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實踐與思考研究
隨著技術的法制,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作用已顯得越來越重要,那么,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實踐與思考是?
【摘要】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學的網絡化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大特征。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具備了許多傳統教育環境不可比擬的優勢,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得以充分展示。
【關鍵詞】 網絡環境 自主學習 自主探索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作用已顯得越來越重要,學習者的學習需要和學習心理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就要求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教育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培養知識型的人才向培養能力型的人才轉變。因而學校教育的趨勢也應當由教師主導學生學習的過程轉變成為由學生主導學習的過程,多留給學生更多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幫助學生完成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軌。因此,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也就應運而生,以“學”為中心成為網絡環境下全新的學習模式,成為信息化社會終身學習的必然需要。網絡環境下的教師角色也應由原來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的學習指導者、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應具備現代化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思想和方法,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來優化教學過程。
一、網絡環境下基于游戲的自主學習
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使得他們對游戲有著特別的興趣和愛好,同時,游戲中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則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在游戲環境中,他們能夠快樂地進行學習而不至于產生厭學情緒。同時它還能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更有利于情景創設和大量知識的獲取和生成,為營造小學生快樂的學習環境提供了理想的條件。例如,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有趣的拼搭》一課中,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我們在課件中要做好拼圖游戲發布在網上,讓學生從形象直觀的場景中通過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學習各種圖形的內容,并通過形象生動的交互游戲,鞏固本單元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在網絡上熱切地、興奮地、主動地探索,同學間也因為各自完成的進度不同展開了爭先恐后的相互幫助,人人都在歡樂的游戲中掌握了知識,訓練了技能,了解了方法,培養了情感,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情趣盎然。
二、網絡環境下基于任務的自主學習
任務驅動是在網絡環境下,給學生提出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網上搜索、篩選、分析、整理等方式完成具體的任務。 網絡中有著浩如煙海的信息,在網上能搜索到相關的信息資料可能會多達數百上千條,內容是豐富多彩的,這是教參所望塵莫及的。教師的角色將轉變為指導學生篩選信息、獲取信息的引導者。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教學,沖破課本的束縛,給學生廣闊的學習空間,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可以將學習的內容分解成若干小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通過搜索引擎或相關的網站全方位、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務。例如,在小學社會第二冊《生活與工業》一課的教學中,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具體可操作的任務,要求學生利用word或wps編輯一份保護地球的科普小報。但是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這就激發了學生利用網絡資源主動地去尋找資料,自主探究。學生通過互聯網搜索到地球如何遭到人類的破壞,水資源的匱乏,耕地的減少退化,動物的滅絕,氣候的變化,環境的污染等等,通過搜索到的這些材料來完成一定的任務,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同時,成功的信息反饋也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它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促進學生關于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非常有利。
三、網絡環境下基于合作的自主學習
明代學者顧炎武說:“獨學無友,則孤陋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這充分點明了合作學習的意義。學生在自主學習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將問題交給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共同解疑。教師要深入各組,參與討論,并作必要的啟示和點撥,引導學生繼續探討,在討論中解決重點、難點,學生就會在獨立感悟和合作學習的探索過程中加深理解,進行自主學習,真正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的教學中,群體活動開展較少,而在網絡環境下,可以很方便地展開豐富多彩的群體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群體活動能力以及競爭和合作能力。學生之間可以不用直接面對,而是教師通過網絡把分散在課堂中的學生鏈接成小組性的學習團體。他們利用網絡來傳遞聲音、文本、圖象等各種符號,以此達到在有限的時間里同步傳遞信息,加強互相交流的目的。例如在一堂思想品德課中,我根據教學內容自己做了個網站,里面有許多網上下載的信息和相關的網站鏈接,同時還在網站上開了一個bbs論壇,供學生協作討論、回答問題使用。課堂上,學生根據我在bbs上提出的問題,通過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結合同學間的相互探討,最后在bbs上發表自己對老師所提問題的看法。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我還設計了相應的評價激勵措施。每一個小組成員都非常認真地學習,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在bbs上寫出一句話或是一段話,力爭將自己的理解敘述得切題、有趣、與眾不同。短短幾十分鐘的一堂課中,每個學生都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后,各小組成員編寫的內容五花八門,生動有趣,有的更是令人捧腹,使人忍俊不禁。每個問題討論的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選擇典型的回答加以分析,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種沒有預設任何思維限制的協作式自主學習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并為學生提供了自由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網絡環境下基于個性的自主學習
我們認為,個別化自主學習是網絡環境下最重要的學習方式,最能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即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的進度,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我們都清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背景知識、學習習慣和能力、認知風格都有很大的差異,而在傳統的講授式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存在著無暇顧及學生接受能力存在差異的現象,往往按照“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很難做到因人因材施教,效果總是不盡人意。隨著校園網絡的進一步普及,計算機的交互性為這一問題的解決帶來了希望。當學生不滿足于課本知識的廣度、深度時;當教師應付不了學生大量的、邊緣性的、個別的學習需求時;當學生對課程以外的自然與社會、科技與生活產生了更多的興趣與關注時,我們應該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條件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來選擇運用信息技術的網絡環境滿足自身的學習需求。例如,可以調用教學資源庫中的各種素材,如文本、動畫、圖片以及關于教學內容的深層次的思考等等,以鞏固學習的內容,解決學習的疑惑,了解不同的觀點,掌握不同的方法。由于主體的學習都能在交互中得到及時的反饋肯定,從而增強了學生完成任務的信心,有利于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和成就感。更由于這種學習模式重視認知過程的學生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因而有利于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有利于創造型人才的培養。而對學習能力較弱一些的學生來講,既能免除公眾之下怕出錯的心理障礙,又能在適合自己學習的練習中建立自信心,哪怕是小小的成績,也能使他們達成滿意的自我提高。
當然,網絡環境下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樣也存在著一些弊端。互聯網在給學生提供大量信息資源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有害信息,產生負面效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作好學生的引導工作,同時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網站,防止過濫信息對學生的影響。
前蘇聯現代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希望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師作為探索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網絡資源,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育實踐中給他們足夠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他們當好“主角”,使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和創新能力真正落到實處。
【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實踐與思考研究】相關文章:
網絡環境下的學習策略研究11-25
談談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下的英語自主學習11-14
網絡環境下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探索11-21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思考03-05
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進行英語課程整合的實踐與思考的論文12-11
基于網絡的學生日語聽力自主學習研究12-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