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制度論文
在現在社會,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制度,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擬定制度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會計制度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會計制度論文1
摘要:高校的財務管理制度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調整和變更,以此更好的服務于高校的發展。新會計制度是對舊會計制度的一種完善和發展,其提高了高校資金利用效率和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因此,高校應當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切實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此次研究主要是針對新會計制度下學校財務管理展開分析,希望能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財務管理;高校
新會計制度的實施,改變和完善了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和工作模式,確保了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有序穩步的開展。當今時期,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迅猛,不斷進行著調整和完善,以往舊的會計制度,已經無法滿足高校的發展需求。而新的會計制度的實施,滿足了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需求,有效的解決了各種財務管理問題,從而推動了高校健康穩定的發展。
一、新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重心從“核算型”轉向“決策型”
新會計制度,從多個方面對舊的會計制度進行了創新和變革,滿足了高校財務管理、成本控制、以及預算等工作的需求,是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一種完善,提高了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當今時期,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教育經費來源也更加的豐富,如財政撥款、科研收入、社會捐贈、或者是產業收入、貸款收入等等;同時高校具有更加強大的自我籌資能力,所以更加需要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基于此種情況,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重心,必須及時進行調整,將以往的日常事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財務管理工作,向高校的各項經濟業務的預測、計劃、監督、控制、以及考評評價等方向轉變,切實提升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
二、新會計制度強化了高校的受托資產管理責任
新會計制度,在會計核算內容方面新增了非常內容,比如說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類等等;同時,更加關注政府將決策權、或者是資源委托給高校管理的效果;也對結余分配的會計核算進行了全面的規范,由此保證教育領域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由此可見,新會計制度下的.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高校必須科學的核算受托管理的資源,加強內部控制,完善相關的管理條例,從而提高教育資源的效益性和效率性。
三、新會計制度下高校要做好預算管理工作
在現行的《高等高校財務制度》中,對“核定收支、結余按規定使用”等內容的預算管理方法進行了明確規定。同時,在新的會計制度中,也對高校事業支出科目進行具體要求。原有的“教育事業支出”科目核算的內容被進一步細分,主要有行政管理支出、教育事業支出、以及后勤保障支出等幾項。通過合理的分層設置,確保了高校的各種支出方式、信息充分真實的反應出來;更加關鍵的是,可以對高校事業支出情況做到清晰認識,滿足了高校的核算管理需求,保障了高校內部成本費用的管理和效益的獲取。除此之外,新會計制度對收入支出表的結構進行了調整和完善,納入了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一方面可以將高校的收入、支出總額信息進行直觀展示,另一方面還可以對不同來源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反映,由此實現了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確保高校預算目標的順利達成。
四、新會計制度高校應重視財務風險管理
當今時期,國家和社會越來越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逐漸增加扶持力度,大力發展教育。在此背景下,我國教育事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實現了蓬勃發展。很多高校多能夠采取有效的手段,不斷開展高校建設工作,以推動自身的持續穩步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不可否認的是,國家財政部逐漸增加對高校的教育撥款比例,但是由于種種因素影響,導致財政撥款與高校的學費收入,只能夠高校維持正常的支出,所以很多高校會選擇向銀行貸款的方式,解決自身發展的問題,如購買一些教學設備、教學儀器等等。但是,向銀行貸款,高校需要償還利息。在保證專項經費專款專用、以及其他收入沒有得到有效提升的基礎上,高校為了償債,唯一的途徑就是壓縮教學支出,由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增加了高校的財政風險。而新的會計制度,要求高校必須夯實資產負債信息,能夠在高校的會計賬單中體現出基建投資業務,并將會計信息體現在高校的年度財務報表中,以此使高校的會計信息更加的真實和完整。只有如此,才能夠展示出高校的債務構成和債務總額,促進高校資產管理能力和財務風險防范能力。
五、新會計制度強化了高校成本核算與控制
新會計制度是對舊會計制度的一種完善,其對高校的收入核算管理實現了進一步規范,要求高校在處理收入和支出信息時,做到分類核算;并且合理的配比相應的收入和支出,以此提高成本控制效果。除此之外,在新會計制度中,創新性的引入了“虛提”固定資產折舊、以及無形資產攤銷,由此將資產價值更為真實的反應出來。可以說,新的會計制度,是高校進行內部成本費用管理、資產使用效果考核、以及教育經費使用效率評價的重要依據。
六、新會計制度強化了高校財務管理的決策分析功能
新會計制度對高校的財務報表體系進行了完善,細化了會計報表內容,將其詳細劃分成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以及附注等四項內容。同時,詳細說明了附注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新會計制度對高校的財務報表體系和機構,進行了適當的優化,為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滿足了高校財務預算、財務規劃、風險防范等需求。所以,在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樹立大局觀,能夠將高校的整體戰略發展目標與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預算、核算、以及決策分析做到緊密結合,切實優化高校的教育資源配合,走持續發展道路。同時,構建能夠反映出高校資產管理、預算管理、財務風險管理、以及財務發展能力等方面的評價體系,做到定期分析和評價,從而更好的把握高校財務發展方向,實現開源節流,不斷推動高校財務的管理水平。
七、總結
總而言之,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不能只是進行簡簡單單的數據計算,而是緊抓新會計制度的契機,充分落實好新會計制度的要求,及時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強化內部控制,加強財務風險預控和管理,從而構建出符合高校發展的財務管理體系,為高校的持續穩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禚能斌.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初探[J].財經界:學術版,20xx(30):195-196.
[2]劉一民.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xx(18):136-137.
會計制度論文2
一、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
1.收付實現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隨著權責發生制被大力提倡,收付實現制的弊端也讓大家形成了一定的認識。收付實現制采用以現金的收入與支出為標準,記錄收入的實現和費用的發生。在現代社會中,在實際的會計記錄中,收付實現制無法準確地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全貌,尤其是單位中存在合同跨月份支付費用或資金收入等情況,收付實現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會計信息質量。使得單位擔負著一定的財務風險。
2.預算會計體系不完善
長期以來,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制度主要采取下報上審,再財政撥款的模式。而預算的制定則除了在對未來一定時間的收支做出一定的計劃外,還會以以往的預算資金作為參考,這種模式往往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金額的'上報過程中,在以往金額為基礎的情況下,盡量提高預算金額。同時,相關監管部門對預算的執行過程缺乏嚴格的監督,預算的使用結果缺乏科學的分析與評判,最后對下一年度的預算缺乏有效的總結與完善,在不完善的預算會計體系下,預算資金難以得到合理與高效地使用。
3.會計信息缺乏透明度
目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在透明度方面還做的不夠。在新時期新常態下,行政事業單位職能的轉變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會計信息在預算會計體系不完善的前提下,其核算和審查過程也相對簡單,同時,會計信息在披露與公開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失,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費用使用情況沒有進行嚴格與合理的披露,比如財政部門按照行政事業單位申請的預算金額進行撥付后,費用是否進行了嚴格與科學地使用;養老金、國有資產等實際運用情況和處理情況等。對于這些費用在無法得到完善的監督與披露的情況下,會計信息會出現失真現象。
二、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
1.部門預算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
部門預算改革是我國財政部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和當下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工作實際出現的問題,提出的一種新型預算編制方法。這種編制方法要求各部門對預算進行統一實行,按照既定的預算編制原則、編制依據、編制程序、收入與支出的編制標準、預算報表體系等,編制出獨立完整的部門預算。這種改革有效地解決了預算編制過程不規范標準的弊病,讓各部門的預算編制統一化,在相關監管部門進行預算審核時,具有更加充分的參考依據和對比依據,在規范化的預算編制流程下,提高了監管部門的工作效率,對行政事業單位出現的不規范使用預算金額,以及對預算的使用績效的評價,預算資金非法轉為預算外資金等都進行了有效的監督與控制。
2.開展政府統一采購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
政府統一采購無疑有效地控制了行政事業單位在采購環節出現的“尋租”現象。政府統一采購政策的實施,讓行政事業單位按照采購預算標準對所需采購的物資進行上報,在上報審核通過后,政府根據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采購和詢價等公開化、規范化流程,對物資進行統一采購。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決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失真性的問題,讓行政事業單位無法通過采購環節,在會計方面出現賬實不符的現象,提高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有效性。
3.國庫單一賬戶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
國庫單一賬戶改革規范了預算資金的流向和使用。國庫單一賬戶體系通過建立國庫單一賬戶、單位零余額賬戶、財政零余額賬戶和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等,對各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資金進行了有效地控制,財政零余額賬戶為財政向各行政事業單位撥款預算內資金的主要通道,這個賬戶的設置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賬戶資金不可提現,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部分人員利用預算資金“尋租”的現象。而對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確實出現特殊情況,而不得不額外支出預算外資金的情況,則會由相關部門進行嚴格審核后,再由財政進行授權支付,這個支付通道為單位零余額賬戶。通過這種賬戶的改革,有效地解決了單位內部對預算資金進行非法或不合理使用的問題,保障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是對行政事業單位原有預算會計制度中體現出來的弊端進行了有效的規避與解決。改革后的預算會計制度,從政府統一采購、部門預算改革和國庫單一賬戶改革等,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部分人員在預算資金上產生不合理想法,或非法行為等。很大程度上保護了預算資金的合理合法地使用。
參考文獻:
[1]汪華.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xx(9):63.
[2]沈麗欣.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探微[J].中國鄉鎮企業,20xx(3):56-57.
[3]黃清淦.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J].20xx(9):217.
