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教育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創新創業教育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1
摘要: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加強高等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有效融合發展,不僅是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進的必然要求,還對提高現代復合型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科技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創新高等教育教學理念,加快教學內容調整與完善,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深入融合發展,是新形勢下提高人才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專業教育;創業教育;融合路徑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強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融合發展已成為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中不同的教育形式,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手段等方面具有差異性,但從高等教育發展過程看,二者之間具有內在的密切聯系[1]。特別是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已經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統一整體,二者之間的融合度不斷增強。創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創新教育理念,越來越顯示出自己的必要性。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創業教育理念和理論融合到專業教育教學中,對幫助大學生培養創業精神、創新思維、職業素養,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基本內涵及相互關系
(一)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基本內涵
專業教育是在高等教育深入發展的基礎上,隨著學科與職業的分化而興起的,主要為提高人的專業技能,實現更好就業做準備。專業教育教授的內容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主要使受教育者在接受系統的專業知識訓練后能夠從事與專業教育相關的工作。通過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促使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為將來走向社會、投入社會實踐做好準備。因此,專業教育是立足于某一行業或專業領域培養專業化人才。專業教育在19世紀剛剛興起的過程中遭到大學的普遍反對,因為它不符合當時占主流地位的自由主義教育思想。自由主義教育主張尊重人的自由發展,強調人的外在表現性與體驗性的自我需要。專業教育所強調的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專業技能的強化,與當時占主流地位的自由主義教育理念截然不同,被看作一種狹隘的、束縛人的精神與心靈發展的教育。隨著教育的發展,到19世紀中后期,專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越來越突出,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到20世紀初期,專業教育思想已成為大學教育的主流思想。創業教育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育形式,通過一系列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獲得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就業觀念、技能和心理品質[2]。在當前創新創業的社會大背景下,大學生既是走向社會的求職者,也是工作崗位的創造者。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與創業能力為核心,在教育過程中通過精心編排課程內容、教學環節、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視野開闊,富有創新創業精神,勇于挑戰自我,具有迎難而上、堅忍不拔的堅強意志和優秀組織管理能力的創業型人才。
(二)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關系
1.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著明顯的區別。從嚴格意義上講,專業教育不同于創業教育,專業教育是一種教育策略和方式,它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當今就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而發展起來的,是為培養具有一定專業技能、較強崗位適應能力的專業人才而出現和發展起來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本質是一致的,即為大學生順利實現就業,在社會發展中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職業指導教育對提高人才質量,培養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使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順利實現就業具有重要的作用。2.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創業教育雖然在教育理念、教育內容上與專業教育不同,但創業教育不能脫離專業教育而孤立存在。創業教育的發展必須以專業教育為基礎。同樣,創業教育的發展為專業教育的改革和完善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工作崗位和內容的不斷變化,在客觀上要求專業教育內容相應做出調整和完善,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融合度不斷提升。專業教育調整的內容與提高人才對日益多樣和多元的社會發展的適應度有關,發展創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適應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要求,改變傳統教育理念模式與時代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缺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在當代和將來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學會生存,更好地生活,實現人生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是相融相通的。
二、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融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為進一步做好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教育部先后制定出臺一系列政策,對加強創業教育做出具體部署,明確要求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學生創業就業指導機構,完善相關制度,配齊配全辦公場所和人員,建立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就業創業指導隊伍,為大學畢業生的職業規劃、就業創業指導、信息決策咨詢等提供全方位服務。
(一)加強創業教育指導是提高專業教育質量的客觀要求
創業教育注重培養人才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與職業素養,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必然要求。特別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是一體的,專業教育下的創新創造能力培養是創業教育下創業能力的基礎與支撐,創業能力是創新創造能力的具體實現形式,只有將創新創造與創業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高質量的專業教育,專業教育的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要求,實現專業教育承擔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培養的主體功能。
(二)創業教育不能脫離專業教育而存在和發展
創業教育是圍繞學生的專業學習、人生發展方向、職業規劃、就業創業能力提高、用人單位人才需求等方面開展的教育形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成功率,創業教育主要是通過培養人才的創新創造意識為創業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撐[3]。創業教育不能脫離專業教育而孤立存在和發展,必須以專業教育為基礎,適應經濟社會和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的實際,加快專業教育內容與教學模式改革,實現與創業教育操作層面的對接,是當前充分發揮專業教育基礎作用、實現二者有效融合所亟須解決的問題。
(三)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是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必然要求
創業教育的發展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與專業教育不同的新型教育方式,創業教育立足于時代發展與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不是對原來教育的細枝末節的修補與完善,而是深層的具有根本性的教育方式。各高校只有把創業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并作為一項系統的綜合性的教育改革工程,加快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才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綜合辦學水平。
三、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發展下的路徑選擇
(一)轉變教育理念,強化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發展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探尋二者融合發展的路徑首先要轉變教育理念,深刻認識做好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重要意義,不僅是深化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還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以及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創業教育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職業規劃、創業能力、提高就業創業成功率為目標,堅持知識、素質、能力三位一體的教育觀,強調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專業教育與全面發展相結合,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因此,要遵循人才培養規律,無論是在創業教育還是專業教育的過程中,關鍵在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創造性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愛好,改變傳統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注重教學策略、教學手段的改變。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設計,不斷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業精神與職業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協調發展能力。雖然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背景、內容不同,但它們在教育根本目標與價值取向上是一致的[4]。專業教育作為當前高等教育的主流,是創業教育發展的基礎,專業教育在創業教育的發展下,不斷對自身的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進行改革與調整,正是高等教育的深入發展推動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進程,使得不同教育發展的路徑更寬廣。
(二)深化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改革,促進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進程
促進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發展,在轉變教育理念的基礎上,還要加快課程體系與教育教學內容改革。在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下,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性不強的問題較為突出。很多高校認為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割裂開來,教師在專業教育過程中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職業規劃、未來人生發展方向、創業意識、創業精神與職業素養的鍛煉與培養,使得學校教學與社會實際嚴重脫節,降低人才培養的質量,學生的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嚴重不足。因此,高校要改變傳統的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體系,對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資源進行整合,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為核心,構建綜合性的課程結構與教學內容體系。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堅持以專業教育為根基,立足專業教育主導地位,創新職業指導教育與創業教育課程內容形式,教育引導學生在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創業素質、職業素養的形成。
(三)對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教師隊伍資源進行整合優化
當前,我國高校教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與創業教育不相符合的地方,突出表現為專業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開展職業指導教育、創業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創業教育還沒有形成系統性,沒有完全納入到學校日常教育范圍內。因此,加快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進程,加強教師資源隊伍整合顯得尤為重要。在開展創業教育過程中,任課教師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還不夠,對學生創業能力、職業素養的指導缺乏針對性。必須從校外引進具有豐富創業實踐或職業經歷的企業家或社會知名人士到校兼職,優化教師結構,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加快創業教育實戰實訓與專業教育實踐融合進程,為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創造條件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專業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目標逐步轉變為對學生創新思維、創造精神與創業能力的綜合訓練培養。創業教育作為新的教育形式,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戰實訓能力的訓練,以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創業項目等為載體,對學生的創業能力、職業素養等進行針對性、個性化的指導訓練,在實戰模擬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業實戰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各實習實訓基地、項目實驗室將專業實踐與專業教學、專項技能訓練與技術應用等進行充分融合,在訓練學生創業能力的同時,注重學生專業意識的培養和執業行為的規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無縫融合對接。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標準的不斷提高,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職業規劃能力、職業素養等綜合素質顯得愈發重要,進一步加快實踐教學與職業指導、創業教育的實訓實習的融合進程,二者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統一于高等教育整體發展之中[5]。同時,教育的整體性特點,使得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互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它們在教育的最終目標上是一致的,創業教育目標通過專業教育的實施來實現。因此,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呈現出相互促進、不斷融合的關系,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滲透、融合、促進和發展已成為現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在專業教育發展中,要把與創業教育有關的內容納入進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夯實學生創業就業的基礎。只有實現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促進,才能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職業素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之間的深度融合已成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高等教育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家有關部門和高校要深刻認識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創新發展的重要意義,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二者的融合發展進程,同時,在推進專業教育與創新教育的融合發展中,要針對不同層次教育的特點,在堅持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根本一致性原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牢固樹立“基礎理論知識學習以側重專業教育為主,專業技能和社會實踐實習以側重創業教育為主”的基本思路,轉變傳統教育教學觀念,創新教育模式,優化課程結構,調整完善教學內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培養專業技能強、創新創業能力強、綜合素質強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英,肖麗梅.論我國高校學科教育與創業教育的相互促進[J].商業經濟,20xx(3):77-79.
[2]史永安.大學生創業教育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xx(3):55-56.
[3]王揚銘.在大學生中深入開展創業教育的戰略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xx(3):12-13.
[4]薛灘,王軍紅.職業教育與學科教育的相互融合與發展[J].職業技術教育,20xx(10):88-89.
