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管理會計發展路向研究論文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始于十九世紀工業成本會計的管理會計步入了“財務業務一體化”的階段,信息流、資金流、物資流“三流合一”成為必然,將現代化的管理融入到了傳統的會計中,讓會計成為“管理者控制下的所有者會計”。不同于傳統的財務會計,其可通過收集和使用財務和非財務的經營信息,引導各級各類管理者做出各種經營和投資決策,進而使會計跨越了簡單的記賬方式,使會計的職能提升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諸如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管理會計人員不足及信息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可構建本地化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方式,并建立個性化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
一、管理會計理論體系構建的本地化
在我國會計實務中,管理會計早已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自新中國成立起,涵蓋班組核算、資金成本歸口分級管理以及經濟活動分析等的內部責任會計就體現了管理會計的基本理念;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后,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責任會計體系的構建也凸顯了管理會計的理念;九十年代后,成本形態分析、經營決策經濟效益的分析評價等,均為管理會計的主要內容。而在實踐中,邯鋼的“模擬市場,成本否決”更推動了管理會計在我國會計實務中的發展運用。然而,由于我國政治經濟文化與西方國家的巨大差異,源于西方的管理會計理論在我國會計實務中的應用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導致了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因此,我國會計界應研究如何促使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快速構建,設計出適合我國經濟環境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一)用本地化的思維來構建管理會計理論框架。
企事業單位內部的經濟和人力資源環境以及企事業單位所處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外部因素均是管理會計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我國管理會計理論源自于西方管理會計理論,而由于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不夠完善,管理會計應用的內外部環境與西方國家也有很大差異,國外的一些先進的管理會計理論很難在我國會計實務中得到應用推廣,理論往往無法指導實踐。因此,構建我國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必須立足于我國國情,運用本地化的思維,既要體現我國的國情又能與國際接軌,既有應用性,又有前瞻性。在此前提下,我國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可涵蓋管理會計理論的.特點、本質、對象以及管理會計的各構成要素。
(二)立足于我國的會計實務抽離出我國特有的管理會計理論
我國會計理論界與實務界應針對企事業單位內外部環境的各類信息進行搜集、分析和評價,并能夠立足于本單位搜集到的信息修改原有的發展計劃,制定新的發展計劃,必須針對本地區本行業企事業單位的價值鏈和成本動因進行分析,科學合理的為企事業單位未來的投資、融資做出分析,進而促進企業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價值增值的最大化,獲得事業單位資金最高的利用率。會計理論框架必須以我國企事業單位為依托,分析我國企事業單位所面臨的問題,關注各單位的財務和非財務計量指標的運用,結合本地企事業單位的基本情況,分析其特點,進而發展出我國特有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管理會計理論框架。
二、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方式的多元化
現代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和“互聯網+”在各企事業單位中的大力發展,要求會計專業人員、各級管理人員均應掌握管理學、會計學等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而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大大減少了會計核算的工作量,使得會計工作重點由核算轉變為對會計信息的分析和財務管理,實現會計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轉變。這決定了所培養的會計人才必須具有計算機技能、獲取信息以及分析和決策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敏感的職業判斷力和持續發展的潛能。
(一)兩級化下的人才培養方式。
在經濟全球化,企事業單位主體多元化和單位內部管理活動多變化的過程中,我國管理會計的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其一,我國多數的小企業,某些基層的事業單位,由于會計工作的要求不高,不需要具有廣博精深專業技能的管理會計高手,因此應結合實際,對于小企業內部和基層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人員進行基本的管理會計培訓,這就要求我國應制定管理會計在職培訓的相關規定,敦促此類的企事業單位對其人員進行基礎的在職培訓,使其掌握基本的管理會計技能。其二,大型國有企業和會計業務復雜的事業單位,由于其內部管理活動具有動態性、多變化等特點,應培養具有廣博精深專業知識的管理會計人才。可聘請高校管理會計專業教師進行授課,同時也可采用送出去的方式,定期把相關財務人員送到高校進修,提高管理會計理論水平。
