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從世界多元文化音樂的角度看音樂和舞蹈的關系
論文關鍵詞:多元 世界音樂
論文摘 要:舞蹈和音樂被譽為中的姊妹花,在上具有同源性,在本質上都是人的內在生命情態的符號表征,都長于抒情、能夠塑造形象,從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世界音樂的介入更突顯出舞蹈在音樂中的重要作用。
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古人就把音樂、舞蹈、詩歌結合在一起,統稱之為“樂”。有文章記載說:“有樂而無舞,似聾者知音而不見;有舞而無樂,如啞者會意而不能言。樂舞合節,謂之中和”。古人形象地論述了舞蹈與音樂密不可分的關系。近年來,對于世界音樂在中國的發展可謂如火如荼,很多音樂院校都開設了世界音樂的課程,對音樂的研究也從歐洲中心論向多元論的方向發展。世界音樂課程進入大學,是音樂教育世界性變化的表征,它對全球音樂教育改革在內容與觀念、方法方面的影響是歷史性的。管建華先生認為,音樂教育三個觀念的轉向:一是從以歐洲音樂為基礎的世界觀轉向全球多元文化音樂的世界觀;二是從的主體中心模式轉向文化理解的交往主體模式;三是音樂教育的現代知識型轉向音樂教育的后現代知識型。目前中國音樂院校中的世界音樂課程,把世界各地區的音樂放入文化的脈絡中探討, 課程中透過文化背景與音樂功能的介紹, 以音樂欣賞、 多媒體、 影像或其他視聽資料來輔助教學,在這一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不僅讓學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音樂,同時也對世界各地的舞蹈有了新的認識,世界音樂課程的介入突顯了舞蹈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多元文化視野中的音樂與舞蹈觀照
藝術包含著不同的門類,這多種藝術門類又往往相互融合,形成新的藝術形式或綜合的藝術形式。當然,任何藝術分類的方法都只具有相對的意義,其實各藝術門類之間都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具有某些彼此相通的共同規律。某些藝術門類之間更是存在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尤其是隨著藝術的發展,這樣的聯系更加密切,音樂和舞蹈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對組合。多元文化視野下,音樂符號和舞蹈符號存在著某種互滲互闡:一方面,音樂符號的律動與舞蹈符號的律動之間具有某種互滲;另一方面,音樂符號的意義可通過舞蹈符號得到進一步闡釋,舞蹈符號的意義,亦可通過音樂符號得到進一步表現。
世界音樂既是視覺藝術,又是聽覺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濃郁的民族風情且音樂、舞蹈兼自娛功能和功能于一體。音樂是通過節奏、旋律與和聲這三大基本要素來表達人類情感的。當舞蹈與之合作時,也存在著與其相對應的三個方面。即:①音樂的節奏性與舞蹈的律動性;②音樂的旋律性與舞蹈動作的歌唱性;③音樂的和聲與舞蹈動作的交織。音樂是用聲音來展現美,通過和聲、旋律、節奏等要素的組合,給人以聽覺上的享受,熔鑄人們的趣味;舞蹈訓練中的美感以人體為載體,以形體動作為手段展現出來。這當中,音樂的美感是伴隨著舞蹈者的動作融入其中,而達到舞者的最佳表現并使其舞蹈有一定的內涵。
在世界音樂中,音樂與舞蹈的結合得到完美的體現。如非洲音樂,在非洲,音樂活動多數是隨著日常生活進行的,許多勞動往往有音樂相伴隨,音樂在許多重要儀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喜慶節日或農閑時節,各種音樂活動常常帶有社交的性質,他們通常都是在露天中進行,或者是一個廣場、,或者是一片樹林、一個庭院、一處陵墓。在這種公眾活動中,自發聚集在一起的一般都是同一部落或使用同一的人。他們通過集體音樂舞蹈演出、載歌載舞的狂歡,加強彼此的感情,加強部落成員間的聯系。對非洲人來講,音樂的感受一般就是能打動人心的感受,人民通過用身體動作結合拍子來促進,這樣動力上的反應,不僅使個人同音樂活動融洽起來,而且加強了人們對音樂與舞蹈的欣賞。非洲各部族的音樂共性必定與舞蹈相結合,通過強調和發展那些能結合身體運動的特征,更好地把其內容同舞蹈的結構要求相聯系起來,更有力地體現出人們的思想感情。
