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研究
摘要:闡述了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構成部分、內容要求及其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學位論文是學生獲得不同等級學位的一個必要條件,但學位論文的撰寫一定要通過開題報告這個關,如果開題報告不被通過,那么就不允許撰寫學位論文,顯然開題報告對于學位論文而言至關重要。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如何撰寫?開題報告由哪幾部分構成?各部分之間是什么關系?各部分的撰寫有什么具體的要求?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撰寫開題報告之前弄明白。
一、選題及目的
撰寫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首先要有選題。選題就是學生學位論文的研究題目。選題有幾種來源,要么來自于個人的生活經驗或專業經驗,要么來自文獻閱讀,要么來自于老師的建議。選題還會涉及選題的大小、選題的范圍。它們都是相對而言的,這也視研究隊伍的大小和研究能力強弱來確定。我們舉個例子就可以說明,“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可以縮小為“小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還可以縮小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甚至再縮小為“小學數學幾何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由此可以看到選題由大到小的變化。選題意義可以理解為研究目的,選擇了一項研究到底要達到什么目的,這是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確的目標,通常選題意義或研究目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第一是學術意義,第二是理論價值,第三是實踐價值,第四是個體目的,第五是知識發展。任何一項選題都可能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設定其意義,但并不是每一個選題都要達到這些目的,這要視選題大小、范圍和類型而定。在選題意義上,作為一種科學研究,論文的意義在于填補知識的空白或探索新知識、找到一些現象的起因、描述一些現象、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或驗證一個假設。
二、概念和理論框架
從研究選題、研究問題、研究文獻綜述到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的確定中可以明確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但一項研究是否具有獨創性或原創性還取決于這項研究的理論框架或分析框架、研究視角或范式。所以在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中還須提出研究的理論框架,這個框架將決定學位論文的邏輯結構。研究“概念框架和研究目的密切相連,而且研究目的與框架共同對研究問題的形成造成重要影響”[1]8。為什么研究需要概念或理論框架呢?這是因為一個概念框架、模型或理論可以幫助提出一個科研問題或對某個問題做出解答。科學研究實質上是為了發展或驗證能解釋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理論、假設、模型、猜想或概念框架。研究問題和理論之間的聯系是直截了當的。一個研究問題可能需要多個理論,不同的理論可能對一個問題作出不同的解答,如“班級人數和學生成績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這樣一個研究問題可以用多種理論來回答。另外,觀察什么與如何觀察是由該問題或選題的一個核心概念來驅動的。那么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框架?什么是理論?什么是理論框架?概念或理論論文格式從哪里來?如何在研究設計中構建概念或理論框架?如何在研究設計中應用概念或理論框架?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研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的理論框架其實還與研究的假設聯系在一起,也就是說,每一個開題報告都會有研究的假設,或者說,做研究首先要有假設,然后去找證據證明這個假設是成立的。如一個研究生提出了一個假設,說一個人的數學成績取決于他的語言能力,語言能力強則數學成績就高,這就是一個假設的理論模型。
三、研究問題
一切研究都始于問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是研究的開題報告,因此也必須始于問題。年鑒學派大師費弗爾說得明確:“提出問題是所有史學研究的開端和終結,沒有問題便沒有史學。”[2]同時,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可能只需要數學或實驗技巧,而提出新問題、發現新可能性或以新視角看待舊問題,卻需要具有創造性的想象力,這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3]52由此可見在研究中問題的重要地位。什么是“研究問題”?研究問題說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過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問題一定是指向知識和理解。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是有區別的,研究假設是研究者對這些問題的嘗試性回答。1.問題的來源“多數人的寫作或者緣于現實的思考,或者緣于閱讀的興趣。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閱讀會促進對現實的思考,對現實的思考常常會求助于閱讀。”[4]“通過專業或個人日常經驗選擇一個研究問題似乎比通過(老師)建議或文獻的途徑更加危險。但這種擔心未必正確。