行閱讀、為學生閱讀新材料、為學生通過閱讀獲取信息搭建理想的橋梁。同時,閱讀是一種行為,學習者進行閱讀時伴隨著閱讀先行組織結構的積極參與。閱讀教學,應該充分挖掘學習者的閱讀先行組織結構,從學生已有的認知興趣、認知結構、認知水平出發,拓展學生的認知興趣點,加寬學生的認知結構面,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促使閱讀先行結構的遷移和發展。之所以閱讀先行組織結構能遷移和發展,正在于閱讀先行組織結構具有動態性。人類的認識活動是主客體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動態活動。在閱讀過程中,學習者往往會出現一種期待的心理、期待的眼光、期待的視界,這種心理、眼光和視界是學習者的知識水平、文化素養、審美情趣、鑒賞能力的各要素匯集成的一種慣性心理力量。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總是力圖將閱讀材料或閱讀文本所表征的語言、知識、信息、思想、材料的篇章結構等納入自己已有的閱讀先行組織結構中,這時,學習這的閱讀先行組織結構就會發生“同化”性的變化;如果閱讀材料或閱讀文本刺激過強,就會打破定向期待心理、打破定向期待眼光、打破定向期待視界而形成一種創新的期待心理、創新的期待眼光和創新的期待視界,學習者就會改變或調整原有的心理結構而適應閱讀材料或閱讀文本,這時,學習者的閱讀先行組織結構就會發生“順應”性的變化。學習者在閱讀中通過這種慣性心理力量進行“同化”和“順應”,使學習者的閱讀先行組織結構得到不斷升華。
教師要掌握和利用學生的閱讀心理,需從掌握學生閱讀的準備性、趣味性、探究性和激勵性四個方面入手來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閱讀教學需要心理上的準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預習,通過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和自己理解對閱讀教學的內容在思想上、語言上和心理上有所準備;教師可以讓學生復習已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新舊知識和技能之間搭起一座橋梁,以便解決一些新的閱讀材料中能夠獨自解決的問題;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提出閱讀材料中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帶著問題上課,使閱讀教學更富有針對性,把握閱讀教學的重點,突破閱讀教學的難點。
閱讀教學要體現趣味性。學習需要、閱讀需要是學生個體學習、閱讀的積極性的源泉。有了學習需求、有了閱讀需求,學習、閱讀才有動力。學生的學習、閱讀需要來自學習材料、閱讀材料的興趣,來自于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要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尋找刺激學生認識的“最近發展區”。教師在閱讀教學導入階段要善于緊扣閱讀材料和學生實際,針對閱讀材料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制造吸引學生的懸念,營造和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閱讀教學要體現探究性。探究心理是學習和閱讀過程中最有效的心理動力。探究心理可以促使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帶著積極的探究情感忘我地投入到閱讀中去,通過學習者與作者之間的情感交流與碰撞,全身心地感受、全方位地理解、全過程地吸收和獲取閱讀材料信息。閱讀活動是讀者一-文本一-作者之間的互動對話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中往往會產生種種困惑,韓愈說:“人非生而知之,熟能無惑?”由此可見,學生有疑問是很正常的,教師及時的引導、啟迪會讓學生從被動的閱讀陰影中走出來,自主閱讀,勇于提問,不斷探索,循序漸進,從而真正提升閱讀的深度和廣度。要做到閱讀教學體現探究性,教師可以向學生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去思考、去感悟、去體驗、去討論。通過積極地探究學習和閱讀,學生的閱讀就會變得積極、主動,學生就會熱衷于探究、熱衷于思考、熱衷于發現,熱衷于超越,就能凝神靜氣、專心致志的去閱讀,去揣摩,在自得自悟中獲得個性化的思考和體驗,提高閱讀的質量。
閱讀教學要體現激勵性。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適時地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通過正面和肯定的激勵性評價啟動學習者的強烈主體意識、求知欲望,使學習者在學習、閱讀過程中的積極因素大放異彩,大大提高學習和閱讀功效。學生閱讀興趣盎然,讀得專注,思得深入,感悟得深切,體驗得深刻,討論得熱情,教師在這時的積極肯定和鼓勵會使學生充分體驗到認真閱讀的樂趣。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探究學生的閱讀心理,才能究閱讀之源,閱讀之本,才能真正體現英語閱讀的人本性、人文性。閱讀是一個細致縝密的,具有多向性、多元化的心理過程,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學生為本,喚起學生的內在力量,構建學生個性展現的舞臺,構建思想解放的心理空間,構建色彩斑斕的英語世界,是每個英語教師閱讀教學的神圣的使命。
4 結語
在怎樣指導英語學習者培養英語閱讀能力的方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指導方法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依據學習者的情感因素,利用學習者的積極情感,關注學習者的情緒體驗,讓情緒高漲激昂成為學習者研讀書籍的動力,通過閱讀享受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喜悅。
教師要善于調控英語學習者的“心理距離”。“心理距離”是美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間的距離,這種距離太近或太遠都不能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審美態度和審美情操,不能達到理解美、鑒賞美和感受美的最佳境界。在英語閱讀活動中調控閱讀者的“心理距離”,就是讓他們能在閱讀中持一種正確的審美觀、正確的審美態度去理解、欣賞和感受相關的文學、藝術、科技、思想等各類不同作品,培養良好的審美情緒,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使他們通過閱讀,積累語言材料,豐富語言知識,培養語感,把閱讀文本典范、優美的語言和文章本身的邏輯思維規律 “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和思維,從而增強閱讀者對閱讀材料認知的深度和廣度,提高他們自身的語言素質、語言能力、思維經驗和審美情趣,并養成一種自己的 “言語行為和心志活動”。
教師為了能潛移默化地調控閱讀者的“心理距離”,應為閱讀者創設積極向上、好學上進的閱讀氛圍,營造一個書香教室,讓學習者遨游在書的海洋里。閱讀指導者應力求通過激發閱讀動機、誘發閱讀興趣、豐富閱讀情感,通過搭建古今中外不同時空作品的知識橋梁,通過樹立起一個個“文學明星”、“藝術明星”、“科技明星”、“思想明星”,通過用榜樣的力量來引導學習者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和文明的財富。
參考文獻
[1] 戴煒棟.外語教學法的機遇與挑戰[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 鐘啟泉.外語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 翟文明.閱讀力提高手冊[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4] 徐錦芬.大學外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5] 鐘啟泉,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魯子問,王篤勤.新編英語教學論[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把握學生英語閱讀心理,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相關文章:
提高英語課外閱讀能力的秘笈08-22
淺談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能力08-28
立足課本,擴大閱讀,提高英語表達能力06-01
培養英語閱讀能力 有效訓練學生語言技能05-02
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與措施05-30
提高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方法初探05-28
高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經驗08-08
對提高學生高考英語寫作能力的方法探討08-09
談如何提高俄語閱讀理解能力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