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會計基礎課程立體化教學構建論文
【摘要】本文論述高職院校會計基礎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提出建立立體化的會計基礎課程體系、開展立體化的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手段、培育師資力量、建立立體化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等措施,培養學生的會計實踐操作技能,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關鍵詞】高職院校;會計技能基礎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
會計基礎課程是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經濟管理類、金融類各專業的共同核心課程,是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今后學習會計專業的多種課程、掌握會計技能做好基礎準備。然而,在傳統的學科教育模式下,該課程側重于理論方面的指導,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這無疑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實現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向社會輸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必須對高職會計基礎課程進行改革。因此,筆者提出在高職院校會計基礎課堂中構建立體化教學模式。所謂立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在建構會計專業課程的過程中,改變傳統的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模式,轉變為理論和實踐雙向互動融合的教學模式。在會計基礎課程內容設置上,應該根據會計崗位需要的職業能力標準來設計。由此可見,立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教與學互相融合,寓學與做為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在會計基礎課程中實施立體化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
一、建立立體化的會計基礎課程體系
企業只要從創立開始,各種管理工作的運轉與會計工作是密切結合的。因此,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提出,需要對企業與會計工作密切聯系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并且每一項分解在具體的會計工作崗位之中,根據崗位能力來判斷會計崗位需要的各種職業能力,把這些職業能力規范在課程教學內容之中。如在過去,企業會計工作的主要職責就是與阿拉伯數字打交道。會計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算盤和賬簿就是會計職業的標志。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管理工具也由手工模式向信息模式轉變。信息技術的進程,也推動企業數據處理能力提升和信息資源的集中、統一與互為共享。傳統的收集、處理、加工的會計數據模式轉變為計算機操作模式。在這一種背景下,推動數據的知識管理,必然產生企業內部數據上的無縫對接,以及財務業務一體化,推動會計人員由核算管理型轉變為戰略決策支持型。尤其是會計管理核心工具層出不窮地出現,交易關聯化和業務復雜化,以及市場一體化的推動下,再加上匯率、股價、利率等瞬息萬變的金融環境,不斷增大了企業風險,這也推動了會計人員由專業型向復合型的方向轉變,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商業經濟競環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提出,需要高職院校會計基礎課程必須隨著會計崗位內容改變而改變。分析企業會計崗位之特點,高職院校會計課程體系應該以認知會計職業作為起點,在讓學生熟悉會計核算課程之后,注重培養會計崗位需要的能力。因此,高職院校應該開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這兩門基礎的核心課程。之后,開設課程應該是會計拓展課,逐漸引導學生提升在相應的會計職業領域之中。在會計課程設計上,應該體現會計操作技能、職業素養、會計職業能力這三方面要求。通過這些步驟,逐漸實現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二、開展立體化的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手段
會計基礎課程立體化提倡的是一種培養職業素質、操作技能和執業能力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因此,在會計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實現三位一體,這就需要開發和整合立體化實踐課程。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在課程教材開發上都是理論課程教材和實踐課程互相脫離,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經常有兩者內容重疊的現象。另外,會計工作實踐教材與實際會計工作內容還存在差距,缺乏一種實踐可操作性。會計工作的特征,決定了在會計實踐課程中應該根據會計工作崗位的能力要求,根據頂崗實習的教學規律,梯階式地依次開展實踐教學,才能滿足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方面的需要。因此,教師應該深度去開發一切教學資源,建立“做、學、教”一體化的立體化實踐教學。在教學方式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互相結合。如可以開發覆蓋一切與校企合作項目密切相關的課程、實踐學習資源和實訓資源。