作者簡介:徐玲(1977-),女,漢族,山東東營人,大學,會計師,工作單位:東營市東營區東城街道辦事處,科室:財稅所,主要從事預算會計工作。
會計制度論文3
一、醫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預算管理意識不強
我國大部分醫院的預算管理都流于表面,根本原因在于醫院預算管理的意識不強。主要表現在醫院的預算管理的重心僅僅在于年度預算的編制,而對于預算的執行管理卻缺乏有效地執行和監督機制。另外,由于缺乏醫院領導層的支持,使得年度編制的預算在執行中面臨隨時更改的狀況,這充分體現了醫院預算管理意識的薄弱。
2.預算管理機構配置不科學
我國大部分醫院的預算管理機構是臨時性的,或者由財務部分兼職的,極少數的醫院擁有專職的預算管理機構。由于預算管理機構配置的不科學,也缺乏專職的預算管理人員,使得預算的編制過程中已經遠離了醫院的戰略目標,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很大的偏差,也根本不存在預算的考核和評價機制,累積的問題在下一年度還會重復出現。
3.預算編制方法落后
就預算管理而言,預算的編制是預算管理的起點,是預算管理的重中之重。但現階段醫院編制預算時大多采用的是落后的增量預算法。這種預算方法十分簡單,當醫院的預算環境以及業務發生重大改變時,簡單地增量預算法無法對預算的改變進行科學合理地調整,從而導致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出現很大的出入,最終導致預算的管理的形式化。
4.缺乏預算考核和評價機制
就算是再科學嚴格的預算管理制度,都無法實現編制的預算完全無偏差的執行。要促進預算執行效果的提升,必須加強預算管理的考核和評價。現階段預算管理的考評機制是缺乏的,從而預算執行的部門的工作業績很難予以量化的考核。有一部分醫院雖然構建了預算考評機制,但是這僅僅從財務的角度進行評價,而且評價的參數、指標都無法進行量化,從而也無法真正的發揮考評的作用。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那么,預算管理實質性效果就很難得到突出,預算管理初衷和目的就很難實現。
二、新醫院會計制度下預算的管理方式
1.新醫院會計制度配置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組織架構
要實現醫院預算管理的目標,就必須配置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組織架構。組織制度的保證是實現預算管理目標的基礎。醫院可以構建三級的預算組織管理架構體系:一是醫院的領導班子負責指導預算編制的;二是成立專門的預算管理委員會,由預算管理委員會負責預算的編制的具體執行以及預算的執行考核評價;三是各科室、各業務單元為預算的執行層。通過三級預算管理組織架構的合理配置,實現預算職能的科學分配,理順預算編制流程管理,明確職責。
2.新醫院會計制度采用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方法
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方法主要表現為原則性和靈活性。原則性指的是醫院編制預算時應當采用某種基本的編制方法,靈活性指的是醫院編制預算的過程中還應當靈活運用其他方法,結合其他方法才能編制出科學合理的預算。這是因為醫院的業務復雜,單一的編制方法無法準確反映出醫院的預算科目,因此,需要根據不同業務的特點進行編制。
3.新醫院會計制度健全預算編制、執行監控制度
監控制度指的是預算編制后,執行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預算的編制的要求,對預算的執行進行系統的、全面的監督和控制。預算監控要涵蓋醫院的全部科室和崗位,要對每一個業務流程和環節進行監控,通過多樣化的監控方法,以及嚴厲的監控手段,發現預算執行中的問題,保證年度預算目標的完成。
4.新醫院會計制度構建嚴格的預算考評機制
嚴格的預算考評機制是對預算執行結果的考評。考評的目的是發現考評目標與考評結果之間的差異,并找出差異存在的原因,并且針對這種結果予以適當的獎懲的制度。通過考評,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并予以懲戒,對預算執行結果較好的科室、崗位和個人,予以適當的獎勵,從而提高預算執行的效果,確保預算目標的實現。
三、結論
在新醫院會計制度下,醫院的發展仍然需要堅持服務公眾的根本特質,同時,也不能忽視自身的發展的經濟效益。通過嚴格、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促進醫院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提高醫院的競爭力,實現醫院的穩健發展。
會計制度論文4
一、醫院新會計制度對成本核算工作的要求
醫院新會計制度下,為了保證成本核算工作的規范化與準確度,要求醫院的各個科室都應積極參與成本核算工作,細化自己科室的各個成本項目的使用說明,確保醫院成本投入的合理性。醫院應避免財務收支的總賬概念,要求每一個科室都應關注和細化本科室的收入與支出,保證醫院有效的控制成本,有針對性的避免資源浪費。
二、新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不足
醫院新會計制度不但能加強醫院的內部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對于改善醫療服務和增加社會效益也具有重大的意義。但目前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筆者認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成本核算意識還不夠強
由于公立醫院的正常運營長期都是依靠政府的財政資金支持,所以成本核算意識薄弱,沒有對醫院內部的成本核算工作引起重視。醫院的管理人員將關注點放在了醫院的整體效益和短期發展,注重醫療服務的深入改革,但是正是因為這樣,卻忽略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認為成本核算只是財務部工作的一部分。正是因為醫院的成本核算意識不強,所以常常導致重復投資和浪費資源的想象,這樣必然嚴重影響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二)成本核算方法制度未得到全面的完善
由于成本核算意識有待加強,因此造成成本核算方法制度也不夠完善。醫院往往是事后再進行成本核算,使得成本核算工作具有滯后性,其收集的資料也不夠全面、科學。醫院也未對成本核算的數據結果進行全面的分析,僅僅把它當作一項任務完成,沒有為醫院長遠的發展進行籌謀。
(三)實物的資產核算不到位
目前,新會計制度醫院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還不夠完善,對于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維護以及核算物資占用資金工作還不夠到位,僅僅做一些固定資產日常拆舊與清理工作,因此造成醫院實物資產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嚴重不符的后果。
(四)信息化管理系統不完善
新會計制度下,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變得越來越復雜,不僅需要財務人員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更需要醫院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通過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里系統,不但能精確的進行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還能通過一定的數據對比得出管理成本的好方案。
(五)未與績效考核緊密相聯
新會計制度下,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需要各個部門、各個科室的積極參與,共同為創造醫院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做出貢獻。雖然如此,但是由于成本核算尚未與各部門、各科室的績效考核相關聯,使得員工參與成本核算的積極性還不夠高。
三、加強醫院新會計制度下的成本核算工作
(一)提高醫院的成本核算意識
要想更佳準確和快速的進行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就必須先提高醫院全體人員的成本核算意識,所有醫務人員應堅持醫療服務的成本效益原則,積極參與成本核算工作,為提高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做出貢獻。根據醫院新會計制度的要求,醫院應該從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出發,制定嚴格的成本核算制度與成本控制目標,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規范化、科學化醫院相關成本核算流程,提高員工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做到有效的控制成本,促進醫院醫療改革。
(二)深化醫院內部成本核算方法與制度建設
為了更好的促進醫院成本核算工作的規范化與科學化的發展,醫院應該形成以財務部門為中心,各科室相互關聯、相互協作的組織結構,并健全成本核算體系,準確核算各個科室的收支項目。同時,醫院還應制定嚴格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明確約定成本核算方法、流程以及各科室職責,并要求各科室人員嚴格履行此制度約定。
(三)健全成本分析評價指標體系醫院新會計制度下,應健全醫院內部成本分析評價指標體系,使其規范化、科學化。完善的成本分析評價指標體系應包含產出分析以及投入分析,新會計制度下的投入分析應從勞務資源、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等三方面考慮,而產出指標主要分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健全成本分析評價指標體系不但可以強化成本核算以及成本分析管理工作,還能使成本核算體系規范化與高效化。
(四)善于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成本核算工作及分析
醫院新會計制度下,必須要依靠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來對成本核算進行管理,還應嚴格其使用流程及使用規范,對于醫院中所有的支出與收入都應該準確填入其中,以便定期對收入支出進行分析匹配,實現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五)加強成本核算的全程控制
準確的成本核算對于日常工作起著良好的監督與控制作用,因此醫院在事前應加強事前預算,細化具體項目成本,還要加強事中控制,進而根據預算有效的進行成本控制,事后也要具體對預算與實際支出是否匹配進行具體分析,分析結果既可以作為績效考核的參考數據,又可以作為經驗指導下一個相關項目的成本預算工作。
四、結語
在新會計制度之下,醫院的成本控制目標可以作為內部績效考核管理的重要內容,以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為基礎,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為工具,在各科室的積極參與配合下有效地完成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提高醫院的資產使用價值,避免浪費,進而加強醫院的成本控制,實現醫院的可持續化發展。
作者:唐德舉 單位:重慶市沙坪壩區青木關醫院
會計制度論文5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解決環境問題迫在眉睫。而我國尚未有完善的環境會計制度,導致環境會計核算內容和方法無法可依。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引進環境會計,在環境會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并建立了一套健全的環境會計制度。因此,對日本環境會計制度的研究,并從中歸納出其經驗做法,對于我國環境會計的實施與推廣、及其制度構建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文通過文獻分析研究和比較研究的方法,在對該國環境會計制度的實施過程中的先進經驗分析基礎上,闡述對我國環境會計制度構建的啟示。
二、日本環境會計的制度化
1.日本政府積極推進立法
日本政府將1999年確立為“環境會計的元年”[1],著力推進該國環境會計的開展。日本政府在提出建設“循環型經濟社會”的目標后,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總量控制準則,為環境會計制度的實施奠定了基礎。1997年,日本環境保護省組建了由產官學各界組成的環境會計委員會,在環境會計指南的制定和推進環境會計實施方面做了大量做有成效的工作。
2.環境會計制度化和實用化
環境省1999年3月,發布了《環境成本的'控制與公開指南(征求意見稿)》,隨后于20xx年6月發布了《環境會計指南》(以下簡稱《指南》);20xx年5月對該指南進行了修改和補充,頒布了《指南(第2版)》;同年6月發布了《環境報告指南20xx—關注利益相關者》;20xx年3月,發布《指南(20xx版)》;此后,環境省于20xx年4月頒布了《環境保護成本分類指南》。20xx年2月,《指南(20xx版)》的發布,使環境會計在內容要求上更加詳細具體,更加具有指導意義。《指南》的不斷修訂完善、推陳出新,對企業建立環境會計核算體系、遵守環境會計制度,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提供了依據和保障。
3.環境會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在日本的許多大學中不僅開設了環境會計的課程,而且強調加強環境會計的應用推廣,邀請企業界實務經驗者進行學術交流,吸收更多的學者投身于環境會計及其制度構建的研究之中,為環境會計制度的構建及其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中國環境會計存在的問題
1.政府相關部門參與不積極
我國環境保護部雖然在很多環境事務活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仍缺少對環境會計的關注。而日本政府在推進實施環境會計項目方面,以環境會計研究委員會為核心,開展一系列環境會計理論研究、應用研究,以及環境會計制度構建的研究。
2.缺乏相關的法制法規
近年來,雖然我國相繼頒布了《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條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但是已頒布的法律與環境會計關聯性較差[2],導致企業在開展環境會計時,無法可依,使環境會計的開展缺乏針對性、規范性。
3.缺乏環境會計的專業人才與研究
環境會計是近年來才新興起的會計學的一個分支,我國環境會計的專業人才匱乏,大部分的會計人員只了解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等基礎知識,缺乏對環境會計的學習;環境會計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理論研究和國外經驗的介紹的層面。
四、對我國的啟示
1.增強政府在環境會計制度化中的作用
我國環境保護部的職責主要是對重大環境問題的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承擔落實國家減排目標的責任、負責環境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指導、協調、監督生態保護工作、負責環境監測和信息發布等。缺少對環境會計的關注,應借鑒日本的經驗,建立環境會計的產官學推進機制[3],以推進環境會計制度的構建及其實施。
2.及早出臺我國的《環境會計指南》
我國至今尚未建立一套健全的環境會計制度,導致企業對環境會計的核算缺乏規范性和統一性,致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參差不齊,缺乏完整性。日本在環境會計制度建設過程中,邊實踐、邊研究,在應用中不斷地修訂環境會計指南。我國應借鑒日本經驗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環境會計指南》[4]。
3.以環境報告書為媒介推進環境會計的開展
在借鑒日本經驗建立我國的《環境會計指南》的同時,大力推動企業發布環境報告書,通過環境報告書將本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及時地傳遞給利益相關者,將環境報告書作為與社會公眾溝通的橋梁、作為傳遞環境會計信息的媒介,以增強企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結論
日益枯竭的原料和能源的現狀,要求我國必須堅持不懈的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要突破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應充分發揮政府相關部門的職能,及早出臺環境會計指南,以環境報告書為媒介大力推進環境會計,并加強環境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以適應我國環境會計制度化的需要。
會計制度論文6
摘要:我國的會計制度發展歷史悠久,在很早的時候就建立自己的會計制度,隨著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也逐漸逐漸完善,并且正式的實施落實。會計學是工商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會計演變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我國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按照社會主義特色化方向發展,社會經濟體制相對比較復雜,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雖然整體有了一定的提升和改進,但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越來越明顯,為此,會計制度的規范性、嚴謹性,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和保證。本文對于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且提出了一定的策略辦法。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問題;策略
