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之美論文(精選14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之美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之美論文 篇1
一、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
1.元理論含義
在西方教育理論中,“元教育理論”(meta-theoryofeducation)一詞正式出現是20世紀70年代初。“元教育理論”、“元教育學”、“元教理學(meta-educoeogy)”概念最早是由德國教育家爾夫岡布雷津卡在其論著《從教育學到教育科學:元教育理論導論》(1971年)中提出。元(meta),意即“位于……之后”、“超越”,它與某一學科的名稱相連所構成的名詞,意味著更好記的邏輯形式。這種新的更高一級的邏輯形式,講義一種批判的態度來審視原來學科的性質、結構及其他種種表現。也就是說,元研究就是對原有學科所作的邏輯——語言層面的分析,它不宜對原有學科現象領域即內容作為研究對象,而是對原有學科的陳述體系進行形式分析,對某類研究活動存在的問題(元問題)進行的研究。
2.教育學元理論(元教育學)
教育學元研究的結果是形成教育學的元理論,系統化的教育學元理論就形成了元教育學,她是對教育學進行元研究的學科,是以教育學及其研究狀態為研究對象和研究框架的元理論。它從邏輯和方法論的角度審視教育學理論,對概念和范疇進行嚴格的規定并力求取得一定的表述,為教育學的反思提供了理性的武器,為檢驗與整合教育知識提供了標準、規范與規則,促使教育學的完善。而且,對于教育研究來說,元教育學有助于為其提供一種元教育觀,即給研究者提供一個適合的視界,進而調整安久的方向與思路,提高研究的質量。
3.大學教學中出現的一般問題
許多大學生在步入大學時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從“讓我學”到“我要學”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往往由于自控力較差而學業成績下滑;課程設置缺乏自由度,條條框框較多,很難形成以求知與滿足興趣為先導的學習風氣;大學教育很大程度上還是應試教育,考試作弊,作業下載的現象屢見不鮮,長此以往易形成投機取巧的不良習慣,不利于職業生涯的發展;大學里師生關系淡漠,高校教師責任心普遍較差,除了教學任務外還肩負一定量的科研任務,缺少與學生溝通的時間與精力等。
二、教育元理論三元素在教育實踐中的處方性研究
教育元理論是:“相對于教育理論并不是更高一級的知識形式,它本身只是參照而不是判定某一理論存在合理性與有效性的‘元’知識。”因此,本人依據對于教育理論和教育心理學的理解之上,給出了以下三個參照物,并將其作為教育元理論中的三個基本元素:
1.教育之愛
從古至今的大教育家們的傳世箴言中都閃耀著教育之愛的光芒,如孔子的“愛之,能勿勞乎?忠之,能勿誨乎?”,陶行知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德國精神科學教育學的代表人物諾爾指出,“教育的基礎是成熟之人與成長中之人之間的情感型的關系。而且這種關系是為了兒童的自身的目的,即走向他的生活和形式。”對于諾爾來說,這種以愛、信任和尊重為特征的教育關系,是教育工作的自身基礎,因為不是所教,而是這種關系本身才是教育最為深沉的內容和最終的條件。他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終秘密就是正確的教育關系,就是把教育者和兒童聯系起來的創造性地關系。”而來自經驗教育學的代表布雷欽卡的批判指出,“教育關系實際上就是一種職業關系。”職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不只屬于同一生活共同體的關系,而是基于一種契約關系:教育(特別是教學)是為了獲得工資。而在批判教育學者看來,精神科學教育學過于重視教育者的意向,而忽視了受教育者的意向,這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控制關系。所以莫倫豪爾指出,教育科學的認識興趣是對解放的興趣,也就是“主體從限制其理性以及與理性相關的社會行動的條件中解放出來”。在高等教育中,教育的科學化和教育關系的過度職業化導致了一種建立在對象化基礎上的認識論的過度膨脹,導致了教育過多的技術傾向和因果傾向,把對待人的“我——你”關系轉變為對待物的“我——它”關系。在高等教育神圣的知識殿堂內,教師要“捧”的是理解的心靈,為此做出任何高度的評價都不為過。在“我——你”關系的建立過程中,為了盡可能地實現最優的教育效果,教師要糾正過多的技術傾向,打破建立在對象化基礎上的認識論的因果模式,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善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環境;要積極評價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尊重學生的'權利;欣賞學生個性中的亮點。
2.教育之真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之一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其中體現的是一種求真務實的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教書以育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所謂教育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在不斷變化的教育情境中所進行的雙向互動,其根本矛盾是學生個體發展的應然目的與實然狀況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的解決就是在教育活動中把一個實然的人按一個應然目的來改變,改變的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到教師身上,教師在改變過程中進行著知識傳遞和價值引導。所謂“價值引導”,即指教育是投射、蘊涵著教育者主觀意志與價值觀念的引導活動。教師作為知識與文化的傳承者,具有暫時的文化優勢,對學生的成長負有道義上的責任,引導學生進行價值上的選擇。在價值引導過程中,因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工具理性,價值引導必然體現階級的意志、教育的性質和教育者的人生追求。而在教育活動的實踐過程中,應然目的應遵從實然的人的真實需求和水平來設定,而脫離了真實的教育,應然目的指向的教育活動必定是受到批判且失敗的。人文主義心理學是對人性、對心理學及對教育的一些觀念、態度和主張。在教育上人文主義者,不主張客觀地判定教師應教授學生什么知識,而是主張從學生的主觀需求著眼,幫助學生學習他喜歡而且認為有意義的知識。其代表人物羅杰斯的學習理論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learner-centerededucation),且以自由為基礎的學習原則。他在《學習的自由》一書中提到:“人皆有其天賦的學習潛力;教材有意義且符合學生目的者才會產生學習;在較少威脅的教育情境下才會有效學習;主動自發全心投入的學習才會產生良好效果;自評學習結果可養成學生獨立思維與創造力;知識外重視生活能力學習以適應變動的社會。”所以,尊重客觀事實,崇尚科學真理是教育之真的核心價值所在。
3.教育之美
教育之美其本質即揭示了教育藝術的本質。也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和諧的關系。“度與和諧”是人們在社會生產活動和精神生活中所追尋的一種境界,是在社會活動中人們掌握和運用客觀規律創造出與人的目的相一致的、凝結著人的智慧、才能和力量的引起主體愉悅感的感性形式。“度與和諧”作為人們的一種主觀的體驗和感受,是客體的某些方面達到了與主體的高度統一與和諧,使主體感受到滿足與愉悅。因而,人們總要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來追求和創造美的境界,即運用內在的尺度,改造客體,使之達到和諧之美的過程。教育活動的整個過程是教育者的主動精神作用教育對象的協調控制活動,不可避免地要體現和諧,體現教育活動的美的價值,使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達到高度的和諧與統一。
首先,師生之間應構建和諧美好的人際關系。人的交往的內在美表現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外在表現是言語行為之美。教師的人格是高品位人際關系的重要基礎。和諧的師生關系,可滿足學生的由單純的認知需求上升為情感需求。只有具備人格魅力的教師才能真正實施愛的教育,“愛中有嚴,嚴中有度”構建互相尊重信任、互相合作、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其次,教師應探究和諧美好的教學過程。教學是一種藝術化的教育,是一種創造性的教學活動,融入了施教者的人生歷練、情感創造,是機械技巧的超越和升華。高等教學活動作為青年人生活中重要的實踐活動之一,必然有著豐富的審美因素,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和諧的美,融入和諧的美的意念。其核心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完整人格。教育過程中要鼓勵受教育者自主創新學習,拓展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自由選擇的能力。總之,在教學活動中,由和諧效應帶來愉悅性,使學生成為教學世界中的發現者、創造者,使學習過程轉化為一種豐富的精神享受,達到真正的和諧之美。
再次,創造和諧優美的活動環境。要按和諧的規律來建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優美的活動環境會給人們帶來審美的享受,激發出創造的熱情,提高活動的效率,環境美能夠滿足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適合于社會活動的需要。教育活動中應堅持“環境育人”原則。學校力求改善辦學條件建設,優美的校園風景,布局合理的校園設施,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設備,能使校園融傳統文化和現代技術于一身,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健康發展。
三、小結
人們是根據需要來選擇區別、聯系還是區別加聯系的,包括二元、三元、多元,都是根據需要去選擇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具體任務或技術方面的訓練,而是喚醒對人類生活的可能前景的認識,引發或者培養青年人的人性意識。有的人生來就具有這種意識,他們的潛力就自然得到發揮。但是大多數人需要喚醒他們這種意識。心理問題的根源是沖突,需要包容和不沖突或減少沖突時,我們選擇愛、真和美,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出發,結合人的感性和理性,選擇和諧和統一的方法加以解決。因此,大學教學的任務不僅要對教育寄予中心地位的重視,而且也在總體上打下全面教育的基礎,目的是全面發展個性和充分發揮個人才能。
教育之美論文 篇2
一、教育作用與目的
關于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集中體現在教育對社會政治經濟的影響,這里面有兩點:1.生產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國家才有財力施展教育,人民才有余財余力接受教育。2.國家要長治久安,生產和生活持續發展提高,離不開德治教化。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培養能夠施德教,行仁政的賢才,孔子提出從平民中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學而優則仕”與“仁人唯賢”的路線配合一致,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準備了條件,它適應了社會發展的要求,反應了一定的規律性,放到現代還有積極的意義。
二、教育對象與教育內容
關于教育對象,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即學生不論種族、貧富、貴賤,皆可以入學讀書。這一教育對象的確定,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破除了人為的隔閡,促進了文化的下移和教育的推廣,適應了私學發展和時代發展的需求,有十分進步的意義。
孔子的教學內容,據《論語述而》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指他以文獻、品行、忠誠和信實教育學生,實際上也就是文化知識和道德教育。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編定《詩》、《書》、《禮》、《樂》、《易》、《春秋》為教材,而主要以前四種傳授弟子,其道德教化則貫穿于一切教育活動之中。
三、德育思想
孔子主張教育應把德育放在首位,“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他構建起了一個十分豐富的德育內容體系,在德育實踐中,總結摸索出一系列實施德育的有效原則和方法,而且闡發了道德評價的標準問題,影響極為深遠。
就德育內容而言,孔子的核心詞匯是“仁”,仁德是孔子要求培養學生具備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質。仁的核心是愛人,有仁德的人對別人予愛心,他的`“愛人”思想是與其惠民、重民、養民的思想相聯系的。仁的標準是“禮”。孔子提倡在“禮”的形成中貫徹“仁”,“禮”是“仁”的標準。
四、論教學原則與方法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學規律的原則與方法,對后代的教與學影響深遠。
1.學、思、行結合的教學過程。“學而知之”是孔子的教學主導思想。孔子重視學習思考的作用,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說:“君子恥其言過其行”,“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學習應學重視其社會效用。
2.啟發誘導。孔子在教育史上首倡啟發式教學,比古希臘的蘇格拉底的“助產術”還要早上幾十年。孔子提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把握住講解的最佳時機,及時施教,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其思考的積極性,主動去掌握和應用知識。
3.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國歷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根據時、地、人的特點,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從而使教育效果達到最佳。
五、教師
