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會計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論文
現如今,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探討會計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的蕭條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會計本質理論的變遷,反過來,會計本質理論的變遷也促使經濟活動更好的展開,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摘要: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會計理論變遷與經濟的發展亦是如此。經濟發展促進了會計的發展和變遷,同時會計的發展對經濟的發展也存在一定影響。
關鍵詞:
會計本質;理論變遷;經濟發展
事物的本質是事物存在的根據,會計本質是會計本身所固有的,是其他會計概念的依據,是確定和解釋其他概念的依據。從閆達五、楊紀琬先生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們認為會計本質的研究是會計研究的起點,而且這一起點論,在20世紀50年代在我國盛行,并在會計研究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有關會計本質的認識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的推進,關于會計本質的理論也是在逐漸變遷。
一、會計本質理論的變遷
(一)西方國家關于會計本質的認識
任何理論或是制度的發展都是源于一定的社會經濟的發展。會計的產生和發展,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必然性。會計理論的變遷也是基于此。關于會計本質的理論,西方學者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就是會計本質是藝術,1943年,由GeorgeO.May提出。1941年美國會計師協會所屬會計名詞委員會的《會計名詞公報》第1號《復查與提要》對會計所下定義是:“會計是一種藝術,是關于誠實有效和以貨幣形成記錄、分類、匯總具有財務性質的經濟業務和會計事項,以及說明其經營成果的藝術。”1953年,該委員會又發布了第43號<會計研究公報>重申會計是一種藝術:“會計是一種藝術,它用貨幣形式,對具有或至少部分具有財務特征的交易事項,予以記錄、分類及匯總并解釋由此產生的結果,使之處于有意義的狀態。”
這種觀點,在20世紀70年代在西方國家也還是比較盛行的。
第二種觀點是,1953年,A.C.Littleton提出的“工具論”,認為會計本質的理論主要為“管理工具論”。有關“工具論”的觀點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有萌芽,MaxWeber把會計本質與資本主義制度聯系起來,認為“資本主義本質是理性獲利”,“理性獲利過程和行為是靠會計來調節的”,由此可以判斷出,他把會計工作看成是計量和監督的工具,是管理經濟的工具。1953年,A.C.Littleton在其著作《會計理論結構》中從會計的時空框架、會計的目的、會計的分類系統及信息的報告與審查等方面對會計的本質進行了深刻地闡述,提出會計的本質是“管理工具”。
第三種關于會計本質的理論就是信息系統論,Hendrickson、美國會計學會、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等持有此觀點。1966年,《論會計基本理論》中提出會計基本上是一個信息系統,該文獻是美國會計學會為紀念其成立五十周年而出版。在該書中提出企業應該向其利益相關者提供中立、客觀、公正、不偏不倚的信息,其所提供的信息不應為了某個特定對象,而是要為公共利益服務的。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這種觀點成為了美國會計屆關于會計本質的主流觀點。第四種觀點認為會計本質是受托責任,美國的YujiIjiri學者持此觀點,其認為會計是便于協調各利益集團之間財產經管責任的系統。此處的受托責任在本質上與會計目標提到的“受托責任”是一樣的,即會計人員是受托者,會計人員的職責在于履行好委托人交待的職責任務。
(二)我國關于會計本質的認識
我國會計屆對會計本質的認識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管理活動論,這一觀點是由我國會計學者閻達五、楊紀婉20世紀80年代提出。該理論認為會計固有的職能是反映、監督和參與經營決策,她是一種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這種觀點與管理工具論是有一定區別的,管理工具論僅僅考慮會計信息的收集加工過程,不強調其參與經營決策。
在中國,另一種可以與管理活動論相抗衡的觀點是信息系統論。這一觀點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余緒纓教授在《要從發展的觀點,看會計學科的屬性》論文中,提出“根據當前的現實及其今后的發展,應把會計看作是一個信息系統,它主要是通過客觀而科學的信息,為管理提供咨詢服務”。后來葛家澍教授也接受了西方國家關于會計信息系統論的提法,和余緒纓教授共同提出了會計信息系統論的觀點。
該觀點認為,會計是旨在提高企業和各單位活動的經濟效益,加強經濟管理而建立的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除此之外,以楊時展老師和郭道揚老師為代表的“受托控制論”,也對我國會計本質理論的研究具有重要影響。該觀點認為會計本質是對會計計量結果有控制作用的控制系統,而該控制系統是以受托責任為目的的。除此之外,伍中信學者也持此種觀點,其認為受托責任突出了會計本質和會計目標的高度耦合,并且反映了會計內在的矛盾運動,會計產生、發展變化的內在的矛盾運動來自“受托責任”,“受托責任”是對會計本質的恰當表述。
二、會計本質理論變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一)經濟發展推動會計本質理論的變遷
