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技能課程校本化實施的策略研究論文
浙江省人社廳關于擴大技工院校一體化課改方案的出臺,對一體化課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會計審計技能課程作為。本文通過分析研究,提出了開發基于企業要求的校本化教材、打造基于團隊合作的校本化課堂、構建基于分層考核的校本化評價的會計技能課程校本化實施策略。
自浙江省人社廳關于擴大技工院校一體化課改方案出臺以來,學校高度重視、教師積極配合,學生動力十足,院系(學校層面、系部層面)積極開展“以綱定標,以學定教,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課程校本化實施的改革試驗。作為傳統的會計專業,更是將以會計技能課程為主的實踐課程推到了校本化實施改革試驗的“前臺”,成為會計專業一體化課改的開路先鋒。
校本化課程實施是指在堅持國家課程改革綱要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學校根據自身性質、特點和條件,將國家層面上的規劃和設計面向全國所有學生的書面計劃,將學習經驗轉變為適合學生需求的實踐性經驗,包括教材的校本化處理、學校本位的課程整合、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和個性化加工及差異性的學生評價等多樣化的行動策略。對于徐玉珍教授對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定義,筆者覺得即準確又到位,相對于職業教育中的技能課程校本化實施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因此會計技能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策略,要兼顧來自外部和內部的要求。外部指的是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國家對人才的要求。內部指的'是學校對人才的要求,學生對自己的要求。筆者通過實踐研究,提出三類實踐策略即開發基于企業要求的校本化教材、打造基于團隊合作的校本化課堂、構建基于分層考核個性化評價體系,對會計技能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策略進行了探索。
一、入校即入企,開發基于企業要求的校本化教材
對于職業學校來說,培養的學生要具備高度職業化的能力,進入企業后能夠直接上手,無需企業再做培訓。入校即入企,指的是學校和企業聯合開發基于企業要求的校本化教材,并共同培養學生,使其在學校學習階段就完成企業培訓的全部內容,從而達到入企即可上崗的培養目標。然而對于會計技能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策略來說,基于企業要求的校本化教材的開發,是貼近企業需求,實現高效課堂的有力保障。
比如校本教材《小鍵盤指法訓練》就是邀請銀行、企業的在職人員參與編寫,通過認真研究收銀崗位職責,在用人單位領導、學生和員工對比實驗的形式下共同開發出一本既貼合企業實際要求,又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校本化教材。這一教材體現了三個方面的特色,一是針對性強,即教材的要求就是企業要求;二是操作性強,教材的操作規范就是企業標準;三是創新性強,課中內容大量來自企業真實的業務,為其他教材不多見。教材中大量使用了實景照片,每個動作都有規范的演示,教學視頻中更是能看到優秀員工的標準動作。2014年8月校本課程《小鍵盤指法訓練》《點鈔實務》兩本教材入圍中等職業教育規劃新教材,并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開發基于企業要求的校本化教材,直接與企業零距離對接,教學效果顯著。由于是企業參與、學生演示的編寫方式,更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習者的積極性,加大了企業的參與度,為學生今后盡快適應工作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實現校企雙贏。
二、團隊即明天,打造基于團隊合作的校本化課堂
現代企業的發展已經實現高智能、強管理、注重團隊合作的局面,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因此團隊合作是必需的。團隊即明天,就是在學生本位的理念下,運用信息化等多種教學手段,以角色扮演、團隊合作方式打造校本化課堂。基于團隊合作的校本化課堂打造,完全仿真企業崗位設置,同步實體化企業,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鏈,學生身歷其境,感同身受,為明天工作提早獲取自信心。
會計專業是傳統專業,原先的教學模式明顯重理論而輕實踐,為此學校積極探索,推出了“互學、互幫、互評”三互團隊合作的校本化課堂。通過角色扮演“總經理—財務經理—營銷經理—生產經理—采購經理”,加上實體化企業運作,相關行業、上級單位的建立,形成一個完整的商業虛擬環境和工作鏈。學生可以在一個學期的周期內,輪換工作崗位,體驗崗位要求,完成對整個行業工作的了解并掌握必要的技能。
基于團隊合作的校本化課堂,強調團隊合作和角色定位,真正地讓學生動起來。而這種自發的活躍是建立在老師對學生的釋放、學生對真知的渴望與對未來發展的憧憬,這種課堂才能讓學生得到職業化的成長。
比如《企業經營沙盤》課,以40人課堂為例,分成6個團隊。每個團隊的“員工”都有自己的崗位任務和職責,課堂不僅能夠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體會到很多教師講不出的道理,通過角色扮演、團隊對抗、分析總結,讓學生對生產企業各環節的操作有理性和感性的認識,形成了共通的思維模式,達到了團隊共同努力的經營理念,了解了真正企業的客戶、市場、資源及利潤等方面的對抗。這樣的課堂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在參與中學習,學習過程中體驗企業現狀,真正實現了團隊合作的校本化課堂。
三、個性即成才,構建基于分層考核的校本化評價
木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的一塊板。木桶理論主張集體的成功取決于那塊最短的木板,而個人成功的長板理論則認為,成才完全可以取決于那塊最長的木板,我們圍繞自己的長板做文章,這里可以理解為個性即成才。因此構建基于分層考核的校本化評價就是給學生不同的評價標準,會計專業技能有很多,只要有特長就是優秀的學生。如點鈔、小鍵盤、電算化、企業經營沙盤等只要精于一項即可。
分層考核是根據行業的標準,將考核分成“入行、懂行、精行,專行”四個層級,入行者基本掌握技能可在企業上手;懂行者綜合能力強,能獨當一面;精行者基本上在這個領域中屬于高精尖人才;專行就是這方面的專家型人才了。學校再配以專業技能興趣小組、金手指財務俱樂部、會計代理記賬工作室、技能競賽集訓隊四級展示平臺,完全打通個性成才的通道。
基于分層考核的校本化評價構建,給學生實現個性成才的愿望,通過點鈔、小鍵盤、電算化的多技能項目的選擇,通過入行、懂行、精行、專行四級評價,充分給學生以信心,實現術業有專攻的成才愿望。
當然,會計技能課程校本化實施的策略研究是一個宏大的課改項目,對于老師來說教好了才是最好的,對于學生來說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對于學校來說企業說好才是最好的。因此每一位從事會計專業教學的老師都有必要在會計技能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策略研究上繼續前行。
【會計技能課程校本化實施的策略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