孔子熱愛教育事業,敏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在自身成為優秀教師的條件下,他主張作為教師應具備的如下條件:1.學而不厭。2.溫故知新。3.誨人不倦。4.教學相長。
六、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歷史影響
孔子在他的政治理想指導下,終生以滿腔熱情,孜孜不倦的精神從事教育工作,為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孔子的思想學說,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封建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這種影響有積極因素,也有消極因素,在不同歷史階段起了不同的作用。在封建社會處于上升時期,它被利用為鞏固封建制度服務,對社會發展起積極作用是主要的;當封建社會到了沒落時期,它被利用來維護封建制度,對社會發展起消極作用。
教育之美論文 篇3
一、鋼琴藝術教育與校園文化的提升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校園文化包含了學校的校風、學風、人際關系等。校園文化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包括物質層面、制度層面、活動層面和精神層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深層結構。而校園文化的形成是校園中每個個體的價值觀和人文精神的總和體現,這就需要提高每個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內在修養,提升校園文化建設。本文以鋼琴藝術為例,通過學生對鋼琴藝術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價值觀,陶冶學生情操,從而創造一個優良的育人環境。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提升不能單靠專業知識的灌輸,還要借助于藝術教育的長期熏陶。學生鋼琴藝術的學習能夠直接加強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社會文化的參差不齊對大學生的德育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學校通過完善藝術教育,比如大學生鋼琴課程的開展,來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鋼琴藝術的學習能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辨明不同的校園文化中所蘊含的不同價值觀念和人生信條,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校園文化的深層含義,并使其積淀為大學生深層的世界觀基礎。鋼琴藝術教育的意義就是通過這種精神文化來引導、規范和激勵大學生的行為。從人們的實踐來看,鋼琴藝術的學習對校園文化的建設有導向功能。校園文化除了學校的規章制度以外,一般不具有強制性,它只是一種無形的、道德范疇類的約束力。生活在鋼琴藝術熏陶的良好的校園文化中,會使心靈得到凈化、品質得到優化、人格得到美化、意志得到強化、情感得到深化。鋼琴藝術的學習對于校園文化的建設有凝聚功能。美好的校園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很大程度上可以進一步增強學校凝聚力與向心力,更大層面上地激發師生員工的創造精神和工作學習熱情。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工作正常運行的有效保證,是學校教學工作高效運作的有力保證,是辦學質量穩步提高的重要保證。除此之外,生活在鋼琴藝術熏陶的良好的校園文化中,能有效地促進師生向更高層次的思想道德境界進取,對人的教育和影響它不僅具有即時價值而且具有延時價值,它甚至對人的一生的成長發生著深刻影響,因此它具有全面性、長效性。這樣的校園文化對人的教育和影響往往是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發生的,它對人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乃至人的品格具有潛在的影響。
二、鋼琴藝術教育有效提升校園文化的措施
校園文化建設的涵蓋面極廣,它是一項系統工程,而鋼琴藝術課程的教學在校園文化建設的提升方面也需要遵循整合原則,在實踐方面要作宏觀思考,實際教學中要做到微觀切入。首先教學的物質方面需要根據學校財力合理計劃行事,教學制度上要制定相應的實施制度,學生對于鋼琴藝術教育的思想接受則通過學習、教育、熏陶、內化,來逐步實現,不可操之過急。人們必須培養學生的興趣,抓住核心問題、綜合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物質提供要滿足精神建設需求。如前所說,校園文化是由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方面組成,兩者缺一不可,它們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實踐證明,藝術教育是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可靠保證。保證每個學生的參與是主體性的要求,在參與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教育與提升,只有學校的積極性和制度以及教學計劃的制定而沒有保證全體學生參與的校園文化建設是難以持久,收效甚微的。鋼琴藝術教育做到了大學生藝術教育的高品位原則。校園文化建設要從培養高素質的、能參與國際競爭的一流人才的高度上來認識,立意要高,而它的實現必須要充分注意物質建設的教育性、藝術性,給人以美的熏陶,以美輔德、以美益德。
三、鋼琴作品的賞析和與德育教育
鋼琴藝術作品的賞析是在大學生德育教學中有重要的意義,能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水平,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鋼琴藝術是人類中相對古老和具有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符,用于表達演奏者內心感情,與聽眾進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鋼琴藝術在人類的精神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向學生展示國內外經典的鋼琴藝術作品同時也是在通過音樂的熏陶、知識傳授等教育過程,將這種藝術內化為學生的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氣質修養。鋼琴作品的賞析教育教學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感受到對命運的悲憤和對生命熱情的火焰和不屈于命運的精神,聽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讓學生感受到曲子蘊含的氣勢磅礴的精神,聽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愛。很多經典的鋼琴作品都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這就是鋼琴作品的教育對學生的教化作用。在每一部優秀的鋼琴曲背后都有其深厚的意義。在鋼琴的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們通過對鋼琴曲的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生通過學會賞析這些優秀的鋼琴曲來培養自己的愛國精神。學生對于鋼琴作品的賞析能力體現了學生的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而一個人的文化藝術的修養又直接影響著他的音樂欣賞的能力和水平。學生的欣賞水平層次不齊,對同一個作品的欣賞也因人而異,“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鋼琴作品的欣賞,不僅僅受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還要受到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生活閱歷的影響。因此,教師通過挖掘經典作品背后的意義,并將其傳授給學生。學校通過營造文化氛圍,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加大對學生的鋼琴教育,從而達到建設優秀校園文化,形成正確校園輿論導向的目標。
四、大學生鋼琴演奏學習與思維培養
鋼琴音樂教育也是藝術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調動學生的感官,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面有很重要的意義。鋼琴演奏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并不是機械地完成樂譜上的每個符號,真正的音樂精神是無法記錄的,因為作曲家在創作的作品中包含了無限的精神和豐富的感情,演奏鋼琴的價值在于最大限度地再現作曲的精神和情懷。大學生在鋼琴的演奏中能影響思維活動,并通過動腦筋和用感情出發掘隱藏在樂譜行間的內容,使樂譜中的每個符號真正復活。對于鋼琴曲的演奏是個人感知到再現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演奏背者具有敏銳的內心洞察力,而且具有表達作曲家內心世界的演奏技巧。從科學的角度講,在學生學習演奏的過程中,通過改變神經沖動頻率的'方式來調節肌肉的收縮速度,反復的練習指法可以提高大腦皮質的機能,從而加強神經對肌肉的支配作用,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達到高度協調統一。隨著鋼琴演奏的不斷深入學習,就能逐漸掌握技巧,熟練手指動作和力度.增強手指的敏感度,這能讓大學生對空間事物微小變化的分辨力會逐漸提高,為保持與演奏所需要的相應的興奮程度,神經系統建立響應的調控功能,從而使人腦思維更加敏銳、反應更加靈敏。總而言之,鋼琴藝術教育能促進人的思維發展,尤其有利于創造思維的發展。按心理學、教育學的觀點,人的創造思維有兩種思維在起作用,一是聚合思維,二是擴敞思維,而學生的擴散思維是關鍵。心理學家認為,擴散思維的特點是流暢、變通、獨特。這種思維正好與聚合思維相反,它需要離開問題的中心然后向多方向擴展,以便從多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在這個過程中不受已有知識的束縛,也不受傳統舭念和思維方式的制約,因此,在大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同時,要不斷更新、不斷豐富、不斷發現,從而提出新的認識和思想,并以此來鍛煉自己的思維。音樂活動的審美過程,如一位偉大作曲家的音樂作品的欣賞,正是一個從中不斷發現、不斷創新,認識不斷深入的過程。
五、大學生鋼琴藝術學習與社會實踐能力的提高
近幾年來,大學生由于生活圈子的限制,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差,尤其是在大學生步入社會之后,適應性差,適應周期長,不利于創新能力和開拓型人才的培養。而大學生的鋼琴藝術的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其實踐能力。鋼琴作為樂器之王,在其演奏和欣賞中理解并學習音樂,通過作品的理解、對作者人性在精神上的觸摸,更能使得大學生理解并包容他人的感情,并用合理和諧的方式融入自己的感情,使得在交流的過程中更能讓他人或自己接受對方的想法,這對將要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有著極大的影響,對校園團體生活的和諧健康的進行也有著極大幫助。藝術普及、鋼琴教育促進著大學生的情商提升,也有利于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及大學生社團活動的健康開展。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高校音樂教育及鋼琴教學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要明確鋼琴教學對創新能力培養的現實意義,有效解決大學生實踐能力差的問題。
六、結束語
鋼琴藝術教育通過學生對經典鋼琴曲的學習和鑒賞,讓大學生接觸到優秀的鋼琴作品,從而達到促進學生的審美素質和德育素質的提升,有利于學生培養正確的審美觀。總之,通過學校對鋼琴藝術課程學習的加強,能夠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越來越多的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已經認識到校園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巨大能量。
教育之美論文 篇4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學改革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在法學教育改革中引入的情境教學法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通過情境創設可以科學有效地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綜合判斷能力、協調能力等,這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點燃了學生的創新激情,對于法律教學來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實踐教學的作用。在法學教育過程中,科學有效的情境創設不但能夠提高法學教學質量,還順應了法學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法學教育;情境教學法;創設;創新