[5]黃茂,論大學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J].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xx(12):121-123.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2
摘要: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是工科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是國家向創新型社會轉變的必然要求。創新創業意識培育方面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及校內外相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尚未建立等問題,新生入學教育應從意識激發、文化熏陶、實踐提升三個層面來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關鍵詞:創新創業;意識培育;新生
入學教育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建立校企、校地以及國際合作的協同育人新機制。[1]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生邁入高校后的“第一課”,做好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對新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新常態下,工科高校應注重激發新生創新創業熱情,多維度、多途徑促進新生創新創業意識萌生和實踐轉化。因此,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育前移并融入新生入學教育,就成為實現工科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應然要求。
一、創新創業意識培育融入工科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必要性
(一)新生入學教育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性工作
新生入學教育是新生步入大學后的第一課。新生入學教育的質量不僅關系著新生融入大學生活的速度、廣度和深度,也對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推崇創新、追求創新的新常態下,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是社會對大學生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民族創新能力和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支撐。[1]基于此,工科高校發展的重要目標和戰略應圍繞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想、創新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來確立,樹立“強化創新意識、訓練創造能力”和“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教育理念,將創新教育納入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通過激發新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業思維和創新創業能力。將創新創業意識的培育融入新生入學教育環節,在大學新生中播撒創新創業的種子,可以有效幫助新生增強創新創造的自覺性和針對性,從而為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生成才成長的重要支點
大學新生是一群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強的青年群體。要把握新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的關鍵期,從大學新生入學教育階段開始,主動根據新生的思想心理特征及需求,精心設計新生入學教育方案和內容。新生入學教育通過給予新生及時有效的指導,可以幫助新生較快熟悉、適應大學學習方法、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對新生開啟大學學習和生活新篇章,逐步成長、成才、成功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育雖然是系統工程,需要長期的鍛煉和積累,但新生入學教育的導向性、方向性、基礎性決定了其可以在培養高層次創新創業型人才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好的開端不僅關系到新生的整個大學生涯,也會對其今后的可持續發展與成才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創新創業意識培育融入工科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時代感召下,我國高校尤其是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受到足夠重視。在此過程中,高校如何從全過程育人的視角,把新生入學教育環節作為探索并貫徹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營造創新創業教育氛圍的重要抓手顯得尤為重要。盡管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學教育過程中開始重視創新創業意識的培育,也結合學校實際做出自己的特色,但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對新生創新創業意識培育重視程度不夠
隨著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深入發展,參與教育的主體范疇逐漸擴大,相關研究不斷增多,理論體系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部分工科高校中,部分教育者并沒有真正理解創新創業意識培育對人才素質培養的重要價值,認為這只是針對少數大學生的就業行為或創業實踐。這導致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還停留在固有狀態,沒有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作進一步拓展和完善,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不能得到滿足。同時,在具體的操作方法上,部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組織形式單一,不能真正調動學生創新創造的激情。部分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只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校未能將實踐創新和技能創新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導致學生缺少創新實踐的機會,使其主觀能動性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二)對新生創新創業意識培育的組織安排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
大多數工科高校入學教育形式和內容仍局限于傳統的集中學習和專題講座。新生入學教育的時間大多安排在開學后的一周時間內,內容多、時間緊,且不夠細致、具體,有些還和軍訓或者基礎課教育穿插進行,創新創業意識的教育活動大多停留在表面。在新生入學教育過程中,對創新創業意識培育各層面的教育統籌考慮不足,也缺少深入系統的規劃和思考。與此同時,新生入學教育過程中集體教育所占比重仍較大,相對深入、細致的個別溝通較少,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層次剖析和雙向溝通,個性化指導偏少、新生與教育者互動較少。這些勢必會對教育效果帶來消極的影響。
(三)校內外相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亟待建立
創新創業意識培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雖然大部分工科高校都在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基于新生入學教育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但行業內或區域內尚未形成資源互補和良性互動,無法有效地發展合力。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創新創業教育本身有自己的屬性和特點。它要求創新創業教育教師既要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又要有廣博的理論知識,[3]而目前從事新生入學教育的教師流動性大,人員結構單一,專業人員不足。我國高校從事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是輔導員、班主任及學生骨干,而基于創新創業意識培育的新生入學教育需要更廣泛的專業教師和專家參與。第二,整合校內外資源推動新生創新創業意識培育的力度不夠。校內層面,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各部門、各學院、科研系所之間的橫向融合較少;校外層面,新生創新創業意識培育與政府、社會、企業等協同平臺缺乏聯動載體和機制。
三、創新創業意識培育融入工科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路徑選擇
對于工科新生而言,創新創業意識的.激發有助于其專業興趣的培養,這與工科專業特點密不可分。新生入學教育活動可以從感知、體察、實踐等層面為理工科新生創新創業意識培育創造條件。通過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及切身體驗,為創新創業意識的培育植入有利的外部誘因,引導學生逐步將對創新的熱愛之情轉化為創新行為的持久動力,進而引導學生確立學校認同、專業認同,開啟他們大學四年的求學之路。
(一)感知層面:意識激發
1.感知科技魅力:與大伽面對面與名家名師面對面,旨在構建師生學術交流的平臺,激發新生科研創新的興趣,鼓勵他們勇于攀登科學顛峰,將設想變成現實,以新技術推動產業的進步。新生入學教育階段,工科高校可通過組織多樣化的活動,如“教學名師告訴你如何學習”“與學術大伽對話”“走進科研精英工作室”等,引導新生了解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激發新生的求知興趣和創造激情,促使新生在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活動中不斷成長。2.分享學霸高招:與學長零距離學長零距離活動旨在通過學長的現身說法和學長向新生分享創新創業的實踐經驗,加強新老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形成創新創業意識培育的“傳、幫、帶”,這種朋輩的教育模式對新生更有觸動意義。工科高校可通過組織開辦“優秀校友與新生面對面”“師兄師姐有話說”等形式靈活的活動,促使新生及時有效地了解大學科技創新活動的關鍵所在,樹立心中榜樣,盡早做好全面規劃,提升專業學習興趣。
(二)體察層面:文化熏陶
1.營造創新創業氛圍:讓創新成為思維習慣氛圍營造是人才培養的沃土,工科高校應通過打造創新創業基地以及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來營造濃厚氛圍。要堅持將新生入學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組織開展“創新創業基地開放日”活動,讓新生近距離接觸了解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為新生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組織科技創新團隊先進事跡報告會,使新生從初入校開始就可以了解學術科技團隊從組隊到運行的過程,為新生提供可模仿、可借鑒的“科技創新團隊作戰”的成功范本,引導其了解識別機會與資源。組織新生參加科技創新作品展和科技企業文化游活動,將科技協會會員平時制作的科技作品和高年級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的獲獎作品進行展出。引導新生近距離接觸企業并了解企業實際需求,促使其對相關公司的行業狀況、發展歷程、公司狀況進行全面綜合了解,對技術人才培養和行業的發展前景等問題有初步的判斷和認識。在各類活動過程中促使新生領略創新創造的魅力,使其切身感受科技創新的氛圍,激發他們對學術科技的興趣,幫助其樹立專業學習的信心。2.彰顯創新創業活力:讓創新行動觸手可及在新生開學季,學校可按“1+N”的模式配置專業導師和新生,即1名專業導師與多名新生結對子,由新生以自愿報名的形式參與到專業導師的科研團隊中,開放共享名師實驗室,讓學生在大一時就能與導師密切聯系并熟悉科技創新活動;積極發揮二級學院的特色和優勢,成立“青創空間”,使新生可以更直觀、更近距離地接觸學長們日常的創新創業活動;同時,針對大一新生定期開展創新創業沙龍,邀請在指導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經驗豐富的專業老師或工作室成員進行交流和研討;注重引導新生積極參與學生創新創業社團,通過開展“走訪創業者足跡”、創者沙龍、創客咖啡、編制校園《創者》雜志、展播創新創業微電影等,形成濃郁的“愛創、敢創、能創”的校園科技創新文化氛圍。
(三)實踐層面:創設平臺
1.搭建多樣化、個性化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工科高校應重視對大一新生進行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幫助他們充分拓寬理論平臺和實踐空間,讓大一新生在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協同育人平臺上體驗創新創業文化,參與創新實踐,增強創新能力;要充分發揮重大協同創新平臺的作用,探索多樣化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在新生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組織不同專業的新生到不同的校企合作平臺上進行實踐鍛煉,并在平臺上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進行直接對話;按照“企業出題、學生參賽”的思路引導新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積極參與到科技競賽活動,不斷培育新生科技創新意識,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增強人才培養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針對性和實效性。2.設計融合專業學習與創新創業實踐相結合的路徑創新創業意識培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體系,也有其教育理念的支持,有其相應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學課程和教育方法。[5]工科高校要高度重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建設,通過顯性與隱性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把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科專業教育相融合;要積極構建“團隊+競賽+初孵+深孵”四位一體的創新創業實訓鏈條,通過帶領新生進行前沿性的科研實訓,引領其創新并通過創新成果進行創業,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社會培養大批高層次“創業型”和“創新型”人才;[6]要利用校企合作平臺選拔來自不同專業的新生,通過采用“2+2”的培養模式以及跨專業的實際開發項目訓練,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在工科高校中大力推進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育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將創新創業意識培育融入新生入學教育既是工科高校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也是高校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科高校和青年學生是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建設的核心,要注重把握新生入學教育關鍵期,積極拓寬工作思路,主動整合校內外資源,牢牢把握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價值,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真正使其在思想上、實踐上引領大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王雪飛.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和實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xx(11):73-74.
[2]李家華,盧旭東.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xx(12):9-11.
[3]唐羽,肖嫻嫻.當前工科大學生入學教育現狀分析[J].高教論壇,20xx(10):19-20.
[4]宋之帥.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xx:20.
[5]羅嘉文,蘇一凡.基于“前孵化器”建設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探討[J].社會工作與管理,20xx(5):74-76.[6].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3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的受重視程度日益增強。本文在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的基礎上,以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從創業理念與人才培養體系融合、課程融合、師資隊伍融合等方面,探究了創新創業教育與旅游管理專業教育的深融合問題,構建了人才培養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逐步融入,建立科學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方法,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
引言
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各個專業的建設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高校教育既是創新創業理念宣揚的主力軍,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而高校的專業教育對于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養成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在學生創新創業基礎能力的培育方面起著啟蒙的作用,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可以對自身專業技能熟悉掌握,又可以對自身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培養,以適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的就業需求。
根據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的需要,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的專業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越來越多。但創新創業教育與高校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還需要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旅游管理作為以應用為主的學科,這需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進行系統的設計。在旅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既要重視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也要強化創新創業意識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以達到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旅游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要通過創業理念與人才培養體系融合、課程融合、師資隊伍融合等方面,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一、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體系有機融合
旅游管理人才培養體系是人才培養規格的藍圖,是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具體實施框架,也是實現旅游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首先,創新創業教育對人才培養理念的更新。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要堅持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符合現代旅游業的發展需求,適應旅游行業人才發展的需求,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育,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
其次,課程體系與創新創業理念的深度契合。對于旅游管理課程體系中課程的重合部分,要通過教師的集體配合,行業企業的深度調研等方式進行相應的刪減,引入新的行業理念,保證課程體系的前沿性和針對性。特別是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立體化、合理地安排理論教學、企業見習、崗位實習和畢業實習等方面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深度融合
根據旅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專業課程的改革,要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中創新創業理念的引入,形成理論與實際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兩腿”融合的課程體系。在世界的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在專業課程教育中引入創新創業理念,以期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一)旅游管理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根據旅游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構建“專業課程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課程體系”。以通識教育為基礎的“崗證課訓”的“基礎層”;職業素質為基礎的“崗證課訓”的“核心層”;以專業技能為核心的“崗證課訓”的“提升層”;以崗位能力為目標“崗證課訓”的“拓展層”,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同時,在專業課教育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把創新創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內容融入進來,以期完成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二)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創新創業理念的教育要始終貫穿于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的全過程。根據旅游管理專業教育的獨特性,著重強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崗位體驗+創新意識”的人才培養功能,把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課程納入現有的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相應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同時,在專業課程教育的過程中融入專業課程最新的研究方向及行業發展熱點,提高學生對行業的發展認識,為學生未來的創新創業增長眼界夯實基礎。旅游行業是一種交叉性行業,有一定的特殊性,應該從專業知識與創新創業知識具有互補性特點的角度出發,搭配一些電子商務、企業管理、企業講座等選修課供學生選擇;也可以根據旅游行業相關聯的最新發展動態,不斷地根據行業發展設置選修課程,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特別是對重點學生創新創業的培養,完成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三)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
對旅游管理學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應在實踐中加強,注重學生的角色體驗、過程體驗和環境體驗,形成“專業技能+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素質拓展”的綜合體驗鏈。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行業社會服務活動、行業社會調研以及專業領域數據整理分析等方面的實踐學習。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步把自身的專業知識與行業的發展需求相契合,提高自身的學校效果,同時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和現實的職業崗位確定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著重提升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