以個人經驗指導你的研究有可能會更具價值。”[1]13從這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閱讀、專業活動、生活經驗、老師建議都可能成為研究問題的來源。這里需要解釋和說明的是,在中文中“問題”有多重意義,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義所指。我們用三個動詞就可以解釋這三個詞的意義了:“回答問題”、“解決問題”和“討論問(議)題”。在學術研究中可能為了“解決問題”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問題,所有的“解決”“回答”的問題都可以成為討論的問題。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問題”。通常我們會說,“偉大的科學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決某一急迫的實際問題。”[3]192.三個基本問題:是什么?為什么?如何?由于研究者的研究價值觀不同,對研究問題的認識也不同。馬克斯威爾把研究問題劃分為三類,它們是一般化問題(generic questions)和具體化問題(particularistic questions)、工具主義者問題和實在論者問題、變量問題和過程問題[1]53。也有方法研究學者認為,“大量的教育研究問題可以歸納為相互關聯的三類形式:描述性問題———正在發生什么?因果性問題———是否有系統性的作用?過程性或機制性問題———為什么會發生或怎么發生的?”[3]93我們把問題基本上分為三類,即本體論問題、價值論問題和方法論問題,通俗地說,在研究中時刻要回答“是什么”、“為什么”和“如何、怎么辦”的問題。3.問題的表述方式研究者應該以有助于實現實踐目的的方式提出研究問題,而不應該把這些研究的目的隱藏在研究問題本身中。并且研究問題必須是通過研究能夠得到解答的問題,研究必須是真正可以實施的。“如果提出一個沒有哪個研究能夠回答的問題是沒有價值的,無論是因為無法獲得回答問題的資料,還是得出的結論可能會有嚴重的效度威脅。”[1]51如果把研究問題劃分為工具主義者問題和實在論者問題,那么通常會有如下說法:提出研究問題時,要以研究對象所說或所報告的方式,或者以直接觀察到的方式,而不是以信念、行為或因果推論的方式提出。4.問題和選題的關系對什么問題的研究和回答才具有選題意義?研究問題應該通過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回答的問題,而且可以直接詢問研究如何實現實踐的目的。在論文開題報告中,首先要表述的是“問題的提出”,也就是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提問的方式多種多樣。德里達在談到“本體論”問題時,認為本體論始于“這是什么”這種方式的提問,但他反對邏各斯中心主義方法,但反對的策略則是“回溯到源頭去”,他主張的追溯就是“提問(questioning)”,“提問看上去只是疑問而無所肯定,其實,照海德格爾的說法,在提問中,所要問的問題的方向就已經確定了。這其中就有著yes。”[5]因此在我們的論文開題報告中,提出問題本身就是一種肯定,提問者只是對它進行論證而已。要很好地設計研究問題,因為它們會影響到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的效度或結果。研究問題是研究設計的中心,它決定著其他各個部分。問題提出要有意義。“從偶然的想法到形成概念并具體確定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這一過程對科學研究是至關重要的。”[3]515.研究問題與概念或理論之間的關系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也很重要,因為研究問題的提出是基于研究的概念或理論基礎上的。我們舉個例子就可以明白,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這個選題并沒有能夠反映出某一個重要概念或理論,雖然“課堂教學”、“有效性”都可以作為概念來看待,但不足以表明其學術性或理論性;如果我們把選題改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心理學研究”,“心理學”的學科性就成為這個選題研究的概念來源或理論來源。
四、研究方法
通過對研究內容的建構,確定了研究的對象和方向,但任何研究都需要利用一定的研究方法來完成。研究方法,即收集數據的方案和對數據的測量和分析,應根據研究問題來選用,并應該能直接回答該問題,將問題和方法直接相聯系,可以在調查方法、數據、假設的互相作用基礎上進行一系列邏輯推理,從而得出合理的結論。包括教育學在內的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通常會有四種,如歷史研究法、內容分析法、個案研究法、統計和調查研究法[6]。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有什么關系呢?從邏輯上說,研究方法與研究問題應該是一致的,“你運用的方法一定要能夠回答你的研究問題”[1]8。研究方法是回答研究問題的手段,而不是研究問題的邏輯轉換,研究方法的選擇不僅依賴于研究問題,而且取決于真實的研究情境,還要考慮如何在這種情境中最有效地獲得研究所需要的資料,也就是針對什么問題使用什么方法在邏輯上要求清楚地表達出來的,如對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梳理,用文獻法,但文獻綜述中可能會使用文獻統計法。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應該是結合在一起的,它們不是一種邏輯結合,如果研究方法不能為回答研究問題提供所需要的資料,那么就需要改變研究問題,或者改變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必須適合研究問題,而且研究者必須有能力實施這個方法。”[3]59因此研究者應該指出某種研究方法為什么能有效地研究某個問題,對研究方法必須進行詳細描述,包括測量的方法、數據收集的過程論文格式、對數據的分析等,必須能讓其他人評論或重復驗證這項研究。此外,研究還需要指出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概念和理論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結論的邏輯關系如圖1所示。各學科研究都有一套指導科學研究的根本性的原則,這些原則是:①提出有意義并能通過實證來研究的問題;②將研究與相關的理論相結合;③使用能對研究問題進行直接研究的方法;④進行有條理的、明確的邏輯推理;⑤實施重復驗證和研究推廣;⑥發表研究結果,鼓勵專業人士的審查與評論[1]49。