我國的財務管理制度一直在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并且代代相傳,已經形成了一個自有的體系。如今的市場經濟競爭如此激烈,企業之間不在只是拼資金的時代,還要重視會計管理,我國的會計制度發展要更加的規范化、,這樣才能保證健康的市場競爭環境。回顧以前,許多的國際上市大公司,曾經是叱咤商場,最后因為會計制度的疏忽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覺得會計制度的改革創新迫在眉睫,事業單位作為國家的直接執行單位,也要緊跟社會發展步伐,對會計制度不斷的開拓創新。
一、目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現狀
1.會計制度不夠規范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企業多大還是機構多強都要有一套合理的管理方案,來約束單位內部工作人員的行為,會計制度也是如此,會計人員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時,要按照一定的環節和步驟進行,這就需要完善的會計制度,來約束和明確財務管理中的一些細節規范。使快人人員在進行會計工作時能夠有條不紊,按部就班,減少錯誤的出現。目前我國的經濟出現了信息的斷層比較嚴重,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處理的會計信息不夠真實,很多都是經過修飾的會計數據,國營企業是我國經濟的主要支柱,有些公司為了能夠上市,對于財務報表進行財務改造,嚴重影響了我國的證券交易和市場競爭的健康發展。
2.會計制度不夠嚴謹
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其責任很大,掌握著整個單位的經濟命脈和經營狀況,是企業負責人的左膀右臂,所以對于財務人員來說,每天跟金錢賬務打交道,所面對的誘惑力是相當大的,目前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還是不夠完善,有的會計人員為了個人利益,鉆會計制度不完善的空缺,和許多的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的經濟發展起步比較晚,在會計制度制定上還不夠合理,總是存在著星星點點的漏洞,事業單位的財務報表設計也不夠嚴謹,財務報表總是有所修飾,會計信息不真實,沒有完善又嚴謹的審核手續,嚴重阻礙事業單位的長期發展。
3.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不夠專業
就目前我國對于財務的教育情況來看,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并沒有得到很高的重視,可操作性并不高,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財務人員大多數都不是會計出身,都是從別的崗位調過來的,雖然考取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但是后期培訓沒有跟上,事業單位的工作比較繁重,沒有時間學習交流,業務能力也不夠強,造成記賬隨意、手續不清、錯誤頻頻出現,會計資料嚴重缺失,還有事業單位在會計人員的編排上比較混亂,一人多個崗位,記賬、保管、經濟業務沒有很好的分離開,沒有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這樣就會導致現金收入公款被挪用,直接影響了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質量。
4.核算原則的問題
現行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核算原則是收付實現制度,這樣核算制度是以核算期內實際發生的收入和支出為計量基礎,不考慮收入和支出的權責,最為直接的后果是造成核算期內收入和支出的不配比問題,不管是什么期間內應該發生的收入和支出只要在當期實現都要確認為當期的收入和支出,而在實務中一般情況下當期收入均包含以前年度應該實現而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現的收入,同樣支出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從而導致會計核算信息不能真實客觀的反映該期的經濟信息,也使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和一致性,橫縱雙向都不具備可比性,進而當年的實際收入和支出計算出來的事業結余就存在問題,導致事業單位收支結余的.核算虛假性出現。
二、會計制度的改革辦法和措施
1.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
目前,我國的事業單位采取的會計制度是收付實現制制度,由于國家的經濟體制限制,以權責制為基礎的會計改革還不能夠大力推行,因為財政公共管理體制的配套改革還沒有出臺政策,我們不能過于著急,要一步一步穩穩前行,第一,事業單位的收入和支出要能夠準確的體現出來,要結合權責發生制核算制度,對于應該收入的還沒有入賬的,應該支出的還沒有支付出去的費用,都要計入當天的損益里面,全部要登記入賬,這樣形成的結余才比較準確,第二,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要追尋會計制度的客觀性和謹慎性,要能夠真實的反映每一筆收入和支出的來龍去脈,在收付實現制度下,核算依據是資金實際的收入情況,反映出的會計信息也只是資金的流動情況,并不能夠反映整個財務的資金狀況,而采用權責發生制度呢,對于資金去向看起來就更加直觀了,最后,要對要對整個的工作進行評價,真實的反映事業單位的財政情況和結果。
2.明確財務監督的控制范圍,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
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中監督的主要內容如下,(1)事業單位要定期編制財務預算,根據單位近期的財務計劃和方針目標,再進行編制預算報表的時候要進行財務監督。(2)對于事業單位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情況進行監督,對于每一筆款項的去向來龍去脈都要清楚明白。看單位的每一筆支出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講究經濟實惠,各項款項的支出是否符合國家的財務標準。(3)對于事業單位內部資產的監督,包括是否按照國家規定的現金使用范圍正確使用現金。(4)往來賬項的監督,往來賬項的內容是否合理,要做到及時清理。
3.定期對于事業單位會計人員進行財務培訓,提高專業素質
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員要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要結合內部的業務,全面的加強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增強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對工作的熱情和責任感,對待工作要保持一份責任心,這是一種對待工作的態度。從各個方面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的綜合素質,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首先,深入研究培養會計人員的政治素養,每一名會計人員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財務人員的法律意識,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要做好自我監督和自我管理,其次,是要不斷的學習法律知識和法規,做到知法守法,必須堅持正確的原則,最后是不斷的提高自身對財務知識的了解,不斷了解會計法,必須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功底,對于事業單位的工作流程要相當清楚。、
4.建立健全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監督體系
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要從財務管理的根本工作抓起,做好細節工作。對于財務的基本工作要加以重視,并且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不斷的加強會計監督職能,發揮會計監督的作用,從根本上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把財務管理的層面提高一大截,事業單位一般是會計集中核算的方式,主要是以資金控制為方向,對于財務收支嚴格監督,建立以會計核算為中心,一高效理財為方向,將所有的賬戶及會計業務處理,全部的集中起來,同意到會計核算中心,進行全面的核算和管理,努力做到核算、管理、監督成本最小、效率最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體系的不斷發展,財政管理體制也在改革創新,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改革也一定是勢在必行。我國目前事業單位大多數以收付實現制為主要方式,這種方式已經不足以反映現階段的會計核算和財務信息了,所以要完善我國現行的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就應該充分借鑒企業會計制度的規范要求,通過完善的制度建立科學的事業單位財務體系。
參考文獻:
[1]王娟.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5,(18).
[2]路兆申,李杰.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外資,2014,(04).
[3]蔡繼.論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民營科技,2012,(06)
會計制度論文7
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內涵
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是指企業基于發展的目標對所需人力資源進行投入之后,按照會計方式對人力資源的取得、開發和替代成本進行計量與確認。人力作為資源,其取得成本、開發成本、使用成本和替代成本均屬于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捕捉的對象。從本質上說,該類會計計量與確認的過程無不浸透了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同時,對于人力資源成本中屬于資本性支出應按照資產化方式進行處置,并充分考慮其收益均攤問題。企業在具體生產經營中所需的人力資源,其投入過程就是人力資源會計跟蹤與反映的對象,具體有如下5個方面的成本支出項目。
1.取得人力資源對象的成本
從經濟學的角度,人是生產經營過程中重要資源之一,企業需要招收有一定潛質的人力資源進入企業,以較為合理的成本取得與企業需求接近的對象。在此所發生成本包含招募、選拔、錄用和安置4個方面的開支。所以,企業在做出取得相關人力資源決定時,就必須依照有利于企業發展與可承受的條件來決定該項成本的支出底限。
2.提高人力資源水平的成本
為保證招聘人員更勝任企業日常乃至發展所需,必須對招聘人員進行一定的崗前、崗位和脫產培訓,企業也必須為此有所付出。崗前培訓成本解決的是員工素質與水平如何同步于企業基本生產經營要求的花費;崗位培訓成本著力解決的是員工結合生產經營發展的實際而進行的一種技能與水平上提高的培訓而產生的費用;脫產培訓是針對那些有潛質和發展可能的重點人才,企業給予的離崗學習與提高過程中必須承擔的支出。
3.注重人力資源使用成本的實效
對經營中的企業來說,使用人就是要做到人盡其用,用而必支,支而有效,充分彰顯人力資源使用成本的科學性,從而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性。因此,需要辨證看待人力資源在具體被使用過程中如何做到人盡其用、用有其值、值有所現。從企業會計角度,人力資源使用成本具體涵蓋維持成本、獎勵成本和調劑成本三個方面,三者都是在貫通中得到落實與體現支出。
4.用好人力資源的保障成本
作為人力資源要著眼于長遠,即保證它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解決因各種特定原因影響保證問題,保障企業員工因事故或退休之后的生活需要。企業在決定讓那些準備與企業共生存謀發展的員工時,就必須拿出一部分成本為員工的未來生活兜底,解決好因事故喪失人力資源保障成本,即保障人力資源在暫時或長期喪失使用價值時的生存權而必須支付的費用。具體包括以下四項:健康事故保障成本、勞動事故保障成本、退休養老保障成本、失業保障成本。
5.關注人力資源的離職成本
在企業人力資源是一個動態指標,時常在發生變化,時常在以新換舊,不斷保持企業發展中人力資源的旺盛活力與年輕態。因此,無論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還是從會計管理的視角均要引以為必要。但是從會計角度要對人力資源離開企業的原因做出分析,并依據相關規定給予較為正確的制度上的指引。人力資源的離職成本是由于職工離開企業而產生的成本。包括以離職補償成本、離職前的業績差別成本等。
人力資源成本會計計量過程中的難題
從會計角度,善于發揮人力資源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就必須正確計量人力資源的價值,就必須從會計角度給企業人力資源正確的指引,換言之,就是企業會計部門要在權衡生產經營效益,在審視職工勞動生產率基礎上,向企業董事會提出企業員工基本年薪和繢效薪酬的合理與發展底限,讓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可同步協調,做好相關的引入人才的各種方案。但就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尚存在一定的難題,主要如下:
1.主觀理念落伍>在企業管理中,一般較為重視非人力資源部份的會計計量,比如說企業的有形資產或無形資產,而疏于對人力資源成本的會計計量。長期以來,主觀認為人不可能作為資源看待,即使作為資源看待,也難于給出較為合適的價值范圍,更談不上按照市場規律隨行論價。從會計原則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需要的非人力資源的固定資產或流動資產均是在以人為主體的直接操作下,并根據對市場情況判別它的差異性,取得應有的收益,所以對它的價值計量可行可做,也較為容易被計量出應有的價值量。但是要給人力資源一個合適價值定論有來自人們認識難于求同的問題。所以如何考慮它的再生產尤如“趕鴨子上架難上難”。人作為資源須論價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是,這樣的認識將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漸被溶化,人們的觀念必將隨之改變,確認人力資源為資產,并不是對人本身的論價,而是對其擁有的知識、對企業的貢獻大小的評價。企業也可把在取得人力資源,提高人力資源水平進程中所必須支出的成本作為自身一項資產,既可讓其資源化,也可讓其回歸資本化,二者兼得;同時在相關的會計帳務體系中加以計量乃至確認。當然要扭轉目前對人力資源價值計量主觀上的偏識還須時曰。
2.計量方法有待改進
人力作為資源是第一步,唯有將其資本化,才是落實人力資源成本會計重要一步。目前對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方法存有一定的片面性,其計量面涵蓋不全,對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經常是關注不重要部分,漏掉重要部分。企業在生產經營當中所產生利潤含有人力資源努力所得部分,在現實的制度規定下往往被忽略。從政治經濟學原則看,人力資源也在創造剩余價值過程中盡其力,但其值被否定掉了。在眼下,企業如果處于發展的上升期,它的經濟效益很好,身處該企業的.人力資源的價值被確認的范圍可能較廣;反之,就可能被規定在較為狹窄的范圍內,說明目前的有關會計制度在規定上尚有值得商榷之處。
3.載體的不確定性
通常情況下,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載體是企業員工,如果放在宏觀層面上看就是勞動者。但是如果按照人力是資源的角度看,對應的載體就有差別,不一樣的知識結構、不一樣工作處理技能,不一樣的勞動成效,不一樣技術創新能力均要視為不同人力資源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效益是不一樣的。人力資源的價值會因管理水平、個人努力、科技進步和教育培養等出現增值或減值變動。人力資源作為一種有價值的資產,是要給企業帶來現金流入的。但無法確定其對企業可提供的未來利益,這就是人力資源具有不確定性。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確定性的影響,關鍵是要不斷提高對人力資源的增減的計量與確認。
完善人力資源成本核算制度的舉措
要發展經濟,要使企業生產經營處于良性互動過程,就必須重視人力資源的建設,就必須重視人力資源成本核算制度建設。當前就是要把對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會計作為長遠需要不斷探索中解決的問題。將其放在企業發展戰略的髙度上統一認識,做到有規劃、有步驟推進建設。
1.設置人力資源成本核算帳戶