自從依法治國的方略提出以后,法制化進程的腳步越來越快,同時我國的法學教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局面。對于當今法學教育來講,主要是培養專業化、寬口徑、復合型的法律人才,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的法學教育無論是在教學體制上,還是在教學計劃上,以及教學模式上都存在相應的問題。鑒于此,法學教育者必須要認清眼前的狀況,不斷加強關注法學教育的發展,尋找傳統教學的不足,梳理法學教育改革的思路等,以便科學有效地提高法學教學質量。我們都知道,法學教學注重的是實踐,那么實踐教學法將成為法學教學改革的首選,通過實踐教學法,可以科學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全方位的判斷能力、協調組織能力等,在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還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一、在法學教育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教學方法是一個意義廣泛的詞語,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實現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目標,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而采用的那些教學互動行為都可以看作是教學方法。對于傳統的法學教學來講,主要是采取面授的方法來進行,在面授的過程中,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主體,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疑難解答、課堂提問、論文撰寫等,幾乎都是教師講什么內容,學生就聽什么內容,如此一來,法學教育就成了理論教學或者是學術教育。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法學教育逐漸職業化,傳統的法學教學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我們要對它的弊端有充分的了解和認知。
(一)傳統的法學教學方法,使當前教與學形成了一定的惰性
就目前情況來看,在法學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已經習慣了在課堂上教師講解、學生聽課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式,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來講都是過于粗陋簡單,不符合時代發展的。教師只需要一份教案就可以完成所有的課程教學,而學生在整個課堂上,幾乎都是在流水線般地抄寫筆記,根本沒有什么時間來思考教師講解的問題。學生能做到的僅僅是將知識存留在筆記本上,長此以往,學生認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聽眾,甚至部分學生都懶得去聽,所以,對于學生來講,他們已經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見,日常的課堂面授得不到有效的重視,那么在本質上就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教師來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他們只是以自己為中心進行講解,學生有沒有聽、聽了多少、是否理解等一系列問題都被無視。還有部分教師認為,現在的學生對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老師無論講多少知識對學生都起不到相應的作用,所以教師就不會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深究,進而導致教學態度的怠慢。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肯定會影響教師和學生的發展與進步,嚴重情況下還會阻礙法學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二)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法律職業化的吻合度不高,學生的法律素養和技能得不到有效的培養
在我國的教育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深蒂固,對教師和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在法學教學過程中,由于過度依賴傳統的教學方法,所以就出現了當前重理論、輕技能的嚴重后果,因此許多學生在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等一系列方面無法得到快速的提高[2]。我們都知道,有關法律的問題都會牽扯到許多復雜的社會問題,要想解決相應的法律問題,必須要有相應的法律職業能力才可以完成,這就要求法學教育必須重視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對于法學來講,它是立足于社會現實的學科,與單純的規范學科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將法學教育看作是一種職業教育。如果從職業教育的角度出發,那么在法律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在教學方法上,還是在教學內容上都要加強法律信仰、法律職業道德、法律職業理論知識、法律實踐的技能等一系列方面的培養,以便達到職業倫理教育和職業技巧教育的雙重發展。
(三)傳統法學教育方式阻礙了學生職業能力的養成
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看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因此,學生缺乏相應的實踐機會。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司法環節相對來講比較復雜,缺乏實踐機會的法學學生對司法環節不是很了解,對所學的知識很難達到靈活運用。當學生進入社會后,才發現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實務在一定程度上是脫節的,因此,在實際運用能力上比較匱乏。目前法學畢業生面臨這樣的問題,在他們進入相應的實務部門后,在短時間內根本不能單獨處理各種法律實務,以至于造成了法學畢業生就業難的現象。傳統的法學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法學教學必須要進行相應的改革。改變那種以理解法律概念,傳授法律知識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在改革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大實踐教育的比重。將注意力集中放在法學學生自己消化知識能力的培養、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綜合判斷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等一系列的能力上。培養是目的,改革是前提,所以,必須要進行相應的改革。那么,在原有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通過情境創設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將會對課堂教學有一定的改變和影響,將會是提高法學教育職業化的有效途徑。
二、情境教學法在法學教學過程中的創設
(一)情境教學法的認知
我們都知道,法學教育的結果就是對法律行為和法律事件進行處理,那么,在法學教育過程中,情境教學法就是為學生創造一個科學合理的法律行為和法律事件,讓學生參與其中并扮演相應的角色,實施相應的行為,參加處理相應的模擬事件,通過栩栩如生的環境或者是自身的經歷,使學生養成站在不同的法律主體上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如此一來,學生可以學會很多重要的、在抽象案例中無法獲取的、傳統教學過程中無法學到的技巧。對于情境教學來講,它的產生是以構建理論為基礎的。對于構建主義來講,學生所獲得的知識不是在教師的傳授過程中完成的,它是學習者在特定的環境下或者是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別人的幫助,根據相應的學習資料,在意義構建的環境下而獲取思維。在構建理論認知里存在四大要素,即:“情境”“協助”“會話”“意義構建”。
(二)在法學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法對實踐教學的意義
對于情境教學法來講,它使學生從傳統的平面、書面來接觸法律轉變為通過立體的方法來運用法律,如此一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充滿了真實感和使用性。因此,它在法學教育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情境教學法使課堂教學更具吸引力對于情境教學法來講,其改變了傳統教學過程中繁冗復雜的理論闡述,讓那些枯燥無味的法條變得生動形象,在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配合的情況下,創設出不同的情境,活靈活現地展現出相應的法律事件和行為,通過教師科學有效的指導,將枯燥乏味的法律條款運用到現實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如此以來,學生所學習的就不再是單純的理論知識,而是將理論帶到實踐中去進行學習。在不同的情境中,學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據角色的不同,學生所運用的法條不同,所思考的角度也不同,學生在不同的思考過程中,收獲也不盡相同,從而使學生全方位、多層次地認知法律。這里所說的法,不再是單純課本中的法,還有我們經常說的法官的法、事件當事人的法等一系列的法。采用這種方法,不但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多彩,還增加了教學方式的活力。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通過實際的操作,將相應的法律問題進行一一的解決,如此以來,不僅科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法律的積極性,還挖掘了學生探討法律的熱情。
2.情境教學法對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律素養、法律精神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傳統的法學教學方法很容易讓人們對法律產生一定的錯誤認知,其一,有關法律的工具主義;其二,有關法律的虛無主義。就法律工具主義而言,它認為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有關管理和統治的工具,人們都是在被動和強制的情況下來服從法律的。在一般情況下,他們會認為權利是大于法律的,法律對那些擁有權利的人們不起任何作用,法律是專門管理那些沒有權利的普通百姓的,因此,人們的法律信仰就會逐漸減弱,法律在人們心目中的權威性被無形地動搖了。對于法律的虛無主義來講,其無視法律的存在,依靠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無束無拘地任我行,不能用法律的相應規定來規范自己的各項行為,法律的尊嚴被大大地削弱了。但是,將情境教學法引入課堂教學就可以讓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法律價值理念,學生對法律的信仰就會在無形中被提高,讓學生感受到法律的權利是至高無上的,它是公平、公正的化身,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懂得運用法律規范來約束自身的行為;要清楚明白只有完善的社會主義法制才能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才能確保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
三、情境教學法在法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
(一)科學合理地選擇主題來進行情境的創設
對于情景教學法來講,主要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構建和運用知識的機會。我們都知道,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用于情境法來進行法學教學,在此過程中,不僅有課時這一客觀因素的限制,還有教學內容自身主觀因素的限制,那么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選題的過程中,要么選擇那些實務性較強的內容,要么選擇那些技能性較高的內容來創設相應的情境進行對應的教學。對于法律情境來講,創設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是教師自行設計相應的劇情來進行表演;也可以是教師和學生在配合的前提下共同設置相應的劇情來進行表演;還可以是學生單獨設置相應的劇情來進行表演;甚至是利用科學有效的視頻短片以及相應的圖片資料等方式。方式雖然多種多樣,但是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都必須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社會實際狀況,符合教學目標,以學生的能力和興趣為基礎,再加上學生的社會生活經驗,以便他們可以自然而然地進入情境之中。如此一來,不但有效地增強了感染力,對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有所啟發,進而產生共鳴,從而會加深他們對法律精神的理解。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可動搖
對于教師來講,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他擔當的角色應該是導演,按照慣性思維方式來引導學生進入相應的情境,然后再把他們推出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學生看作學習活動的主體,只有學生在真正意義上發揮主體性,教育才會取得相應的成效。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動搖,就是要從學生這一主體出發來尋找相應的題材、進行方案的相關規劃和課堂教學的互動、情境問題的分析,從而不但實現了教學目的,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精神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4]。
(三)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在情境教學導入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啟發學生明確每一個環節必須要有相應的專業知識點,以便學生能夠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或問題教師要進行及時的記錄,進而可以及時控制創設情境的發展,讓整個情境創設沿著教學目的的軌道發展,鼓勵學生參與情境創設過程,對于學生提出的疑問,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解答,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思考和討論。再次,在情境教學結束后,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總結,以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吸收、消化、轉變為自己的知識。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根據教學要求進行相應的總結和點評,以便促進學生總結、分析、運用等能力的提高。對于國家司法來講,它的結構比較復雜,內容比較煩瑣,不是單純地套用課本知識就可以解決的。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情境教學法,可以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這不但是教學改革的需要,還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育之美論文 篇5