依托校企合作共建課堂的綜合實訓項目,跨課程的'聯合教學、考核,使學生可以綜合開發企業需要的旅游產品,綜合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夯實基礎。積極參與社會各界組織的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同時借助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把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落到實處,創新創業活動。通過這些方式,使學生身在校園,意識在社會的教育模式,提升其專業創業教育和創新創業實踐的綜合體驗。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師資的融合
專業課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分興趣、項目、類型等方面的校內實踐項目活動,在此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發揮各位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提高教師的企業實踐能力。以專業、興趣、實踐等開展的校園社團活動,應配備具有專業背景“校內指導教師+企業指導教師”的雙師指導團隊,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理論和實踐的雙重培養,激發學生能力、興趣和創意,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組織學生參與旅游類創新創業大賽活動,引導學生跨專業組建相關團隊,基于項目配備相應的校內和企業指導教師,為創新創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形成教師、學生對創新創業項目的共同開發,使學生可以真實地進入創新創業活動的場景中。同時,注重創新創業師資團隊的建設,積極加強專業師資的外出學習和企業實踐,借助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部門師資的力量,提升師資團隊的整體創新創業教育水平,積極引進優秀的企業創新創業經歷的教師,形成專業教師、創業教師和企業教師的創新創業師資團隊。
四、結語
創新創業教育與旅游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專業課程以及師資等方面的融合,構建新的旅游管理專業教育體系,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更加突出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在專業教育體系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可以促進學生掌握創新創業的基礎知識;積極組織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本專業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課程建設等方面深度融合,在教學中提高學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教學新模式。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4
摘要:創新創業是一個國家經濟與技術發展的不竭動力,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大學生是社會中最具有創造力的群體,其掌握了科學的專業知識,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肩負著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重任。但是由于高校擴招的影響,使得我國每年高校大學生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增加了高校大學生的就業難度。與此同時,教育改革政策的出臺需要人才資源的支持,這就需要高校、政府、社會共同構建長效就業機制,從而實現大學生的創業與就業,形成有效的促進就業聯動機制,文章主要針對教育改革背景下健全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促進機制的對策展開分析。
關鍵詞:教育改革;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
創新創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代名詞,目前我國無論是實踐者還是學者對于創業產生了越來越高的熱情。雖然目前學者對創業展開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對于創業的定義尚未形成統一認知。國外業界對于創業的定義為:個人或組織尋求和捕獲機遇的過程,且這一過程與當時所擁有的資源無關。結合現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高校大學生創業就是根據自身所學專業的特點,為了實現自我價值,整合自身擁有的資源和能力,在經濟市場中尋求創業機遇從而創業,有助于實現自我價值,創造一定的社會價值。
一、當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分析
首先,缺乏大學生創業政策: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創業政策和法律法規尚未完善。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機制比較成熟,且出臺了一系列創業相關法律法規,因此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政策容易實施。近些年來,我國政府雖然也推出了一些免收稅費、小額貸款等政策推動大學生創業,但是整體水平來看仍舊無法實現大學生的自主創業。首先來看就是我國發布的大學生創業政策及優惠措施的操作難度大且限制條件多,我國政府出臺的政策雖然對不同條款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優化,但是沒有制定相應的實施規劃。其次,高校創業教育存在許多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在新世紀背景下,為了讓大學生更好地創業與就業,應當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與創業能力。
大學生不僅僅是求職人員,同時也需要成為工作崗位的提供者。創業教育早在上個世紀就收到了歐美等國家的重視,但是我國高校中的創業教育發展時間短,正處于初級發展的階段,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就我國高校現狀而言,大部分高校沒有開設一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學科,且接受創業教育的大學生人數較少。
此外,有很多高校缺乏創業教育的教師,大部分教師都是畢業后進入學校工作,缺乏創業經驗,無法幫助學生創業,難以形成專業化、高水平的創業指導團隊。
二、構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對策
高校首先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開設科學的創業教育課程。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尚未開設創業教育課程,且高效領導都未重視創業教育。因此,高校領導者應當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認識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學校管理層要在各項工作中突出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從提升學生的創業精神和能力出發,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方法、課程以及評價制度等方面進行創新,對高校原有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調整,將創業精神的培養納入教學管理過程中,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通過科學的教學培養出更多的創業人才。創業教育的實施需要教師和教材支持。但是我國高校中缺乏專業創業教育教師和專業創業教育教材,這是我國高校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高校可以通過聘請有創業經驗的人員作為課任教師,或者鼓勵院內教師進行自主創業,從而提高自身的創業經驗。還可以通過聘請有名的企業家為大學生進行演講,從而提高創業教育的效率。
目前國內使用的創業教育教材過于理論化,需要遵循創業教育的一般規律,同時有需要根據學生專業的規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高校可以在學校內開展各種創業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為未來創業做好準備。能夠通過開設創業講座,邀請知名企業家進行創業交流;通過科研競賽、暑假實踐活動、創辦模擬創業活動等,鼓勵大學生在校期間做好創業準備,采用各種方法指導大學生自主創業。組織各種創業實踐活動,例如創建創業社團或是組織公共活動。
有條件的大學能夠通過建設高校科技園,從而形成技術、資金密集場所,成為高新科技研發地,設立創業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為大學生的'自主創業共有力的環境。
三、結束語
創新創業是一個國家經濟與技術發展的不竭動力,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大學生是社會中最具有創造力的群體,其掌握了科學的專業知識,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肩負著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重任。政府的大力推動,高校和社會的積極推動,為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除了創業知識的缺乏、自身觀念的限制等因素阻礙高校大學生創業外,市場的大環境也使得高校大學生對于創業感到非常艱難。這個大環境主要是指資金投入少、技術支持少、政策支持力度小、市場機遇小、資源共享水平低等因素,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與國外大環境相比,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問題較為明顯。因此,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參與,構建完善的高校大學生創業促進機制,推動大學生的自主創業。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5
0引言
近年來,由于高校教學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脫節,導致大量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不能直接進入企業創造價值。以學科競賽為導引,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對于學生個人,對于計算機專業,對于高等學校,對于整個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學科競賽是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的一種有效手段和重要載體,對于營造創新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推進校風學風建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協作意愿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都具有重要作用。
1國內外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現狀
1。1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現狀
國外只有創業教育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47年哈佛大學商學院開設的創業課程。1953年,德魯克在紐約大學開設“創業與革新”課程,標志著以培養學生自我創業能力為目的的創業教育在美國興起。20世紀80年代,創業教育開始突破商學院的范疇而面向所有學科,日本、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也開始引入創業教育。
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召開的首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通過的《21世紀高等教育宣言:展望與行動》提出:“為使畢業生就業,高等教育應主要培養創業技能和主動精神,畢業生將不僅僅是求職者,而首先是工作崗位的創造者。”美國的高校創業教育課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除了百森學院、哈佛商學院等綜合性的創業教育外,麻省理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都實行面向高科技的創業教育。
1。2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現狀
我國將創新的理念融入到創業教育中,提出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概念。20xx年,教育部確定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9所高校率先試點創新創業教育。20xx年,教育部通過了30個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試驗區。20xx年,教育部下發《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1。3國內外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
當前計算機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①以學科競賽和相關活動為中心,結合課程教育的培養模式;
②以課程教育為中心,結合學科競賽和相關活動的培養模式;
③以構建孵化創業基地為中心的培養模式。
對于前兩類,學科競賽都是重點。因此,以學科競賽作為導引,對于計算機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國內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可以歸納成以下三類形式:
①指導創辦和經營企業;
②開設創新創業課程;
③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或相關活動。
其中,以斯坦福大學為代表的少數國外學校[4]和以溫州大學為代表的少數國內學校屬于第一類。斯坦福大學利用其緊鄰硅谷的優勢,采用“產學研一體化”的模式;溫州大學在開設創新創業課程的同時,特別注重指導學生進行真實的創業活動,也有學生成功創業的案例。
目前,絕大多數高校都是采用組織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和相關活動,同時開設創新創業課程的模式,來培養計算機專業創新型人才。例如,東北大學專門成立學生創新中心,通過課堂教育、課外實踐、競賽檢驗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創新教育。該模式雖然被廣泛使用,但還缺乏相應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因此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我們進行以學科競賽為導引的計算機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2計算機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
計算機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基本流程是立足于專業發展和社會需求,以學科競賽為導引,通過教學改革、構建創新創業訓練體系、搭建產學研合作教育平臺等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研究能力和創業應用能力,最終實現培養計算機專業高素質優秀人才的目標。
2。1教學改革
2。1。1完善課程體系
遼寧大學在現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增加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類課程的種類與數量,從20xx年增設夏季學期,為期4周。我們將相應實踐類課程,如課程設計、計算機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等設置在夏季學期,從而保證課程的完整性。其中,有些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如課程設計,學生可自由組合,根據掌握的語言和興趣設計網站系統;有些課程是面向部分學生開設的選修課,如計算機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專門為參加ACM程序設計競賽學生開設的。
2。1。2更新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上,增加創新創業實例講授,提高實驗教學比例,增加實踐課程。對于基礎課程,如數據結構,在保證理論課程講授的前提下,提高實驗教學的'比例,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對于選修課程,如實用軟件新技術,將授課從教室轉移到機房,邊講授邊實驗。
2。1。3改進教學方法
充分考慮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興趣,靈活安排學生組成和學習內容,注重結合實際的技術情景,深入淺出地講解,讓學生面對真實的技術問題,思考和探索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法。特別是強調項目引導法的應用,教師通過實際項目的引導和講解,使學生切實了解項目的開發流程,真正掌握開發方法。
2。1。4強化教學團隊
邀請IT公司內具有豐富實際工程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承擔部分專業課程教學任務,重點傳授實際工程項目管理以及開發的相關知識和經驗。
2。2構建創新創業訓練體系
2。2。1專項培訓
以ACM程序設計競賽、計算機設計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挑戰杯、創新創業項目等競賽為契機,結合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機制,以歷年比賽獲獎團隊為藍本,開設專項培訓。這部分是整個教育模式的重點,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建設。
1)學科競賽“課程化”。
如果學生不能真正扎實地掌握知識,就無法在學科競賽中取得優秀成績,而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還是課堂,因此,必須將學科競賽“課程化”,把學科競賽滲透進日常的課程教學中。除了上述的教學改革外,根據學科競賽的特點,將其與相關課程有機結合,例如將ACM程序設計競賽融入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離散數學等課程中,特別是實驗課和綜合課,通過引入真實題目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強化相關知識;將計算機設計大賽融入數據庫應用技術、網絡實用技術等課程中,特別是通過實施一個真實項目來引導學生進入模擬實踐的情境。學科競賽“課程化”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提高了課程質量。
2)學科競賽“銜接化”。
作為一項超越課本范圍的特殊考試,學科競賽具有很高的難度,因此,每個學科競賽都需要指導教師;但同時它又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指導教師很難長期全身心跟進,因此,必須做到學科競賽“銜接化”,既包括縱向銜接,又包括橫向銜接。前者是指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完整隊伍,以老帶新,特別是ACM程序設計競賽,很多高校都有oj平臺,努力做到老生帶新生在平臺做題;后者是指不同專業學生之間應該相互合作,揚長避短,現在很多學科競賽也都鼓勵跨學科合作,例如,計算機設計大賽鼓勵計算機專業學生為其他專業服務,開展帶有其他專業特色的項目。
2。2。2聯合培養
選派專業骨干教師在假期或空余時間到合作企業具體項目中鍛煉,深入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增加實踐經驗;同時,聘請企業中有豐富工程經驗的工程師做兼職教師。
2。2。3參與教師項目
教師的科研項目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們圍繞本專業中的優勢研究方向,積極申請縱向研究項目和橫向課題,通過競選機制,讓優秀學生參與到指導教師的項目課題中,培養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
2。2。4前沿探索
密切結合國內外的研究熱點,鼓勵教師將學科前沿的創新思想、研究成果、學術爭論或質疑引入教學中,以激發學生的探索追求。
2。3搭建產學研合作
教育平臺與校外IT企業合作,構建實習實踐基地,為學生和企業搭建創新創業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教育平臺。該教育平臺可作為“孵化器”,為學生的創業項目服務,積極將合適的創業項目轉化。
3結語
近年來,我們以學科競賽為導引,對計算機專業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從教學改革、構建訓練體系和搭建產學研合作教育平臺三方面著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6
一、美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經驗
第一,嚴格的選拔和考核。
( 1) 在選拔創新創業教育教師方面,美國各高校和院系都有比較嚴格的規定。例如,美國得州理工大學羅爾斯工商學院在招聘創業教育副教授及教授助理時,明確指出應聘者應當擁有管理學或與管理學密切相關的博士學位,并且有專注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成果。百森商學院,自 1980 年設立創業學講席教授席位就要求,師資中必須有創業家、實業家、創業風險投資家以及初創企業的高級管理人才; 該院在招聘訪問學者的時候,也要求該教師必須擁有博士學位并且曾經做過與創業有關的研究。此外,設立捐贈席位也是美國高校引進高水平創業師資的一種途徑。捐贈席位的設立反映了該校創業教育領域的卓越地位。捐贈教授席位是衡量創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指標。自 1963 年佐治亞州立大學設立第一個捐贈席位以來美國高校創業教育及相關領域捐贈席位的數量不斷增長。“根據卡茨( 20xx) 的捐贈席位報告,截至20xx 年,百森商學院共有 15 個捐贈席位,貝勒大學共有 8 個捐贈席位,康奈爾大學共有 10 個捐贈席位,哈佛大學共有 18 個捐贈席位,麻省理工學院共有 10 個捐贈席位,斯坦福大學共有11 個捐贈席位,北卡羅萊那大學共有 8 個捐贈席位,賓夕法尼亞大學共有 14 個捐贈席位。這些大學在創業教育項目構建和創業捐贈席位設置方面發揮著主要作用。持有創業捐贈席位的教師是推動創業教育項目的核心力量。”
( 2) 美國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的考核管理非常嚴格。首先,依據該教師當年度授課門數、學生數量以及學生評價對創新創業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評估; 依據該教師發表的學術論文、論著、科研經費或在州、全國以及國際會議上所作的學術報告對創新創業教師的科研能力進行評估; 依據該教師在校內參加的各級委員會的情況、在校參與社會服務尤其是企業服務的情況對創新創業教師的服務能力進行評估。其次,美國高校創新創業教師分為短期合同制和終身制申請權兩種。短期合同制一般每年簽訂合同,合同結束時根據學校需要和教研經費的情況、教師的工作質量決定去留; 擁有終身教職申請權的教師,按規定一般在學校任教若干年后可以申請終身任職。未獲得終身教職者,或得到來年再次申請的一次性許可,或得到正式通知不再留任。第三,聯邦教師職業標準評定委員會( NBPTS) 、洲際新教師評估援助聯合會( INTASC) 、全美師資培訓鑒定委員會( NCATE) 等權威的創新創業教師考核機構,為美國高校創新創業教師的考核與評價提供了評價標準、評價方法和評價步驟。
第二,注重創新創業實踐經驗。美國高校不僅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理論水平,更注重教師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
( 1) “走出去”.一是美國高校鼓勵本校創新創業教師“走出去”,走向社會,到企業兼職,培養經營實務技能; 二是有計劃地選派創新創業教師直接參與創業實踐,培養創業技能; 三是鼓勵并幫助創新創業教師到海外高校講課或在海外企業學習、兼職,培養教師的國際化教學水平。
( 2) “請進來”.為了提高創新創業教師的.專業素養,美國高校還實施“請進來”政策,聘請有豐富經驗的社會人士前來授課。美國高校不僅注重吸收社會各界既有創業經驗、又有一定學術背景的專家學者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還從社會上聘請創業者、企業家等專門實務人才,以短期講學、開展講座、參加創業論壇、參與案例討論等方式參與學校創新創業教育。
第三,數量充足,力量雄厚。美國許多高校都配備了雄厚的師資力量來支撐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如哈佛大學商學院有 5 名專職教師,開設 8 門課程,另有 32 名教師在教學中涉及創新創業教育; 百森商學院有 28 名專職教師、34 名兼職教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和研究,開設 34 門課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有 20 名教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和研究,開設 23 門課程; 仁斯里爾理工大學有 22 名教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和研究,開設課程 20 門。充足的師資力量為成功開設( 發) 創新創業課程、保證創新創業教育順利開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第四,專兼職教師配置合理、學歷高、“雙師”素質好。
( 1)美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一般由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兩部分組成。專職教師除了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和學術水平,大部分還具有企業任職經驗或創業經驗; 兼職教師大多由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創業者、企業家、政府官員、行業領導者、與創業教育相關的各專業學者、基金會成員、各種著名獎項獲得者等擔任,他們的理論基礎和學術水平也很高。專職和兼職教師的角色分工不同,參與教學的方式也不一樣。如在斯坦福大學,《創業管理》課程由 2 位教師共同教授,一位是正式教授,另一位是具有豐富創業和管理經驗的客座教授; 在百森商學院,《創業機會識別》和《技術創業》課程由 3 位具有豐富創業和管理實踐經驗的客座教授共同開發。( 2) 在美國,許多高校創新創業教師的學歷較高。如在百森商學院的 34 名兼職教師中,有博士6 名,占17. 6%; 碩士24 名,占70. 6%; 學士4 名,占11. 8%.