從發展的角度,從規范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問題的需要,無論是與此有關的制法與執法的政府部門,還是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的各企業均要在認識不斷趨同的前提下,從會計角度出發,設置人力資源成本核算帳戶,從會計一方開始逐步強化對人力資源的經濟考核,力求較為客觀公正全面地給出人力資源的會計價值。人力資源會計是在傳統會計基礎上將當期費用處理中有關人力資源支出部分單獨進行核算,屬于資本性支出部分按照資產化處理,以原始記錄作為相關的人力資源成本的基礎。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應在傳統會計帳戶設置的基礎上,增設“人力資源成本”、“人力資源成本攤銷”、“人力資源損益”、“待攤人力資源費用”等帳戶進行人力資源成本核算。
(1)“人力資源成本”帳戶
該帳戶為主就是捕捉企業所發生的人力資源成本支出的增減及其余額。借方登記取得,開發和使用人力資源時所發生成本的增加額,貸方登記作為費用計人當期損益而轉出的使用成本或退出企業時所要沖減的取得成本或開發成本。期末帳戶借方余額為企業目前所擁有或控制的人力資源的取得成本和開發成本的總額。其一般是按部門類別或具體人員設置明細帳核算的,以借方數據為主,當期末結轉使用成本和人力資源退出企業時登記的貸方金額可用紅字在借方欄內登記。
(2)“人力資源成本攤銷”帳戶
作為發展進入順境的企業,每年所發生的人力資源取得成本或開發成本都有一定的量,如何合理進入企業的收益帳務體系中,就需要很好處理它的攤銷問題。屬于資本性支出的人力資源取得與開發成本及其攤銷可以按人員或部門類別設置明細進行。因此人力資源成本攤銷相應的也有個別攤銷或集體攤銷兩種方式:
按人員進行人力資源成本明細核算的,成本攤銷應個別進行。
按集體進行核算的人力資源成本,在攤銷時應進行集體攤銷。
(3)“人力資源損益”帳戶
人力資源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也會出現與當初不一樣的結果,即以盈利為目標的使用也可能出現以虧本為結局的情況。當然出現這樣情形應該說是有兩種可能,一則是所制訂的會計政策不足以給人力資源留在企業帶來任何積極的推動,二則就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某些不合時宜的做法削弱了人力資源留在企業的主動性。但不管如何,作為企業會計而言,從會計角度肯定要對此帶來的損益進行核算,以便提供相關數據加以說明問題b該帳戶借方登記人力資源退出企業時在該人力資源身上所發生的取得成本和開發成本尚未攤銷的數額,以及企業辭退員工時發放的遣散費,貸方登記人力資源退出企業時向企業交納的賠償金(例如,該人力資源在合同期內違約離開企業,按合同約定影響企業交納的賠償金)。期末時,如果借方發生額大于貸方發生額,則將其差額從_該帳戶的貸方轉入“本年利潤”帳戶借方,沖減本年利潤;如果借方發生額小于貸方發生額,則將其差額從該帳戶的借方轉入“本年利潤”帳戶的貸方,增加本年利潤;期末結轉后“人-力資源損益”帳戶無余額。
(4)“待攤人力資源費用”帳戶
核算企業屬于收益性支出的人力資源,取得成本和開發成本的增加,減少及其余額,借方登記屬于收益性支出的人力資源取得成本和開發成本,離職成本的增加額和人力資源投資本期攤銷額,貸方登記結轉至本年利潤的人力資源費用及有關人員離開企業時所沖減的與其有關的這部分成本尚未攤銷完的數額。期末帳戶借方余額為目前屬于收益性支出的人力資源取得成本和開發成本尚未攤銷的數額。該帳戶按人員設置明細帳進行明細核算。
2.披露人力資源成本信息
企業在發展中,應該認真重視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從各個方面為其發揮作用作鋪墊,但從會計角度看,實施好成本會計核算后,并得出的相關數據或情況,就是企業實施有效人力資源管理必須向外披露相關信息的基礎。首先,從企業內部看,所形成的人力資源成本結果必須向企業董事會、監事會披露相關情況,為其決策下一輪人力資源管理提供詳實成本信息。對內報告的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非貨幣信息,主要是企業現在的人力資源組成,分配及利用情況,對于一些高成本引入的重要人才,應重點揭示。另一部分是貨幣信息,主要是企業責任中心人力資源的現值。人力資源投人產出比,對于一些高成本引入的重要人才,應單獨分析成本與其創造的效益,以確定其投資收益率。其次,是人力資源成本對外披露。在編制財務報表時,目前有兩種觀點:其一,認為可以將“人力資源成本”,“人力資源成本攤銷”列入在資產負債表的無形資產之后。其二,認為應將人力資產列示長期投資和固定資產之間。筆者比較傾向于第二種觀點,因為人力資產的列示應使管理者注意到人力資源的價值問題,為提高人力資源而設計并執行最佳的管理決策。
會計制度論文8
預算會計作為政府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它在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和考核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的預算會計是在1950年10月制訂并開始實行的,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歷了多次修訂和改革,現行的預算會計是在1997年進行重大改革以后,從1998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
1.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體系的現狀與改革
1.1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體系范圍存在的問題
我國預算會計體系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政府預算對資源的集中程度很髙,分配帶有濃厚的供給制色彩,這就是我國獨有的以預算收支為中心進行核算的預算會計體系。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會計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出現了許多新的特征,主要有:事業單位除財政撥款外還有自己的事業收人;事業單位雖然以實現社會效益為宗旨,但卻具有一定的經營性,并實行經濟核算;事業單位雖然不提供物質產品,但向社會提供精神產品和勞務,它具有一定的生產性。
1.2國外政府會計體系的借鑒
美國政府的會計體系包括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是以與政府相關的各項經濟活動為核算對象,包括:①行政活動,即政府行政機構展開的政務活動;②權益活動,即政府舉辦各種國有企業的活動;③事業活動,即政府舉辦的國有學校、醫院等非營利組織的活動。由此可見美國的政府會計體系比我國預算會計體系適用范圍要寬,還包括了國有企業。
美國的非營利組織會計類似于我國的事業單位會計,非營利組織分為政府舉辦的非營利組織和民間舉辦的非營利組織。政府舉辦的非營利組織是政府的一個組成部門,屬于政府會計體系;而民間舉辦的非營利組織則不屬于政府會計體系。美國將非營利組織區別對待,這種作法值得我們借鑒,當然各國有各國的具體國情,區分的標準當然可以各有不同。
1.3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體系的改革建議
(1)事業單位會計應歸屬于預算會計體系,與行政單位一起合稱“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會計歷來分為營利性會計即企業會計和非營利性會計即預算會計兩大類,事業單位的非營利性性質足以讓事業單位會計歸屬于預算會計體系。
(2)事業單位會計不應再歸屬于預算會計體系,而應與企業會計一起合稱“企事業單位會計”。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根據事業單位也需要“自負盈虧”的事業單位的改革方案,從總體上來說,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指標將越來越重要。企業會計中的諸多一般原則如權責發生制原貝!1,配比原則等也將越來越多地可以適用于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會計也逐漸向企業會計靠攏,而不是向預算會計靠攏。
(3)事業單位會計既不應再歸屬于預算會計體系,也不應歸屬于企業會計體系,而應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會計體系。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事業單位以其不以營利為目的而區別于企業,又以其不具有社會管理職能而區別于政府。由此,事業單位會計需要核算的是收支結余而不是利潤,是凈資產而不是所有者權益;與此同時,事業單位會計也需要采用資本保持概念,需要進行成本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另外,事業單位還存在著眾多不同的行業,例如髙等學校、體育館、電視臺等等。事業單位行業之多及其狀況的復雜性不亞于企業,中國1997年制定發布《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為滿足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特殊性的需要。
2.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的現狀與改革
2.1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的現狀
建國以來,我國預算會計長期以收付實現制度為會計核算基礎,它充分體現了國家預算管理這個重心。近幾年來,我國以預算管理為中心的財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使現行的主要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政府預算管理的要求,而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可以提供更為全面和準確的信息,因此,預算會計運用權責發生制,既是國際上政府會計改革的趨勢,更是適合我國深化財政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
2.2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存在的問題
(1)不完整的事業單位預算會計信息無法為編制部門預算、實行零基預算提供準確的依據。長期以來,我國預算會計只注重財政資金的收支核算,對各單位占用的長期資產關注不夠。例如:行政、事業單位正在建造的基建項目不在單位會計中反映,已人賬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只在固定資產報廢減少時才在賬簿中按賬面原價注銷,無法反映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虛列了資產的價值,難以為編制預算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
(2)無法進行準確的成本和費用的核算。我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長期債務不預提利息,對無形資產不確認、不計量或在確認時一次性攤銷等,使得在不同會計期間成本高低懸殊,不能充分反映公共管理的`相關成本,不能適應開展績效預算管理的需要。
2.3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的改革我國當前的預算會計核算基礎是收付實現制,另加少量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權責發生制的格局。從未來發展看,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過渡是必然的趨勢。這種轉換在操作上難度很大,但是權責發生制提供的信息量是收付實現制所達不到的。
我國當前還不具備權責發生制實施涉及到的許多基本條件,相對完全的權責發生制的實施可能還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此種情況,我國可以借鑒加拿大的經驗,采取漸進式改革,具體來說,由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逐步推進。
這期間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的需要,對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采取不同程度的修正。
第一個步驟,可以考慮對以下幾個項目采用權責發生制。
(1)資產方面。對部分金融資產進行權責發生制核算并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非金融(實物)資產只在需要安排支出時才加以反映,但是不進行資本化(即不提折舊、不攤銷)。比如說國債轉貸資金,已經確認但尚未收到的撥款或者補貼等。
(2)負債方面。對那些確認期內已發生,但預計今后期間才會實際收付現金的交易和事項,應采用權責發生制。對于這類應付款項按權責發生制反映。
第二個步驟,為了全面反映政府的資金運動,預算會計應更全面地采用權責發生制。
(1)資產方面。不僅對金融資產全面按照權責發生制反映,對于可確認并可計量的非金融資產也按照權責發生制反映,比如說固定資產,應對其購置成本進行資本化,在實際使用耗費時,按權責發生制原則分攤固定資產成本。具體來說,對于單位各部門運轉過程中所耗費的固定資產成本,通過分期提取折舊的方法予以確認和核算。
(2)負債方面。應對所有可確認、可計量的負債項目按權責發生制反映。
我國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共財政制度,加強預算管理,逐步引人權責發生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實行權責發生制對數據要求很高,難度也很大,作為發展中國家,當務之急是要摸清家底,結合項目預算時的上報工作,對政府的各類資源進行登記人賬,做好改革的基礎工作,以便在實行權責發生制改革時駕輕就熟,水到渠成。
3.結論
我國現行的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是1998年開始正式實施的。本文在研究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體系、核算基礎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還借鑒了國外政府會計體系的作法,采用對比分析方法,指出我國預算會計體系的范圍界定的原則。并且,認為我國應借鑒國外的經驗,建立政府會計體系。在預算會計核算基礎改革方面,提出了幾點我國可以借鑒的改革經驗。指出了我國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過渡的總體方式是漸進式的設想,并提出轉變的兩個步驟和每個步驟應該轉換的項目。
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改革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不僅需要理論上的不斷豐富和完善,還要求多方面的協調配合,更需要宏觀制度保障。
會計制度論文9
一、舊會計制度下醫院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中收支核算不健全
隨著醫院的不斷發展,舊會計制度下的會計核算已經不能滿足醫院發展的實際需求,其中會計收支核算的制度缺失嚴重影響了醫院財務管理水平。在舊會計制度下,藥品的出售價格和采購價格之間的差額并沒有在藥品的進銷差價科目中進行核算,管理過程中產生的支出費用和采購費用也沒有在藥品支出科目中進行核算,其中主要原因是財務人員對藥品的收發差價、藥品的收入和支出、醫療服務的收入和支出等操作不規范,導致在會計收支核算條目上產生不清晰的核算結果。
(二)舊制度中固定資產核算不完善
在舊會計制度中醫院有規定,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在提取一定比率修購基金時,需將“藥品支出”等這樣的科目記在借方,而貸方則只記“專用基金”等科目。但是,“專用基金”屬于凈資產類的科目,是醫院從主管部門中撥入過來進行一些專門用途的資金,其中包括有員工福利、住房公積金等。作為凈資產的組成部分,醫院的資產負債表并沒有像一般企業的會計制度那樣設立專門能反映固定資產磨損中的“累計折舊”會計核算科目,所以醫院的資產負債表上的固定資產項記錄永遠都是原始值,并沒有剔除資產的日常磨損,導致醫院的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總額存在虛增現象,而且這種虛增額是難以確定的。
二、新會計制度對醫院會計核算產生的影響
(一)新的會計制度促進醫院會計核算體系的不斷完善
首先,在新的會計制度中會計科目發生了改變,逐漸適應了醫院的會計核算要求。在新的會計制度中,會計核算的具體科目有所調整,長期的債權和股權這兩個投資項目得到相應增加,同時也增加了公益性質的會計核算科目,將醫院的公益支出進行準確的核算統計。新的會計制度在十分認真的'考慮醫院的實際情況后,將部分不合理的會計科目取消,這樣就能有效的督促醫院會計核算體系更加規范化。其次,新的會計制度將醫院的藥品采購價格和銷售價格之間的差額從核算科目中剔除出去,轉而要求醫院必須按照零差價出售藥品,這樣就能讓過去醫院以藥養醫的經營方式得到更加合理的改善。同時在新的會計制度中,相應的增加了庫存資產的會計核算科目,取代了藥品的總賬科目,并且增加了相應的規定使得醫院必須以出售成本結轉藥品成本。最后,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辦法的改革按照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長短來分攤其成本。新的會計制度規定計提折舊的同時,對于非財政科教和財政補助等科目產生的固定資產還增加了不記錄醫療成本的累計折舊項目。
(二)新財務會計制度更能保障醫院會計信息質量
