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校“醫教結合”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究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特殊教育學校“醫教結合”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究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特殊教育學校“醫教結合”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究 篇1
特殊教育面對的是殘疾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特殊教育學校要提高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滿足殘疾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的需求,實現“醫教結合、綜合康復、潛能開發”的目標,提高特殊兒童的康復教育水平。教學中可以采用“醫教結合”的教學模式,“醫”是手段,“教”是目的。要統整課程,康復教育與學科教學合理布局;因材施教,個別訓練與集體教學相輔相成;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康復多位一體化。
特殊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各類殘疾兒童的教育需要,挖掘兒童的潛能,使他們增長知識、獲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成為有用之才。因此,在教學課程、教學形式、教學資源等諸方面都要嘗試進行改革,將醫療康復和教育開發有機結合,對殘疾兒童進行缺陷補償教育,完善他們的人格,使他們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身心都能得到醫治和康復。
一、實施“醫教結合”教學模式的意義
特殊教育的對象往往需要接受較長時間的康復治療。家長們從發現孩子異常到接受現實,在這個反復而又漫長的過程中首先想到的是尋求醫生的幫助。對特殊兒童而言,首先要解決的是醫學上的鑒定與治療,因此康復治療大部分時間是在醫院進行的,醫生會利用醫學知識對患兒進行治療、對家長進行指導。而學校要想對特殊兒童進行康復治療存在一定的困難,畢竟教師不是醫生,針對特殊兒童生理方面的問題無法像醫生那樣提供專業的解決辦法。美國的《殘疾個體教育法案》中提出,應大力發展基于學校的康復治療模式,并使之成為教育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特殊兒童來說,他們既希望能在醫學方面得到很好的治療、在康復訓練方面得到專業指導,又希望能在學校教育中學有所得。因此,我們應積極探索“醫教結合”的教學模式,為特殊兒童的康復和學習服務。
二、實施“醫教結合”教學模式遇到的現實困難
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培智學校已經嘗試通過改編教材、創新康復模式、改革教學方式、增強功能學科實用性來提高學生的社會生活適應能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相對落后的邊境地區,實施“醫教結合”教學模式還面臨許多困難。
1.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方向感到迷茫
在邊境地區的特殊教育學校,很多教師都畢業于普通師范院校,他們雖然具備基本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但是與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為了彌補這一欠缺,教師需要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目前,“醫教結合”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對醫學康復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在課堂教學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要經過醫學驗證適合特殊兒童。無論是對于普師還是特教專業畢業的教師來說,這些都是在自身專業發展的道路上面臨的新問題。很多教師對自身的專業發展方向感到迷茫。
2.如何利用好教學設施和設備
由于特殊教育有其特殊性,在學校建設方面自然與普通學校有所不同。特殊教育學校除設有普通教室外,還設有專用教室,如音樂(律動)室、書法繪畫室、儀器室、家政室、體育健康訓練室等,同時還配備了保證特殊教育、教學和學生康復需要的設施、設備、模型和康復器材等。而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學設施和設備更新的速度也很快,如何利用好這些設施和設備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雖然引進新設備后,通常都有廠家的技術指導給教師進行培訓,但是培訓的時間緊、任務重,教師們往往不能完全消化理解,在教學中也不能把這些設備充分利用,因此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3.如何實現“醫教結合”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終極目標,教師圍繞這一目標設計教學環節,根據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特殊教育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個體殘疾程度不同,往往要針對學生個體的差異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甚至是一個學生一個目標。“醫教結合”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康復目標,把握好“醫”與“教”的方式,使這兩方面有機結合,幫助特殊兒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我國的特殊教育起步較晚,沒有更多可供借鑒的經驗,如何實現“醫教結合”是教師面臨的一個很大的難題。
4.如何使學校教育與家庭康復多位一體化
學校擁有的專業教師和專業設備能夠保證學生進行科學的康復訓練,但學生在校的時間有限,這就制約了學校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家庭教育對特殊兒童來說至關重要,甚至是比學校教育還要重要,因為孩子在家里的時間是最長的,所以家長的認識必須要提高上來,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康復與學習。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資源使學校教育與家庭康復多位一體化,這也是需要我們探索的重要問題。