從以上論述我們不難看出它們之間有著相輔相承的聯系。音樂強烈的節奏動力與舞蹈動作的律動感;音樂旋律的特點及多聲性的傾向和舞蹈的群體性等都充分體現出它們之間相互影響、不可分離的關系。
二、世界民族音樂中舞蹈形象與音樂形象的統一
在世界音樂的教授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教學工具就是利用錄像的播放,讓學生了解到各個地區的音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到世界各地音樂的不同風格,這些錄像片段中均有與其民族音樂相配合的舞蹈插入其間,而這些舞蹈的介入使得各民族音樂的獨特形象更加鮮明。舞蹈和音樂,作為藝術符號,其本質都是人的內在生命情態的符號表征。人體是內在生命情態活動的承載體,內在生命情態產生于人體,作用于人體,外顯于人體。人的內在生命情態通過聲態、體態無時不刻地在傳遞和顯現著它的各種變化,起到傳達交流情感的作用。通過聲態和體態的外化,原本無聲、無形的內在生命情態轉化為有聲、有形的外在的生命情態。這種轉化為音樂音響符號和舞蹈體態符號的抽象提供了直接的原型。
的音調結構與人類情感的形式有密切的相似性——生長和衰退,流動與停駐,沖突與消釋,快速、停滯、激動、寧靜 或微妙的敏感與夢幻般的間歇。這種本質上的同一性決定了和音樂在目的、價值和意義功能上的一致性。在目的上,舞蹈和音樂都是為了抒發人的感情而產生的,因此都長于抒情而拙于敘事。不同處在于,舞蹈因借助形體動作,便于表現情感的外部形態;音樂因不受視覺形象的限制,而長于抒發復雜而強烈的內心情感。當然,舞蹈與音樂都具有通過模擬等手法,表現出一定的敘事能力,如舞蹈的結構往往以音樂的結構為依據;音樂的結構往往能為舞蹈提供完整結構的基礎;舞蹈組合往往受音樂的結構形式的影響等。
音樂和舞蹈同樣來源于生活,來源于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感受。和音樂不同的只是舞蹈是以直觀的方式,直接地將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使觀眾通過對形象的直觀感知,引起自身的情緒激動和思維活動。因此,在表述音樂時,舞蹈可以起到重要作用,觀賞者也在欣賞音樂和舞蹈的同時感動心靈,讓心情得到愉悅、放松和滿足,從而陶冶情操,使情感得到升華。音樂是通過有組織的樂音在時間的流動中創造情境的表現性藝術,它以旋律、節奏等為基本手段,以表達人的審美情感為目標,具有較強的情感表現力。現實生活中,音樂常常同舞蹈結合在一起。舞蹈所表達的形象,具有視覺的可感性,恰好與音樂情感表達的概括性和藝術表現的非具象性相互補充。音樂與舞蹈相結合,不僅豐富了音樂藝術的表現形式,而且結合以后絢麗多姿的綜合藝術又滿足了人們多方面的審美需求。舞蹈和音樂兩者在顯現人的內在生命情態的過程中往往是不可分割的,這種表征內在生命情態過程中的同態性,使兩者的構成方式也存在著某種相似性。誠如前蘇聯著名舞劇編導和舞蹈家扎哈諾夫所言:“音樂——舞蹈的靈魂。音樂包含了并決定著舞蹈的結構、特征和氣質。”
三、音樂中對音樂與舞蹈教學的有機融合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其他學科的綜合。舞蹈和音樂被譽為藝術中的姊妹花,在上具有同源性,在本質上都是人的內在生命情態的符號表征,都長于抒情,能夠塑造形象,從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構成要素上也具有同一性,具有節奏、旋律、結構、思維方式的相似性,認識舞蹈與音樂的密不可分的關系有助于廣大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發揮舞蹈和音樂的長處,使之相互促進、樂中有舞、舞中有樂。
在音樂教育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奧爾夫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等,都十分注重各藝術門類之間的融合。奧爾夫說,從來就沒有孤立的音樂,而只有與動作、舞蹈、語言同時存在的音樂。達爾克羅茲也說,任何樂思可以轉譯成動作,任何動作也可以譯成與之相對應的音樂,據此,他創立了“體態律動學”。綜合掌握音樂與舞蹈的能力,在學習方法與教學手段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轉變學生以往的學習觀念,變獨立學習為合作學習,主動將音樂課程與舞蹈課程知識相互融合, 把音樂與包括舞蹈、戲劇、美術等在內的其他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舞蹈、律動來表現音樂可以使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