一、利用高校教育資源開展居民社區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高校參與社區教育是國內外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
高校教育與社區教育相結合,符合國際國內社會和教育發展的趨勢,二者結合十分必要。首先,這符合教育國際化的要求。伴隨教育日益國際化,高校教育在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中占重要位置。而我國的社區教育與國際相比,尚處在起步階段,與高校教育的結合,能夠為其發展提供重要突破。其次,二者結合符合我國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要求。在我國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高等教育普惠范圍的擴大,全民科學文化素養的提升,建立一個能夠為全社會提供教育和學習服務的終身教育系統顯得尤為迫切。高校教育通過與社區教育的結合,將有助于這個系統的早日建成,持續不斷地滿足居民終身學習的愿望。再次,二者結合符合我國社會轉型的要求。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重要轉型時期,這一過程涉及到自然、環境、人口、經濟、文化、社會結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重大變革。對于存在于轉型期社會中的成員,需要一種與之相適應的教育觀念體系,來武裝自身理念,適應轉型。這種觀念體系的建立,大學精神將發揮重要作用,服務于轉型期社會。
2.高校利用現有教育資源支持社區教育具有先天的優勢
首先,高校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優化社區教育質量,加強社區教育隊伍建設。我國的社區配套建設尚不完備,教育設施及資源非常有限。多數社區僅具備少量可用于開展社區教育的場所和設施,高校的教育資源能夠彌補社區在教育資源上的不足。其次,高校擁有成熟的教學管理經驗,能夠協助社區開展教育教學管理。特別是在制定課程制定、教師管理等方面,高校能夠為社區教育走上規范有序的道路保駕護航。再次,高校擁有先進的文化優勢,能夠保障社區教育的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對于社區文化來說,大學的精神文化是一種客觀的、實際的榜樣力量,對塑造和引領社區精神具有強烈的示范作用,有助于規范社區行為。
二、利用高校教育資源開展居民社區教育的幾種形式
1.開放教學硬件設施
高校參與社區教育活動中,最普遍的形式是面向社區開放操場、運動館、教室、圖書館、文化藝術館等教學硬件設施。有些高校還將計算機多媒體設備、運動設備和學校特色展館等面向社區開放,充分發揮了硬件上的優勢,彌補地方開展社區教育在教學場地、設備等資源上的不足。
2.輸送高校人力資源
向社區提供人力資源支持也是高校參與社區教育的重要途徑。這類資源主要包括教師資源和學生志愿者資源兩方面。有的高校與社區建立了比較緊密的合作關系,面向社區輸送教師和相應的培訓課程,針對社區需求開展生產技能、思想教育、健康保健和文體活動等多種類型的培訓。在校學生一方面利用專業所學,在社區教育課堂上擔任講師,另一方面作為志愿者參與社區開展的科普宣傳活動或文體活動。
3.提供網絡學習臺及課程資源
許多高校通過互聯網搭建教育學習臺,開設網絡媒體課程,彌補了社區教育形式以文娛活動為主的'缺陷,擴展了社區教育內容,提升了教育層次。在課程資源方面,一是向社區開放學校教育課程(包括課堂教育和網絡教育),社區居民可與在校學生同步學習;二是針對社區教育需求,為居民定制各類課程。
三、利用高校教育資源開展居民社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通過高校社區雙方合作開展社區教育服務社會的意識與理念尚未普及,需要進一步的引導和試點實踐
加強高校對參與社區教育的價值的認識,與社區建立相互認同、理解、溝通、支持的互動關系是促進二者合作的基礎和關鍵,也是終身教育理念的要求。目前,雙方對合作開展社區教育的意識仍不夠普及。部分高校認為參與社區教育并未對學校發展帶來直接收益,參與社區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一些社區教育組織者認為,高校教育層次和水平較高,而社區教育的受眾層次較低,對高校教育資源與社區教育需求的匹配度持懷疑態度。雙方的這種觀念,可能從根本上阻礙高校參與社區教育。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高校和社區在終身教育、社區教育和現代學校制度等方面的理論引導,協助高校與社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也可在部分地區開展高校和社區合作的試點實踐,以實際效果推動二者的進一步互認。
2.高校與社區間的協調溝通機制尚不完善,教育行政部門可進一步承擔起溝通角色
仍有許多高校與社區尚未建立完善的協調溝通機制,制約了二者的長期合作。目前已開展的合作多是依據上級管理部門的階段性要求,或高校與社區之間依據個別社區的教育需求開展的短期合作。高校與社區分屬兩個系統,二者各自封閉獨立,如何使二者達成合作有一定難度,第三方的提領和協調十分必要。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門可進一步發揮行政權利在協調學校系統和政府基層管理系統中的有效力量。作為協調者和中間人,幫助學校和社區打破壁壘。可將高校與社區的合作管理納入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圍,建立明確的社區教育管理體制和協調機制。
3.針對高校教育資源應用于社區教育的管理和激勵機制尚未完備,亟需對經費來源、資源管理與維護、評價機制等具體問題建立明確的規定
高校與社區的合作,涉及設備、場地、資金、人員、課程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建設和利用,不可避免的需要探討高校教育資源的管理與維護方式和經費來源等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實際困難,才能夠充分調動高校參與社區教育的積極性。一方面,政府與教育行政部門應明確高校參與社區教育的資金來源,適時適當地為社區教育活動撥款,促使高校與社區的合作能夠無后顧之憂地長期開展。另一方面,應完善高校參與社區教育的評價機制。可將參與社區教育的情況作為考核項,提升高校對于參與社區教育的重視程度,促進其參與的積極性。
教育之美論文 篇6
我們已跨迸21世紀的門檻,我們的社會即將跨入一個嶄新的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加快,新領域不斷增多,學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大大縮短,計算機的普及和internet網的崛起大大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社會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種種潛在的危機,如能源匱乏問題、生態平衡問題、環境污染問題、人口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威脅。為了適應迅猛發展的現代社會,企業必須不間斷地創新,人們必須不停頓地學習,各類社會組織必須向學習型組織轉型,人們的道德素質必須不斷提高。顯然,在機遇與挑戰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必須實行改革,人才素質必須更加優化。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時代的呼喚、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統的自我發展與完善,它是多維度的,是教育系統內各要素都要更新與發展的變化。簡單他說,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完成由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向以直接經驗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以及由培養經驗型人才向培養創造型人才的轉變。我們所說的素質教育既是一種教育觀念,又是一種教育模式,其實二者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因為教育模式實質上就是具有實際操作功能的教育觀念。教育觀念是人們形成的關于教育的比較穩定的世界觀,是教育目的和手段、內容和方法的主體。
教育觀念主要有四大功能:
(1)對特定集團的教育主張、教育秩序、教育行為加以正當化、普遍化、社會化;
(2)使與自己集團對立的教育觀念解體;
(3)使教育諸要素在統一的整體中各盡其能;
(4)賦予教育者以使命感。,教育觀念具有一般導向功能,在教育、教學中占據指導者地位素質教育觀是與傳統的應試教育觀根本對立的。傳統的應試教育觀是在社會“升學熱”中自發形成的,這種教育觀念只見考分不見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試作為指揮捧,引導學生“死扣書本、死記硬背、死追分數”相反,素質教育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視素質,需要培養什么樣的素質就教什么,怎樣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質就怎么教,一切以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為依據,重視學生的.“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學習理論為指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應用,必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并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
在未來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取代傳統的黑板和粉筆是大勢所趨。但是,還必須充分認識到,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即使運用了最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也并不一定意味著教育就現代化了,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轉變,最根本的是教育觀念的轉變。
教育之美論文 篇7
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防治環境污染、實施可持續發展全人類的共同選擇。在我國,政府部門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策略。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環境教育日益重要。在師范地理教學活動中滲透環境教育,能夠提高廣大師范生的環保意識,讓他們能夠認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保持對環境問題的敏感性,自覺保護環境,并期待他們能把環保觀滲透到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1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進入21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環境問題也日益體現。保護生態環境,防治環境污染是21世紀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嚴峻挑戰。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可持續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發現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方略。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方略,能夠為人類樹立全新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法。這些新價值觀是環境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從根本上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在于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對自然資源的浪費。這種對環境的損害行為,之所以長期存在,與人們的思想高度是密切相關的。環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開展環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環境保護意識,讓他們能夠正確的看待環境問題和并掌握環保方法,自覺的投入到環境保護的實踐中,在生活、學習、工作中保持對環境保護的敏感度,從自身做起,不做有損環境的行為。我校的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期,是儲備知識,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也是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為培養人才奠定基礎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提高廣大青少年環境意識、開展環境教育的關鍵階段。在此期間,如果他們能夠接受積極、科學的環境教育,就能夠掌握扎實的環保知識,具備實用的環保技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能夠自覺自愿的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并能夠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2環境教育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2.1增強地理教學的環境意識。