( 3) “雙師型”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不僅可以綜合全面地向學生傳授創業教育的理論知識,為學生打好專業基礎,而且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創業教育在理論與實踐中不斷發展。如在百森商學院的師資隊伍中,專職教師 28 名,具有企業任職經歷的教師 21 名,占 75%; 有創業經歷的教師 14 名,占50% .而在其 34 名兼職教師隊伍中,有創業經歷的教師 24名,占 70. 6%.
第五,重視培訓。“培訓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加強教師培訓,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 1) 美國許多高校非常重視對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進行專業化培訓,形成了正規化、制度化的師資培養( 訓) 體系。國家及創業教育行業組織積極舉辦各種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班,將教師輸送到各種培訓班中,一方面組織教師參加創業模擬活動,獲得創業體驗; 另一方面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案例示范教學或討論會,對其進行教學方法培訓,通過專業化培訓,使創新創業教育教師提升專業技能、獲得實踐體驗。
( 2) 美國考夫曼基金會、科爾曼基金會等組織提供的“創新創業教育終身學習機會”,每年為美國培養了大批具有創造性和創新性的創新創業教師,同時還對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給予很大的資金支持。
( 3) 依托博士生項目培養創新創業教師。一方面,美國的印第安納大學、科羅拉多大學、佐治亞大學以及錫拉丘茲大學、凱斯西部保留地大學等都設置了創業博士點,在培養創業學博士方面起了領導作用,滿足了高層次研究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日益增長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更多的博士生項目發展起來之前,百森商學院舉辦的“創業教育者研討會”、美國小企業和創業協會、全美創業中心聯盟以及管理學會創業分部、基金會等,在促進創新創業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六,福利待遇好。美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福利待遇較好。首先,福利好。如百森商學院為合格的教師和員工提供了一套具有競爭力的福利體系,包括一次健康計劃的機會、牙科計劃、休閑項目、豐富的退休金、對員工及家屬的學費減免福利、“Healthy You and Be Well”項目( 免費使用健身器材、校園營養和健康課程、團隊和個人健身挑戰計劃、財務計劃項目、員工援助計劃、健康宣傳計劃等) 、其他福利( 視覺護理、員工援助計劃、長期護理、第 529 教育援助計劃、人壽和傷殘保險、靈活的消費賬戶、免費停車、靈活的工作安排、服務和表彰獎勵等) .其次,工資水平高。美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大大高出其他學科教師的工資。尤其是教授的工資,大大高出美國教授協會( AAUP) 給出的美國高校全體教師平均工資。這些優厚的福利待遇吸引和留住了高素質的員工和教師,穩定了高素質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促進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快速發展。
二、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啟示
( 一) 加強對現有的創新創業教師進行培訓第一,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培訓、輪訓、實訓和交流,使其創業心理得到調整、創業意識得到增強、創業知識得到豐富和完善,不斷提高其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第二,學校應積極選派具備條件、具有潛質的專業教師參加 CET、KAB 項目、SIYB 等師資培訓,培養教師的專業能力; 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鼓勵并幫助教師創造機會到國外高校進修,拓寬教師的國際化視野。
第三,聘請創新創業領域的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知名專家學者對教師進行企業實戰、創業體驗、教學方法、最新研究領域等培訓,不斷更新教師的現有知識儲備和教學技能。
第四,高度重視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依托政府和企業現有資源與條件,加強科技園、創業園等創業實踐基地建設,為教師創業體驗提供平臺,不斷提高教師教學研究與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水平。
( 二) 配齊配足專兼職教師
第一,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要拓寬師資來源渠道,加大優秀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引進力度。一是打破師資來源以師范類畢業生為主的觀念,優先選聘具有創業實戰經驗的優秀人才到高校擔任創新創業指導教師,這將有助于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教會學生創新創業實戰技術,幫助學生了解創新創業實戰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二是重點引進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法學、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創新創業教育所需專業的優秀碩士、博士畢業生,經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機構培訓合格后,準許其上課。
第二,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兼職教師。一是“聘請知名科學家、創業成功者、企業家、風險投資人等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擔任專業課、創新創業課授課或指導教師”,為學生開設創業沙龍或講座等。“這些人員的創業經歷、創業智慧及管理經驗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創業熱情,感悟創業過程,尋找解決困難的策略,起到‘畫龍點睛’的神奇效果。”二是要充分利用校友資源,挖掘其中創業成功人士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典型,讓他們為學生講述自身的創業過程,為學校切實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服務。
第三,建立相關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到行業企業掛職鍛煉制度。新的技術、新的工藝最先是在企業中使用,從企業到學校,走進課堂這個過程往往是很漫長的。教師要想掌握最新的知識,最新的技術,必須定期到企業去學習、實踐。一是學校要選派相關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到企業、公司工作一段時間,積累實踐經驗,培養敏銳的創新創業嗅覺,使其樹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二是要“支持和鼓勵教師和企業聯合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從而使教師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促進教師‘雙師’素質的提高,從而帶動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
第四,增強對兼職教師的人文關懷。定期進行技術交流、教學研討、學術交流等活動,多傾聽兼職教師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盡可能吸取好的意見,建立溝通機制,有意識地培養兼職教師的感情認同,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 三) 做好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技術職務評聘和定期考核工作
第一,做好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技術職務評聘工作。“開辟職稱晉升通道,增進創新創業教師職業歸屬感、幸福感,以此穩定教師隊伍,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水平”.
第二,建立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定期考核、淘汰制度。對于學生評價好且對創新創業教育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高校要從教學考核、職稱評定、培訓培養、經費支持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對于學生評價不高、教學質量不高、考核不合格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要進行轉崗或予以解聘。
( 四) 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
第一,加強理論研究。“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等學校要加強對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研究,組織編寫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先進經驗材料匯編和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集。”要注重研究最新的創新創業教育話題,以學術研究為主要目標,為創新
第二,組建教學和科研團隊。一是將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劃分為專題研究隊伍、課程講師隊伍、實操導師隊伍、訪問學者隊伍、課程設計隊伍等模塊,并把教師合理分配到各個隊伍中,發揮各自的特長。二是促進科研與教學互動、與創新人才培養相結合。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創新創業,鼓勵師生組建有創新潛能的學術團隊,支持教師以自主創業形式將科技成果產業化,倡導科研成果與教學相結合。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7
摘要:高校創新創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軟件行業作為21世紀最熱門的專業,短時間內造就了無數的傳奇人物。但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僅有2%~3%。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中應開展軟件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以適應其創新創業的需要。
關鍵詞:軟件工程;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軟件行業相比其他專業,更容易創業。因此,高校對軟件專業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培養,是學生面向社會、面向職場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對軟件工程專業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呢?筆者認為應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為基礎,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實踐課進行深度融合。
一、軟件工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缺乏創新創業指導教師
大部分高校軟件工程專業的創新創業師資比較匱乏,缺少既懂專業又懂創新創業的教師。絕大多數的教師在教授軟件專業課程方面不存在任何問題,但缺乏創新創業的指導能力。高校并沒有相關的政策,鼓勵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承擔創新創業工作,造成部分教師的.積極性不高。
2.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不完善
軟件工程專業所有課程安排均為基礎公共課和專業課。許多高校將創新創業課程作為選修課程進行安排,課程安排單一且課時較少,缺乏創新創業課程的完整體系。部分學生僅僅追求修滿學分,無實踐經驗,沒有接受過創新創業指導。
3.缺少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學生創新創業不單是高校的事情,還需要高校、政府和企業一起努力,共同培養。目前的情況是,教師教授學生創新創業理論卻無法指導大批的學生進行實踐,造成學生紙上談兵,缺乏經驗;政府資金投入較少,普及面小;校企合作少,孵化項目投入較少。
二、軟件工程專業創新創業培養模式設計
1.提升教師的創新創業素質,優化師資結構
高校應引入專職的創新創業教師對學生進行創業知識教育,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與創業知識相結合,培養其創新創業思維;在此基礎上,可借助外部力量(國內外公開課、創新創業指導教師、企業指導教師、軟件企業工程師)培養復合型人才;要堅持高校、企業及政府聯合培養的基本原則,構建和完善合作企業師資庫,以企業帶動就業和創業;要建立完善的教師創新創業考核機制和激勵制度,以激發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動力。
2.完善軟件工程專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根據軟件行業需要,高校要培養能從事軟件需求分析、軟件設計、編程開發、測試及用戶培訓的應用型人才。在此基礎上,培養產品經理及項目經理人才。除了專業能力培養外,要使學生具備創新創業思維和能力,高校還需設立創新創業課程,如大學生職業規劃、創新創業心理學、大學生計算機創業案例分析等,培養具有良好軟件設計能力、社交能力、市場開發能力、管理與溝通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的軟件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3.以項目、學生團隊為核心的課程教學改革
以項目及學生團隊為核心,教師應設計符合企業項目特點的課程項目,帶領學生完成項目的市場調研、開發設計及市場推廣。以項目開發的生命周期為載體,教師應帶領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戰。如進行網站設計、軟件開發、電子商務項目營銷、APP開發及運營、參加各類計算機大賽等,通過實際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帶動及鼓勵學生主動創新創業。
4.搭建創新創業平臺
高校應堅持高校、政府及企業聯合培養的基本原則,聘請企業家、風險投資人員、項目經理、技術人員以及政府創新創業工作人員,構建和完善合作企業師資庫,以企業帶動就業和創業;政府加大投入,幫助孵化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支持大學生創辦高新技術企業。
三、結語
目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還處在起步階段。高校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決不能脫離知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孤立進行。加強教師隊伍培養,重構課程體系建設,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政府、學校、企業才能將創新創業落到實處,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挺.高職院校實施創業教育研究[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xx.
