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環境管理會計與環境成本評價方法論文
現在的學術界對于管理會計的發展,大概概括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60年代之前的執行管理會計;第二階段是20世紀60、70年代以后的決策管理會計;第三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權變管理會計。如今,在環境不確定條件下,管理者如何更好地履行其為企業帶來價值鏈增值的責任,其需借助管理會計的信息支持系統功能,管理層應用財務數據和非財務信息加強對管理的績效評價和監控。本文通過探討環境管理會計的異同,分析總結目前學術界對環境管理會計進行評價方法的選擇,從中獲得啟發環境管理會計新觀點的動力。
一、區別和聯系
筆者認為環境管理會計是管理會計目前發展一個分支,所以應著重考慮二者之前的區別和聯系。
(一)區別
1、從定義的角度考慮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對管理會計的定義為,其是“設計和應用適當的與環境相關的會計系統和管理對環境狀況和經濟狀況進行的管理。”相比之下,管理會計的定義為“計量分析和報告有助于管理層作出實現組織目標的決斷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
從本質上來講,環境管理會計與管理會計在內涵上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只不過環境管理會計更多的是為環境績效評價和監控服務的,管理會計是從業務整體層面對績效進行監控。這是在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環境管理成為企業管理者的重點關注的情況下,為實現企業價值鏈的增值和高效的利用資源,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由管理會計與環境管理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
2、從環境管理角度考慮
在企業管理中,管理層為了實現價值鏈的增值,需要從基本活動和支持活動中進行有效的環境管理,如:如何將進貨出貨影響的環境成本降到最低、如何評價員工的參與環境管理的績效。獲得這些想關的信息的,需要環境管理會計,反之,獲得的充足性和可靠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環境管理會計能否取得預期的有效。
但是,由于現有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發展的有限性,很難為環境管理提供充足的信息,以支持管理者作出相關決策。為了更好的獲得有效的信息,環境管理會計通過拓展管理會計的信息系統金和完善其方法,從而幫助企業管理者進行更好的相關決策,促進環境成本的降低和經營效率的提高,將可出續發展的理念貫徹到企業的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
(二)聯系
在目前環境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許多人將著眼點不光放在經營業績的提高和財務利潤最大化,他們越來越關注企業從環境角度的可持續增長.這時,作為管理決策和支持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就會被延伸了新的研究方向,此時環境管理會計就應運而生,更好的滿足管理層的管理需要,同時推進管理會計的進步與發展。
二、環境管理會計評價方法選擇
由于環境管理成本是進行環境管理分析的主要著眼點,所以筆者主要探討環境管理會計成本的評價方法選擇。目前學術界關于評價方法的選擇,有如下三種分類:環境成本核算分解、環境投資評價和環境業績評價。環境成本分析促進企業對導致環境成本的產品、服務和勞務進行有效的辨別和計量。主要采用作業成本計算、質量成本計算、壽命周期成本計算等管理會計的方法。針對環境投資評價的方法,既有對傳統的凈現值法進行改進的全部成本評價法(TCA),利益關系人價值分析法(SVA)。針對環境業績評價,為克服傳統評價指標考慮財務指標的缺點,其應用了環境質量體系、平衡計分卡等。
(一)成本核算分解
作業成本法(ABC)
分配環境成本影響環境管理的投資分析和業績評價,如何合理分配環境成本對整個環境管理至關重要。環境成本分配的主要目的和意義在于為管理者提供反映成本的準確信息,為其做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并且鼓勵員工降低環境成本,提高企業價值。然而,在傳統的成本分配的領域里,環境成本大多數時候是直接歸集在制造費用中,并且采取很武斷的分配方法,如直接將成本分配到產品和工時中去。由于缺乏成本和產品之前的因果邏輯關系,使得成本分配更加的不合理,導致企業不能根據成本分配做出合理的決策。如果對成本分配方法重新的選擇,按成本動因進行有效的分解,使其具有因果關系可以促使企業完善成本分配,尋找分配的合理動因。作業成本計算法是環境管理會計中根據確定的成本動因,采用按作業對成本進行歸集,使其符合因果分析的邏輯。企業運用作業成本法對環境成本進行分配,能更好的使成本和作業相聯系,有助于尋找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使成本分配更加合理。
(二)投資決策
全部成本決策(TCA)
TCA是首先由美國環保局新澤西分局設計和提出的。它不同于之前的投資決策工具,克服了之前工具忽視長期而只重視短期經營行為的缺點,長期角度對項目的全部成本和收益所進行綜合的財務規劃。設計者專門設計了一套P2/FINANCE的財務軟件,方便企業應用TCA進行投資評價使用。根據其所設計的全部成本評價法成本清單,初始投資成本中涵括了生產設備購置和日后維護、專利許可證的研發支出和申請費用、職工的業績評價支出等生產經營支出。在年度經營成本中,包括了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廢品管理成本等,而收入方面則涵蓋了從企業的主業收入、到營業外收入、損害賠償等。從財務指標角度,考慮了貼現率、通貨膨脹率、折舊方法和稅率等因素,如果管理者輸入有關的數據,利用系統繼續系統進行分析時,其自動生成盈利能力分析結果,包括凈現值、內含報酬率和貼現等財務指標,優點在于針對不同企業不同時期得出不同的關鍵指標,簡化了投資工作,節約了管理者投資分析的時間。
(三)業績評價
1、環境管理體系
環境管理體系的產生是環境管理會計針對降低污染物階段的必然產物。環境管理體系包括在企業管理體系中。關于環境管理體系的國際標準,主要包括三個指標:ISO9000(質量標準)、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ISO18000(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體系標準)。他們的指導思想都是以預防為主。后續監控為輔,通過制定有效的規劃、確定明確的目標、明確各自的職責、加強員工的培訓,后續實施管理和控制,加強監督和監測。特別強調的是,環境管理體系評價的展開需要企業內審部門的參與,定期按照環境管理標準體系的標準進行內控評價,并且定期向管理層和治理層提交監控評價報告。
2、平衡計分卡
平衡計分卡從誕生以來就是管理企業的重要工具,隨著環境管理會計在企業越來越受到重視,平衡計分卡的管理效用也會滲透到環境管理中去。平衡計分卡的績效指標體系包含了四個維度:財務、顧客、內部業務流程、創新和學習。大部分學者認為平衡計分卡滲透到環境管理會計中去的核心要點:提高顧客滿意度促進財務維度,而內部業務流程維度改進作用于顧客的滿意度。五大維度相互影響。促進環境管理成本的下降,環境績效評價的提高。還有部分學者人為也可以單獨作為第五個方面來反映,以突出環境管理日益增加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指導下,隨著管理會計的發展,環境管理會計必將受到更多管理者的關注,對于環境管理會計的評價方法選擇,也會有新的理論創新。
【淺析環境管理會計與環境成本評價方法論文】相關文章:
會計研究方法的淺析論文01-01
淺析醫院成本控制與核算方法12-10
淺析作業成本會計論文11-25
施工企業現場成本管理淺析論文11-10
淺析在企業中責任成本會計的運用論文02-04
企業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方法探討論文02-08
淺析關于電力基建企業的成本管理問題論文02-20
有關淺析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戰略論文03-24
淺析建筑企業成本會計控制若干問題論文02-04
淺析成本會計在公裝企業中的運用研究的論文02-2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