近年來,受氣候變暖、冰川融化等世界性環境問題的影響,可持續發展理念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現階段推行的環境教育,已經成為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授課內容。近年來,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和發展,環境教育與地理課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原本地理學科的授課內容,也以環境教育理念為介質,進行了重新的分化和組合。全新的地理教學體系,對“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環保問題的重要性”等知識加以突出,“人地關系的和諧發展”是地理教學的主線之一。地理課程的'環境化趨勢逐漸增強,使得地理課程的開放性和靈活性都顯著提高,地理的教育功能得以深化,環境教育逐漸成為地理學科培養的核心內容。從另一個角度看,地理教學目標中對于情感態度、思想觀點、行為參與等方面的內容,將以環境教育為開展核心,進展的更加生動想象。在師范生的地理課堂教育中,培養出熱愛地球、節約能源、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新世紀公民,如果實現這一目標,那真是受惠幾代人,有利于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2.2豐富地理課程的相關內容。
根據新課標和教育大綱的相關規定,地理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地理實踐能力;能夠與他人通力合作,運用地理學科的知識、觀點、方法和技能,在人與環境的問題上,做出獨立、恰當的判斷;形成科學思想體系,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現行的地理教材中,有著十分豐富的有關環境教育的素材,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這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優勢。從地理教學體系來看,義務教育階段環境教育內容約占1/5,普通高中課程內容與環境教育直接相關的內容約占1/4。除此之外,授課內容還包括很多間接的有關環境的知識,很多地理知識的表面并未體現出環境教育的內容,但經過系統、深刻的挖掘,還是能夠找到與環境教育的聯系點,這些內容也對環境教育進行了充實,是生物、化學、物理等課程無法比擬的。
2.3倡導人與地理的和諧相處。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際關系的和諧是人類所追求的理想目標,也是地理課程教育的最終目的。近年來,世界性的環境問題日益增多,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也在逐漸發生轉變,最具代表性的觀點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地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讓學生形成環境教育的根本觀點:人與自然、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的是既對立又統一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才能夠謀求人類的可持續的發展。如果人類盲目追求近期利益,對自然資源進行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就會浪費資源、污染環境,最終給人類帶來貧困和威脅。作為有環境保護意識的青年學生,必須充分的認識到環境問題嚴重性,從生活點滴做起,實施有效的環境保護策略,在未來能承擔起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任,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
地理教學中的環境教育,是指在環境教育目標的引導下,學生們能夠系統的學習環境知識,并且能夠利用這些知識,實現對環境問題的初步判斷和簡單評價,這才是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最終目的。本文列舉了并分析了環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環境教育在地理教學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希望給教學實踐提供參考和借鑒。
教育之美論文 篇8
舞蹈文化是在民族舞蹈發展中形成的,其生存發展空間不僅包括自然環境,還包括社會文化環境。隨著時代的發展,舞蹈文化的生存空間,呈現出多元化、交叉的立體形態。大部分舞蹈在傳承發展中,仍保留著原來的原始形態,雖然一些舞蹈已經異化,但是還是有一些原始形態存在著的。不管歷史如何發展,舞蹈都會保持其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面。隨著旅游文化及商貿活動的發展,為舞蹈文化提供更廣闊的空間。雖然在這些領域傳播使一些舞蹈失去了原始狀態,但是卻增談論表演性與觀賞性,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舞蹈文化結構是復雜的,是由一些思想觀念形成的。這里的思想觀念不僅包括宗教觀念、價值觀念、婚姻觀念、生死觀念,還包括審美取向。從中可以看出,舞蹈文化與社會主體文化和傳統文化是有一定關系。舞蹈文化結構是受年齡、職業及受教育程度影響的。但是舞蹈文化概念的核心確始終是以價值觀念為核心的。如原生態的祭祀舞蹈始終以萬物有靈觀念為核心,特別是拜祖先的舞蹈是有一定的功利性及實用性的。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拜祖先的舞蹈都是一種具有宗教性質的祭祀活動,那時的祭祀活動是為讓祖先更好的保護自己,免除災難,才進行祭祀的。現代的舞蹈教師在講相關民族舞課程的時候,還會將相應的民族舞文化知識,以故事的形式傳授給學生,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形成一種審美意識,并將文化中的精神實質以舞蹈動作展現出來。
舞蹈教師在教學生舞蹈動作的同時,也應該向學生滲透舞蹈方面的知識。教師在講每一個單元的時候,都講相應的文化融入其中,使學生對舞蹈有更深入的了解。要想使舞蹈文化與舞蹈教育更好的融合起來,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查閱資料、看錄像,并將其與音樂、節奏及相關文學課聯系在一起,使學生能夠整體掌握舞蹈文化。將舞蹈文化融進舞蹈教育中,不僅能使學生在舞蹈學習中展示出自己的動作,還能將舞蹈中的文化內涵以動作形式表現出來,使舞蹈教學更加有意義。具體意義如下:
舞蹈教學中融入舞蹈文化能完善學生舞蹈動作。現在的舞蹈教學中,有很大一部分動作是從傳統的舞蹈動作中轉變而來的。可以先對舞蹈文化中的動作、體態、姿態進行分析,并將其用在舞蹈教學中。如,教師教學生學習民族舞的時候,可以就東北秧歌進行分析,東北秧歌的體態是上身前傾、略含胸、西部屈膝、中心在前,這個動作穿于整個秧歌舞。形成這種秧歌舞,是與東北傳統文化有一定關系的。東北地處東北平原,地勢平坦、寒暑分明,那里曾是一片荒蕪的土地,后來經過人們開礦、墾荒、搬運,形成了新的居住區。受大自然和勞動生活的陶冶,形成了東北人那種樸實、堅韌、直率的性格以及喜歡那種粗獷的審美情趣,東北秧歌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形成的。
舞蹈教學中融入舞蹈文化能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收集與舞蹈教育相關的音樂及錄像資料,將其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并給學生留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舞蹈欣賞,使學生對舞蹈文化有一個整體認識,不僅能夠了解舞蹈文化中的風土人情、勞動方式,還能在此基礎上感受到舞蹈文化的魅力,能夠更好的掌握舞蹈中的'因素,以便更好的進行舞蹈學習,并形成一種審美意識。要想使學生對舞蹈文化能有更深刻的認識,就應該以實例進行講解。使學生在實例中更好的掌握相應的知識,并使自己的舞蹈審美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
舞蹈教學中融入舞蹈文化能使舞蹈更具活力。教師在舞蹈教學中,先對舞蹈進行分析,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分析,結合以前學過的動作進行相應的練習,在情感的帶動下,使學生全身心的體味舞蹈中蘊含的情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將舞蹈發揮的淋漓盡致,能在陶醉中尋找一份成功的喜悅。對舞蹈文化進行分析、感悟,并理解其中的內涵是感受生命過程,使學生達到身心合一、內外交融的目的。舞蹈文化不僅能使學生的形體和外部運動達到和諧的地步,還能使舞蹈文化中的潛在的思想品質和學生的思想、情感融匯在一起。
舞蹈教學中的舞蹈文化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信息。隨著網絡化的發展,給舞蹈教學帶來了方便,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獲得獲取各種資料。教師在舞蹈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搜集一些最新的舞蹈文化資料,使學生能夠了解舞蹈最新狀態,并對舞蹈文化知識有一個全面、多樣化的認識,使學生能形成一種時時關注舞蹈動態的習慣。
我國的舞蹈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幾經歷史的變遷卻沒有影響其功能的發揮。至今為止,在舞蹈教育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現代的舞蹈教育中,涉及到民族舞的部分,教師會將相關的民族舞資料找出來,并在課堂上以分析的形式將其講出來,使學生在理解的程度上,再進行舞蹈動作學習。這種舞蹈文化不僅可以完善學生的舞蹈動作、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增添學生舞蹈活力,還可以使學生獲得多元化信息,以便學生更好的進行舞蹈學習。
教育之美論文 篇9
提及化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大部分人認為是兩個毫不相干的領域,認為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具有西方學術典范的自然學科,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創造和積累、世代相傳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內涵博大精深的文化。然而,當兩個不同的領域相互碰撞,卻有著讓人意想不到的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國著名的化學思想家、教育家莫昌嘉直言指出,中國《易經》乃西方《化學》之源。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引入傳統文化元素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屢見不鮮,包括有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古代建筑、傳統中醫、衣冠服飾、飲食廚藝等內容。2014年3月,教育部頒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化學課程“應結合教學環節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同年11月,上海市出臺《關于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要求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內容“系統、科學配置到各學段、各學科之中”。無論是國家的政策層面,還是中央領導的重視程度,亦或是地方的落實舉措,均反映出化學教育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將是形勢所趨、歷史必然。因此,高中化學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將面臨和經歷契合與提升的嬗變問題。
一、高中化學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契合
1.重溫我國化學輝煌史的意義與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相契合
古老文明的中國,華夏祖先與化學有著不解之緣,在充滿迷霧和荊棘的道路上發明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成就。如50萬年前“北京猿人”已會用火,3000多年前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商代擁有高超的制陶、青銅冶煉鑄造方法,春秋戰國時期掌握了鋼鐵冶煉工藝,西漢時期能熟練進行“水法煉銅”,東漢時期總結推廣造紙技術,唐朝正式出現黑火藥,還有近現代1939年侯德榜提出“聯合制堿法”,1965年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等等。學習這些世界遙遙領先的先進技術和科學家為國獻身的可貴精神,有利于激起學生對自己國家的熱愛和自豪情感,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責任感。同時,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兩者的有機契合,有效推動《綱要》提出,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引導青年學生繼承愛國傳統,增強國家認同,不斷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在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實現人生價值。
2.化學課程中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與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思維相契合