三、對“醫教結合”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特教學校是學校,也是康復機構,要堅持“挖掘潛能,增長技能,完善人格,適應社會”的培養目標,面對困難要迎難而上,積極進行教學改革。
1.統整課程,康復教育與學科教學合理布局
可借鑒其他學校課程改革的做法,嘗試采用“技能目標——主題訓練——康復教育”的課程模式。課程目標的設置要注重技能的功能性、生態性和生活性,以技能目標的導向性開展主題生活技能訓練,并圍繞主題技能訓練模擬真實情景、按季節的更替進行室內或室外的康復教育訓練。課程設置可分為主題技能課程和康復課程,其中主題技能課程以生活適應技能訓練為核心,康復課程以身體機能康復訓練為主,以“技能目標——主題訓練——康復教育”的模式將兩類課程有機結合。
根據學生年齡和身心特點,低年級(一、二年級)為康復初期,在課程設置上主要以康復課程為主,以教育技能課程為輔。中年級(三、四年級)在經過低年級的醫學康復訓練后,再學習教育技能課程。教育技能課程和康復教育課程可以各占一半。高年級則以教育技能課程為主,康復教育課程為輔。
每周教師都要進行集體教研,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下一周的技能目標,并梳理“主題訓練實施方案”。各康復教師要根據技能目標主題制定康復輔助方案,以學科教學為載體,融入康復手段,輔助實現康復目標,達到課堂教學與康復訓練的有機整合。
2.因材施教,個別訓練與集體教學相輔相成
注重集體教學與個別訓練相結合,堅持以挖掘學生的生理能力為目標,把康復目標和學科目標有機整合。既關注學生學科知識的獲得,更關注學生基本社會生活能力的提升,達到標本兼治的育人目的。
在開設康復輔助課程的同時,還要開設個別康復實驗課程,挑選學生,配備康復目標輔導教師。教學內容包括語言康復以及情緒與行為干預等,每天學習時間不少于2課時,每節課時間為30分鐘左右。其他的集體康復課程每天安排2課時,每節課時間為35分鐘左右。
3.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康復多位一體化
康復手段的介入要符合科學性,利于學生的個體發展。“醫教結合”倡導現代醫療手段和方法整合,通過改善學生在運動、感知、言語和語言等方面的問題來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特殊教育學校要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多位一體的網絡體系,不斷拓寬康復教育渠道,幫助特殊兒童實現康復目標。還要定期進行家長培訓,建立家校聯系簿,開通班級博客,組織教師家訪。教師要幫助家長樹立信心,轉變觀念,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康復訓練中來,與孩子一起參加活動,從中了解一些教育訓練的技巧和方法。
此外,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生活和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改變學生因受智商和能力的限制而形成的孤獨性格。在班級里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趣味活動課,教學生玩下棋、拼圖等多種游戲,為特殊學生與其他小朋友的相處搭建平臺。
特殊教育的春天已經來臨了,我們要繼續努力探索“醫教結合”的教學模式。對“醫教結合”的理解,不要神化,不要漠視,不要望文生義,要尊重,要學習,要適度開發。總之,“醫教結合”不僅是一種科學的教育教學模式,對于特殊教育學校來說更是一場辦學模式的變革,需要我們今后努力實踐與探索。
特殊教育學校“醫教結合”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究 篇2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特殊教育事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使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權利得到了進一步保障。但它的發展與社會的實際需要還有一定的距離,在特殊教育的過程中還仍需要完善。本文對特殊教育初中數學教學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提高特殊教育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特殊教育之所以“特殊”,首先是因為教育對象是一些不同于正常孩子的特殊群體,多存在聽力、視力、智力落后、言語、情緒和行為等障礙。其次是教育方法的特殊,除了使用一般的教學手段外,更多的是使用經過特別設計的課程、教材、教法和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設備,對他們進行旨在達到一般和特殊培養目標的教育。在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實踐中,對學生的關愛、耐心和心理調適也有特殊作用,會讓這些特殊的孩子體會到愛,更好地融入正常生活,收獲更多的信心和快樂。
1、特殊教育的現狀和問題
1.1特殊教育的現狀。
特殊教育的現狀仍然不容樂觀,在特殊教育的課堂上,網絡應用少,計算機等多媒體技術應用有限,再加上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老師有時又不能物盡其用,導致學生很難吸收到更多的知識。創設情境,情境式教學應用不足,由于特殊教育針對的學生情況比較特殊,所以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接受能力也不盡相同,現有的特殊教育數學課堂上教學形式相對單一,教師講授的方式單調,對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顯,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不足,沒有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1.2特殊教育數學面臨的問題。
特殊教育教學理論不夠豐富,相比大眾教育,特殊教育由于針對的學生數量少,學生的情況復雜,更多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化,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授課形式,因此針對特殊教育的教育學理論遠遠不如針對大眾教育的教學理論研究程度深,教學手段和課堂設計豐富。難以實現對學生的一對一針對性教學,有一些學生由于先天性缺陷,對教師同樣的授課形式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有的學生對教師授課內容理解程度低,有的學生對教師的授課方式或者對課程本身有很深的抵觸情緒,這就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設計,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引導式教學。
