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職生消極群體及其教育對策論文
摘要:從中職生消極群體的成員構成特點出發,文章展開教育對策的討論。通過重視對消極群體“領袖人物”的教育,注意消極群體整體教育,強化中職生目標引導,用優秀文化的影響力教育學生,與學生家長形成教育合力等多方面對策的探討,以期達到幫助、教育、轉化他們,培養中職生健全的人格品質的目的。
關鍵詞:中職生;消極群體;教育對策
職業教育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讓學生掌握從事某種社會職業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為此,各職業學校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教育上狠下工夫。然而,力氣花得不少,成績卻不大。癥結究竟在何處?筆者經過親身的實踐和長期分析研究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學生消極群體的影響不應忽視。
中職生消極群體及其構成
所謂學生的消極群體,就是在成員消極的思想和不健康的心理基礎上形成的,主要以綜合素質較差的學生組成的一種抵制教學活動、破壞常規紀律的非正式“興趣—友誼”群體。這種群體在中職學校普遍存在。
中職生中因為對某一專業特別愛好而選擇上職校的不多,更多的是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達不到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線而被迫選擇職業高中。所以學生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行為習慣不夠好,可總結為“三低一高”,即“求學士氣低,求知基礎低,行為習慣素養低,就業期望值高”。在初中時,這類學生通常在班級中沒有“市場”,但進入職業學校之后,在班級內很容易就找到“知音”,與具有一致或相似心理狀態的其他學生產生共同的語言和感情。隨著他們交往的不斷密切,“凝聚力”日益增強,抵制教育的消極群體也就逐漸形成了。他們拉幫結派、稱兄道弟,無視教師諄諄教誨,以破壞學校秩序為自身價值顯現的方式。
中職生消極群體一般由三部分成員構成:(1)核心部分(核心群)。這類學生的特點是文化基礎差,學習成績不好,有嚴重違紀行為,如抽煙、酗酒、打架等。他們學習無明確目標,對一切教育都存在逆反心理。但他們心靈深處同樣渴望關心、渴望理解,有改變自己的愿望。(2)邊緣部分(邊緣群)。這類學生的特點是文化基礎一般,較能遵守紀律,一般能接受教育,無重大違紀行為。但易產生消極情緒,易被他人同化,上進心不強,自覺性差。如遇某種挫折或打擊,易轉變為后進生。(3)外層部分(外層群)。這類學生努力學習,遵規守紀,自覺性較好,有上進心,樂于接受教育,心理素質穩定。他們一般是心理上拒絕加入消極群體,但由于同學交往的需要或其他原因,行動上會接近消極群體,對消極群體不正確的言行不敢揭露和抵制,甚至產生不配合學校、班主任教育的現象。
這種結構的消極群體可能在一個班級內形成,也可能在幾個班級中產生,其中還可能會介入一些行為不良的社會青年,如果這樣其危害就會更大。
根據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霍德蓋茨(rmhodgetts)的研究,所謂群體是一個“由兩個或更多的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單位”。它有三個共有特征:一是集體是具有兩個或更多成員的社會單位,其中所有的人都不時地相互交往;二是群體成員相互依賴;三是群體中的成員從他們的相互交往中得到滿足。
為此,我們應緊緊圍繞其特征,及時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消除這種不良群體,挽救深陷其中的學生。“推一推”,他們就可能“滑”入犯罪團伙,“拉一拉”他們就可能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因此,在常規管理教育中要給予他們特別的關注與重視,防止他們進一步質變和惡化。教育者要遵循教育、爭取、引導和改造的原則。
教育對策
