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經濟轉型視角下中職學校專業建設的五個關系論文
【論文摘要】中職在專業建設過程中要處理諸多宏觀、中觀與微觀的關系。在經濟轉型視角下,怎樣更好地處理中職學校專業建設中的若干重要關系,筆者提出從白建與共建、集中與分散、穩定與發展、原則與靈活、一般與特色五個方面加以理性思考。
【論文關鍵詞】中等職校專業建設五個關系
我們知道,中職學校在專業建設過程中要處理諸多宏觀、中觀與微觀的關系,特別是在經濟轉型視角下,中職專業建設更要擺正自建與共建、集中與分散、穩定與發展、原則與靈活、區內與區外的關系,以全面提升中職專業建設的水平,為區域經濟轉型培養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
一、處理好自建與共建的關系
實訓基地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中之重,也是拉近學校培養和企業用人距離的重要保證。然而,在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單靠學校自身投入已經遠遠趕不上企業和行業發展的速度,滿足不了企業和行業發展的需求。因此,聚集各個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設新型的實訓基地,謀求一種雙贏機制,便成為中職學校專業建設致力追求的目標。在經濟轉型背景下,校企共建實訓基地應當凸顯其特點和要求。
第一,合作雙向化。即校企緊密合作,共同投資,共建計劃、共建隊伍、共建教材、共建課堂,實現雙向介入、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第二,選址園區化。即在選擇基地時,注重接近性原則,探索在區域工業密集園區建設實訓基地的新路子,將實訓基地建在園區、貼近園區、服務園區。第三,技術最優化。即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注重采用新設施、新設備、新技術,使共建的基地上規模、上檔次,成為本市乃至全省最大、最先進的實訓基地,為學生實習、實訓和各類職業培訓打下基礎。第四,功能多樣化。即實行產教合一,實訓基地的設備不但能滿足教學需要,而且還能滿足生產的需要,既有自己的產業產品,又有自己的實訓空間,形成一種既是學校,又是企業的氛圍。
二、處理好集中與分散的關系
在中職學校專業建設中要實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學校及其職能管理部門集中抓好專業建設中的設置、規劃、制度、財力、平衡等宏觀性的問題,而其中經常性、具體性和事務性等微觀問題則由大類專業(科系)進行管理。在通常情況下,學校及其職能管理部門主要是通過規劃、制度、財力、平衡四大看得見的手,左右抑或影響專業建設。在這里,規劃是改革之手:對專業建設進行有利于市場的統一規劃、協調和決策,讓其主動適應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制度是保障之手:制定和完善一批專業管理制度,讓專業建設走上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財力是支援之手:通過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向專業建設方面傾斜,重點支持各級重點或骨干專業的建設,增強專業的有用性、適用性和針對性,讓專業建設利益最大化;平衡是調節之手:對專業建設中的師資、基地、設備、實訓、就業等供求不均衡的部分進行調節,進而達到比較均衡的理想狀態。但是,中職學校專業建設畢竟牽涉到校區、基地、師資、課程、設備、招生和就業等諸多問題,僅有學校及其職能管理部門的集中努力是不夠的,形不成應有的合力,削弱了專業管理應有的氛圍,專業的實際需要每每與學校的工作要求相脫節。因此,在專業建設中更多的任務只能由負責具體全面管理的大類專業或科系來完成。它的成效顯而易見:有助于專業或科系的角色轉變,即變單一的教學模式為包括參與招生、實習、實訓、考證、就業等在內的全面管理;有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辦事效益;有助于強化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有助于提高學校培養與企業用人的接近性。
三、處理好穩定與發展的關系
中職學校專業設置必須建立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基礎上,其基本要求是保持專業的相對穩定性。一個專業通常需要若干年的全面建設,包括師資、基地、教學、教材建設以及經驗的積累等。很難想象,一個專業處于頻繁變化的學校,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來,而且專業設置頻繁變化,還會造成原有教育資源的閑置浪費。由于職業結構變化、人們自身發展需要和招生就業市場的競爭,專業建設必須立足于學生、專業和區域的實際,隨著區域經濟、市場需求和職業環境的發展而發展。 首先,在服務學生中抓發展。堅持一切為學生服務的理念,無論是目標的制定、模塊的選定、課時的安排、教學內容的選擇,都要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為學生的擇業、轉業和創業奠定基礎。