[2]應一也.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xx.
[3]田喜平,陳衛軍,等.軟件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以安陽師范學院軟件學院為例[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xx(5).
[4]劉艷,閆國棟,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國大學教學,20xx(11).
[5]王蘭.高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xx.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8
[摘要]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堅持創新引領創業,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首要工作。大學生創新創業對當前社會穩定和經濟增長有著重要影響,對提升我國當前核心競爭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載體,了解和掌握創新創業思想產生的條件、過程及其形式和特點,研究影響學生創新創業思想變化的主要因素,從而掌握創新創業思想活動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實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個性化
人才培養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根據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高等院校必須要對學生的個性發展進行規劃和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樹立學生的創業理念,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不僅有利于我國經濟和教育的長足發展,同時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將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需求緊密結合,實現從注重理論知識向注重實踐能力的轉變,開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新通道。
一、創新創業與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是當前個性化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通過積極開展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進一步落實當前個性化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有效推進課本理論向社會實踐的轉化,加速社會經濟的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提升我國人才發展戰略的綜合實力。(一)大學生創新與創業創新是對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總稱,其主要特點是為單一事物賦予了開創性和實際社會生產力。創業是對社會生產者把握時機和統籌規劃等方面能力的一種綜合,主要包括了創業技能和創業動機兩個部分。創新的價值需要通過創業或創造來體現,創新是創業的靈魂本質,創業是創新的實踐過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起決定作用的是創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就是根據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通過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分析,優化資源,將相關學科理論知識有機融合,幫助學生樹立創業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堅定創業意志,勇于創業實踐。(二)創新創業與思想政治教育受傳統觀念影響,創新創業教育并未被大多數人接受,缺少創業實踐的檢驗,這些都需要通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來轉變。通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涉及的理想信念、時事政策、身心健康、職業規劃、道德法律等內容幫助學生樹立高遠理想,培養健康心質,塑造健全人格,培養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過程中所必需的誠實守信、勇于創新、積極樂觀、艱苦奮斗的價值導向,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共贏。當前社會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支持,而作為人才儲備的大學生群體,必須具有足夠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二、創新創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隨著高等學校連年擴招的影響,導致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突出,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式,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技能迫在眉睫。通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獨有的育人功能,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要求開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提升創新創業實踐技能,順應時代發展,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一)創業意識教育“就業難”已經成為當前大學生就業的代名詞,究其原因是因為當前學生缺少必要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對就業形勢缺少理性的認識和應對策略。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理論大于實踐的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相對淡薄,不少學生甚至認為創新創業教育是針對已經有創業意向的學生。通過開展創新創業的專題教育,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創新創業的實質,感受到創新創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喚醒學生的創業意識,幫助學生在未來可能發生的創業實踐中奠定相應的基礎和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統籌規劃和自我發展規劃的能力。(二)創業觀念教育當前大學生的創業觀念存在著的一定的偏差。部分創業者認為創業所需要的重點是理念,其過程可以相對簡化;而也有人認為創業具有很大的風險性,甚至可以在時機成熟的條件下通過運氣來獲取成功,這樣的想法需要在創新創業教育中予以糾正。在創業觀念的教育過程中,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還可以通過相關的考核指導讓學生切身體會創業觀念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對具體的創業問題進行分析、探究以及解決,然后再利用課程實踐過程激發學生學習創業知識的積極性。(三)創業精神教育由于當前多數人對創業持有懷疑的態度,所以畢業生沒有將創業作為畢業去向的首選。轉變以往的陳舊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幫助學生了解創新創業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不僅需要在職場中找尋自己的出路,同時也需要通過自身的力量去轉變角色,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鍛煉學生的創業技能,提升學生創業成功的幾率,帶動周圍更多的學生投入到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實踐中去。(四)創業意志教育隨著大學生創業人數的不斷增加,部分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表現出了緊張、擔憂、浮躁的心理和自暴自棄、一蹶不振的不良后果,通過對學生開展創業意志的專題教育,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進一步減少創業壓力帶來的負面些影響。可以結合成功創業人員進行實際經驗交流,借助案例分析來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創業技能,了解創業所需要具備的能力和知識,清楚認識到創業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和應該面對的問題,幫助學生穩步融入社會,減少在創業期間所造成的消極心理,以此來堅定學生的創業意志。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
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在各個高校普遍鋪開,但是由于開展時間短,加之學校客觀因素的制約,導致創新創業教育實際開展情況參差不齊。借助常規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喚醒創業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堅定創業意志,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實踐氛圍的同時,帶領學生親身體驗創新創業的過程,通過親身經歷了解創新創業的過程、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技能。(一)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結合當前社會需求的人才標準,大力探索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提升人才素質和綜合競爭能力,培養學生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探索多渠道共同育人的培養機制,可以適當地將部分社會優質資源和資本投入到人才培養實施過程中,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促進學生向多學科開放式發展。積極鼓勵專業教師和輔導教師開發適合大學生的科研訓練項目,將日常的教學工作引入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通過項目訓練、創新創業比賽、創新成果轉化等教育實踐環節,逐步探索歸納符合當前學生特點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二)完善課程體系針對當前社會創新創業背景要求和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水平,完善現有的課程體系。專業課程要盡可能打破單一學科限制,進一步開發適合相近專業學習的共性課程和跨專業跨學科的交叉課程,加強課程體系的內在聯系。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實際,結合當前專業發展前沿問題,指導學生進行與之對應的課題研究,提升專業課程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根據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和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結合社會發展、科學研究、實施技巧等開發出針對教育對象特點的校本課程,利用互聯網及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學習平臺和學習軟件,豐富課程種類,完善課程體系。(三)改進考評方式改進考評方式,既要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對創新創業的促進和引領,又要兼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的個體需求差異,在評價內容方面,要將學生的道德品行、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作為考核內容納入到考評體系中,將理論學習和創新實踐有機融合,打破以往理論考試獨霸日天下的局面。在考核方式上,要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創新創業實踐考核過程,徹底消除“高分低能”的現象,在保證理論學習的同時,將更多的關注放到日常的創新實踐過程中,通過考評手段的杠桿作用,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創新創業實踐的成功機率和成果轉化。(四)強化教育實踐學校要加快專業實驗室、創業實訓室和創新實踐中心的建設,并將上述實訓場所全部向在校學生開放,通過創新創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發展,深入實施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進一步擴大學生的參與面,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基本的實驗環境和積極的實踐氛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根據當前的學生特點和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要求,指派專門的教師為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提供必要的指導,讓學生親身體驗創新創業實踐過程,了解創新創業的思路和過程,提升創新創業技能。對于創新訓練過程中表現突出的項目,學校可以在師資、場地、資金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幫助項目落地實施。通過創新創業的成功案例可以吸引更多的同學投入到創新創業實踐中,間接緩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剛剛起步,迫切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目前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老師大多是由從事就業指導相關工作的老師兼職,其中絕大多數的老師沒有親身創業經歷,只能將自己的學習心得傳授給學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指導的效果差強人意,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各高校要重視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建設,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創新創業指導學習,鼓勵教師親身實踐創新創業過程,通過自身的實踐感受,將創新創業的理念和技巧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完善創新創業的職業發展路線,明確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標準和具體要求,為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依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為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開展開辟新的途徑。通過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完善課程體系、改進考評方式、強化教育實踐、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措施,對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專題教育,進一步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端正創業觀念、激發創業積極性,鼓勵學生勇于實踐、開拓進取,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業氛圍和展示個性的舞臺,科學有效地做好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xx(15):52.
[2]劉存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6):175.
[3]王占仁,吳曉慶.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貢獻論析[J].思想教育研究,20xx(8):34.
[4]艾軍,鄒金成,羅二平,鄒婷媛.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xx(12):94.
[5]李燊燊.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D].吉林:吉林大學,20xx.
[6]袁小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評論,20xx(6):102.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強調,堅持育人為本,提高培養質量。也就是說,要把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樹立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分類施教、結合專業、強化實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人力資本素質,努力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在此背景下,為解決學科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兩張皮”的問題,本研究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之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為例,構建了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 活動鏈仿真的創新創業體系,并開展了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探索與實踐。
一 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 活動鏈仿真的創新創業體系構建
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 活動鏈仿真是以分析力、創造力、領導力和創業力培養為導向的,線上線下結合的,通過校企合作催化、基地平臺孵化、學科專業孕育、科研成果轉化等四輪驅動,實現與專業教育各階段對應配套相應創新創業仿真活動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遵循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知識積淀和能力養成規律,本研究以四力培養為導向,通過四輪驅動,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O2O 活動鏈仿真,構建了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 活動鏈仿真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該體系旨在讓學生通過情景體驗、角色扮演、O2O 操練等方式,在市場仿真環境中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協作學習、創新創業學習,不斷提升專業技能、綜合素養和應用能力,逐漸成長為具有學科專業支撐的創新創業人才。
1 四力導向、四輪驅動
(1)四力導向
遵循人才培養的特殊規律,滿足依托學科專業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現實需要,本研究按照“專業需求調研→能力標準分析→培養方案設計→O2O 創新創業仿真活動研發”的路徑,以分析力、創造力、領導力和創業力等四種能力的培養為導向,設計了相應的能力培養模式。
(2)四輪驅動
充分發掘并利用現有的資源和環境條件,以校企合作催化、基地平臺孵化、學科專業孕育、科研成果轉化等四輪為驅動,本研究對經、管、文、工、法、理等學科的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進行了梳理、整合和再設計,形成了基于四力導向、有學科專業支撐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和實現路徑,并進行了實踐應用。具體來說,四力導向、四輪驅動四課堂聯動的O2O 活動分布。2 O2O 活動鏈仿真
(1)市場進課堂
在分層遞進的專業教育的不同階段,需設置不同類別的創新創業仿真活動,模擬市場主體,虛擬市場資源,仿真市場行為。本研究要求學生在專業學習中扮演企業的角色,配置虛擬的人、財、物等資源,仿真經營場地設施、管理和服務等軟硬件環境條件,學習按照市場運行的自身規律,進行配置資源、發展經濟、管理運營、創新創業等的全過程演練。
(2)多主體驅動
在本研究中,從創新點子的產生、創業項目的選擇到成功創辦企業的各個環節,均有多個主體參與創新創業仿真:①高校的學科專業仿真是“第一參與者”,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點子孵化、項目孕育的思想精髓和智慧火花;②科研機構的參與是“轉換器”,促成科研成果轉化為創新點子和創業項目;③創新創業教育孵化基地和平臺的參與是“重要推手”,通過線上線下虛實結合幫助創新創業項目落地;④校企合作是“引路人”和“投資者”,為大學生創新創業仿真提供“引子”和“銀子”。
(3)多模式實驗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采用的`多模式實驗包括學創園的“專業公司型”(指依托學科專業開展創新創業仿真的創造力訓練,如旅游專業學生創辦的“驢行夢公社”)、COSMO 的“跨境電商型”(指利用“互聯網+”開展創新創業仿真的市場運作力訓練,如從法國留學歸來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創辦的“巴黎媽媽”母嬰用品電商平臺)、香樟林的“集團控股型”(指利用市場機制開展創新創業投融資交易仿真的領導力訓練,如CTBU 大學生實踐經營(集團)公司)等。
(4)多角色演練