科技革命和一國的經濟發展政策對經濟發展具有重大作用。自20世紀60年代后期,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正迎來第三次工業革命,此次科技革命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也使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得到極大的發展。第三次工業革命是科技革命,本次科技革命中電子計算機的使用以及以全球互聯網絡為標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縮短人類交往的距離。正式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傳播的速度變得更快,信息傳播的成本更低,信息論、系統論和控制論的發展,也是這次技術革命的結晶。
信息科學的發展帶來的新思想和新技術,也打開了會計研究者的思路,人們開始重新探索和認識會計的本質與作用。隨著信息論、系統論和控制論的發展,美國會計學會和會計職業界開始逐步有了將會計的本質界定為一個信息系統的傾向。如果說西方學者對于信息系統論的探索是緣于第三次科技革命,那么我國學者對于該會計本質的認識得益于改革開放。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我國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此后,我國也開始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在會計理論方面,一些先進的會計理論逐漸被引入,這樣我國關于會計本質的理論分為兩大學派。
信息系統論學派認為,這一時期,信息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并且也將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引入了會計領域,這樣,會計人員對會計信息的加工更加便捷,因此,會計作為信息系統的本質就更加突出;管理活動論學派則認為,我國正在逐步實施改革開放,并且已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想法,我國市場要素正在不斷的完善,企業的規模也會越來越大,會計僅僅作為信息系統的功能是不能夠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會計也應該參與經營管理,突出會計對企業內部的功能。
受托控制論在我國的出現此時經濟的發展環境密不可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此時經濟發展成為國家的重中之重,而一國經濟的發展依托于企業的發展。企業發展與會計密不可分,企業重大的經營決策要依賴于會計信息。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會計應該發揮其控制作用,將過去、現在、將來結合起來,發揮其會計控制的現時作用。
(二)經濟危機迫使其發展
會計本質理論的發展并不總是順應經濟發展而變遷的。有時,會計本質理論的變遷是被迫的,是為了要適應當時的經濟發展。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會計屆普遍認為會計的本質是一種藝術,既然稱之為藝術,就不應該對其規范加以干涉、約束。
但是,1929年到1933年,美國在經歷了經濟大危機,企業破產,生產蕭條,股票價格一落千丈。這次大危機的原因除了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缺陷外,還有一個就是松散的會計實務和會計的濫用,此后,各國也就開始重視會計,認為會計旨在將具有或者少部分具有財務特征的交易事項,以有意義的方式即以貨幣來表示,予以記錄、分類和匯總并對其產生的結果給出合理解釋。
可以說,此次經濟大危機使得會計界開始重新審視會計本質,或是認識會計應該提供真實、不偏不倚的信息,或是認識到會計應該作為計量和監督的工具,因此,此次的經濟大危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會計本質由藝術論向“工具論”和“信息系統論”的變遷。
(三)會計本質理論的變遷對經濟的反作用
經濟發展與會計本質理論的變遷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會計本質的變遷也就影響著會計職能。會計職能是由會計的本質所決定的,是本質的具體化。
“管理工具論”和“管理活動論”認為在現代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會計的本質在于參與企業決策,在這一會計本質的影響下,企業會計被賦予了財務決策、財務控制兩個基本職能,而規劃未來財務活動、監控財務活動過程、分析財務活動結果、協調財務關系等職能則是由這兩個基本職能引申擴大而得出。如果會計人員能夠在企業經營中很規范的行駛這兩種職能,必然有助于企業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要履行控制職能,監督是必不可少的,對特定主體內部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綜合監督和督促,以確保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為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經營決策服務,從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受托控制論”的會計本質,認為現代會計能夠對社會經濟活動的過程進行系統的、全方位的控制,它是一種主動、多向式控制,避免了了傳統會計被動、單向式控制帶來的弊端,從而能夠將事前預測、事中控制與事后分析連接成一個整體,促使會計整體控制的功能得以有效發揮。