其次,在形成集群中促發展。由于單個專業力量單薄,且過于分散,形不成合力,難以提高專業的整體水平,因此,在專業建設中,要注重專業集群的建設,即以一個核心專業為龍頭或依托,派生出一些市場需要的相關抑或相近的專業,構建以核心專業為主、基礎共用、分支較細但又緊密聯系的專業體系。它具有顯著的優勢:能夠在基地、師資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實訓設備的利用牢;能夠充分利用原有的優勢,拓展或派生出適應新行業、新工種、新崗位的專業;能夠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幅射帶動群內專業共同發展、共同提高;能夠保持適度的專業規模,為區域經濟建設培養一批緊缺的技能型人才;能夠形成專業品牌,實現規模化、集團化和連鎖化辦學。
第三,在主動適應中謀發展。把優質就業率作為辦學的重要指數,緊緊圍繞區域經濟轉型的目標定位,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以過程為導向,全面提高專業的市場占有率。在專業設置上,主動融人區域經濟轉型,提前設置或開設一批當地經濟所需要的新專業;在專業調整上,主動服務區域經濟轉型,根據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的需要,對專業進行包括場所、結構和人員在內的調整,讓所沒專業與區域龍頭產業相一致;在專業設備上,主動適應區域經濟轉型,通過建立健全專業實訓基地、按專業教學要求配齊先進設備來提高學校培養與企業用人的接近性。
四、處理好原則與靈活的關系
一方面,中職學校專業建設必須恪守服務性、適應性、效益性、發展性等原則,不要隨意違背。另一方面,又要在這一原則指導下,靈活處理好專業建設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南于市場的千變萬化,需求情況可能與預想不合,必須建立靈活的反應機制,具體地說要做到五個“活”:一是設置要活。不但可根據已開設的專業來建立一個職業群,確定幾個相關專業,還可根據市場調查分析和本校實際,推出新專業,組成新模塊,真正按市場機制需求,靈活變化專業。二是層次要活。根據學生的文化基礎、技能水平和能力的不同而實施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三是課程要活。課程內容必須隨新技術的發展而發展,隨著企業需求的調整而調整,不斷充實專業模塊的內容。四是比例要活。把握好文化課、專業課和實習課的比例關系,根據專業要求、工種性質和培養目標的不同,適當調整其具體比例。五是選擇要活: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基礎、精力、求職意向等選擇模塊和項目,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五、處理好一般與特色的關系
在建設好一般專業的同時,應注重突出專業特色,既要反映學校專業方面穩定的個性面貌,也要反映所在區域內產業結構特點,積極建設一批與當地主導產業緊密結合的特色專業,形成中職學校專業建設的亮點,再通過這些特色專業的示范作用,帶動專、建設的整體優化,從而為學校創造品牌效益。在目前情形下,特色專業建設至少有以下問題可以考慮。
一是明確培養目標。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適應人才市場的變化,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為區域經濟和豐十會發展培養生產、服務、經營和管理一線的技能型人才。二是組建優秀團隊。通過引進、培訓、蹲點、掛職等途徑,在該專業領域配備一支數量足、水平高、能力強和影響大的優秀專業教師團隊。三是建設品牌基地。以校企合作懇談會為平臺,與企業共建大型區域實訓基地,要求設施一流、技術先進、環境仿真、資源共享、功能齊全,能夠滿足學生技術、技能和綜合能力訓練的需要。四是實施課程改革。建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讓學生的職業定位更加清晰,讓特色專業的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的創新走在同類學校的前列,實現學生素質與企業需求之間的無縫對接。五是拓寬發展空間。鑒于一些區域生源萎縮的實際,中職招生可考慮向區外、市外直至省外延伸,拓寬中職生源。同時,在立足為當地服務的基礎上,向區外的沿海城市、周邊地區和西部地區輸送人才,打通畢業生出市、出省就業的渠道,做強、做大和做活中等職業學校。
【試析經濟轉型視角下中職學校專業建設的五個關系論文】相關文章:
經濟轉型視角下中職學校專業建設的五個關系11-19
分析經濟轉型與低碳經濟間的關系論文02-19
試析中職學校文化建設11-18
試析交易成本視角下的農民工勞動關系12-10
試析經濟發展創新驅動轉型03-28
績效審計視角下經濟責任審計問題的分析論文03-01
體驗經濟視角下大學生專業學習體驗模式03-01
試析中職學校體育困境與出路11-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