五、研究文獻綜述
在確定了選題和確定了研究的問題之后,必須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研究工作是文獻綜述。文獻綜述雖然是一種研究方法,但它是一種最基礎的研究方法,是任何研究都必須要使用的一種研究方法。問題是文獻種類有哪些?通常我們可能需要的文獻有教育學術專著、教育學術期刊論文、教育學術會議論文、教育政策文本、教育學術學位論文、教育學術研究手冊、教育學術工具書(百科全書、辭典等),但要注意不包括教材。有學者指出,“針對某個問題所作的相關的文獻綜述可能會發現這個問題尚未被解答。當發現這個空白之后,文獻綜述通過分析該問題和相關假想是如何被討論的,以及發現過去所用的抽樣、選址和其他重要背景,可以幫助提出各種不同的答案及研究的設計和執行方案。”[3]52由此可見,在進行文獻綜述的時候必須以問題為中心,也就是要針對研究中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綜述,這樣可以避免羅列文獻的簡單做法。為什么要做文獻綜述呢?它是學術研究的一項基本規范,當然文獻綜述更重要的是為了知識傳承和知識創新。在做文獻綜述時我們最需要弄清楚的是知識譜系。借用福柯的“考古學”說法,文獻綜述可以理解為知識考古學,它就是對知識形成的歷史過程進行梳理,這一過程不再被看成是確定無疑的,或是有明確的主體意義的規劃在其中起決定作用。知識形成的過程被福柯處理為知識相互詮釋的過程,一個(或一種)知識的形成總是“通過另一個既是次要的又是重要的、既是隱蔽的又是基本的意義的話語之明確意義重新整理。”[7]當然就一項研究而言,文獻綜述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價值就是為本研究選題提供啟示,也就是說,通過文獻綜述為本研究選題奠定了知識基礎,從文獻綜述中找到了選題的重要依據,或許是新選題新研究,或許是舊選題新研究,或許是舊選題補充研究……總之只有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才可能知道你的選題在所屬研究領域中的地位,這是研究創新和研究進步的根本標志所在。因此文獻綜述是進入到學術研究的第一道門檻,不做文獻綜述是無法進入到學術殿堂的。通過以上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需要有選題、問題、文獻綜述、內容、方法、理論框架等內容,而所有這些內容具有內在的邏輯一致性,選題要具有意義必須通過問題的研究和解決來體現,而文獻綜述是圍繞著提出的問題來展開的,研究的內容是根據文獻綜述和研究問題來確定的,研究方法一定是從屬于研究的問題和研究內容的,而理論框架、分析視角是為了使方法使用的有效性得以展現。看來,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之間的關系應該清晰,應該利用有關研究對象的已有的知識以及相關的理論概念與研究模式來豐富研究問題,應該用理論與知識豐富研究目的,選擇什么樣的相關理論和知識又取決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湯一介說:“照我的想法,‘哲學’應該是從思考某個(或幾個)‘哲學問題’出發,而形成的一套概念體系,并據概念之間的聯系而形成若干‘哲學命題’,并在方法上有著相當的自覺,進而進行理論上的分析與綜合而形成的關于宇宙人生的哲學體系。”[8]哲學體系是這樣形成的,包括教育在內的其他學科的理論體系又何嘗不是如此形成的呢?開題報告或研究設計應是整個研究過程中不斷進行的事情,而不僅僅是一開始的事情,因為隨著研究過程進展,研究者會出現新的觀念,找出新的材料,……它是一個無限的過程,因此適時、適宜地作出調整是很正常的事情。
參考文獻
[1]馬克斯威爾.質的研究設計:一種互動的取向[M].朱光明,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2]布洛赫.為歷史學辯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譯者的話12.
[3]沙沃森,湯.教育的科學研究[M].曹曉南,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4]周曉虹.《白領》、中產階級與中國的誤讀[J].讀書,2007(5):119.
[5]俞宣孟.解構與本體論:記德里達在上海社科院的講演[J].世界哲學,2005(2):4-6.
[6]沙依仁,等.社會科學是什么[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8-9.
[7]陳曉明,楊鵬.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結構主義與后結構主義在中國[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53.
[8]湯一介.總序[M]//王岳川.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后現代后殖民主義在中國[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6-7.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研究】相關文章: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研究參考文獻11-18
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06-28
醫學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5-28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會程序及要求10-09
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15篇11-05
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寫05-03
碩士學位開題報告12-07
商業模式創新研究論文開題報告05-03
論文開題報告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