新會計制度的頒布與實施,促使醫院的會計核算體系不斷修整與完善,這使得醫院的成本核算在實現規范化的同時,也讓醫院會計信息質量得以提高,這無疑是有助于醫院的健全持續發展。新的會計制度對醫院會計質量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強化了醫院的資產負債管理新的會計制度取消了修購基金,采用了更為合理的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這樣就能更好的將醫院的資產負債情況充分從報表中的反映出來,并將按照不同的資金來源按照固定資產進行處理,在賬面數值中陳列出來,進而有效的避免了醫院資產總額虛增的現象。2、不斷規范了醫院的收支核算新的會計制度將管理費用的分攤制度取消,轉而用期間費用對醫療成本進行處理。于此同時,醫院的收支管理項目中納入了科教科目,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將醫院的科研、教學資金結轉情況直觀的反映出來,從而促進了醫院科研和教學資金支出核算向規范化邁進了一大步。3、完善了醫院的財務報表新的會計制度中要求醫院應該增加醫療成本、財政補款、現金流動和績效考核等相關報表,使得醫院的財務指標體系進一步的被豐富,會計核算工作被更為充分的細化了。4、通過促使政府的財政性資金規范化,將醫院的資金補償情況全面直觀的反映出來新的會計制度明確規定,科教項目的資金結余和政府的財政補償不能被作為醫院的年終分配,而應該將其統一結轉到下一年相關財務科目中或者上交給財政。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將醫院的會計核算內容反映出來,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
三、結束語
在我國醫療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新的會計制度對完善醫院的會計核算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推動醫院財務管理改革,促進醫院會計核算的科學化和精細化,確保醫院穩步健康的進行市場化改革。
會計制度論文1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財務會計制度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由于醫院的特殊性,醫院的成本核算受到各界的重視,這就要求醫院在新財務會計制度的背景下,制定出科學、可靠、系統的成本核算體系。本文對醫院開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意義、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以及新財務會計制度下對醫院成本核算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與研究,希望為有關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新財務;會計制度;成本核算
財務部門是企業不可或缺的部門,對企業未來的良性發展有重要意義。由于醫院的特殊性,新財務會計制度下對醫院成本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醫院必須要加大對財務會計制度的管理力度,對財務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完善成本核算組織體系,保證醫院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一、醫院開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意義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我國國民經濟的深化改革,醫院應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與市場經濟的實際需求相結合,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創新成本核算、競爭、效益方面的意識。第一,醫院開展成本核算,建立成本核算機制,不僅能夠適應市場的環境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競爭環境,還能最大限度的獲得較小的能耗,實現效益最大化。第二,由于醫院的經濟收入渠道主要來源于藥品收入、財政補助和醫療服務收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醫院的健康發展有限制作用。而醫院開展成本核算,能夠為政府扶持和制定醫療服務定價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支持,進而促進醫院的.醫療保險費用的改革方式日益完善,有效減少醫療、人力資源和管理成本,提升醫護人員的日常工作效率,增加醫院的經濟效益和公益效益,有利于醫院的蓬勃發展。第三,成本核算工作在整個醫院管理工作占有重要地位,成本核算能夠準確剖析某一時期醫院各科室的盈虧項目的具體情況,為醫院調整不合理的收入結構和制定財務預算,提供真實準確的信息依據,充分了解醫院當前的成本管理現狀,及時發現存在的成本管理管理缺陷,進而實現嚴格控制醫院成本、降低能耗和患者看診的經濟壓力。
二、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的流程
成本核算是指醫院嚴格按照分攤方法和遵循規范化、細致化、精確化的原則將醫院的各項醫療環節、管理活動所產生的費用進行整合和分析,計算得出的醫院運營成本,最終成為醫院科學決策的依據。在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工作可分為總成本、科室成本、醫療服務成本以及病種成本,整個成本核算過程需要經過各科室的協助并進行分攤,最終由臨床科室接收各科室轉移的成本,其分攤步驟如下:首先:一級分攤,行政科室分攤管理費用至輔助、臨床、技術科室中,然后將計入各科室的費用納入整個核算體系,無法直接計入的費用再進行分攤。其次,二級分攤。根據對照參數和各種價格將輔助科室的內部成本分攤至臨床、技術科室。最后,三級分攤,臨床科室接收技術科室分攤的內部成本。這種核算流程便于獲取醫院的成本信息和各科室的具體的成本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醫院財務工作的效率。
(二)收入類別和成本類別
1.收入類別。新財務會計制度下,將傳統的藥品收入和醫療收入結合為醫療收入,以醫療收入為基礎,二次劃分為二級明細科目,即藥事服務費和材料收入,由于材料收入所占比重較大,可將其作為獨立的二級明細科目,便于財物人員對材料和整個醫院收入的管控。醫療收入中藥事服務重點在服務,與純粹的藥品收入有所區別,單獨管控也具有一定意義。總之,對醫院的收入進行精細的分類,保證了數據進行的完整和準確,為醫院的整個成本核算提供系統的、完善的數據研究。2.成本類別。財政專項支出、藥品支出、醫療支出以及其他支出是醫院在新財務會計制度下劃分的四類成本。醫院精細的劃分主要是為了將醫療服務的收入補償給藥品支出,但現實情況難以將以和藥品消耗的成本進行明確的劃分。
三、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的具體應用
(一)扎實的做好各項相關的準備工作
在正式進行核算工作前,利用新財務會計制度,做好各項相關的準備工作,為后續的成本核算活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第一,明確劃分執行成本核算過程的單位,對各科室的職工采取編碼策略,并細致劃分各個核算單元,按照醫院的規定明確核算工作的具體內容。第二,不斷創新成本核算理念,定期組織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參與專業培訓活動,提高財務從業人員核算的專業能力,加強工作人員的成本意識,并對現有工作流程的弊端進行改進,充分發揮財務從業人員的價值。第三,強化管理、清查核算資產,醫院的所有資產(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需要有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進行資產管理,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將成本核算按照單元進行分類,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第四,由于醫院具有特殊性質,再加上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和成本核算方法,醫院人資部門將員工考勤制度落實到位,制定科學的考勤報表,構建完善的人力資源信息庫,為后期的人員績效考核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并對財務人員和醫務人員開展培訓工作,利用各種形式的活動,提升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二)構建完善的成本核算組織體系
只有構建完善的成本核算組織體系,才能確保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朝著精細化、科學化和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成本核算組織體系的構建是現代醫院發展的必要趨勢,完善的成本核算具體措施如下:第一,建立成本核算領導組,領導小組屬于醫院成本核算組織的領導核心,組長:院長;副組長分管副院長;小組成員:各科室具體負責人員組成;成本核算領導組具體工作內容包括按照規定的核算制度,制定成本核算的具體實行方法。第二,建立成本核算工作組,組長:財務部門領導;副組長;財務部門負責人員;小組成員;各工作項目的會計從業人員組成,主要工作職責是對醫院管理、衛生醫療、人力資源的成本進行具體核算工作,準確編制各類成本報表,為成本核算領導組進行正確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第三,建立信息技術小組,由醫院信息部門的人員構成,主要負責醫院的技術工作,通過建立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保證醫院核算的精確、高效和有序。對成本核算系統進行檢修和維護,及時找出并解決系統內部存在的問題和潛在隱患。
(三)明確成本核算項目、費用要素以及核算原則
根據的相關規章制度,將成本核算項目劃分為:衛生材料費用、人員經費以及其他費用,費用要素包括折舊費、工資津貼、各項福利待遇、社保費、績效津貼、日常檢修費等,在進行成本核算期間,成本核算人員嚴格遵循分期核算原則、合法原則、可靠性原則、謹慎性原則等,全方位的把握核算內容,確保無任何遺漏,提升醫院核算工作的高質高效。此外,成本核算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涉及領域廣泛,醫院領導應加大成本核算的管理制度,促進醫院的健康發展。
四、總結
成本核算工作質量的高低,對促進醫院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及醫院內部結構的優化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提升醫院醫療設備使用率和資金的利用率以及醫院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呂明.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的探討與實踐[J].中國市場,20xx,(52):61-62.
[2]謝其鑫,趙璇,丁方然,程薇.作業成本法在醫院成本核算中應用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xx,39(12):1580-1582.
[3]韋健,王曉飛,蔡曉鋒.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的探討與實踐[J].中國醫院管理,20xx,32(04):48-49.
[4]潘宏霞.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的探討和實踐[J].中國社區醫師,20xx,31(21):165-166.
[5]董音茵.成本精細化管理在醫院成本核算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xx,6(23):13-14.
[6]梁寧海.淺談信息系統在醫院成本核算中的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xx,(24):140-141.
[7]唐亞明.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的探討與實踐[J].財經界(學術版),20xx,(04):89-90.
[8]柯江,嚴寧.醫院財務管理中全面成本核算的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xx,(11):202.
會計制度論文11
基于國庫集中支付下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從撥付方式和財政資金賬戶設置等方面突破了傳統國有會計管理制度,即新興制度以國庫集中支付為資金撥付的主要形式,將國庫單一的賬戶體系作為前提。財政管理制度的突破與革新為我國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本文對基于國庫集中支付下的中國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國庫集中支付的制度與預算會計的關系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主要包括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國庫集中收繳制度兩部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政府設置賬戶體系的代理部門為財政部門,即財政部門將所有的財政性資金納入到國庫的單一賬戶體系中進行直接管理,因此該制度又可以稱為國庫單一賬戶制度。
國庫單一賬戶體系中包含國庫單一賬戶和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兩大部分,其中國庫單一賬戶下又包括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包括預算外收入和外支出兩部分,這些預算項目與預算會計體系密切相關。中國預算會計系統的應用貫穿于財政國庫管理制度中的撥款、監測和付款等過程,即對相關交易過程進行實時記錄,從而提高管理的信度和效度。由此可見,在當下財政環境下財政和會計之間是互相包容,互相融合以及互相發展的和諧關系[1]。
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我國預算會計存在的問題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執行使財政資金流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對我國預算會計系統的需求點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轉變,在該制度體系下,我國預算會計存在的問題如下:在現有制度下,我國預算會計體系中包含著一定的內外概念,傳統的預算會計體系與財政在工作落實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區別,即財政負責的主要工作是承諾,而審核工作主要由會計完成,因此當下預算會計審核工作的適用過程僅限于對財政資金的撥款上,即預算內的資金流動狀況可以通過會計系統如實的反映出來,而在財政運行的實際過程中,很多資金都不能完全按照預算數額和流程運轉,這些資金是預算會計所照顧不到的,因此無法反映出總體資金流向。
三、國庫集中支付下中國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策略
(一)優化預算會計系統結構,完善預算會計體系
預算會計系統結構的優化以及預算會計體系的完善要以當下會計環境的變動方向為依據,在充分了解環境特點的基礎上,改善當前會計體系中存在的與當前財政預算管理制度不相符的.內容,例如重新規劃會計系統與財政的職責等。其次,要對新興制度下出現的新型業務分別作出規范的補充規定,例如劃分預算會計系統結構時,在貫徹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同時,要以業務特點為依據,加強對資金流動的全面分析。會計系統結構可以按照控制程序開展分級優化,保證不同組織機構的職責劃分清晰且明確,同時也要加強系統結構的整體性建設,提升集中統一管理水平[2]。
完善預算會計體系的具體策略是提高不同業務間的和諧程度,例如可以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體系中引入固定資產構建業務核算項,從而使各單位的資產使用情況得到準確的反映。即將可以聯系在一起的業務類型進行規整和統一,從而提高核算的便捷性和全面性。
(二)按需擴大總的預算會計核算領域
現階段,我國實施的預算會計制度的核算范疇較為狹隘,對構建集中性預算會計系統形成較大的約束,因此只有按需擴大總的預算會計核算領域,才能夠確保集中性預算會計體系得以順利構建,具體的擴大策略如下:1.核算范疇向機構層交易延伸,分析并掌握政府及相關部門涉及到的經濟資源實況;2.核算業務內容要求全面徹底,突破現有體系層級,增強不同業務交易核算的可靠性;3.當預算會計體系按照當下財政環境完成修復和優化以后,要迅速統一會計相關科目,從而保證相關體系制度貫徹的基礎性;4.加強預算會計體系的信息化建設,提高不同部門數據信息的及時傳遞,并使每一項交易項目的款項及時的輸入到總的預算會計核算系統當中[3]。
除了上述主要策略以外,為了保證總的預算會計核算領域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也可以按照經濟支付特點,例如負責額數、償債額數、不同政府部門的支付情況等進行逐一核算。然而,從我國預算會計制度的發展現狀來看,只有保證改革的全面性和深度,才能夠適應當下財政支付環境,掌握資金流向的變動規律[4]。
四、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國庫集中支付的制度與預算會計的關系,說明了預算會計與財政在當下的財政制度環境中是互相關聯,互相發展和互相融合的共生關系,因此側面說明了改革中國預算會計制度的必要性,在其基礎上總結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我國預算會計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國庫集中支付下中國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策略。
參考文獻:
[1]趙燦燦.濟寧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與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改革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xx.