事前預測主要是通過經濟預測,參與決策來實現;事中控制則是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通過核算和監督相結合的方法,對經濟活動進行控制,使之按計劃和預定的目標進行,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事后控制是在計劃執行完成后,對計劃執行的結果進行剖析并評價執行效果,為以后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經驗教訓。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的蕭條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會計本質理論的變遷,反過來,會計本質理論的變遷也促使經濟活動更好的展開,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會計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發展,同樣,會計作為一種計量工具,也反映著經濟的發展狀況。
縱觀歷史長河,幾乎每一種會計理論的形成、變遷都與經濟環境密不可分,是經濟發展的產物。經濟越是發展,會計理論越完善,尤其是在經濟發展遇到危機時,就更加迫切需要會計理論的變遷。同時,會計理論的完善和會計實務的進步又進一步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形勢的變化,現有研究中關于會計本質的理論又面臨著新的挑戰,對會計本質的思考是對會計最根本理論的探究,我們要依據經濟發展的形勢,勇于嘗試,大膽創新,推動會計理論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景曉娟,彭鈺皓.會計的本質與職能再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01).
[2]吳聯生.研究起點理論述評[J].會計研究,1998(10).
[3]謝德仁.會計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及會計理論體系[J].會計研究,1995(04).
[4]葛家澍,杜興強.財務會計理論:演進、繼承與可能研究的問題[J].會計研究,2009(12).
[5]王揚.財務會計的本質和特征-基于經濟學視角的分析[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02).
[6]樊培銀,顧莉莉.會計本質重新解讀[J].財會通訊,2013(07).
[7]謝志華,肖澤忠.會計與經濟運行[J].會計研究,2000(04).
[8]黃申.再論財務會計本質[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8(03).
[9]張曉東.淺談會計與經濟發展的關系[J].現代經濟信息,2012(10).
[10]王光遠,吳聯生.中國會計理論研究: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00(10).
拓展:
會計論文大綱
前言:
一般說來,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的目標就是要實現經濟效益 成本的最小化,也就是利潤的最大化。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是提高企業盈利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要確保企業經營利潤的不斷提高,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必須精打細算,加強成本管理,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成本管理、降低產品成本的對策措施。
一、論降低企業成本對企業效益影響的必要性
(一)、提高成本意識
(二)、理解成本的概念
二、就電纜產品的生產企業降低成本的思路以及推進方法
(一)、電纜生產企業的成本構成
(二)、爭對電纜生產企業降低成本需考慮的問題
(三)、節約經費對策
(四)、從經營資源入手降低成本
(五)、科學的降低成本方法
(六)、系統的降低成本方法
三、降低企業成本具體可行的途徑:
1. 提高產品質量.減少產品無形損耗
2.選擇適應資源能力的競爭模式
3.利用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原理
4.合理配置企業資源和有效使用資源,尋找和利用無需支付成本的資源組合.實現成本倍減
5.利用產品特色.打破傳統成本壁壘.增加盈利能力
6. 利用價值鏈分析方法.構建或優化企業的供應鏈
7.加速資金周轉,降低產品存貨及資金成本。
8.在企業內部成本達到極限時,利用外部資源有效突破成本瓶頸
四、根據電纜廠的一項產品為例,通過相關費用相關計算的方法來具體的分析如何降低電纜生產成本。
(一)、生產電纜企業現在的成本組成
(二)、通過可行的降低成本的方法改后的成本
五、合理的降低企業成本的途徑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遵循市場規則(游戲規則)
(二)、降低企業成本著重從人工、費用上考慮降低企業成本途徑的啟示:
1、努力提高管理創新和技術進步
2、加強策略成本管理
3.加強生產經營過程中價值鏈的管理
【探討會計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工商管理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論文02-12
林業經濟發展在氣侯因素中的因果關系論文01-26
試論藝術設計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論文11-29
會計與統計關系協調試析的論文04-01
中職學校師生關系的探討11-18
從檢驗角度探討臨床與檢驗的關系03-27
創業教育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11-18
漢語與外語的關系論文03-07
案例教學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探討論文02-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