對于化學課程而言,哲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和掌握其本質。如氧化還原反應、正逆平衡反應、酯化水解反應等都充分體現出對立統一的矛盾規律;元素周期表有力論證了事物變化中量變引起質變的發展規律;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形象說明了外因和內因的辯證關系;Cl2、O3、SO2、Na2O2及活性炭都能使得有機色素褪色,其現象相同但本質卻不同。此外,演繹推理與歸納總結、普遍性與特殊性、層次結構和功能結構的辯證統一等哲學思維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也是不勝枚舉。這些哲學理論在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等中國哲學史上都可找到相對應的學術觀點,如伏羲八卦圖彰顯出對立統一的矛盾法則。換言之,高中化學教材中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教學素材,使學生在正確理解化學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同時,也能潛移默化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教育,這將有利于引導學生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顯然,這對于每位學生的終身成長大有裨益。
3.培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與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諧精神相契合
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我們中華民族的文脈從未中斷過,究其根源是蘊藏著十分強韌的和諧文化基因。如“天人合一”就是以孔孟荀為代表儒家所追求的人與自然和諧的最高境界。孔子的“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孟子的“順天者存,逆天者亡”,荀子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都強調了人與自然要相統一,人的行為與自然要相協調,道德理性和自然理性要相一致。如今,受急功近利的追求經濟發展和消費主義至上錯誤觀念的影響,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物種滅絕、生態失衡、臭氣層空洞、酸雨肆意、霧霾侵襲等世界性的危機層出不窮,給人類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災難,更加反襯出“天人合一”和諧思想之可貴。而高中化學課程(特別是《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兩個選修模塊)正是以這個古老的和諧思想為指導,有力引導學生樹立和諧思維理念,把握和諧發展規律,自覺關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正確評價化學在中華文明發展進步過程中的作用,以更深刻、辯證地看待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逐步樹立起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思想。
二、高中化學教育引入傳統文化元素的`現實體現
1.教科書
以“蘇教版”為例,高中化學課程8本教科書引入傳統文化元素數量達到94處,分別為《化學(必修1)》10處、《化學(必修2)》18處、《化學與生活》20處、《化學與技術》18處、《化學反應原理》9處、《實驗化學》9處、《物質結構與性質》6處和《有機化學基礎》4處。從選材角度看,基本選取了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卓越成就;從呈現方式看,有詩詞文章、農諺俗語、實物圖片等;從教材欄目看,有引言、正文、插圖、尾注、資料卡、你知道嗎、練習與實踐等;從傳統文化分類看,集中體現在文化遺產與傳統生活。由此看出,高中化學教材蘊藏著較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承擔起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與使命,彰顯出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但也存在不足之處:植入內容過于碎片化,呈現方式缺乏整體性,舉例說明淺嘗輒止,文字表達含蓄隱晦,傳統文化自信不足。如煤、石油的使用在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就有記載,天然氣的使用在西漢楊雄《蜀都賦》也有提及,這些成就都可讓每位炎黃子孫引以為豪,而《化學(必修2)》專題3第一單元基本上沒有寫明,只出現“人類利用煤炭的歷史悠久”這樣的字眼。
2.高考試題
全國高中新課改實施以來,以全國卷I為例,12年高考理綜試卷(化學部分)試題中有滲透傳統文化元素僅有2年,分別為2013年在選擇題出現“侯氏制堿法”“黑火藥”2處;2009年在填空題出現“陶瓷”1處。以福建為例,2009年起高考理綜試卷開始自主命題,6年高考化學試題中也僅出現2年,分別是2014年在選擇題出現“食醋”、選考部分“物質結構與性質”填空題出現“青藏高原”2處;2010年在選考部分“物質結構與性質”填空題出現“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黑火藥”1處。由此可知,傳統文化元素在高考化學試題中呈現數量很少,形式單一,入選參考年份較晚,2004~2008年期間處于空檔期。從高考化學角度看,《綱要》要求“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高考升學考試中的比重”是有理有據的,形勢也是迫在眉睫。
3.課堂教學
筆者通過調查分析并結合實踐教學了解到,受高考應試教育、化學學科特點和教師教學理念等因素的影響,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對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內涵、精髓、價值深入挖掘和宣講略顯不足。教師普遍認為自身的傳統文化修養有待提升,每個人學習掌握程度參差不齊,難以把優秀傳統文化傳授給學生;認為高考是高中生學習的最終目標,高考考綱要求什么我們就教什么,況且考綱對傳統文化教育并沒有要求;認為傳統文化教育屬于文科的教學范疇,理科應更側重于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在家國情懷、社會關愛、人文修養教育方面暫可放緩;認為化學學科雖起源于中國但發展于西方,化學史更多體現在西方科技先進成果,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些妄自菲薄;認為具有快餐化、碎片化、娛樂化等特點的網絡文化的大力沖擊,消減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接受意趣,教學過程難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產生共鳴;認為學校、社會和家庭對傳統文化教育重視不足,三者形成合力不夠,在孤立無援的政策下難以開展……因此,即使是教科書有融合傳統文化教學案例,教育形式也是比較單一,常出現被動、零碎、應景、填補式、概念化的教育方式。
三、高中化學教育提升運用傳統文化元素的路徑選擇
1.課程標準要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
雖然《綱要》只強調在教學環節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卻沒要求在課程標準修訂中增加內容比重,但是化學萌芽于中國,鑄就了東方文明古國,改變了世界面貌。英國當代生物化學家李約瑟在其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指明,對于中國在公元3—13世紀間所保持的科學技術水平,西方是嘆為觀止、望塵莫及的。同時,英國學者羅伯特KG坦普爾統計表明,現代世界賴以建立的基本的發明創造,中國占有一半以上。鑒于此,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不僅要從教學環節上加強滲透,還要從課程標準上統一規范來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一方面,要深入開展學科教育(化學)與傳統文化融合課題調研,并納入國家哲學社科規劃課題、地方教育規劃科研項目和學校德育研究課題計劃的范疇,調動全國智庫、高校、研究機構、社團組織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積極參與;另一方面,要借鑒“第一屆全國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高峰論壇”的經驗做法,適時舉辦“化學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論壇、研討會,廣泛凝聚社會智慧,尋求探索高中化學教育發展的新路子,為今后課標調整、教材修訂提供理論支撐,為今后高考升學考試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比重創造條件。2.師資隊伍要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匯了眾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博大精深、底蘊深厚。教師是架起傳統文化與當代教育的橋梁和紐帶,如果自身知識儲備不足、視野不寬,教學中必然是捉襟見肘,更談不上游刃有余。這就要求每位教師必須秉承終身學習理念,刻苦鉆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習導向,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經過科學的揚棄后使之為我所用;必須運用有效的基本方法,在高中化學教育教學中將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充分挖掘出來,讓華夏大地上的遺產、博物館里的文物、古籍里的文字都活靈活現起來。此外,全國教育相關部門要對教師隊伍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識培訓,培養和造就更多的既精通化學知識又深諳傳統文化的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物。
3.課堂教學要把握傳統文化滲透最佳時機
化學課堂教學中,對于課程的三維目標和學生的行為習慣,都有找到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契合點的可能性。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不僅要把握自然形成的教育契機,還要善于創造蓄勢待發的教育時機和積極向上的成長動機,在課堂的導入、展開、講解、過渡、練習、復習、實驗等各個環節,采用詩詞文章、成語故事、謎語俗語、實物圖片等多樣形式,適時、適地、適度、適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以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方式打動學生的內心世界,讓中華文化的基因根植于每位學生的骨子里。如化學知識內,在講解《化學(必修1)》專題4第一單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時,課堂導入環節便可提出3個問題:①你了解古代煉丹術嗎?②古代煉丹家葛洪提出“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揭示了什么化學原理?③煉丹術另一大功績是推動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的問世,你知道如何配制嗎?化學知識外,當學生處于鉆牛角尖、意志消沉、投機取巧、被動學習、好高騖遠、目光短淺、缺乏信念等狀態時,均可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4.紙筆測驗要彰顯傳統文化獨特藝術魅力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強調,紙筆測驗要注重選擇具有生活情景的實踐題和開放題,而不是簡單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考查。福建廈門雙十中學肖培林老師正是巧用了網絡熱詞和故事劇情,連創了5套趣味化學試題,被網友評為“最強寒假作業”。其中一套以《小明去哪啦》為主線,分出《小明滾出元素界的又一個理由》之《元素洗澡》和《小明改科目了》之《化學情話》等兩個故事劇情。肖老師抓住了網絡語言辣條、任性,故事劇情前衛、醉人的特點,把作業習題形象具體化、生活趣味化,不但獲得網友的點贊,還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同理,高中化學教師在設計和改編化學試題時,在習題融入傳統文化元素時,要全面掌握學生已知什么、亟需什么、歡迎什么的學習導向,系統了解學生不懂什么、不要什么、討厭什么的學習軟肋;要注重學習肖培林老師時尚、靈活、創新的精神,凸顯傳統文化的民族特色、思想內涵、藝術魅力;要改變長期以來繁、難、偏、舊的出題方式,查閱大量資料,投入更多思考,把中華民族勞動和智慧的生動素材融入試題,把中華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植入學生骨髓。
教育之美論文 篇10
歷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懂得如何繼承和揚棄?這些素質與意識的培養需要一種環境來促成它的生成和發展。歷史情景教育對人的教育不是抽象的教條?而是形象生動的人物和事例?對人更容易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情景教育在歷史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在實踐中對受教育者身心產生深遠的意義。
歷史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歷史一學不僅記載和解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具體過程和其規律性,還積淀著人類的知識和經驗,承載著人類文化的進步與發展。歷史教育有助于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及觀察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育部有關在全國高校設置歷史學課程的規定是十分必要的。
所謂歷史情景教育是一種直觀性教育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某種特定的歷史情景,使個體與其所依存的物理和社會文化歷史情景相互作用,培養發展個體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其在探索歷史真相的同時,能夠在心理上產生情緒共鳴,提升受教育者的鑒別能力、決策水平、推理意識。之所以在教學中推廣歷史情景教育是由其自身的特性決定的。
首先,實踐性與自我教育相統一。
