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訂貨批量基本模型在工業4.0時代何去何從的論文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工業技術時代即將步入4.0的時代。那原來的經濟訂貨批量在4.0時代還有理論和實際意義嗎?本文通過對存貨決策中經濟訂貨批量基本模型的剖析,得出在工業4.0時代,經濟訂貨批量模型已經不適用于存貨的決策同時對未來存貨管理提幾點建議。
一、存貨的成本分析
為充分發揮存貨的固有功能,企業必須儲備一定的存貨,但也會因此而發生各項支出,這就是存貨的成本。一般教材認為存貨成本包括取得成本、儲存成本和缺貨成本。
(一)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是指為了取得某種存貨而發生的支出,包括購置成本和訂貨成本。
1.購置成本是指存貨本身的價值,即買價,等于采購單價與采購數量的乘積。在假設單價不變且無采購數量折扣的情況下,購置成本屬于固定成本,與決策無關。
2.訂貨成本指的是企業為組織進貨而發生的支出,如辦公費、差旅費、郵費、電報電話費、運輸費、入庫搬運費等。訂貨成本有一部分與訂貨次數無關,如常設機構的基本開支等,為固定成本與決策無關;另一部分與訂貨次數有關,和訂貨次數正相關,如差旅費、郵費、電報電話費等,這是訂貨的變動成本,屬于決策相關成本。
(二)儲存成本
儲存成本是指為了持有存貨而發生的成本,包括存貨占用資金的機會成本、倉儲費用、保險費用、存貨破損和變質損失等。同樣儲存成本中也包含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如倉庫折舊和職工工資等 ,屬于決策無關成本;存貨的保險費用、機會成本、破損變質費用與存貨的數量有關,屬于決策相關成本。
(三)缺貨成本
缺貨成本是由于存貨供應中斷而造成的損失,包括材料供應中斷造成的停工損失、產成品庫存缺貨造成的發貨損失和喪失銷售機會的損失(還應該包括主觀估計的商譽損失);如果生產企業以緊急采購代用材料解決庫存材料中斷之急,那么缺貨成本表現為緊急額外購入成本,通常此成本會大于正常的采購成本。
一般的高校財會教材經濟訂貨批量的基本模型就是利用上述分析出來的決策相關成本在加上以下假設條件得出來的:
①企業能夠及時補充存貨,②能集中到貨,而不是陸續③沒有缺貨成本④需求量固定且能確定,即D為常數⑤存貨單價不變,不考慮數量折扣,即U為常數⑥企業現金充足,不會因為現金短缺而影響進貨⑦企業所需要的存貨市場供應充足,不會因為買不到需要的存貨而影響生產。基于上述假設條件,為了方便標識和說明,設總成本為T;存貨年需要量為D;訂貨批量為Q;每次訂貨變動成本為K;單位變動儲存成本為Kc;年訂貨次數為N則確定經濟訂貨批量的模型(以下簡稱“基本模型”)是:與經濟訂貨量相關總成本:T = D/Q *K +Q/2*C,經濟訂貨批量Q=
二、工業4.0時代對基本模型的思考
目前我們所說的工業4.0是借鑒德國的工業四代指利用物聯信息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制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后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在工業4.0時代主要是實現工廠、生產和物流只能化。在這種背景下,當前的存貨決策模型是否還試用呢?筆者在第一部分已經闡述目前的基本模型的導出是考慮到存貨的相關成本只有取得成本里面的訂貨成本,儲存成本里面的變動儲存成本。但是在工業4.0時代,這些相關成本都將改變。
首先,存貨的取得成本包括購置成本和訂貨成本。在4.0時代,工廠所需的原材料已經不僅僅是物質,還是一種信息,對不同的消費者而言,由于需求和喜好不同,所需的原材料就不同,單價就會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購置成本就是一個可變成本;在實現了4.0以后供應、生產、銷售都是智能互通的,這些成本在一開始籌建期間的費用就已經形成了,后續只要固定的維護,所以訂貨成本此時就不在是變動成本了,而是固定成本。
其次,在工業4.0時代,材料的供應是直接實時用于生產,所以不需要倉庫來存儲,就談不上儲存費用了。雖然沒有存儲費用但是依然存在保險費用和運輸費用等,筆者認為這將會是以后決策需要考慮的相關成本。
最后,對于目前的基本模型里面是沒有考慮的,但是大家都清楚這一基本模型理論上是過時的,也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因為它的前提假設太過于完美。筆者認為,在工業4.0時代,缺貨成本是否存在,取決于工業4.0的發展深度。當供產涵蓋范圍沒達到一定廣度時,如果某部分消費者要購買的產品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材料,這樣就會有缺貨成本的產生。
三、4.0時代存貨管理的幾點建議
基于前文的分析,在工業4.0時代,與存貨決策相關的成本發生了變化:購置成本在決策時需要考慮;儲存成本不再存在,但是運輸費用和保險費用需單獨考慮;缺貨成本取決于未來互聯網、物聯網和云計算等現代技術對產業的變革和影響。所以未來存貨的管理應該著重解決以下問題: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這些新的技術創新和手段,使得供產銷真正實現一體化智能化,就可使得上述問題迎刃而解,并且進一步創造出高度智能化智能生產體系。
具體表現為:
①實時的供應計劃與執行實現智能實時聯接,即單位生產所需材料數量與采購能同時共享信息并即刻執行,以達到同步化。
②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使整個企業的供產銷全過程達到可視化。全過程可視化指的是供產銷的各方能夠全過程地對國內、國外甚至是全球的市場狀態和運營及時地反映,實時的追蹤物流、交易的活動狀態,做到及時監測和管控。
【經濟訂貨批量基本模型在工業4.0時代何去何從的論文】相關文章:
對經濟法基本原則思考論文03-02
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及時代意義探析論文11-28
古諾的經濟思想及其時代背景論文03-15
工業發展的論文03-23
計量經濟學模型使用中的常見問題剖析論文06-03
電力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途徑和措施探討論文03-03
工業發展研究論文12-09
知識經濟時代繼續教育的發展初探論文11-19
探討低碳經濟下我國工業園區發展思路的論文02-1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