在O2O 活動鏈仿真的不同階段,本研究開展了多角色的不同仿真演練活動:①在播種階段,通過通識課程的學習和創新創業常識的普及活動,讓大學生了解創新創業是什么,播下創新創業的種子;②在孕育階段,通過專業課程教學、創新創業實訓和學科競賽等活動,讓大學生成為專業技能的練習者和創新創業的學習者;③在孵化階段,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大學生創業實驗班(訓練營)”等活動,讓大學生從創新創業學習者的角色逐漸演變為點子策劃者、項目研發者、項目籌資人以及項目經理人等;④在成長階段,通過提供場地、啟動資金、政策咨詢等,讓參與者演變為公司法人、CEO、CFO、CIO 等多重角色。
(5)多板塊對接
多板塊對接涉及通識教育專業學習播種創業思想、創新計劃學科競賽孕育創業項目、創業項目孵化模擬公司運營、項目股權交易公司成長治理等四大板塊的仿真訓練。各板塊內部之間以及各板塊之間通過線上與線下、虛擬與實體、指導與操作進行有機對接、互聯互通,形成全流程仿真活動鏈。
(6)全過程培育
在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開展的全過程培育包括創建“1 學院”——創業學院,統籌、管理、服務創新創業O2O 活動鏈仿真的全過程;依托“3 基地”——學創園、孵化園和香樟林,形成分工明確、循序遞進的創新創業活動鏈仿真推進器;利用“2 張網”——“在線學習平臺”和“來吧創業商城”,進行從專業學習、網上開店、交易、融資到網下物流、配送、服務等專業學習和創新創業活動的O2O 化。全過程培育的目的,是實現“2 對接”:一端與專業課程對接,實現學科專業引領創新創業;另一端與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對接,將畢業的大學生創業者和創新創業公司輸送到有政府管理指導的創新創業孵化園、社區“眾創空間”或企業投資經營的創新創業基地,實現深度孵化和培育成長。
二 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 活動鏈仿真的創新創業體系特點
學科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兩張皮”的問題,既使大學生因創業活動而耽誤了專業學習、偏廢了專業,又使其創業因缺乏專業支撐而被迫中斷。針對這些缺陷,本研究試圖通過構建并實施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 活動鏈仿真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借助O2O 平臺協同校內外資源,以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培養具有學科專業支撐的創新創業人才。綜合來看,該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 能力導向的創新創業教育流程具有創新性
該體系以分析力、創造力、領導力和創業力的培養為導向,創建了“通識教育+創新創業播種”→“專業基礎教育+創新創業孕育”→“專業綜合教育+創新創業孵化”→“學科綜合教育+創新創業成長”這樣一個分層遞進的創新創業教育流程,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2 有學科專業支撐的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該體系將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訓結合,通過多學科專業交叉滲透、循序漸進。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依托該體系,自主研發了88 門實驗課程、6 門核心課程和6 大學科綜合實訓課程,構建了比較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3 一流的創新創業教育一體化平臺
依托該體系,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打造了一流的創新創業教育一體化平臺,具體包括:①開設“大學生創業與小微企業成長”實驗班和“開放實驗項目超市”,將科研課題、實務項目、學科專業項目、學科競賽項目、校企合作項目轉化為創新創業項目,打造了學科專業綜合實訓平臺;②構建6+X 學科競賽體系,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公司和眾創空間,打造了學科競賽創業仿真平臺;③搭建“在線學習平臺”和“來吧創業商城”,成立學創園、香樟林等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和“一路行”等眾創空間,形成線上線下互動,打造了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平臺;④舉行“經管實驗創新論壇”、“CTBU 大學生創業論壇”,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總部,打造了成果展示交流學習平臺。
4 良好的“四化協同、三維互動、四方共享”開放型創新創業教育運行機制
該體系基于國家級的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成立了創業學院,擁有良好的“集成化—云端化—可視化—大數據化”四化協同、“示范中心—虛擬中心—創業學院”三維互動、“國際—校際—校地—校社”四方共享的開放型創新創業教育運行機制,加強了信息技術與學科專業教學、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共同推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統籌管理和綜合服務,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
三 實踐推廣應用效果
本研究以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為例,開展了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 活動鏈仿真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實踐推廣運用,具體包括:①成立“創業學院+實驗中心+創業公司”三位一體的創業教育機構和統籌聯動的管理體制,進行專業實驗與創業實踐的深度融合,實現創業資源的有效整合;②創建實驗項目“開放實驗項目超市”,開通科研項目、企業實務項目轉化為創業實驗項目的渠道,有效促進創業實踐與科研創新、企業實務的互動融合;③探索“教、賽、學”一體化教學模式,建立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創業實踐的新機制;④制定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學分認定及管理辦法,建立引導學生積極從事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長效機制。實踐證明,四力導向、四輪驅動O2O 活動鏈仿真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取得了較好的推廣應用效果:①20xx~20xx 年,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的學生100%參與了創業實踐活動;學生們普遍反映,通過系統的創業實踐訓練,他們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能力以及專業能力都得以顯著提升。②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培育了44 個市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其中國家級項目有8 個),孵化了100 余項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指導學生創辦了“驢行公社”等21 家有限責任公司,扶持學生創辦個體經營戶、工作室開展創業實戰近50 個。③相關學生獲得如“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移動互聯網創業專項賽金獎、全國大學生管理決策模擬大賽總冠軍等20 余項全國性獎項、100 余項省部級獎勵。④近三屆商科專業通過自主創業形式就業的畢業生達250 余人,并呈逐年遞增趨勢;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0%以上。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10
目前,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雖然很大,但是對人才的質量要求也非常高,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傳統教育模式下,缺少自主創新的思維模式,這使得計算機專業人才的質量達不到社會企業的要求,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難處,所以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中使用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特點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與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特點息息相關。首先,學生會選擇就讀高職院校,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考成績不理想,也就是說與本科學生相比,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差,而且在學習上也不夠努力,一些從高中畢業就讀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經過了高中三年“痛苦”的學習后,很讓自己處于一個放松的狀態,特別是高職時期并不會像高中一樣有老師管著、家長陪著,學生在學習上處于一個非常被動的狀態,并且經常會出現逃課的現象;第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對計算機專業知識認識不夠,隨著經濟的發展,計算機在普通家庭中也隨處可見,大部分學生都懂一點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可是要系統的掌握好計算機專業知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加上計算機理論課是比較枯燥的,學生想學知識,可是卻又不知道從哪學起。另外,高職院校與本科高校的學生在學歷上還是有區別的,從學生的心理方面進行分析,有的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心理上多少會有一點自卑,特別是對那些高中成績優秀,只是高考中未發揮好的學生來說,他們有較強的思維邏輯,可是常常會因為自己是一個高職生,心理狀態常常不夠好,從而影響到其學習的積極性。
二、計算機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發展的現狀
隨著教育與社會聯系越來越緊密,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已經在一些高職院校中被使用,但是目前計算機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發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第一,雖然我國在大力的倡導創新創業教育,但是很多高職院校卻對此還沒有重視起來,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并沒有將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落實好,在平時的教育中,只是在表面上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宣傳,或者是單獨設置一門課程,以聽講座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沒有將這種教育模式與計算機教學活動融合起來,缺少系統的教學活動;第二,教師與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了解不夠深刻,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中實踐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往往只在課堂上對創新創業的相關理論知識講給學生聽,并沒有鼓勵學生自主去進行實踐,也就是說“紙上談兵”,學生對知識點也缺少系統的了解,對實際就業中并沒有什么幫助;第三,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發展是為了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但是高職院校在實施過程中,并沒有讓每個學生都參加,有的學校只是讓學生自愿去參加創業培訓,而且并沒有將培訓的目的告知學生,沒有對培訓進行宣傳,對這方面不懂或者不感興趣的學生就失去了去進行創業培訓的機會,使得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
三、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發展的有效途徑
要將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中更好的落實,首先,應該要注重理念的發展,教育理念在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要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作為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新理念,隨著科技的發展,對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單單掌握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具備動手能力與自主創新能力可以讓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在計算機的教學中,要系統的融入創新創業教學理念,將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創業以及發散思維作為教學目的。第二,結合計算機專業的課程,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結合起來,讓學生從課堂中就接觸創新創業思想,課堂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非常有幫助的`,除了理論課外,學校還應為學生設置實踐課,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本身就非常注重動手能力,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學習的是技術,技術除了要建立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外,還需要從不斷的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技術。在課堂中結合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讓學生在動手中了解計算機的構造,讓學生通過動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等,進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還能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另外,為學生創造一個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是落實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重點,計算機技術運用是非常廣的,學生要創新創業就需要一個平臺,學校可以建立一些與計算機有關的工作室,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也可以與一些企業進行合作,讓學生進企業去了解計算機專業的工作性質,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問題,還可以組織一些相關的比賽,例如:軟件設計、網站開發、動漫制作等,讓學生了解計算機專業設計領域的廣泛,往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發展,更好的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中落實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四、結語
隨著高職院校畢業生數量的增多,就業難是很多畢業生面臨的一個問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就業方向雖然比較廣泛,但是也要求學生具有比較強的綜合實力,除了掌握好計算機專業的理論知識外,實踐能力也非常重要,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應聘中脫穎而出。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11
創新創業教育是近年來隨著高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通過學校、企業以及社會等方面的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當前很多高校雖然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但是這些學校或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或是缺乏系統的指導體系和規劃,沒有進行有效的耦合研究。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彼此聯系,將它們從機制上進行有效耦合,對培養國家建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一、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耦合基礎
(一)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異同點
創新的含義是建立一種新型的思維方式,創業則代表一種新事業的產生,創業需要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創新的程度直接影響創業的成敗,二者之間息息相關。創業教育只有建立在創新教育的基礎上才有發展的條件,創新教育需要通過創業教育來達成教育目標。
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都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創新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創新教育前期教學可能傾向于理論教學,后期則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創業能力,幫助學生盡可能地將所學的知識融入實踐中。創業教育是時代發展下本科院校調整教育模式的必然選擇。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幫助學生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開創事業。從創業教育角度來分析,學生創業能力的強弱集中體現在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方面,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均是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社會輸送創新型人才。
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本質是相同的。創業教育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求,個人創業實現自我價值,獲得物質與精神財富,這些又為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幫助。從內容來看,兩種教育都涉及學生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從目的來看,創新教育重視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創業教育的根基在于實踐性,兩者的目的均是為了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
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雖然有很多的共同點,但也存在不同之處。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和挖掘個人的潛力,創新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創業教育的內容更加真實化和物質化,是創新教育在現實的延伸。對于教學應用型高校而言,無論是創新精神還是創新能力的培養,一旦脫離創業元素就失去了意義,因此有必要轉變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來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從功能上看,創業教育不能代替創新教育,創業教育不僅是一種創新或者是教育理念行為,而且是實現創新教育的有效載體。從實現途徑來看,創新教育不僅是一門學科,而且是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得以實現。
(二)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耦合的條件分析
耦合的實質是系統及其運動方式之間的共生互動。耦合不只是系統特性、功能和過程的簡單疊加,耦合后,系統的整體功能將超過每個組成部分的單獨效應。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耦合是社會發展的需求,兩都具有實現耦合效應的基本條件。
1.耦合的內驅分析
具有創新精神是創業的基本條件,也是創業的本質原因。創新教育實現的過程,是將自身的創新價值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而這個實現的過程就是創業。創業者本身也許不是創新者,但是創業者必須具有敢于創新的精神。創新者本身并不一定要成為創業者,而是把自身的創新精神或創新成果轉化成為真實的價值,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貢獻力量。創新和創業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為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耦合提供了內驅力。
盡管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有著各自明確的.邊界,但是兩者在很多方面是相互交叉、融合的。創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創業教育的前提是創新教育,也就是說創業教育可以看作創新教育在實踐上的一種延伸。
創新教育需要通過創業才能實現價值,創業教育通過創業的過程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素質。[1]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之間的辯證關系為兩者的耦合提供了有力的驅動。