[2]羅瑩.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下我國預算會計改革研究[D].沈陽大學,20xx.
[3]何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預算管理探討[D].西南財經大學,20xx.
[4]王淑杰.探究國庫集中支付下中國預算會計制度改革[J].商,20xx,14:167.
會計制度論文12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是財政部、衛生部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的醫療機構的性質,即: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承擔一定福利職能的社會公益事業單位;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結合我國醫院特點,參考國外非盈利組織財務會計制度,于1998年11月17日頒布,并于1999年1月1日實施的。相對于舊的《醫院會計制度》,現行《醫院會計制度》根據新形勢的要求,借鑒了企業財務會計改革的經驗和國際慣例,是醫院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的重大改革。它為醫院適應市場經濟,參與市場競爭注入了新的活力,是醫院會計同國際慣例接軌,邁向醫院會計現代化的又一次重大發展。其簡要內容如下:
一、現行的《醫院會計制度》將會計要素分為五類,即: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改變了過去將會計科目分為資金占用和資金來源兩大類的劃分方法。
二、重新劃分醫院的收支,加強了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將醫院收入劃分為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和其他收入;與收入分類相對應,將醫院支出劃分為醫療支出、藥品支出、財政專項支出和其他支出。取消了過去的制劑收支,將制劑的增加值列入藥品進銷差價,避免了醫院制劑造成的虛收虛支。
三、醫藥分開并實行成本核算。由于醫院的經濟活動不同于一般的事業單位,醫院的支出應主要通過醫療服務收入來彌補,而不能依賴出售藥品來彌補,將醫療及藥品收支分別管理,分開核算,對醫療服務和藥品消耗分別實行成本核算。
四、藥品收入實行超收上繳。為了控制醫療費用的盲目增長,減輕人民群眾醫療費負擔,克服醫療衛生資源的浪費,對醫院藥品收入實行“核定收入,超收上繳”的管理辦法,超出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核定的藥品收入總額,按規定上繳衛生主管部門,使醫院逐步回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藥的正常軌道上來。
總之,現行《醫院會計制度》作為對原有制度的完善和補充,在它頒布實施以來,對于規范醫院的財務管理,提高醫院的會計核算質量,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及中國加入WTO,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在運行過程中也愈來愈顯現出不足及局限性,具體應從以下方面進行完善:
一、現行《醫院會計制度》明確規定“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
隨著經濟的發展,一大批非公有制醫院應運而生,特別是民辦的或慈善機構興辦的醫院。然而非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如何進行,特別是非公立的非營利醫院應該執行什么會計制度,目前尚無明確的規定。國家在《關于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將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根據醫療機構的性質、社會功能及其承擔的任務制定并實施不同的財稅、價格政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在醫療服務體系中占主導地位,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衛生、財政等部門要加強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財務監督管理,營利性醫療機構服務價格放開,依法自主經營,照章納稅。”在我國大部分醫院是國有醫院,屬于非營利性醫院,不具有營利性,但并不等于非營利性就不能盈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醫院要生存和發展,必須實行經濟核算,僅靠少量的財政撥款是不行的,主要是要以自身的醫療服務來獲取收入,因而必須要有盈余,以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因此,非營利性醫院會計可以借鑒企業會計,運用企業會計的分析方法,對醫院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監督,營利性醫院則可以完全和企業一樣,經衛生主管部門登記注冊,采用企業會計的核算方法。
二、對資本性支出的會計處理。
在正常情況下,醫院發生的收益性支出直接在當期列支。醫院發生的資本性支出,如購置房屋、設備、固定資產改良、大型維修等,按《醫院會計制度》規定,均應從修購基金或事業基金中列支,不對醫院的當期效益發生影響。即購置或接受固定資產時,一方面要借記“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同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直到固定資產報廢、毀損或盤虧等原因減少時,才按原值借記“固定基金”,貸記“固定資產”科目。筆者認為,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的這種核算方法,尚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首先,如部分中、小醫院特別是鄉鎮衛生院發生大量的資本性支出,而這些支出從修購基金和事業基金中不能或不完全能列支時,由于《醫院會計制度》中沒有明確規定列支方法,醫院會計只能從醫療支出或藥品支出中直接列支,即發生資本性支出時,借記固定資產和相應的支出科目,貸記固定基金和銀行存款。從理論上說,購置固定資產,只是醫院的流動資產轉化為非流動性資產,即固定資產增加,銀行存款減少,并不引起凈資產的增加,固定基金的調整是凈資產內部基金的一種變動,而在上述會計分錄中,固定基金并不是由其他的基金轉化而來,是凈資產的一種虛增,從而使凈資產出現不實,既然醫院的新的會計制度是借鑒企業會計制度改革的成功經驗,將資金平衡表改為資產負債表,將凈資產與企業一樣表述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差額,凈資產也就應該是實實在在的所有者權益。
其次,固定資產的這種核算方法,不利于考核單位及負責人的業績和經濟效益。凈資產的增減變化是經濟效益完成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然而因固定資產核算方法造成的凈資產忽增忽減,會使考核結果出現很大的誤差;再次,這種核算方法也不利于固定資產實有價值的動態反映,容易導致單位家底不清,實力不明;最后,支出的加大,是支出的一種虛增,這樣,醫院當期甚至當年的收支結余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有時,一項上百萬元的資本性支出可能導致醫院全年的收支結余全部抵銷。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以下做法既不違背權責發生制原則,又不影響醫院的結余。即:資本性支出在凈資產中不能列支時,由原來的借記固定資產和相應的支出,貸記固定基金和銀行存款,變成只借記固定資產,貸記銀行存款,不調整固定基金,也不列相應的支出,以后隨著修購基金的提取或事業基金的增加,再逐步調整固定基金,直至與固定資產相等平衡。這種會計核算方法,對醫院當期效益不發生影響。借記固定資產,貸記銀行存款,反映出資產由流動資產轉化為非流動資產;不調整固定基金,說明在凈資產中沒有自有資金向固定基金轉化,以后隨著凈資產的增加逐步調整固定基金正是反映凈資產內部的轉換關系。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調整的不一致性,說明醫院的自有資金由無到有正逐步增加。惟有如此,才能準確的反映凈資產的內部變化,才能使資本性支出不影響醫院的'當期效益,不影響醫院收支結余的計算。另外,也可借鑒企業會計制度做這樣的會計處理: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核算內容,購入固定資產時做會計分錄: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不再同時做現行《醫院會計制度》規定的借: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 貸:固定基金的分錄。將固定基金的期初余額減去評估固定資產凈值后轉入“事業基金”,固定資產原值與凈值之間的差額記入“累計折舊”科目。
三、修購基金的不規范提取。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的標準、分類、計價及核算方法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雖未明確提出“折舊”的概念,但規定按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購基金記入支出,即對固定資產不提取折舊,按賬面價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購基金,并通過“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進行核算。這實際上是按固定資產完全折舊的辦法來計算提取修購基金,雖然與舊制度相比,上述規定在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及核算,準確核算財務成果等方面,有顯著改進,但與現行企業會計制度相比,在具體核算方法上,仍需改進。現行制度其會計處理為:在提取一般修購費時:借:醫療支出(藥品支出、管理費用)—一般修購費 貸: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 同時《醫院會計制度》也沒有對月中購置或報廢的固定資產明確規定提取修購基金的起止月份。以上處理,明知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已經損耗,出現減值,但會計處理結果并沒有減少凈資產,因而造成虛增凈資產,不能對映反映某項固定資產一般修購費(折舊)的累計提取情況,不利于管理者和有關部門對固定資產一般修購費(折舊)的累計提取數進行監督。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存在對某項固定資產的一般修購費(折舊)累計多提和少提,致使其不能正確反映醫院的醫療收支和藥品收支結余的實績問題,因而無法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及提供固定資產增值、減值的客觀評價依據,也無法為固定資產殘值和轉讓價值提供定價參考,不利于固定資產的管理,不能真實地反映醫院財務狀況;同時,導致醫院另一主要會計報表—基金情況變動表也不能反映醫院實際擁有的凈資產及其變動情況,虛增醫院資產,有悖于會計核算中的穩健原則,影響資產負債率的真實性。故建議設立“累計折舊”一級科目進行核算,以使資產項目反映固定資產凈值,凈資產項目反映醫院實際擁有的凈資產,具體核算辦法參照企業會計制度,只進行總分類核算,不進行明細核算。同時取消一般修購基金提取的會計核算內容,將“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的期初余額轉入“事業基金”。區別于企業那樣嚴格配比收入與成本費用的實際,可采用簡單易行的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在具體方法上,對專用、貴重設備可采用個別計提折舊的方法,除此之外,均采用分類計提折舊法。
在計提范圍上,對房屋和建筑物,無論使用與否均計提折舊,對房屋以外的各種設備器具僅限于在用的部分,未使用的不計提折舊。在計提期限上,按規定的使用年限計提,對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不再補提,對超期使用的固定資產不再續提,并在備查簿中登記,作為更新設備和考核的參考依據。在賬務處理上,計提基數以期初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賬面原值為依據,采用規定的年折舊率或月折舊率計算折舊額,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取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計提折舊時,借記有關支出科目,貸記累計折舊,同時登記固定資產明細帳和總賬,并在會計報表中分別列示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及固定資產凈值,使資產負債表反映醫院實際總資產及凈資產,便于報表使用人正確理解有關信息,期末“固定資產”賬戶余額仍為原始價值,“累計折舊”帳戶余額為已提折舊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累計折舊”作為“固定資產”的備抵項目列示在“固定資產”項目的下方,二者相抵后的余額應為固定資產凈值。需要查明某項固定資產已計提折舊,可以根據固定資產卡片上所記載的該項固定資產原值,折舊率和實際使用年數等資料進行計算。此方法優點是將資產負債表中“累計折舊”項目金額,“固定資產凈值”項目金額與“固定資產原價”項目金額比較,可以獲得醫院整體固定資產新舊程度的信息和使用狀況,便于會計報表使用人作出相關決策。
四、增設“財務費用”科目。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規定:醫院發生的借款利息費用在“管理費用”科目中核算,存款利息收入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為適應醫院新形勢下成本核算和醫院的負債經營的現狀,規范核算借款(負債)的費用支出,合理反映借入資金的利息負擔情況和合理評價資金(負債)的利用效益,故建議把原在“管理費用”中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和在“其他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統一規劃到設立“財務費用”一級科目中核算,期末直接轉入“收支結余”的“其他結余”。
五、增設“投資收益”科目。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規定:醫院對外投資的收益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不能單獨反映在業務收支總表上,不利于單位領導及有關部門對投資收益做出評價,也不利于對投資收益的監督。為了規范對外投資收入的核算,建議設立“投資收益”一級科目進行核算,對外投資時,借記長期投資,貸記銀行存款,不再同時做現行《醫院會計制度》中規定的,借記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貸記專用基金—投資基金,期末,將“投資收益”直接轉入“收支結余”的“其他結余”。
六、根據謹慎性原則計提各種減值準備(藥品、庫存材料、固定資產)。
由于競爭加劇以及未來市場的價格波動,各種資產存放在醫院的減值風險加大,但因為醫療服務行業的特殊性,完全實行“零庫存”是不現實的,根據核算為管理服務的原則,必須計提各項減值準備。
七、將無形資產更加具體化。
醫療服務行業是高技術、高風險行業,其無形資產主要表現為醫療技術專利權、非專利技術以及醫院的信譽。醫院為了適應自身發展的需要,必然開展一些能給自身帶來較大經濟價值的科研項目,其費用較大,如果不將其資本化,直接反映在當期支出中,其收支結余不會真實,不利于考核當期財務成果。隨著醫療市場的逐步開放,會出現合作、合資醫院,醫院除用設備、技術進行合作外,還可以用良好的信譽作為合作資本。但目前醫院會計制度未能對無形資產具體化,醫院進行核算就沒有法律法規方面的依據,具體操作無法進行。
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指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及其他與經營有關的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量主要包括: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其他收入、醫療預收款及職工結算退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量的項目有:付出的人員經費、購藥款、材料款、水電煤等業務費、郵電辦公用品等公務費、職工培訓等費。在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可以直接通過期末的科目余額表中的“現金”、“銀行存款”、“醫療收入”、“藥品收入”、“進修費收入”、“其他收入”以及醫療、藥品支出中的人員支出,“公用支出”中除去購置費的部分,“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等科目分析后填列。
