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計算機課堂上的自主探究論文
中專計算機網絡課堂自主探究教學,指的是科學合理地運用網絡技術,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在學科教學中,以問題解決為中心,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特點的教學。它遵循發揮學生主體性原則,引導學生在探求未知領域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搜集、處理和整合信息資源中,有效地解決問題。這個過程,是學生有效掌握知識、培養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質的過程。
一、自主探究教學實施目的
1.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探究式教學為學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是網絡資源的完善,為學生探究性學習提供條件。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自主學習能力顯著提高;二是教學內容的重組,為學生個性化學習奠定基礎。教與學的資源不再局限于課本,課堂上,教師將書本知識、網絡知識、學生的生活體驗有機地融合,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更為開放,學習環境更為寬松,學習興趣和效率明顯提高。三是教學結構的變化,促進了學生創造性地學習。網絡環境下的教與學,改變了傳統的班級授課的形式為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個人探究和集體研討相結合的教學結構,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框架,學生研究的形式更為多樣,研究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探究式教學也促使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更加實用。教師改變以往技能訓練和運用脫節的現象,教學內容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需求。同時將技能的培養和學科知識的獲得有機整合,在學以致用上下功夫。如美術教師教學生電腦繪畫和版面設計等,將傳統的繪畫手段和現代媒體的運用有機結合;科學課教師培養學生網上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完成研究報告的能力;語文教師教給學生打字、文字處理,網上閱讀和寫作的技能。學生在電腦運用技能提高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所學知識的價值所在。
2.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1)轉變了教師觀念和教學行為。更新教師的觀念不是靠簡單說教,而是要讓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親身體驗和感悟,不斷研究和反思,讓新的發現改變固有的想法,進而轉變教育行為。錢爰羲老師通過實驗推翻了自己原有的“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耗時費力”的定論,認為在否定某種做法的同時,也隱含著沒有真正揭開其面紗的可能。
(2)教師實施新課改的能力不斷增強。通過實施促使我們不再把學生看作知識的接受容器,而是看作知識的積極建構者,擁有無窮的創造潛能,是期待點燃的“火把”,有著自身的力量和不同的興趣,需要去建構知識,尋求意義。師生由過去的傳授和接受關系,轉變為互動、合作關系。教師在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同時,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作用進行教與學的改革,努力為學生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和學生共同構筑知識體系,完善學習資源。教學過程成為教師促進學生學習和體驗,讓學生掌握接受、探究、質疑、模仿、討論、體驗等不同的學習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積極、富有個性化的學習過程。
(3)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不斷提高。探究式教學促使教師的科研能力,信息技術運用水平不斷提高,教師們不僅掌握了開發網絡環境下教學課件的技能,而且還積極研發專題站,不斷提高自身素養。
二、探究教學法實施途徑
1.關注多元發展目標。
基于網絡環境的課堂教學目標,在關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培養良好的探究品質。這一點,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應有所考慮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首先應讓學生體驗網上探究的樂趣,因為今天的探究應該成為學生下一次探究的起點和催化劑!
2.創設網絡探究情境。
自主探究型教學的特點,是以問題的解決為中心。信息技術提供的疑問情境,有利于引發學生質疑問難與發展他們的假設推斷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對自己或對別人提出的問題,進行大膽的合理的假設,這有利于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研究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問題,并不一定是教學的重點,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將教學的重點、學生理解的難點和興趣點有機整合,歸納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并適時加以指導,這樣的教與學才更加有效。學生在運用網絡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體會到網絡探究的優勢,從而增強了運用網絡自主探究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3.采取“任務驅動”的教學策略。
利用網絡獲取信息是學生開展探究活動的第一步,有目的、有選擇地瀏覽信息,可提高學習的效率和學習的能力。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收集和篩選有用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根據自己確定的主題,進行書面整理。由于是自主收集信息資源,因而各人的視角不同,關注和研究的內容也存在差異。學生有豐富的話題和廣闊的視角,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分不開。
4.營造“個體研究──集體研討”的學習環境。
網絡環境為學生的探究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個性化空間,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己感興趣或存疑惑的問題進行“個體研究”,這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關鍵。如果沒有個體對問題的深刻理解,集體研討也就失去意義,學生的探究也將難以向縱深發展。
網絡給學生創造了寬松和諧的探究和交流場所,學生在獨立鉆研的基礎上,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能夠共享集體思維的成果,互相補充,達到對當前所學內容全面正確的理解,完成對所學習內容的意義建構。在集體研討過后,教師引導學生繼續進行深層次地個體研究,促使學生探究活動不斷走向深入。集體研討后,安排學生自我檢測,這是展示探究成果、獲得成功體驗的一項重要舉措。
5.拓展網絡探究學習的天地。
課堂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信息時代學生學習的內容和范圍將不再局限于課堂和教材。我們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前提下,提倡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充分發揮專題站的作用,利用“聊天室”或通過發電子郵件的形式,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網上交流,進行遠程“探討”。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熱愛生活,以至能主動去創造生活。教師還將有價值的研究報告,提交給有關部門。實踐證明,凡是能經常上網收集、整理資料的學生,具有一定搜集、整理信息能力,不僅知識面廣,視野開闊,而且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創新的做法。
【中專計算機課堂上的自主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教學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初探論文02-18
中專歷史教學方式的探究12-08
產險市場探究論文01-23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06-07
議外語自主學習的影響因素探究11-25
如何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03-29
關于探究教育感恩論文03-26
淺談中專民族音樂教學的探究12-0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