2.耦合的外因分析
政府的高度重視是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耦合的有效促進方式。目前,我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人數不到畢業生總數的1%,[2]這表明我國高校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耦合存在一些問題。從教育氛圍方面來看,學生、高校以及社會對創新的認識普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耦合。目前一些應用型本科院校還沒有開展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教師在教學中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沒有正確認識二者耦合的必要性。我國要實現建立創新型社會的目的,需要靠教育來培養更多的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業意識的優秀人才。因此,我國的大學尤其是應用型大學要重視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耦合,政府相關部門也應加大扶植力度。
二、高校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耦合的實踐路徑
當前高校要實現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耦合,必須摒棄原先的教學理念,分析和修正現有的培養目標、培養途徑等,逐漸形成比較完善的教育培養體系,從而滿足創新、創業的需求。
(一)教育主體層面的耦合
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耦合涉及學校層面、學生層面和社會層面。從學校層面來看,高校要提出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具體目標、類型、專業等,與專業教育、素質教育等相結合,明確辦學目標,形成較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要及時、準確地將社會需求反饋給學生,提高教育水平,鼓勵學生深入了解自身的優缺點,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
從學生層面來看,學生是耦合機制的主體。高校應引導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更好地了解社會需求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抓住機遇不斷提高創業素質與創新能力。從社會層面來看,高校應及時地了解社會不斷變化的人才需求,引導學生調整學習計劃,為學生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與適應能力。
(二)教育體系層面的耦合
從教育體系層面來看,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耦合主要包括教學目標、課程安排、社會實踐以及校園文化等方面。從教育目標來看,高校要把創新理念與創業理念相融合,并使之融入學校課堂教學、教育管理中,使創新創業教育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從而建立課堂教育、實踐教育以及校園教育相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3].從課程教學來看,高校要注重滲透,實行層次化教學,在專業理論課程教學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開設相應的選修課、專題講座,條件比較成熟的高校可以開設相應的必修課。教學內容設計要能夠保證學生有針對性地、系統地學習,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業技能。除了傳統的課程教學,教學應用型高校還要不斷發展第二課堂教育,結合專業教育、創新教育以及實踐教育,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創業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從社會實踐來看,高校要充分利用實踐活動等載體,注重教育活動的多樣性與層次性。例如在開展創新創業講座、輔導與訓練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高校可以制訂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實踐中,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從校園文化來看,高校要注重文化引領,形成統一的校園文化理念,并使之融入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重點關注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具體內容,組織學生參與更多的相關教育活動,為耦合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此外,高校要重視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時俱進,充分了解社會的需求,推進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耦合,以達到預期的培養目標。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12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誤區
在現階段,大多數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是在指導學生怎樣創辦企業,以及培養學生在創辦企業時必備的一系列素質和能力,其中存在著幾個誤區:
(1)創新創業教育僅僅是就業教育的一部分。
許多高校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上,通常是對政策與形式的分析,對創業中最重要的創業精神、創業能力和創業意識還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
(2)創新創業教育只針對那些想開公司的學生。
在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一般都是以講座、規劃大賽和社團的形式展開的`,參加的也一直是一批對創業非常有熱情的學生。但真正創新創業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的,但只有極少數人的參加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教育效果并不樂觀。
(3)創新創業教育是教學生怎么賺錢,與他的專業背景無關。
在我國,很多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校級公選課,統一進行授課,無論什么專業的學生講述的內容都是一樣的,缺乏針對性,沒有將學生所學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使學生不明所以,覺得這種教育方式在以后也不會對自己有什么幫助。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要使創新創業教育真正的對學生起到作用,必須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
(1)專業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
大學生一般都是以自己專業知識為基礎開始的創業之路,在需要人才的社會,大學生也深深認識到專業知識才可以幫助自己發展事業,這樣更有利于他們創業的成功。所以將專業教育作為基礎,讓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在一起,從而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2)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是高等院校改革發展的趨勢。
隨著近年來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們看到了現有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只有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才能培養出更多有利于社會的人才。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路徑探究
(1)培養專業課教師的創新創業思維。
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過程中起著重要銜接作用的是教師,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大部分的知識都來源于教師,對于教師布置的任務也會認真對待并及時完成。然而由于很多專業的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認同感,使得本專業學生也對此了解不多,只有商學院、管理學院等商務應用性較強專業的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有一定程度上的認同。所以要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將專業知識與創業知識相結合,找到兩者切合點,適當的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中,并要求學生認真學習對待。
(2)建立培養人才新方案。
由于創新創業教育屬于新興課程,屬于跨學科、跨專業的課程,很多學生和教師都感覺陌生,在學校的根基比較薄弱,不易得到關注。因此,要及時為創新創業教育建立規章制度,設立對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有傾斜的新育人方案。
(3)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將所學知識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去,在未來尋求發展,這也是高等院校最主要的目的。所以學校應多舉辦與創業有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企業、走進社會。如與企業簽訂實習合同,到崗位上得到鍛煉。圍繞專業知識,舉辦創業大賽,進行學術交流與辯論。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門單獨的學科進行教育,改變原來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教學的模式。
四、總結
馬云的成功為杭州師范大學帶來了諸多榮譽和價值,學校的發展影響著學生,學生的發展又能反哺學校,對于高等院校來說更是如此。高校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不僅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學校未來發展著想。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并不是簡單的將兩者進行相加,而是將兩者進行銜接,在恰當的位置讓兩者互相滲透,讓學生對專業知識與創業實踐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13
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為727萬人,20xx年為749萬人,20xx年為765萬人,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面對如此令人震驚的數據,就業形勢已經日趨嚴峻,并且已經成為國家機關和廣大人民全都注意的焦點,建立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的培養機制已是迫在眉睫,所有的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對此深入研究。隨著當今“互聯網+”迅猛發展,我國政府已經加速了對高校創業創新教育的改革,不斷加強產學研合作交流,建設了更多的創業創新實習園區,努力培養充足的創業創新人才。
一、創業創新教育的相關概念
所謂的創業創新教育,就是要對學生實行創業創新相關方面的教育,豐富學生們的創業創新理論,提高他們的創業創新水平,并把之運用到創業創新的實際操作里,讓廣大的高校畢業生不但成為優秀的求職者,更要成為工作的提供者,使學生有能力從容地面對社會上的各種競爭。創新能力就是使用自己掌握的豐富知識在思想上和實踐里進行創新,并最終創造出新的成就。創新成就包括寶貴的新理念、新計劃、新策略及新產品,創新能力則包括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它可以通過發明產品技術和發現理論等進行外部的表現。創業素質包含著掌握的技術能力、項目的研究能力、團隊的合作精神等內容。
二、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的“三位一體”培養機制
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應該從大學生、高校和社會這三個方面共同建立起“三位一體”的全面培養機制。
1.大學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創業素質和創新能力
第一,要提升自己的創業素質。當代的高校大學畢業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必須要在開始時有充分的鋪墊,既要正式自己擁有的條件,也要注重外部方面,要有科學的創業規劃等。要想創業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具備優秀的心理素質,大學畢業生要對心理學知識有一定的涉略,應該具備堅強的意志和直面失敗的勇氣,以及對未來道路的信心。當前我國許多大學生都缺乏必要的人際交往能力,所以要注重多參加學校的各種社團活動,加強和同學的交流溝通。創業的道路并不是永遠順利的,會出現很多意外的挫折,大學生要注意加強自身的抗壓力,逐漸形成堅強的品格和自信的情感。第二,建立廣博的知識體系。要想更好地實行創業創新,大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充足的管理類和相關專業的知識,還要對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等綜合性知識有所接觸,只有如此才能為實行創業創新做好堅實的知識保障。創業創新知識結構的建立不只是通過課堂來獲得,還能從圖書閱覽室或者是學校社團學習。大學生一般都只是從圖書館和網絡查閱相關資料,其實學校的社團活動更能在實踐中鍛煉各種創業創新所需的綜合能力。此外,還可以尋找商業上的成功人士去拜訪請教,有助于為大學生傳授實踐經驗,也能加強其知識體系建設。第三,多參與競賽等各種實踐活動。國家和學校舉辦的各種專業競賽有助于提高大學生對創業創新的認識,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等。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多去觀察、多去思考,不斷的調查和驗證,不斷從挫折與成績中總結經驗教訓,才會不斷的走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2.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創業創新教育培養體系
首先,要合理安排創業創新教育課程目錄。高校應該設立關于創業創新的公共選修課,給有意愿去創業創新的大學生教授有關的基礎知識。還可以設立創業領域分析和創新理念等一些課程,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規劃能力,提升他們拼搏的精神。另外,還要注重創新創業的實踐教育,提升他們的運用水平。其次,建設好一支優秀的創業創新教育師資隊伍。高校教師的水平決定了培養出來學生的質量,學校應該鼓勵教師不斷的學習,讓他們多去參加創新創業研討會,多去優秀的企業學習成功經驗,還可以聘請成功企業家和優秀畢業生舉辦專題講座,為學生們親身指導實踐的創業經驗,學生們通過聽講他們創業的艱辛歷程,極大的增加了創業創新的積極性。再次,要營造創業創新的濃厚氛圍。高校應多去組織開展相關專業知識競賽,和各種社團活動,拓寬學生們的創業創新眼光,激發他們進行科學研究的興趣,通過共同的學習進步和協作的團隊形象,營造創業創新的濃厚氛圍,不斷提升他們的創業創新能力。最后,建立健全大學生創業創新激勵機制。高校要設立“大學生創業創新激勵政策”,激勵和鼓勵大學生創業,對有一定市場前景的創業項目進行資金資助、提供創業場所以及相關的便利條件,對指導教師也要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教師和大學生參與其中,才會使越來越多的人才脫穎而出。
3.社會要創建良好的創業創新環境
一是要完善創業基地集群建設。大學生創業實習基地是幫助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的實踐操作平臺,它不但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場所、機器等物質方面的支持,還融入了各大高校、國家科學研究院所和優秀高新企業等充足資源,有利于推動創新技術迅速應用。政府要增強創業基地的集群建設,匯集社會上優秀的資源,從而大大的減少了創業創新的困難,更加的有可能獲得成功。二是要優化創業創新融資環境。大學生要進行創業創新多數都缺乏創業資金,要想解決這個首要問題,只是高校提供的那點創業創新基金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要繼續優化創業創新融資環境,要大力推行大學生創業創新貸款,對其實行稅費減免、加大補貼力度、小額擔保貸款等優惠措施,從而為其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三是要建立公共服務平臺。政府要為大學生建立一個集資金、人才、技術于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營造專業化且寬松的氛圍,提高社會人士對他們的信心。政府要做好創業創新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各項政策服務,建立知識產權分明、風險同負、收益共分的產學研相結合的制度,把全社會的優秀資源集中起來為創業創新貢獻力量。四是家庭也要充分理解并全力支持。家長要轉變自己傳統上只想孩子找個好工作去上班的陳舊思想,鼓勵自己孩子去努力的創業創新。父母不但要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讓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還要針對他們進行的創業創新提供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并撫慰他們的精神狀態。另外,經濟條件充裕的家庭還應幫助他們提供或者是籌措一部分創業資金。
三、結語
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是一項涵蓋廣泛內容的工程,應構建包括學生、高校和社會的“三位一體”培養機制,保障大學生能夠更好地創業創新。各大高校只有大力加強大學生的創業創新教育,才能為未來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堅實的人才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李馨雨,祁鳴鳴,陳雪儀.“互聯網+”模式下以工作室模式為載體的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初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xx,(22).
[2]徐飛.以創業學院為平臺,構建“一體兩翼”創業教育模式[J].創新與創業教育,20xx,(03).
[3]李占平,王憲明,趙永新.高校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新模式———云創業平臺模式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xx,(11).
[4]周長春,許蔚平.“金字塔”頂的再思考———20xx“高教強省: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學術研討會綜述[J].煤炭高等教育,20xx,(3).
[5]孫曉梅.試論大學生創業基地的功能及創業創新人才的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xx,(1).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14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從制定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利用小項目設計和大項目設計提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等方面闡述了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探討了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在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應用.
關鍵詞:信息與計算科學;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人才培養
我國的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學生的就業比較困難,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已經刻不容緩,而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相輔相成,創新教育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素質,以及善于發現和認識新事物的能力,為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基礎;創業教育是幫助學生樹立創業志向,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和開拓精神等的教育活動.目前,大部分高校增加了相關的課程和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生相關專業課程緊密相連的研究卻很少[1],這對于高等學校專業建設和學生自身發展都是不利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由多門學科(計算機科學、計算科學、信息科學及運籌與控制科學等)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個在理科方面應用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學生既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又有較強的實用技能.目前,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這個新型的專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使創新創業教育能夠很好地與專業課程教育對接,有必要對信息與計算科學課程體系進行大膽而又切實可行的教育改革探索.