重視對“領袖人物”的教育中職生消極群體的“領袖人物”,是群體成員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后自然產成的,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群體成員對他們往往言聽計從,一呼百應。因此,做好他們的工作,往往會影響一大批群體成員。針對他們的工作要耐心細致,循循善誘,多投入感情,切忌簡單粗暴,強施壓力,否則會招致不滿,甚者對立反抗。切不可用“殺雞嚇猴”或“槍打出頭鳥”的辦法,因為這樣往往是打在“頭頭”身上,而痛在成員心上,反會使他們團結得更緊,或破釜沉舟,鋌而走險。更不可對“領袖人物”以開除方式讓其一走了之,因為這個“領袖”下去了,新的必然會產生,群體會更消極。大量事實證明,善于運用“頭頭”的長處,通過吸引的辦法逐步加以引導,使他們把聰明和才干用到正道上來,才是一種有效的辦法。我系某個班級有幾個問題學生,他們都無視校紀校規。經過調查發現,他們都“聽命”于一個父母離異、缺乏教養的學生。班主任就決定從這個學生開始著手教育。經過一段時間跟蹤觀察,發現這個學生雖行為出格,不服管教,但本性并不壞,很講義氣,班主任就以此為突破口,通過和她一起受罰跑步,展現出教師也有“講義氣”的一面,貼近了學生,逐步突破了學生的心理防備,獲得了學生信任,從而改變了這個“領袖人物”,也產生了連鎖效應,消極群體自然解體。
利用成員矛盾教育的關鍵是消滅消極群體,只有群體分解,教育工作才有實效,要注意做好全體成員的思想工作,積極正面引導。在此過程中,善于利用成員間的矛盾,分化瓦解是關鍵。消極群體的每部分成員有不同的表現特點,同一部分成員也存在著明顯的個性特點。這些學生畢竟只有十六七歲,不善偽裝,只要我們認真地觀察,就能找到突破口。我系有個班級,有一批學生比較消極,形成了小群體,班主任接管此班后,對他們實行了“緊盯”政策,管理非常嚴格。這些學生在“高壓”下有了一定的收斂,整個班級趨向穩定。但時間一長,這些學生覺得很不自在。于是,就有學生提議向校長投訴該教師。此時,群體中就有學生對這一做法表示不贊成,認為班主任苦口婆心,是好教師,于是成員矛盾凸顯。班主任及時抓住了這一機會,使消極群體分化瓦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強化目標引導沒有目標的人生,是一種“茍活”。從新生進校的第一天起,就應開始對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通過開展職業興趣測試、綜合能力測試、氣質性格測試等,為學生提供其個性特征、社會能力、職業定向等方面的素質綜合評價報告,讓他們明確學習的目標和方向,并根據每位學生的專長、性格和就業意向,設計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規劃,實行分層次、分類別教學。中職生消極群體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群體成員認為學習好不好無所謂,于是學習不認真,無事可干,無事生非。因此,我們要利用學生的特長,促使他們轉移興趣,用積極的非正式組織替代消極組織。積極的群體組織多了,消極群體就會自然解體,這一點對有消極群體的班級特別有用。新生入學,筆者要求學生正視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時代,制定計劃,分析自身特長,確定三年奮斗目標,為立足社會做準備。筆者還根據學生特點,組織“走出去”和“請進來”活動。“走出去”是有計劃、分階段地組織學生走進工廠參觀、見習、實習,使他們認識到做一名技術工人不但要有敬業精神,還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過硬的崗位技術,從而使他們對將來的工作有清醒的認識,明確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該怎樣從現在努力。“請進來”是請我校的一些優秀畢業生,來校對學生現身說法,談如何樹立自信,改善學法,取得進步,獲得成功。這些“榜樣”都來自學生的身邊,真實存在,特別是有些“榜樣”也曾經是消極群體的學生,他們跟學生有更多共同語言,容易走進學生心靈,使學生感受到“成功”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通過目標引導,學生有了追求,消極情緒自然就得到了控制。
傳承優秀文化“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中職生消極群體及其教育對策論文】相關文章:
兒童的問題行為的評估及其對策論文05-07
中職音樂教學教育論文11-08
西部高師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08-04
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10-09
青年教師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論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