舞蹈屬于視覺藝術,音樂屬于時間過程中的聽覺藝術。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到音樂和舞蹈的魚水關系,將學生的表演發揮到最佳藝術境地。音樂在運用自由韻律和速度的變化時必須與肢體共呼吸,才能達到舞蹈與音樂的完整統一。針對舞蹈和音樂的聯系和差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將舞蹈和音樂教學融合起來,讓學生充分理解舞蹈教學與音樂姊妹藝術的特點,利用舞蹈專業知識與音樂教學相結合,在對比中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舞蹈與音樂語言組合體裁的一致,使學生產生聯想和對比,調動積極性。
在世界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除了被動的接受這些外來音樂外,教師還會主動邀請學生參與到教學工作中來,如組織學生対錄像的舞蹈進行模仿。在學習馬其頓音樂時,學生可以通過舞步來感受音樂的節奏。馬其頓舞曲的音樂與南斯拉夫其他共和國相比,風格更為平緩并缺少和諧性。在當地的節日聚餐、婚禮、洗禮儀式和在教堂大廳舉行的晚會上,音樂帶動人們開展各種社交活動和跳起民間舞蹈。教學過程中,可讓學生們排成一條直線,面部向前,把手臂抬到與肩同高的位置,形成一個“W”造型。在身體重量落在左腳時,將重心右移以形成“葡萄藤”造型,從而更好地體驗馬其頓音樂的獨特性。再如,印度音樂與舞蹈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印度的多樣性特征、印度藝術同宗教千絲萬縷的聯系、印度藝術與原始思維的密切聯系等等特點都在音樂和舞蹈中體現出來。總體上看,印度音樂的特點體現在多樣化的統一、象征性、大眾化與實用性、獨特的調式、旋律與節奏等方面,而印度舞蹈的美學特點則體現在宗教的象征性與敘事性上。音樂和舞蹈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成為世界音樂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們在研究與舞蹈相結合的音樂時不能單單看樂曲的結構形式或舞蹈的基本動作,而應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音樂文化。
音樂是舞蹈的聲音,舞蹈則是音樂的形體,一個有形而無聲,一個有聲而無形,它們相互合作、相互依存。舞蹈被稱為是“可視的畫卷”,而音樂則被稱為“舞蹈的靈魂”,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因而我們說“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蹈是音樂的升華”。
參考文獻:
[1]奧爾捷羅戈,彼列維爾捷夫.非洲的造型藝術和音樂,轉引自《西非譯叢》。
[2]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M].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99.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談從世界多元文化音樂的角度看音樂和舞蹈的關系】相關文章:
從音樂美學的角度談音樂作品的存在方式12-11
舞蹈音樂結構和舞蹈表演關系研究11-25
多元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12-09
關于高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論文02-18
舞蹈藝術創作中的音舞關系11-22
談高校校園文化的幾個關系問題03-05
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分析論文11-22
從音樂人類學角度淺談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03-2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