1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1.1根據專業教學計劃制定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按照專業方向大致分為2類:一是數學方向,二是應用數學方向.數學方向主要研究基礎數學,而應用數學方向主要是以數學思想為基礎進行計算機軟件的應用研究.大多數高校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大致相同,而選擇專業方向的偏重不同,有的學校重視數學方向,有的學校重視應用數學方向.為了發揮學校的優勢,突出專業特色,根據專業教學計劃制定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應該包括:(1)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課程實踐培養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2)增加學生實驗課和課程設計的比例,提高學生動手能力[2];(3)注重產、學、研相結合,與實習基地聯合培養創新型人才[3];(4)引導學生學習當前的信息技術,拓展知識水平和視野,為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提供更多的準備.
1.2結合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應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基礎,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體系進行改革,培養學生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綜合素質能力.教學方法的改革主要是將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現代科技教育相結合,使用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啟發式、開放式和互動式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實踐學習興趣.如通過微視頻了解大數據,先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再給學生講解,使學生學起來比較輕松.教學內容的改革主要是及時地增加和信息與計算科學相關的技術[4]、學科前沿等相關內容,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開拓學生的視野.在強化實踐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如數學分析和解析幾何等課程,使學生具有嚴密的數學邏輯思維,為學生的創業規劃起到一定的作用;數據結構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等專業課程,為學生的創業奠定了扎實的技術基礎.
1.3利用小項目設計提高創新與實踐能力
學生通過學習數學分析、解析幾何、C語言、數據結構和JAVA程序設計這些專業課程知識后,具備了動手實踐的能力.為了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在第5學期第11~12周,讓學生利用學習過的編程思想和數學思維,獨立完成小項目設計.在小項目設計過程中,學生可以選擇Matalb數學軟件或JAVA等編程軟件,選擇給定的課題,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如電子地圖設計、貪吃蛇游戲和數學建模等課題.小項目設計要求學生掌握數學模型的建立、編程的方法和調試程序的技巧,養成代碼規范的良好習慣.在小項目設計過程中,學生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不會調試錯誤的程序.指導教師將引導學生如何調試錯誤的程序,幫助學生掌握調試程序的方法,培養修改程序的思維和方法[5],進而提高學生的編碼能力和調試程序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將課本的專業知識和解決問題的實踐結合起來.
1.4利用大項目設計提高創業與實踐能力
學生繼續學習計算機圖形學、Linux程序設計、Web編程與設計和軟件工程等這些實踐課程后,通過第7學期的綜合實踐課程,利用學過的基本知識進行大項目設計.學生以小組為團隊完成項目,3~5人為一組,每個小組選擇感興趣的課題,如網站的設計和聊天軟件等有市場需求的課題,要求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服從小組組長的任務分配.大項目設計嚴格按照軟件公司的開發流程和標準執行,每一個開發階段都要求學生提交相應的成果物,并對每一階段的成果物進行驗收,驗收的內容包括需求分析報告、可行性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規范問題、程序測試和實驗報告等.驗收通過后才能進入下一階段,通過這樣規范的流程,使學生掌握在企業團隊中如何完成一個項目,最后進行項目答辯.這對學生來講,相當于作了一次全方位的仿真項目,提升了項目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效果較好.整個項目教學不但幫助教師推動實驗課程改革設置,使教師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興趣愛好、薄弱環節和強項[6],針對學生這些特點,設計出既發展學生個性又注重全面平衡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還能讓教師一同參與并得到了成熟的產品,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
2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踐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核心是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采取產、學、研相結合的形式,與多個軟件公司合作,聯合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6-7].在軟件實習、數據處理實習及畢業實習時,提供給學生多個公司,并簡單介紹各公司的工作特點,由學生自己選擇公司實習.公司提供一些小的項目由技術員帶領學生完成,學生主要做軟件編程、網頁設計、數據分析處理及其他相關工作.這些實踐活動是學生根據自己喜好選擇的,所以積極性比較高,因此能夠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激情,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選擇大數據處理的學生,通過在公司對一些企業的數據進行分析及對數據處理軟件的應用,提高了數據挖掘和數據處理能力,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與公司合作既可以提高學生動手實踐和創新創業能力,又可以為公司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軟件公司自身也提高了經濟效益,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在與企業合作方面,根據學生特點建立校內實訓基地[8],如在專業綜合實訓、創新綜合實踐及課程設計等短期或課余時間進行的實踐教學環節,請公司技術員或者往屆優秀畢業生回學校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根據技術員提供的課題選取自己的訓練項目,也可以結合自己的想法與指導教師共同確定實訓內容,項目確定后按照指導教師安排利用業余時間開展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動手實踐及創新創業能力.在畢業實習期間,大多數學生選擇在合作的軟件公司實習,軟件公司為學生提供了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良好外部環境,學生很好地掌握了項目開發的流程,為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的學生畢業實習期間表現良好,直接與合作公司簽訂就業協議,或者被合作公司推薦到其他相關企業就業.很多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就是結合軟件公司的真實項目確定的,這樣的畢業論文更具有實際意義.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教師也會到IT公司進行鍛煉,指導學生學習活動同時也了解新的技術方法、研究方向和學科前沿,并將自己的理論研究與生產實踐有機地結合.因為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將更好的教學理念和創新創業的教育改革方法灌輸到日常教學中,才能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能結合社會需求開展教學.特別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只有深入到企業,與生產實際相結合,才能了解大數據時代對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學生的需求,為學生指明創新創業的方向,也為學生就業奠定堅實基礎[9-10].
3結束語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新型的復合型專業,本文闡述了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意義.通過制定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創業教育結合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改革,利用小項目設計和大項目設計等措施,學生的理論基礎越來越扎實、雄厚,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越來越強,畢業生就業率顯著提高,在實際創業過程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曄,徐晨.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與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xx(3):104-108
[2]王尚鵬.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J].電腦迷,20xx(9):130
[3]張水勝.信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時空,20xx(10):42-43
[4]吳孫勇,薛秋條.“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視界,20xx(6):128
[5]丁永勝,張水勝.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計算機類課程的項目教學法[J].高師理科學刊,20xx(7):78-81
[6]周曉晶.開展3+1培養模式科學地發展地實踐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建設[J].大學數學,20xx(4):155-158
[7]王傭兵.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大學教育,20xx(10):79-81
[8]盛梅波,湯鵬志.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20xx(10):79-81
[9]張水勝,宇世航.以就業為導向的信計專業培養模式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xx(2):73-74
[10]段煉,方賢文.大數據背景下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xx(4):100,104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15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做好在校大學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意義重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各高校要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的要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這明確指出專業課程體系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性。
實際上,大學本科教學課程體系包括課程門類組成和各門課程具體內容,這是相關領域專家長期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創新的立足之本和出發點,所以,它應該而且可以成為大學生創新的源泉。對新建的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首要目標的高校而言尤其如此,這類高校往往不具備完善的科研條件,因此,深入挖掘本科課程的創新創業資源,對人才培養和學校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當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
就本科課程教學的本質而言,它應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大學生的創造性活動。傳統教學追求的目標是知識的掌握,也就是使大學生從不知到知,從知之較少到知之較多,現代教學不能滿足于此,更重要的是發展大學生的智力,發展大學生內在創造潛能,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素質。
對理工類大學生而言,有效教學可以使大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得到更全面的發展。但現實存在的困難是:①本科專業課程的大綱已經經過千錘百煉,是由教委確定下來的,每個知識點都很重要,缺失后會導致專業知識結構缺失,對未來發展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②經過歷年的教改、課改,課程學時數已經減少到極限值,當前課程時長甚至無法支撐大綱設定內容。如果強行加入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可能會導致基礎沒學好,創新也沒搞好。但是,創新創業教育又不能等,應從基礎課開始融入每一門課。③我校作為成立只有十余年的新設二批本科院校,根據所處的社會大環境和發展需要,從原先以本科有效教學見長為特色,提出教學與科研并舉,以達到“提升辦學層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目的,也使得原先以承擔教學任務為主的專任教師不得不轉換角色,同時承擔教學和科研任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不能充分發揮我校原有的教學優勢,以創新教育和科研成果充實有效教學的內涵,關系到專任教師能否在教學任務已相對飽滿的條件下順利適應學校的新要求,相關探索和實踐對其他具有類似背景的高校也有借鑒意義。
2 解決問題的思考和途徑
創新創業教育不能僅依靠幾門課程的開設,而應該融入已有的課程體系中,課程中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不可能自動內化為學生的知識,而需通過有效的教學才可以傳承。但是,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有效教學與創新又如何結合,創新與教師的科研工作又如何結合,并沒有現成的路可走,需要不斷探索。當代教育理論認為,有效教學是師生之間以某種特定方式所進行的交往,而最好的交往應當建立在師生合作的理念上。當代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指出:現代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與學生合作”的方法,學生是認識活動的主體和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只把學生當作受體,而應達到學生主動參與,在學習中受到教育和發展能力的根本目的。以布魯納的.思想為指導,樹立師生合作理念,以重要知識點的深入拓展為途徑,在幫助學生實現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提升的同時,實現學生內在轉變,真正實現有效教學。在此過程中可涌現多種成果,比如發表論文、申請專利或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有效地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勤學好問和能做會寫的人才。同時,對于教師而言,真正的有效教學能讓他們輕松完成所承擔的科研任務,在自身成長的同時助力學校發展。
下面舉幾個實例說明深入挖掘已有知識點進行知識創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筆者任教的《環境科學導論》課程中,第五章一節主要介紹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問題,比如當前的缺水現狀、缺水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指出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人口日益增長,對城市的資源——特別是城市的水資源帶來巨大的壓力,城市面臨水資源短缺和水質惡化的窘境。在學生充分認識了缺水現狀后——即從大處著眼后,引導學生從小處著手,以我校為一個集雨區計算了雨水資源化回收潛力,并正式發表在CSCD 權威期刊上。同樣,在《環境監測》課程相關章節中,針對近年來我國突發性污染事故較多的現實狀況,引導同學們查找突發污染事故的相關文獻,了解到我國每年通過公路運輸的危險化學品約有2億多噸。這么龐大數量的危化品運輸,不可避免會發生事故,對社會公共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所以,找到原因并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就顯得相當重要,從而以此為主題進行研究,并正式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結合延安“8.26”特大車禍案,提出“如何預防道路運輸危化品事故”的開放性題目,引導同學們查找文獻并討論,聚焦于重特大危化品事故、相關部門的政策利弊分析發表了研究論文。在《水處理》課程相關章節介紹了混凝沉淀處理法,并引導學生研制新型混凝劑,組建團隊等,撰寫《新纖維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參加20xx 年第八屆“挑戰杯”福建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并獲得金獎。
從以上典型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以本科教學融入創新創業的理念為先導,以重要知識點的深入拓展為途徑,學生是可以完成較高水平創造性工作的,相關經驗值得重視。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是應用型本科高等教育的一項歷史使命,在國外,有的大學甚至把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學校轉型的重要策略。培養大學生的創造力被公認為是現代教育的首要目標和社會變革與進步的一個重要指標。
3 結束語
教師承擔的本科課程門類往往是教師最擅長的領域,強化在本科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師生合作進行創新創業對培養市場所需的能做能說能寫的“三能”人才,實現學生內在轉變。這對教師在教學任務相對飽滿的條件下進行科學研究和學校提升辦學層次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在研究過程中應該看到,在實踐中,大學生普遍表現出喜歡動手操作,不喜歡學習理論的想法。以往對學生創新實驗理論提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所以,一定要認識到理論成果的總結、提升對培養能做會寫人才和教師科研產出的重要意義。因此,需要教師投入更多心血指導學生,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陸一、史靜寰(20xx)也認為,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學術志趣與師生互動高度相關。
本科課程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已在我校理工學生中形成示范效應,身邊的同學取得成果是最生動的事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對學風建設產生了積極影響。參加的學生普遍具有勤學好問、積極主動、對學科知識表現出濃厚興趣的特點,增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形成教與學的良性互動,深化發展了有效教學的內涵。
【創新創業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論文12-07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論文07-31
市場營銷教育與創新創業研究論文07-27
西部工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論文10-19
高職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途徑論文07-17
網絡工程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改革論文12-08
創新教育論文11-13
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如何優化論文06-28
教育實踐創業教育論文12-08
語文創新教育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