(二)泛會計化和非會計化下的人才培養方式。
傳統上某些不參與會計工作的職業經理人、中層管理人員、企事業的一般員工,出于成本管理的需求或是預測決策等的需求,開始參與到會計工作中,出現了泛會計化的趨勢,而傳統的財務會計人員卻開始從專業的視角,在會計核算的基礎上,開始為企事業單位在預測、決策和日常管理等方面提供建議,出現了非會計化的趨勢。而我國目前的專業教育主要在各個高校,隨著擴招,各高校專業不斷細化,單一的會計專業和單一的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難以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因此,對管理類畢業生走入工作崗位后,其所需的管理會計知識可通過單位內部的在職培訓或到高校進修獲得;而對于專門的只懂財務會計的人員,可在上述方式的基礎上,通過單位內部定期進行實務培訓。
三、管理會計信息體系構建中的個性化
財政部2014年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信息化建設是管理會計理念與方法應用于實務中和發揮管理會計作用的重要支撐手段。而“互聯網+”時代的開始更將管理會計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深度融合,推動數據管理體系的發展,升級審核預算方式,促進數據的搜集與預測,進而引導各級各類管理者做出各種經營和投資決策。而面對多變的、難以預測的市場等外部環境因素,企事業單位應該構建個性化的管理會計信息,在此過程中,應考慮如下因素。
(一)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市場的拓展空間,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同時由于國際分工的細化,也加大了企業與企業間的依賴程度,任何一家企業的生產與經營都不是封閉的,而是融入在市場中,產品在產業鏈上的生產與經營均依存于其他企業的生產經營,因此大大地提高了現代企事業單位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而這種高度的不確定性要求管理會計信息體系必須符合相應的外部環境的要求,必須依據外部環境的變化獲得最新的變化資料,進而指導企業進行相應的預測和決策,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從而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建立提供決策和管理支持,以控制外部市場不確定性對組織自身的不利影響。
(二)客戶的個性化。
現代企業成功之本在于準確地把握市場的脈搏,滿足客戶的需求,而客戶的個性化要求現代企業應隨時掌握市場中客戶的需求,管理會計應對這一過程中的關鍵因素進行分析與整理,對于個體間的差別進行分析,對于核心資源要素要進行重新配置,要針對市場的變動調整關鍵性的指標,及時糾正偏差,研究客戶對性能、質量、服務、送貨時間和價格等因素的偏好,思考如何贏取客戶。由此,市場與研發、產品設計、目標成本管理、顧客成本及盈利性分析、戰略成本及產品周期成本管理等應運而生,服務于經營活動的管理會計必須提供上述所涉及的各類信息,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而提高企業管理控制系統的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構建個性化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借助互聯網中的電子商務,使信息搜集從企業內部延伸到上下游產業,優化數據集成與數據整理方式,讓管理會計在企業經營、投資、融資決策中起重要作用。
(三)信息范圍的廣泛性。
當今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企業的發展是與全體員工的努力以及所處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文化環境等息息相關,因此現代企業正從單純的追求利潤最大化過渡到企業、社會與員工利益的綜合最大化。企業正從單純的依靠物質資本進行發展轉變為同時依賴于物質資本與人力資本的發展。已經從單純的對物管理過渡到綜合性的涵蓋物力與人力的管理。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管理會計在進行成本動因分析時,人力成本將成為成本動因中的重中之重。同時,在“互聯網+”時代,相對于傳統的企業模式,影響現代企業的變數也越來越多,企業內外部的各種經濟指標以及國際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各種非經濟因素均影響企業進行預測的各類數據。此外,知識經濟背景下層出不窮的各種高新產品在給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是影響企業成本變化的重要因素。管理會計在為各級各類管理者提供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的過程中,需要對與本企業有關的這些因素進行搜集、整理、分析和預測,從而引導企業管理者做出決策,因此,建立適用于本企業的個性化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將有助于實現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進而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我國管理會計發展路向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