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的論文模板
本文在總結宏觀經濟學課程特點的基礎上,論述了在教學過程中教材選擇、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提出重視啟發式教學、案例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研究式教學以及實踐教學的教學理念,以期探討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途徑與方式。
一、《宏觀經濟學》的課程特點
1.體系完善,理論抽象。宏觀經濟學在一系列假設的基礎上,運用抽象分析方法,以國民收入為主線,構建了一個總量(GDP)、三大模型(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和四大問題(失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的理論體系。宏觀經濟學的很多原理在經過歸納總結后,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宏觀經濟學有大量的數學推導和數學模型,運用邏輯上的抽象推理,將經濟社會中各種不同的經濟活動抽象為單純的數學符號,然后使用大量的數學公式和數學模型去演繹人們的經濟活動。
2.流派眾多,內容龐雜。宏觀經濟學的發展從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開始,經歷了新古典綜合、貨幣主義學派、理性預期與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真實經濟周期理論,發展至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由于經濟問題的復雜性和多因素性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學者通過抽象分析,選擇有限的決定性因素研究經濟問題。由于對經濟問題中同一因素的重要性認識不同,西方學者對問題中的決定因素選擇不一樣,導致研究的假設存在差異,經過邏輯推理、計量檢驗的結論、相應的政策自然不同。因此,各學派形成了自己的理論特點和主要觀點,與微觀經濟學理論不同,宏觀經濟理論存在分歧與爭論。
3.學科關聯性強。宏觀經濟學以社會總量為研究對象,形成了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總供給和總需求是決定短期國民收入的兩個主要力量,涉及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國際市場和勞動市場;與此相對的是長期決定分析即經濟周期論和經濟增長論。因此,以宏觀經濟學為基礎,形成了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經濟學等之間的聯系。通過宏觀經濟學的學習,學生熟悉和掌握宏觀經濟理論研究的方法和體系,為后續課程奠定必要的基礎。
二、提高宏觀經濟學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一)結合學生特點選擇教學材料
經濟學院主要采用由中國人民大學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宏觀分冊),該教材介紹了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其內容簡單,框架清晰,涉及的數學工具相對較少,適合作為本科生的入門教材。同時,為了促使學生全面地掌握、理解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教師為學生列出課后閱讀材料作為補充讀物。
(二)合理設計課堂講授內容
經濟學院宏觀經濟學的教學課時為54學時,因此只能保證講授最基本的經濟學理論。在教學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合理設計課堂講授內容。因此,在教學改革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學習能力,合理制定課程的教學目標,進一步優化設計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探索多樣化課堂教學方法
1.重視啟發式教學。宏觀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民族院校的學生主要以少數民族學生為主,部分少數民族學生來自偏遠的少數民族聚集區,他們的漢語水平和數學基礎都相對較差,過于注重利用數學推導和數學模型進行理論講解,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并降低其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素材,啟發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從而引導學生運用宏觀經濟學理論探討現實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模型的理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對所講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學習,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達、討論的機會,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研究問題的能力。
2.重視案例式教學。案例教學是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以及學生的特點,運用典型案例,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性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最大的特點是培養學生的實務性和創新性,這一點正是經濟管理專業學生最需要的,也符合民族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案例教學中關鍵的問題就是要選擇、收集具有代表性的經濟學案例,選擇學生有能力分析討論的案例,同時要使用本土化的熱點案例進行教學和討論,這樣易于引起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分析當前經濟問題。其次,要求教師自身應當關注熱點經濟問題,注重收集新的經濟資料,而且能夠對經濟問題有比較深入的分析。第三,在案例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該要求學生課前閱讀案例的相關材料,給學生列出一些思考題,讓學生積極思索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分析,初步形成解決方案。
3.重視討論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的目的在于通過討論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寫作、口頭表達以及研究和創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具體來講,首先,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確定需要討論的主題,并對學生進行分組;其次,引導學生課后通過圖書館、網絡等途徑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然后,組內同學針對問題展開討論并形成觀點;下一步即在課堂上,各組成員代表闡述各自的觀點,教師或其他組的同學可以進行提問,形成辯論;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發言,分析討論的結果,并對該專題進行更深入的陳述。討論式教學適用于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比較感興趣的內容。討論式教學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更有助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培養其創新思維、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宏觀經濟學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重視實踐性教學。宏觀經濟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利用經濟學理論和方法分析現實經濟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和問題。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實踐性教學。課堂上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外時間可以通過舉辦學術講座、辯論會、經濟論壇等各種活動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經濟學院舉辦的“經濟案例分析大賽”,在實踐性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大賽分為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環節,參賽的同學可以以同專業或跨專業的形式組成團隊。在初賽階段進行自選案例分析報告的評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實地調研和數據收集,最終上交一份完整的案例分析報告。評委老師將對參賽作品進行全面審核后給出分數,依據得分情況評選出晉級復賽的小組。進入復賽的團隊需要制作一份自選案例分析報告演示文稿(PPT)進行現場展示,展示之后將進行評委老師提問及選手答辯環節。決賽則由團隊風采展示、自選案例分析報告PPT展示、選手答辯三部分組成。通過這種形式,可以考察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在展示過程中表現出的團隊風采,協作能力,反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等。除此之外,經濟學院每學期都舉辦一期“經濟沙龍”,通過自由辯論、自由發言的形式,鼓勵學生關注經濟問題,提高運用經濟理論及方法的能力,也成為本課程的特色實踐教學方式。
5.重視研究式教學。在研究性教學方式中,教師可以把科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進展引入教學活動,賦予教師“教”的創新性內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科學研究之中,在研究中學習、實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不畏權威的批判精神。例如,在設計“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理論”這一章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和學生在課前應該通過課前調查認識我國經濟增長的表現;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認知經濟增長的內涵、特征變現,系統掌握經濟增長的理論模型及影響因素,使學生建立經濟增長的理論分析基礎;確立研究專題,在吸收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師生進行研討和調查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撰寫課程論文或研究報告,并且給予修改和評價。總之,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研究式教學模式,對培養具有主動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四)考核方式的選擇
根據宏觀經濟學的教學目的,應該建立以考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為基礎,以綜合運用能力為重點,以學習態度和實踐能力為參照的綜合考核方式。傳統的閉卷考試形式在命題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合理分布題量,把握主觀題和客觀題的比例,以防止學生通過考前死記硬背的方式取得高分,無法達到檢驗學生運用經濟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因此,還應該加大考核學生實踐能力的比例,通過課堂討論、課程論文、研究報告、課后習題等方式檢驗學生的實踐能力,將實踐考核成績計入學生的平時成績或期中成績,并結合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課程評定成績的依據。
【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的論文】相關文章:
宏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思路論文04-22
字體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03-18
字體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分析論文11-23
《光學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論文03-06
廣告設計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與研究論文11-23
制茶工藝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論文12-04
淺析暖通空調系統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的論文12-05
高職Photoshop 網頁美工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分析論文03-18
環境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12-05
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3-0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