2、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要點
2.1關愛是特殊教育的基礎。
面對著一個個異于正常孩子的特殊孩子,教師要給他們更加特殊的關愛。一把糖果、一個擁抱能讓他們更喜歡你,整理衣物鞋帽、扶他們走下樓梯能讓他們更相信你,有了喜歡和信任,才能使他們在學習時更好地配合教學。把更多的課余時間留給孩子,陪他們游戲,和他們交流,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世界。你會發現,他們的眼神清澈,他們的笑容燦爛,他們對新事物、新知識充滿興趣。關愛對他們來說是生存的希望,更是成才的階梯。
2.2耐心是特殊教育的關鍵。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特殊孩子在理解、記憶、操作、認知等方面的能力遠不及正常孩子,這也是制約孩子發展和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教師有更多的耐心。一個音節、一個數字、一個筆畫、一個動作都需要上百次的重復講解、演示。在教學中,還要輔助圖片、模型、手勢等形形色色的手段,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吸引他們注意,加深他們的'記憶。有時還要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進行單獨輔導。耐心的背后是枯燥和艱辛,也正是因為耐心,才讓這些特殊的孩子收獲了知識,體驗了快樂。
2.3心理調適是特殊教育的輔助。
對于特殊孩子甚至家長來說,心理上的調適尤為重要。它是教育能否持續能否取得成效的支撐力量。由于自身情況的特殊,面對歧視、嘲諷、譏笑等等情況,很多孩子選擇了逃避躲藏,即使是在群體中,他們也會因為自尊和恐懼,而采取哭鬧、摔打物品、沉默等方式保護自己,宣泄情緒。所以幫助他們調適心理非常重要,帶他們走進大自然;讓他們和健全孩子交流、游戲;把他們的學習成果展示給家長;讓他們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等等,這些方法會逐漸幫他們樹立自信,走出心靈陰影。也只有這樣,才會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
3、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3.1采用直觀教學方法。
學生特殊的生理因素決定了他們學習的途徑。對于特教的學生來說,視覺是他們學習的主要途徑,他們主要通過視覺接受信息來進行知識的學習。從學生的這個實際出發,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采用一些直觀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聾啞生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實物展示、圖片展示或者多媒體等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讓學生對這些直觀形象的畫面進行觀察和思考,然后教師再進行語言教學。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聾啞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3.2用表揚、鼓勵等激發特殊學生的愉悅情感。
維果茨基理論中的“最近發展區”是大家最熟悉的概念之一。最近發展區是指獨立行為水平和幫助行為水平之間所存在的一個區域,孩子在發展區內的發展就是幫助行為變為獨立行為的過程。數學活動的開展建立在師生共同建構的基礎上,言語引導鼓勵學生參加活動,能產生積極的課堂氛圍。我們常運用表揚、鼓勵對學生的行為或言論的肯定評價,它有著強化作用,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產生愉悅的情感,調動特殊兒童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表揚的形式多種多樣,有集體的、個別的、口頭的、書面的,如點頭、微笑、夸獎、貼紅花、五角星、插小紅旗、獎勵玩具等,當孩子回答正確時,如果老師不置可否,將會挫傷他的積極性;而當老師用點頭、微笑或夸獎的話等方式表揚他時,會使孩子產生喜悅、愉快的心情而更積極地參與活動。
3.3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
對于特殊教育中的數學教學而言,合理的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實現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科學的教學手段的選擇能夠促進教師教學的效率,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形狀認識”內容的講授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三角板、黑板、籃球等不容形狀的物體,讓學生對這些物體進行分類,使得對這些物體形狀進行有效的感知,從而實現對知識內容的掌握。
4、結束語
總之,特殊教育中要充分考慮到聾啞學生的特點,不斷更新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讓課堂更為活躍,讓學生更為積極。讓陽光射入聾生的心靈,告別自卑,迎接燦爛的人生!
【特殊教育學校“醫教結合”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究】相關文章:
醫教協同模式下基礎醫學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論文07-11
《民法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論文12-09
工商管理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探究論文06-15
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論文07-31
探究教師教態與課堂教學效果的論文08-20
法學實踐教學與法律職業契合模式10-24
法學實踐教學與法律職業契合模式分析08-06
市場營銷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11-11
工商管理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論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