一般來說,現有的歷史教育模式基本以教師灌輸個人的研究成果、學術觀點為主,學生僅僅以被動接受者的角色出現。這不僅扼殺了受教育者的創造性,而且助長了懶惰習氣,.造成其思維僵化、死板,難以應對社會角色的轉變。這值是歷史工作者長期以來被稱為“老古董”的癥結所在。為此,《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學校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再者,高等教育只有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認知模式才能取得成效。大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合理性、靈活性強,不滿足于教科書和教師提供的現成答案,對事物有很強的置疑性,喜歡在不同的知識和實踐領域進行思考,探究現象的本質及原因。
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至關重要。而歷史情景教育以實踐為手段,在教學中用口述式或者利用虛擬教材,創設歷史事件的背景,由學生對事件的發展方向、緣由、后果做合理的解釋。一系列的親歷所為,既激發大學生的創造思維,也能提高其.實踐能力。
同時,加強大學生教育工作任重道遠,單一的課堂教育、說服教育的效果顯然是杯水車薪。只有自我教育方是授人以漁的正確引導方式。而且,大學生的逆反心理較重,自控能力又有所加強,因此利用實踐性的探索活動,實現大學生的自我教育理應有水到渠成之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由學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途徑。“德育的目標歸根到底要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來實現”}}1。實踐出真知,歷史情景教育使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不僅在思維層次上能充分理解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與偶然性,而且在心理層次上也必然會有巨大的震撼,充分理解“說著容易,做著難”的意境,從而與歷史人物產生強烈共鳴。再通過對照鑒別正一面人物與負面典型,在學生的思想矛盾斗爭中,轉化為行為表示,提高大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與一般的說理感化相比,這種自我教育的效果更明顯更持久。重要的是,大學生是最終要跨出學校步人社會的,教師不可能緊隨其右,自我教育的意識卻可伴其一生。
其次,客觀性與思維多元化并存。
大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一個顯著區別是大學生可以直接接觸到許多理論和學術流派。這些理論學術派別常常互為矛盾或互不相干,各自從不同視角解釋同一問題,這就需要因勢利導,發展學生的辨別思維能力。何況歷史專業的大學生其就業的趨勢以教師為主,而“教師的專業化知識,不僅僅要求絕對忠于客觀現實,而且要盡力做到理論簡潔,解釋有力,概念文雅,邏輯嚴密”。專注于對歷史事件、人物進行蓋棺論定的教學方法,不可避免會使學生產生思維定勢,極易對事物的認識發生狹隘性與片面性。歷史情景教育正是通過讓學生多方收集資料,掌握足夠豐富的感性資料,在此基礎上,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抽絲剝繭式的論證過程,從而得出結論。由于其定性研究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礎之上,故而其公正、客觀性顯然要高于盲從他人觀點。為了達到客觀性,學生的思維角度必然要多樣化,需要從一般原理原則出發,運用理論來分析,綜合事實材料,從事物的對立統一中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也即發散思維。所謂發散思維,“是指根據問題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規,尋求變化,探求多種答案思維”。歷史專業研究沒有確定的答案,對于歷史人物、事件的揭示,只能是無限的接近,而不是等于。而且歷史事件是錯綜復雜環境下的產物,并非簡單的事實累計,研究者只有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多角度、多層次深人地調查分析,才能更為客觀、公正地給與歷史現象以評價,從而在現實生活中懂得寬容他人,特別是對那些不為傳統和習俗所認同的一些行為和現象,能夠較為客觀、全面、批判地對待。
再次,學術性與職業性兼容。
大學研究活動的實質尤其彰顯了學術性,反之,學.術性又成為大學的靈魂。正如弗萊克斯納所言:“大學本質上是做學問的場所,它致力于知識的保存,系統化知識的增加和大學生的培養。”“通過高深專門知識的教與學活動來培養高級專門人才,通過研究活動,保持高校教育的學術水平并使研究成果和新進展可以及時轉化為教學內容。進而,通過教學活動得以傳播和深化,形成高深的理論。”學術性是大學教學與研究活動過程中永恒的主題。作為傳統學科,歷史教育尤其要站在學術前沿,以保持其優勢。當代大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科研能力,理論思維能力有了較大發展,他們喜歡獨立思考,能對自己的思考結果進行檢查和評價,這就需要培養大學生投入到較深層次知識的學習與創新中去。歷史情景教育正是以學術研究為目的.,由學生自主創造,繼往開來,推動學科發展,使其前瞻性、超前性充分呈現。
教育的目的主要通過受教育者自我價值的實現來完成,隨著高等學校逐步走出象牙塔而融入社會生活中,高等學校日益受制于市場特別是人才市場,這使一部分固步自封的傳統專業大受冷落。大學是走向社會的大門,大學生對“現實我”的關注要超過對“理想我”的關注,他們更多地考慮自己的職業走向和未來發展。為此,“面向22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北京)提出了培養人才成功的標志:每個人持有“三張通行證”或稱“三張國際護照”,一是學術性的,二是職業性的,三是事業性的和開拓型的。要想與市場接軌,就必然要變革,創新教育方式。歷史教育尤其要擺脫“老古董”的教學方式,方能吸引更多的學生投身進來學習,培養更多的人才到市場中去。歷史情景教育在學術性與職業性的關系上做了有益探索,在不失學術研究的氛圍中,更注重強調培養個體的個性發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其創造力、應對突發性事件的應急能力等,為其實現人生價值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作為傳統科目的歷史教育創新。既要結合歷史教育自身的特點,需要不斷變革、的心理特征,還要與時代同步。又要符合大學生在教育中融人情景實踐的因素,把抽象的教條變為藻黝生動的人物使受教育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提升教育的實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之美論文 篇11
摘要:以就業為導向淺談學前教育專科人才培養調整的新視角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學前教育相關事業迎來了空前繁榮,幼兒園教育相關改革不斷深化。國家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相關文件和標準已明確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在于幼兒園教師
以就業為導向淺談學前教育專科人才培養調整的新視角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學前教育相關事業迎來了空前繁榮,幼兒園教育相關改革不斷深化。國家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相關文件和標準已明確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在于幼兒園教師要具備良好綜合素質,專業化、高素質的幼師隊伍對于提高實際教育質量,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重點以就業為導向,探討了在市場需求變化下對學前教育專科人才培養進行的相應調整,對幼兒園教師相關專業標準進行了闡述,期望能更好的為高等師范院校有關學前教育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相關政策性、理論性方面的支持,促進未來相關的改革及快速發展。
一、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再定位
現階段我國教育事業空前繁榮,特別是學前教育備受重視。從當前和未來發展的角度看對于學前教育人才的市場需求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客觀上要求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重新調整和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和內容決定了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是否能與社會需求實現良好的對接,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新進行定位和調整。
1.對專業課設置重新進行調整,完善專業課教育體系
強化專業課學習是培養學前教育專科人才相關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專業課設置必須與時俱進,充分考慮市場需求的實際變化,以市場為導向進行專業課設置和調整。比如兒童心理學就要成為必修課,而且要增加課時數,因為新形勢下兒童的心理變化加大,形勢發展較快,必須讓準幼兒教師們掌握與幼兒溝通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他們的心理變化情況,才能更好勝任本職工作。專業理論課以及專業技能課要合理調整好比例,對教學內容要做科學的調整和安排。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遵循的各種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是幼兒園教師最基本、最重要的職業準則和規范。在多數高等師范院校的培養目標中僅有“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內容,而缺少明確“師德”培養內容。《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把“師德為先”列人到幼兒園教師應秉持的`基本理念之首,是因為幼兒教師的教育對象是身心發育不成熟、情感和行為能力發展不完善的幼兒,他們活潑好動,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大,教師是他們崇拜的偶像,模仿的對象。面對這樣一群天真爛漫的孩童,幼兒教師必須要有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關懷呵護他們成長,須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榜樣;要能夠持之以恒的堅守;要有很強烈的職業熱情。因此,師德不是接觸幼兒后培養起來的,而是要貫穿于整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除了《教師職業道德》這門課之外,學前教育專業的所有課程都要把“師德”教育列入到教學目標之中,并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該內容。
2.創新特色教育
教育事業的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多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育手段、新的教育方法不斷涌現,學前教育面臨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發展機遇期。傳統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對幼師素質的實際需求,用人單位需求的是專業素質過硬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2.1培養雙語教學能力
幼兒教學內容較簡單,但教學技巧和方法很難把握,要突出趣味性和互動性,特別是全球一體化大背景下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有用知識,其中外語就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內容之一,雙語幼兒園就是當下最為流行和普遍的模式,對于具備雙語教學能力教師的需求十分強勁,我們從師資配備以及課程設置等多方面注重培養學前教育人才雙語教學的能力,不斷提升他們針對兒童的雙語教學能力。
2.2引入蒙特梭利兒童教學法
相關的蒙特梭利兒童教學法風靡全球,相關的蒙臺梭利幼兒園在我國各地也都有開辦,蒙特梭利幼兒教師實際需求缺口較大,我們可以派專人到蒙特梭利相關的教育協會在中國的總部進行學習,積極邀請蒙氏教育方面的資深講師來開辦蒙氏教育相關的專題講座,對于有這方面興趣的學生我們也可以利用假期組織相關的培訓,并考取相關的蒙氏教師資格證書。
2.3組織情境課堂教學
我們根據相關教材,所用教學內容要求任課教師將班級作為基本單位,同時把宿舍作為基礎小組開展相關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在教案設計以及活動組織還有語言表達以及師生互動等方面教育教學實踐的能力,開展學前教育專題“講課大賽”,從中發現和評選講課能手。通過組織相關的見習和實習活動,讓學前教育相關專業的學生們都能具備課堂教學的工作能力。
2.4提高相關保育技能
對于學前教師而言保育方面相關技能是其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實踐中從高師院校教育到去幼兒園相關實踐重教輕保是較為普遍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于做好學前教育相關專業的學生實際保育技能的培養工作:
(1)學前教育相關專科人才的培養計劃中要實際列入保育技能培訓項目,從思想認識上對保育技能的重要性加以強調;(2)將保教并重的相關現代保育觀逐步在學前教育相關專業的學生中樹立起來,開展講座和培訓等活動讓學生對相關保育有所了解和掌握,特別是要掌握幼兒安全以及健康護理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和技能;(3)將保育技能的考核列入學生畢業考核內容,提高學生對保育知識和技能的重視程度,為今后工作打好基礎。
二、相關課程結構的再調整
各高師院校可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要求結合本校師資特點以及教育資源對課程結構進行優化。
1.對課程類型相關結構進行重新審視
長期以來我國師范院校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側重藝術類相關課程,對教育類相關課程以及學科類相關課程重視不足,造成了學生畢業后在實際的幼師工作中出現專業基礎不扎實等問題。新形勢下我們必須糾正相關錯誤做法。正確認識教育類課程以及學科類相關課程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意義,對優勢教育資源進行整合,突出相關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促進學生在未來工作中的全面發展。同時要對藝術類課程實際難度進行降低,減少藝術類相關課程總的課時數,倡導相關藝術素養,相對于技能在可持續性發展方面更具有實際潛力,對藝術類課程相關內容進行甄選,體現精選和實用原則。