在“做、學、教”為一體理念指導下設計各種行業會計崗位的實踐項目,引進不同業態的會計工作任務,并配上實訓指導書、專業技能標準和實訓標準,有助于提高學生會計技能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教師還應該不斷創新會計過程型的實踐教學形式,探索“長時間實訓”和“長時間實習”的立體化教學模式,建設具有職場逼真氛圍的會計一體化實訓室和單項業務實訓室,配套對應的會計工作訓練標準和教學軟件,能為學生開展相應的技能訓練。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自主實踐學習和理論學習、課堂時間和學生自主實踐、課外和課內這三者的互相結合,滿足實訓學習的多樣化需求。在頂崗教學實習過程中,科學合理設置各種會計職業的崗位,借分崗輪崗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推動低年級的縱向專項訓練向高年級的橫向分崗技能訓練方面轉變,實現學生會計技能的橫向與縱向的互相貫通。在課堂中采用企業中師傅帶學生的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校企合作開發教學資源,工作業態融入學校的教學方式,把原汁原味的會計工作崗位引入在課堂之中,實現教室工場合一,滿足不同實訓工作環節的需要。立體化的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手段,還應該不斷創新教育實踐平臺,建立技能素養互相融合的立體化教學平臺。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創新創業、經濟管理文化節、學生社團、學苑講堂、技能競賽等平臺,設立考證、課程、競賽、實踐等人才培養,立體化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開設第二課堂,建立企業導師、專業教師、輔導員這“三師”聯動的機制,融合育人成才成長、專業知識講授、實踐操作指導三位于一體,共同發展技能融合、人文素養和創新創業,建構有利于職業能力素養發展的立體化教學平臺。立體化教學立足點在于實踐,學校應致力于實訓基礎的建設。目前,高職院校和企業建立了廣泛的工學結合合作關系,但是在開展校企深度合作,引導學生在企業一線工作崗位上進行頂崗學習,與導師開展實踐活動教學依然受到了很大的阻力。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會計專業的職業特點是理論和實踐存在著很大差距。因此,學校應該挖掘與企業相同的教學資源,憑借著合作企業建設能夠啟動校企合作的仿真、模擬、全真的校內實訓基地,實現人才培養的服務性、整體性和職業性的目標。學校也可以與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協議,開展為企業訂單培養和雙向培養的模式,不僅能為企業輸送合格的崗位人才,也能實現學校的教育目標。
三、培育師資力量,建立立體化教學的保障機制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執教能力對實踐教學質量有重要影響。因此,會計基礎課程立體化教學的開展,需要提升師資力量,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執教水平,建設一支實踐能力、教學能力、專業能力三者兼具的教師隊伍。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應該從教師從事崗位工作之前,教師崗位之中、教師職后這三個方面來培養。在從事崗位工作職前的培訓,是對新教師在短時期內完成角色身份的轉變。因此,高職院校在教師入職的初期,應該讓他們了解職業教育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掌握會計理論知識與實踐互相結合的途徑。積極開展會計新教師的校外實踐和校內學習培訓工作,使職業教師獲得“雙師”之認證資格。學校也可以在教師任職的過程中,積極開展校企聯合、校企合作、校際互培的多種在職培訓方式,幫助教師能夠及時更新專業知識,了解與掌握會計工作崗位一線的動態和會計理論上的前沿知識,把理論知識融入教學和教研工作之中,推動教師終身學習目標之實現。
四、立體化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是檢測教學效果好壞的一個重要杠桿。教師應該根據建立一個科學且有效的立體化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依據會計人才培養的目標,設計會計實踐教學體系中各個環節的質量標準。在評價標準上,應該從評價方法、評價內容、評價形式等方面去綜合考評。評價內容上,應該關注會計實踐課程的教學目標達成狀況,也就是在開展實踐教學過程中,以學生是否掌握了會計職業需要的操作技能為標準。在評價方法,以簡單追求結果性的評價轉變為職業拓展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的互相結合。在評價形式方面,除了考核學生的職業技能掌握程度外,還應該考核實訓報告的完成情況、職業技能考證等多種綜合考評的形式。對學生職業考核的過程中,積極開展“雙證書”,也就是把學生的課程考試和課程考核和職業資格考試互相掛鉤。這樣,學生在畢業的時候,除了獲得畢業證書外,還可以獲得工作崗位的就業從業資格證書,以及會計專業的初級資格證書。通過立體化的考評機制,在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時候,也能發揮激勵學生學習的功能。
【參考文獻】
[1]劉建勇,朱學義,等.以從業能力為導向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10(3)
[2]何存花.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1(8).
【高職院校會計基礎課程立體化教學構建論文】相關文章:
論高職院校珠算課程教學模式論文02-28
高職院校秘書實務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3-19
簡論高職院校法律教學體系的構建11-20
課程的教學邏輯構建論文11-15
高職院校工程造價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3-19
高職院校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3-19
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改革12-09
關于高職院校課程庫建設的探索與思考論文12-13
高職院校展示設計課程11-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