2、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項目是指醫院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的取得與處置,固定資產的購建與處置,以及無形資產的購置與轉讓。其現金流入項目有:收回的投資款,獲得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等(股利、利息)。流出項目主要有: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投資所支付的現金,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等。通過單獨反映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能了解醫院為獲得未來收益和現金流量而導致對外投資或內部長期資產投資的程度,以及以前對外投資所帶來的現金流入信息,在現金流量表上,投資活動也可直接通過“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等科目的余額分析后填列。
3、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指醫院吸收上級財政撥款,銀行借款的借入與償還等的現金流量。其主要內容包括:收到的各級財政撥款,借款所收到的現金,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分配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單獨反映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能了解醫院吸收上級撥款與銀行借款的規模和能力,以及醫院為獲得此類現金流入流出而付出的代價。在現金流量表上,籌資活動可以通過“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等科目的余額分析后填列。
總之,任何一項制度在它最初制定和實施的幾年內,都有其優越性和先進性。但隨著實踐工作的不斷運用和檢驗,就會逐步顯現其不足,需要我們不斷改進和完善,現行《醫院會計制度》也是如此。當然,上述觀點僅是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的一些粗淺看法,尚待今后更進一步驗證和完善,從而使《醫院會計制度》能夠更加正確的計算醫院的實際經營成果,更好地為醫院的發展壯大服務。
會計制度論文13
一、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發展的建議
1.完善企業現有財務管理部門
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各個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要把管理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部門,進行有效的分層管理,并且在新會計制度下,每個部門的財務管理都要嚴格有序,并且不能和新會計制度相沖突。財務管理部門在企業中職能比較小,且又是獨立存在的,所以在財務管理時,對于資金流向一定要特別注意,要保證資金的流通在規定的范圍內有效合理,讓財務的管理模式得到完善和優化,從而發揮更大的作用。財務管理的優化,可以讓企業的生產和投資更加規范,企業的優勢也得到進一步的彰顯,企業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價值都隨著財務管理的'良性循環而得到長足的發展。
2.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
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對財務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要求,不僅要求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理念轉變,財務管理的方法也要創新,以適應新會計制度下的業務要求。基于此,為了更好的將新會計制度得到落實,企業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素質提升,聯系企業現狀,結合新會計制度的各項規定,有針對性的編制培訓課程,提升業務技術的同時,轉變財務管理理念,使其能夠迅速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中發揮作用。
3.建立預算管理機制,轉變財務管理理念
財務管理并非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它需要各部門全力配合,全員重視,全員參與。所以要轉變企業員工的觀念,提高企業員工的財務管理意識,使全員對新會計制度有個正確的認識,從而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全面化和系統化。為了更好的對企業資金進行全面的管理,以建立財務預算管理機制,從而保證企業的自身發展。建立財務預算管理機制,企業的資源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保證收入和開支的合理性,讓企業的不合理投入和支出更加規范,正是由于預算管理機制可以嚴格控制企業流動資金,企業的資金使用和管理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所以說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4.加強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建設
財務信息管理系統隨著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必須快速的升級才能對系統中財務報表和會計賬戶更好的支持,才能更好的適應新會計制度,適應企業的快速發展。在信息系統的升級中,財務信息要準確無誤,這是加強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的首要條件和重要保障。并且給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帶來極大的便利,使管理工作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5.明確財務管理目標,推動企業發展
企業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必須要明確財務管理目標,這也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全面適應新會計制度,在財務管理中要業務創新,技術創新,思維創新,確保管理資源共享,提高企業的經濟利潤和社會效益,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
二、結語
要緊跟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完善管理制度,使其兼具時代性和實用性。并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加強財務管理對企業生產經營的整體把握,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通過制度創新帶動企業創造能力和自我改善能力提高,使企業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持續發展。
會計制度論文14
引言
為了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保證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新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于20xx年1月1日起執行。預算管理在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國事業單位科學合理安排各項資金的收支,從而保證內部各種組織活動的順利開展。
一、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的主要變化
1.會計主體發生了變化
新會計制度對于事業單位的會計主體進行了明確的劃分,即會計核算應當以事業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為對象,記錄并反映事業單位自身的各項經濟活動。這種劃分使事業單位樹立預算管理的意識,提高自身的預算管理水平和技術,重視預算管理的效果,合理配置相關資源,增強資金的使用效率。另外,由于事業單位成為一個獨立的會計主體,需要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更加注重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性,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會計工作僅僅是進行計算和報賬等簡單的分析工作。在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合理籌備和分配資金,在此基礎上,對利用資金開展的一系列經濟活動進行管理。
2.會計核算發生了變化
新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要分別計提折舊和進行攤銷,這種核算方式只是一種“虛提”,即沒有列入實際的支出中。這種核算方式能夠保證事業單位預算口徑的一致性,使事業單位了解到自身資產的價值變化情況和內部成本的構成情況,從而為預算提供了基礎性的數據,提高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效率。
3.會計要素發生了變化
在新會計制度出臺之前,事業單位會計科目主要分為資金來源、資金運用和資金結余三部分,即三種會計要素。資金來源也就是收入資金的渠道,主要有自有資金、吸收資金和專項資金這三類;資金運用是事業單位的資源的配置情況;資金結余是指現存貨幣和資產的結存情況。這些會計要素的分類主要是為了符合收付記賬法的要求,而收付記賬法越來越不能真實反映事業單位的經營狀況。新會計制度對現有的`事業單位會計要素進行了改善,將會計要素劃分的更加明確、規范,更有利于事業單位財務狀況的真實反映。
4.財務報表體系更加完善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財務報表體系進行了改進,參考國際慣例,增加擴展了會計報告的相關內容,改善了財務報表的項目和結構。改進后,事業單位能夠清晰地反映收支情況和結余狀況,在編制財務報表時更加科學。而科學的財務報表又能正確的反映事業單位的運營情況,為事業單位管理提供科學嚴謹的數據信息,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效率和效果。
二、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預算管理的影響
1.預算編制更加科學
會計核算是預算編制的基本依據,會計核算質量直接決定著預算編制的好壞。新會計制度強化了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細化了會計核算項目,使具體的核算項目更加清晰、準確。第一,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入賬有了依據,折舊和攤銷也進行了相關規定。第二,重新界定了事業單位的收入和支出,細化了收入項目,特別是財政補助收入;區分了財政補助支出和非財政補助支出,前者有利于保證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專款專用,防止資金挪用,后者有利于事業單位對于自身的營收情況進行預算,保證預算的科學性。
2.預算執行更加具有操作性
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和監督功能更加健全,為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活動提供了指導意義。由于會計核算更加細分、準確,據此制定的預算更加切合實際,在執行預算時有據可循、有章可依。
3.預算監督更加強化
預算管管理的過程分為事前預測、事中執行、事后評價三個環節,而預算監督貫穿于預算管理的整個過程。在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要求預算管理人員要有較強的預算監督意識,嚴格按照預算的要求來執行預算,促使事業單位合理安排使用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持續發展。
4.預算評價更加有效
預算評價是對預算執行好壞的評判,新會計制度對財務部門在預算管理中的主體作用進行了明確,這就使事業單位增強績效評價的意識,并且將績效管理融入到預算管理中,作為預算管理的一部分。反過來,新會計制度規范了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會計科目,有助于資金的合理安排和有效控制,提高預算執行結構,最終提高預算評價的有效性。
三、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事業單位對新會計制度的重視程度不足
新會計制度實施以來,很多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和預算管理還處于新舊制度轉換的過程中,一方面,新會計制度實施的時間較短,很多事業單位的業務還沒有非常成熟,處于過渡的過程中;另一方面,新制度對會計核算和預算管理進行的一些調整,沒有出臺與之相關的規定和細則,導致很多事業單位對于預算管理的實施細則難以把握,很難在短時間內將新會計制度下的預算管理落到實處。
2.財務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很難落實預算管理的相關工作
長期以來,很多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沒有建立完善的制度,缺乏行之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再加上事業單位的外部盈利壓力較小甚至為零,導致其財務管理水平較低,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普遍不高,另外,原有的會計制度存在的時間較為長久,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形成了一些慣例,財務管理時只是一些程序化的工作。新會計制度的實施,改變了原有的財務管理的內容,很多財務人員還沒有從舊會計制度中轉變過來,仍采用原有的方法進行會計核算和預算管理。
3.缺乏完善的配套體系,內部控制不健全
事業單位沒有建立完善的會計核算配套體系,特別是與會計核算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健全,難以對預算管理工作形成約束。大部分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監督制度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且缺少相應的預算評價機制,預算管理在新會計制度下實施有一定的困難。
四、加強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對策建議
1.轉變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預算管理體系
事業單位進行預算管理時,要協調好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充分調動全員的積極性,強化員工的預算管理意識,使會計工作更加規范化、科學化,推動各項財務工作的順利落實。加強對組織的監督和管理,落實監督機制,凸顯監督機制在組織活動中的重要性及權威性。完善預算管理的內部控制,保證預算管理的每個環節都能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將預算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提高組織的競爭力,增強事業單位預算與實際進行對比分析以發現問題的能力。事業單位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預算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事業單位要運用多元化的手段進行預算管理工作,除了運用財務會計知識,還應適當地引入管理工程學的相關理論。多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能夠使預算工作變得靈活有趣,最大化的降低預算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失誤。
2.提高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新會計制度的貫徹實施需要有高素質的財務人員作為保障,而在新會計制度下進行預算編制、執行、評價等工作也需要有綜合素質較高的財務人員。提高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一方面,要加強對財務人員進行新會計制度和預算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訓,使工作人員加深對新會計制度的把握,提高預算管理工作的實施能力;還可以通過適當地引入高素質的財務人員,充實現有的財務人員隊伍。另一方面,要提高財務人員的道德水平,讓他們認識到預算工作是一項嚴謹、科學的工作,對事業單位的管理、發展非常重要,容不得一絲馬虎。
3.完善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預算管理
國有資產在事業單位資產中占有重要位置,事業單位應該將國有資產管理和控制作為預算管理的重要工作。在預算編制時,嚴格掌握單位內部及各部門、各崗位的資產數量和金額等信息,嚴格規范國有資產的分類,對不同類型國有資產的折舊方法進行明確,從而保證國有資產發揮自身的價值,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另外,事業單位應該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有關規定及自身預算管理章程的相關要求,制定符合自身財務管理目標的國有資產管理章程,對資產購置、使用、報廢和轉讓等各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和把關,保證每個環節都按照預算計劃進行,將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五、結語