2.調整選修課相關設置以及課程內容
建議將選修課具體內容從4個方面進行調整:(1)藝術類相關內容,偏重于對藝術有濃厚興趣以及對該方面內容進行補習的學生;(2)教育類相關內容,偏重于有進一步深造打算的學生;(3)管理類相關內容,偏重于有意從事幼兒園以及幼教相關機構管理的學生;(4)學科類相關內容,偏重于有意從事高一層次相關基礎教育的學生。對選修課進行相關增加與調整,要本著對學生未來實際發展有利的原則。
3.對教育實踐相關課程進行重新規劃
與教育實踐相關的課程是學前教育方面專科人才培養水平的綜合體現,關系到學生今后的職業表現。一般而言第四學期安排見習為宜,第六學期安排實習為宜,總周數為10至15周。見習時間比較短,學生在幼兒園學不到該學的東西,往往浮于表面;實習時間相對較長,但學生實踐機會較少,所遇到的實踐問題不能得到相應的合理的解決,畢業時帶了很多問題,會形成不良影響。本著分散與集中以及學期與假期有機結合的原則重新規劃教育實踐相關課程,預留解決相關教育實踐問題的時間,對學生在教育實踐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的給予支持,讓他們在擇業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就業導向下學前教育專科人才培養的新思路
1.以就業為導向的相關技能訓練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始終以就業為導向加強技能訓練,一方面強化了學生技能,另一方面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我們第1學期工作中組織學生開展兒歌演唱會,強化學生對兒歌的掌握;在第2學期工作中會在學生中舉辦兒童故事大賽以及兒童詩歌朗誦大賽;第3學期在學生中開展相關兒童畫方面的展覽;第4學期在學生中舉辦教案設計藝術化大賽;第5學期舉辦兒童舞蹈大賽;第6學期舉辦包括鋼琴等樂器以及彈唱和舞蹈還有雙語展示和講故事在內的全能大賽;在畢業生中開展手工作品及繪畫展。通過這些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好的促進學生就業。
2.下大力度建設好學生實習基地
實習是學生正式工作前最為重要的實踐環節,實習基地的建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實習的質量。學校積極與一些高水平公立及私立幼兒園溝通和協商,共建實習基地,為學生實習提供更多的便利,提升實習質量。
3.開設專項教學提高學生的應聘能力
我們結合每個學生自身特點和特長,指導他們設計建立,使用漢語和英語雙語進行自我介紹;同時在彈唱一首兒歌;演奏鋼琴曲;演繹兒童舞;講好小故事;練好字以及公開課等方面打下堅實基礎。通過這些專項教學活動,學生們信心滿滿的參加用人單位的招聘。
4.就業渠道不斷拓寬,幫助學生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學生畢業前學校會制定相關就業方案,綜合每個學生學習成績以及相關專業特長還有教學能力等方面因素,幫助學生找準定位,指導他們選擇適合的就業崗位。我們模擬不同的用人單位在畢業生中開展模擬應聘活動,對學生在模擬應聘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問題及時總結,及時解決。同時我們積極聯系各個用人單位,推薦我們的畢業生。
通過以就業為導向調整學前教育專科人才培養的思路和方法,學前教育畢業生就業形勢較好,實現了高水平的畢業生就業率。
教育之美論文 篇12
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個青年人經過一座大森林,突然看到一只老虎,教育要有高起點。一個青年人迅速坐不來換跑鞋,另一個青年人卻嘲笑說:“你以為你會跑得過老虎嗎?別自作聰明了。”那個青年人回答道:“我用不著跑得過老虎,只要能夠跑得過你就行了。”
這個故事留給人們的思考是深刻的,特別是在當今競爭無處不在,并且日益激烈的形勢下,這個故事的意義更是不言而喻。
在教育工作中,有這樣兩個基本的問題必須要認識清楚,一是任何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不要說充分開發,即使稍稍用心一點,都可以成為出色的人才;二是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的教育理論,如果不斷地快速地拓展最近發展區,就能夠把自己訓練成為任何領域內的卓越專家,教育論文《教育要有高起點》。但一個時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工作的起點并不高,陳舊、落后、效率低下的應試教育雖然培養了少數知識上的頂尖高手,同時也造就了一些廢人。這些人知識貧乏,能力低下,道德素質極差,他們一進入社會就會四處碰壁,成為家庭、社會的沉重負擔,更有甚者,他們還將帶來無數的社會問題。低起點的應試教育,就是這樣以少數人的成功而犧牲大多數孩子的前途為代價的。許多天資聰慧的.孩子,智力得不到充分的開發,潛能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實實在在地是被可惡的應試教育給坑害了。應試教育不革除,就還會有更多孩子的前途被無情地葬送。
那兩個青年人在大森林中面對老虎的故事,使我們看到,在激烈的競爭中領先一步、兩步,距離雖小而意義卻是非常重大!在人生的競技場上,有的人輸在中途,有的人輸在結局,但要是一起步就落在了別人的后頭,那以后的被動局面就可想而知了。為此,教育工作必須要有高起點,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教育之美論文 篇13
在幼兒教育中,師生互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幼兒的年齡比較小,對于老師布置的任務是很難獨立完成的,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幼兒是需要老師幫助的。那么,老師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幼兒進行學習呢?首先,老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幼兒在學習時遇到的理由,才能進行更好的指導和教育。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
加強師生之間互動的首要前提是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這樣才能推動學生與老師進行交流。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幼兒才更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可以減輕學生的壓力,從而更好地鼓勵他們表現自己,加強與老師的交流。因此,為了更好地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老師在課堂上應該保持親切的'微笑,并且加強與幼兒之間的親密互動,例如,老師應該積極地參與到幼兒的游戲當中。
二、構建安全公平的課堂環境
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首先就要讓學生信服老師,對老師產生信任感,所以,在進行師生互動時,老師一定要構建安全公平的課堂環境。首先,構建安全的課堂環境可以讓幼兒更好地依賴老師,這樣才有利于開展互動活動。如果老師不能確保幼兒在進行互動活動時的安全,那么就很容易失去幼兒對其的信任,而師生互動就無從談起。除了要確保幼兒的安全外,老師還需要構建公平的環境,這樣幼兒才會更加尊敬和信服老師,如果老師在互動過程中經常出現偏心的情況,這樣就很難說服幼兒,幼兒也會越來越不愿意與老師進行互動,因為他們得不到公平的對待。因此,要提高師生互動的教學效率,老師一定要構建安全公平的課堂環境。
三、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要提高師生互動的教學效率,老師就要加強在課堂上對幼兒的引導。在加強對幼兒的引導之前,老師應該時刻關注幼兒的狀態,這樣才能更加了解幼兒的情況,才能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適當引導。例如,老師在教幼兒制心卡片的時候,在講解完制作過程后,幼兒就開始制作,這時老師就應該在旁邊時刻關注幼兒的制作情況,如果發現有學生不會畫“心”,老師就可以指導他們如何畫“心”,如果有幼兒不會寫祝福語,那么老師可以指導他們寫祝福語。所以,要加強在課堂上對幼兒的引導,老師就必須加強對幼兒的關注。
總之,加強幼兒教育中的師生互動對提高幼兒教育效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兒教師應該加強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教育之美論文 篇14
一、抓住一切機會,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
1.在各科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
幼兒園的課程設計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在各科教學過程中,寓環保教育于教學過程中,在不知不覺中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如在語言活動中,通過看課件《馬路上的垃圾》后,先讓幼兒將自己所看到的內容比較有條理地敘述出來,然后再讓幼兒了解哪些東西是垃圾,哪些東西不是垃圾!再通過畫面內容的演示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馬路上的垃圾是怎么來的,進而進一步教育幼兒不能亂丟垃圾,一定要把垃圾丟進垃圾桶。
同時還要鼓勵幼兒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愛護環境”的小天使,遇到不文明亂扔垃圾的現象要勇于制止。在《寶貴的紙》活動中,教育幼兒愛惜物品,知道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紙,是許多的樹木做成的,我們一定要節約用紙,而且紙是人們智慧和勞動的結晶,要好好珍惜,節約了用紙,就是保護了環境。在科學課《變廢為寶》中,組織孩子收集易拉罐、玻璃瓶、果凍盒等廢棄物品,把它們回收利用,做成各種新穎、有趣、立體、直觀的玩教具,既可以節省材料,又可以減少污染。這些既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又是環保的基本要求。
2.在日常生活中滲透環保教育。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加強對幼兒良好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如在幼兒洗手時,教給幼兒正確的洗手及節約用水的方法,培養幼兒用水后關緊水龍頭的習慣。教育幼兒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雜物;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說話、走路要輕,愛護圖書,愛護玩具;養成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節約紙張的'好習慣。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就可以將外力的作用逐步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從而養成了良好的環保習慣。
二、根據年齡特點,分層進行教育
年齡3~6歲的幼兒處于身體和心理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期,發育水平隨年齡增長變化很大,幼兒園教育必須考慮到幼兒的這一特點,環保教育也不能例外。環保教育內容應該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幼兒能夠理解的具體形象的事物。
一般小班應以認識直觀的環境要素為主,激發幼兒對環境的熱愛之情,如藍天、白云、“可愛的小露珠”、“花仙子”、“樹朋友”等;中班可以進一步接觸環境,如公園、花園、動物園、植物園等,通過找昆蟲、認植物等活動,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大班則可以讓幼兒接觸更加廣闊的大自然,對森林、濕地、河流、山川等祖國大好河山有所了解,欣賞人類文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輪美奐畫卷。即使是同一個主題,在不同年齡的幼兒中也應有不同的目標層次、不同的內容。如珍惜水資源的教育,小班幼兒可能通過玩水、用水畫畫以及飼養水生生物等活動來了解水的特性和作用;中、大班幼兒則可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更加深刻地認識水對人類和動植物的重要性。如兩盆同樣品種、同樣大小的植物,一盆按時澆水,另一盆不澆,或一盆澆淡水、另一盆澆咸水。觀察植物的變化,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離不開淡水。
三、提高幼兒教師素質,做好示范引領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是非判斷能力尚且缺乏的幼兒來說,成人的行為就是幼兒的標尺與鏡子。所以,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的同時,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充分地滲透環境保護知識,并在行為上做到潤物細無聲。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置身于一個環保的教育環境,耳濡目染,自主而輕松地做到環保,從而逐漸養成綠色、環保的生活習慣。教師一方面要努力學習,不斷豐富自身的環保知識,關心周圍的環保狀況,了解國內外環保動態;另一方面,還應注意自己的行為,從一點一滴做起,用自己美的言行去影響、教育孩子。如注意自己的著裝整潔、手臉干凈,物品擺放有序;看見廢物主動撿、看見破壞環境的行為主動管。
這樣,孩子在耳熏目染之中逐步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幼兒是明天社會的主人,如果我們今天對幼兒的環保教育能夠真正取得實效,讓環保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那么,若干年后,我們一定會發現,藍天白云下的低碳生活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教育之美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體育教學之美06-10
食文化之遐思論文05-04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09-29
論文寫作之文獻綜述的寫法05-11
畢業論文之格式詳解08-09
品味英語課本中的詞匯之美08-20
與教育有關的論文11-07
關于教育論文11-09
教育故事論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