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孔子美學思想中仁之美論文
摘 要:儒家美學作為中國古典美學主要的基本派別,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孔子美學作為儒家美學的代表,奠定了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仁”作為孔子美學的思想精髓,與其密切聯系。“仁”是闡述如何“做人”、“成人”的人性理論,孔子以“克己復禮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為自己對人生的追求和處世之道,他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將自然美與做人聯系起來,既深刻又富有人生哲理。
關鍵詞:孔子;仁;美學
在中國的歷史文化發展長河之中,儒家思想有其特殊的地位,根植于人們的價值體系和道德思想。“仁”是孔子美學思想的核心,是孔子關于人生和社會的最高理想,也是他審美理想和美學體系的核心,就是要解決和培養“仁”的心靈,道法品質以及人生境界“仁人”。
一、以仁愛為精髓的儒家美學
層疊式寶塔是孔子美學結構體系的特點,而“仁”處在這個結構的中心而貫穿上下。“仁”是他整個倫理道德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理論體系中最基本、最高的道德標準。孔子的美學就是仁學的延伸,因此我們也可以稱作為仁學美學。以血緣關系所產生的親子之愛是整個仁學的根基。他講到“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1都強調了“孝悌”是“仁”的第一要義,也為“仁”之本。“孝”是講兒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悌”是兄弟姐妹之間各自應盡的責任,“孝悌”是兩種最重要的血親關系的道德規范。這種血親關系是發自內心之情,是一種自然的流露,這與天下普遍的情感相類似。這樣一個過程就完成了“泛愛眾,而親仁”的仁學體系建構。
“仁”是道德標準,孔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2就是說,君子中可能出現“不仁者”,而小人中則決不會出現“仁者”。這樣來說,“仁”是一種天賦的道德屬性。所以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3“為仁由已,而由仁乎哉?”4“仁”與“不仁”,主要取決個人思想意識的修養,要有主觀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
二、孔子對“仁”的人生追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這句話說出了“仁”字的真諦,可以看出要做一個真正的仁者是需要先對自己要求嚴格,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追求,也是去衡量一個人是否為君子的標準。要求他人首先要自己做到,如果大家都能做到用仁愛之心的準則去為人處世,并遵循“仁”字,那么孔子提出的這個想法和愿景就能夠得以實現,君王實施仁政,愛戴百姓,百姓安居樂業,家庭和睦友愛,這是社會所希望達到的最高境界。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6。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不光是要有平等仁愛之心去對待他人,同時身體力行,用“禮”的外在行為表現去待人接物,而作為“六藝”7首位的“禮”確實是孔子“君子”這一社會理想美標準的道德集中體現之一,周禮是孔子最為推崇的禮儀。他說:“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8又說:“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9由此可見其對周禮毫不掩飾的敬仰。而周禮,顯然是宗法貴族統治者的的禮數,如鑄鼎、樂舞,都有等級,不能亂用,亂用即為“禮崩樂壞”。
基于這種為使社會變得有序,讓人們的行為規范起來的理想,孔子采取了“禮”的方法,讓人們將精神寄托于恢復“周禮”中,從人的本性規定出發,重建道德和信念,以此來挽救禮崩樂壞的社會,在孔子看來“不學禮,無以立。”10禮是人安身立命,言行舉止的準則。孔子所倡導的“禮”是奴隸主貴族等級意識的反映,是不同階級、不同階層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三、孔子論“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孔子在談到對自然美的贊賞時表示過對“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11從整句話來看,就是知者從水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質相同的特點,即是水的清澈和流動象征著一種樂觀的精神,而仁者從山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質相同的特點,山的矗立高聳,是一種靜態的美。這里的“樂”是一種美感,而這對孔子看來不是由山水的景象引起的,而是“知者”對于水,“仁者”對于山的感情外移,即移情作用起來的.,換句話說,不是觸景生情,而是緣情觀景。“知者”在審美對象水那里,“仁者”的審美對象在山那里,看到了有與“知者”、“仁者”相似的性情,故而產生喜愛之感。
這種對自然美的欣賞由此而產生的審美關照使得山水之所以成為“君子”觀照的對象,是因為“君子”以山水比德,發展起來“比德”理論。山水的自然形象所具備的某些特征可以象征人的高尚道德品質。人的精神品質與自然相聯系,自然美就不是純客觀的東西,它包含有審美主體的聯想、想象的成分,也就是包含有主觀意識形態的思想成分。
四、結論
分析孔子美學思想中的“仁”,美在于“仁”的表現,美就在于精神能力的發揮,在于精神光芒的照耀,在于人生境界的呈現。中國古代文化有生生不息、源遠流長、永葆青春的生命活力,在世界文明中有其崇高偉大的地位,這可以說都和孔子儒家思想有密切關系。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梁漱溟認為:“孔家沒有別的,就是要順著自然道理,頂活潑頂流暢的去生發。他為宇宙總是向前生發的,萬物欲生,即任其生,不加造作必能與宇宙契合,使全宇宙充滿了生意春氣。”12這是宇宙自然的狀態,是人應當有的生存狀態,身心充滿生機活力,充滿創造性,也是人的審美狀態。宇宙充滿生意春氣,人的精神世界也要充滿這生意春氣,也要由這生意春氣生成豐富多彩、崇高偉大的精神境界,生成一個更美的世界。
注釋:
1.出自《論語·學而》
2.出自《論語·憲問》
3.出自《論語·述而》
4.出自《論語·顏淵》
5.出自《論語·衛靈公》
6.出自《論語·顏淵》
7.孔子編訂的“六藝”,包括:禮、樂、御、射、書、數。
8.出自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七。
9.出自《論語·述而五》。
10.出自《論語·堯曰篇第二十》第三章。
11.出自《論語·雍也》。
12.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商務印書館,1999.127.
【淺析孔子美學思想中仁之美論文】相關文章:
3.教育之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