新會計制度的實施,為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好處,但是,我國事業單位要想提高預算管理的效果,還需要從各方面努力,進一步推進并完善預算管理工作,強化預算管理在事業單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會計制度論文15
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和快速發展,實施多年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高等院校發展的需要。新高等院校會計制度的實行,不但有效增強了國內高等院校財務工作的監管水平,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高等院校經濟業務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本文旨在對我國高等院校會計制度改革內容及其對高等院校財務監管工作的影響進行分析,以此來為我國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新高等院校會計制度;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改革;影響
高等院校會計制度能夠有效保障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并且在此基礎上,還會對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工作流程、工作模式、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方法起到提升和改善的作用。近些年來,伴隨著國內高等院校教育體制與公共財務體制的不斷改革和逐步完善,使得傳統高等院校會計制度已經完全不能夠符合現代高等院校教育以及公共財務制度的發展要求。而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的改革完善的目標最終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為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工作和其經濟業務可以有效開展提供相應服務。所以,在此大背景下,我國財政部以充分滿足國內各個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工作發展的要求為改革目標,對1998年實施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試行)進行了多次修訂,并最終出臺了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從而有效的解決了國內高等院校財務管理以及公共財務工作開展中面臨的問題。
一、新高等院校會計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
為了能夠更好地符合我國財政預算體制改革與全面促進高等院校經濟業務發展的需求,同時也為了對高等院校會計核算工作進行進一步的規范,以及更好的提升高等院校會計信息質量和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從而進一步擴大高等院校資金的使用效益水平,我國財政部對國內高等院校會計制度進行了三次修訂,從而逐步形成了現行的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新實施的高等遠銷會計制度對于傳統高等院校會計制度當中的許多陳舊制度和工作流程等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并且對高等院校經濟業務中的預算管理、績效評價、財務管理以及資產管理當中的內容進行了創新和改革。新高等院校會計制度的改革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資產管理
傳統高等院校會計制度通常只會在經營性收支業務的核算工作中才會使用權責發生制,而新實施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則是在高等院校經濟業務開展過程當中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對高等院校的無形資產實施累計攤銷,對固定資產實施累計折舊的新的管理方法,從而將高等院校的收支與支出按照其資金來源進行重新劃分,實行分類管理,以此來理清高等院校現有的總資產,進而提升和規范其財務管理工作水平的質量。另外,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還引進了企業相關財務管理理念,在每一個學期末,對校內的各個類別的資金實施結余結轉。同時還對非財務至今實施責任發生制進行責任人的確認,對于橫向科研項目,則是依據其完工正度進行核算收人。除此之外,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在統一核算項目中還添加加人在建工程和與待處置資產效益環節上的核算。
(二)健全高等院校會計信息,調整會計科目
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為了能夠有效改善傳統會計制度所遺留的會計信息失真、財會工作人員違規操作等問題。同時也為了更好地提升高等院校會計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創建了高等院校預算會計、財務會計相結合的二維框架管理體系,以此來順應和促進高等院校的公共財政發展與改革的需要。
(三)創建合理的高效財務管理體系,細化基礎工作
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細化是創建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體系的重要前提。所以,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對高等院校財務管理中的崗位職責、服務指南以及工作具體內容進行了相應的規定,從而創建出細化的高等院校財務管理規范。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使得其對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提出了越來越的要求,而只有繼續夯實高校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并且要讓財會人員自覺意識到自己崗位的職責才是促進這項新制度得以順利實施的先決條件。所以說,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細化管理理念作為重要的高校文化,是需要全校師生與管理者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的系統性工程。因此,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在財務管理體系創建上就注重對每個參與主體的能力發揮,并且還將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看作是一項長期建設工作,通過分階段、分步驟的方法來對高校財務管理進行逐步細化,從而最終實現高效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各個環節得以細化且得到真正的管理。
(四)細化高校資產中的各類支出,引進作業成本和算法歸集
各類資金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中的會計核算支出將高校總資產中的教育事業、科研事業以及后勤保障和經營等各項支出進行分類,并且在部分經濟業務或者是事項核算上規定要根據制度中的權責發生制進行確認。另外,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還引進企業的作業成本和算法,將資源看作是促進高校經濟業務開展的重要因素,以此來對各類成本的支出與收入情況進行分析和管理。在高等院校日常運行當中,人才培養與科研是其最主要的兩項作業,比如教學部門在教學實踐中所需要使用的教學設備,就能夠運用作業成本核算法來對各個部門的設備運行年限和狀況按其實際狀況來攤派費用,并且還要講教學部門的費用納入到教育事業支出項目中,將行政部門費用納入到行政管理支出項目,以此來對各個部門的費用支出指標進行對比和評價,從而進一步優化高校各項資源,以此來提升高校總資產的使用效益水平。
二、新高等院校會計制度的創新之處
(一)高校會計核算精細化
1.新的高校會計制度取消和增加了許多會計科目,將政府的財政補助與非財政補助的資金進行分類劃分,從而使得不同來源的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可以進行分類核算,從而提升了高等院校的會計核算的精細化水平2.對高等院校事業支出中的分類以及會計核算項目進行細化,具體是將高等院校中的.各類支出細化分為教育事業、科研事業、行政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等,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上的準確性,以此來為其對教學經費的投入進行準確評價提供相應的發展基礎。3.增設了高等院校會計核算內容,并且要對總資產進行定期的提計折舊,還要將基建賬目進行定期入賬。
(二)高校會計預算管理精細化
1.高校會計預算中的各項編制都是在權責發生制的指導下所創建出來的,而在會計預算過程中就要對高校總資產進行計提折舊,進而擴大了高校會計預算編制范圍,并且要求高校會計預算管理人員必須熟悉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以及折舊方法。2.基建投資項目納入到高校總資產中的賬目中,并且要在考慮其成本與支出的前提下,增加預算編制等內容。3.新的高校會計制度也將預算外的收入與事業收費納入到了政府預算非稅收入的范圍內,從而在根本上避免了部門高校以其他收入來逃避會計預算機制的約束。
(三)高校總資產管理精細化
新的高校會計制度在總資產入賬以及總價值核算和處理上都做出了非常具體的規定。首先,對總資產入賬程序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對無償捐贈和調入資產進行嚴格核算,并且要嚴格評估其價值;其次是要求財會人員必須要了解固定資產提計折舊的內容和范圍;最后是財會人員要對固定資產的年限要能夠進行正確的判斷,運用合理的折舊方法來真實地反映出高校總資產價值的使用狀況。
三、新高等院校會計制度對高等院校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
(一)有利于提升高等院校會計制度的執行能力
近些年來,我國財政部對公共財政體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創新,收支兩線、政府采購以及部門預算和國庫收付機制等內容都與高等院校財務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傳統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內容中的預算會計核算方法已經與新改革中的許多內容不相符,從而造成高等院校在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遇到了很大的阻礙。所以,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就是為了能夠符合我國政府在公共財政體制方面的改革要求,新添加了財政應返還額度這一新的科目,主要是為了對國庫支付的高等院校,能夠核算出高等院校最終應收財政之下的年度返還資金額度,同時也能夠對我國財政部門批準以后且尚未使用的零余額賬戶中的用款額度與用款計劃中的用款額度進行核算。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中的財政因返還額度和零余額帳戶用款額度這兩項科目的增加,不但能夠便于高等院校財會部門清晰地了解高等院校整體的資金使用和結余情況,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資金的透明度,以此來促進高等院校新的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和有效開展。
(二)能夠真實且有效的反映出高等院校的總體資產狀況
在傳統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當中,固定資產在高校總資產中所占比重是非常大的,但是傳統會計制度卻沒有注重對固定資產的價值評估,并且對固定資產維修也缺乏相應的預算,同時也缺乏相應的折舊管理,從而使得高等院校總資產中的大部分設備都處于閑置狀態,這造成高校資源的嚴重浪費。除此之外,由于傳統會計制度對高等院校資產結構當中存在的很多沒有及時進行清理的舊設備進行報廢處理,從而使得其賬面資產與固定資產之間的偏差非常大,進而也就無法真實有效的反映出高等院校總體資產的狀況。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當中新增加的固定資產折舊管理內容,就規定要依據高等院校總資產中的每一項固定資產的真實狀況來制定出相應的且科學合理的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并且還要增加累計攤銷、待處理財產損益和累計折舊等新型的核算科目。所以,通過對高等院校會計制度的改革,就能夠對高等院校總資產的價值進行準確真實地評估和核算。另外,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還規定除了文物以及圖書等資產以外,高等院校財務部門還可以運用平均年限法來對其總資產中的固定資產部門進行折舊處理,或者對固定資產成本進行預測和分析,從而增加高等院校規定資產的計量準確水平,最終將高等院校的總體資產進行真實有效的反映。
(三)可以增加多個高等院校資金來源
傳統上,我國高等院校的主要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國家的財政撥款,而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日益進步,使得國內各個高等院校的辦學與招生規模逐步擴大,從而使得學生的人數也連年的迅速激增,這也就直接提升了高等院校的辦學經費,但是國家的財政撥款已經無法滿足高等院校的經費需求,進而嚴重限制了我國高等院校的健康發展。由于我國國民荊棘從改革開放與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發展快速且逐步穩定,使得國內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也日益加快,這也就使得高等院校所能夠選擇的籌資方式也越來越多,從而有效的改變了傳統的過度依賴國家財政撥款的被動局面,同時也使得高等院校的財務管理內容與結構也變得日益復雜。隨著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日益復雜,就凸顯出傳統高等院校會計制度的滯后。在傳統高等院校會計制度當中,各個高等院校為了能夠籌集到更多的辦學經費,除了要銀行進行貸款之外,很多高校還選擇民間的融資結構進行資金籌集,從而提高了高效的負債率,這也直接提升了高等院校的財務風險水平,而高等院校一旦無法償還債務,那么就會面臨院校破產的巨大風險。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所增加的收人以及結余等新的科目中,為了可以更加清晰和直觀的了解院校總資金的結構,還引進了企業中的權責發生機制,從而強化了對高等院校管理層和財會人員在收支以及存入上的觀念,通過對預算外資金結余以及財政中的資金結余和其他資金賬戶進行分開設立的方式,從而更好地規范高等院校的財務管理中的收支與存入上管理的規范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有效的解決了傳統會計制度當中存在的很多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同時也能夠積極地順應我國的高校教育體系的健康發展。另外,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還可以充分滿足高等院校的會計制度發展的要求,以此來提升其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進而也就可以對高等院校總體資產價值進行準確、真實地評估,最終促進了高等院校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但是,當前我國所實施的新的高等院校會計制度依然還在探索階段,還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內容,而國內各高等院校應當對新的會計制度進行積極地分析和研究,從而逐步完善這一新型的會計制度,以此來健全高等院校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朱愛華.修改和完善高校會計制度[J].會計之友(下旬刊),20xx(03)
[2]郭立星,王麗莉.試論高校會計制度癥結及解決思路[J].會計之友(中旬刊),20xx(03).
[3]祝君.完善我國高校會計制度的探討[J].會計之友(上旬刊),20xx(07).
[4]王紅娟.對高校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J].財會月刊,20xx(15).
[5]張兆亮.高校會計制度的局限性及改進對策研究[J].時代經貿(下旬刊),20xx(06).
【會計制度論文】相關文章:
會計制度論文05-16
[優]會計制度論文07-18
會計制度論文14篇02-09
會計制度論文15篇12-09
會計制度論文(15篇)12-12
會計制度論文合集15篇02-07
【合集】會計制度論文15篇06-23
會計制度論文15篇(熱門)07-18
會計制度論文匯編15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