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德育教育中個性教育的研究論文
摘要:個性教育是社會發展需要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是教育者在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培養和強化受教育者良好的個性品質的過程。在個性教育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環節中始終蘊含著德育教育的內容及實踐活動。實現個性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必須在個性教育的過程中全面貫穿德育教育的實踐活動,當今德育教育的實踐活動就是要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體系,展開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信念的一代兒童。
關鍵詞:個性教育;貫穿;德育教育;實踐活動
隨著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兒童的教育不斷涌現出新情況、新形勢。我國兒童的個性教育及其德育教育方法,需要立足于時代的要求和形勢的發展。社會需要努力培養兒童的個體獨特的社會主體性,使兒童在未來社會中充分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充分體現獨立的自主性、自由的能動性和發明的創造性,而且更需要培養具有實現中國夢的有理想有道德有信念的一代兒童。因而,個性教育要貫穿兒童德育教育。
一、兒童個性教育的核心內容
是培養良好的品德修養個性教育一直是當代教育理論的前沿問題,也是理論界及學者專家深入論述的課題。在這里概括和通俗的理解個性為:個體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形成的生理、心理、社會特征且以獨特的方式使個體具有的獨特社會性。它包括那些被人們認為是有價值的優秀品質,包括那些被社會認為是有益的和有助于社會進步的品質[1]。個性是個體在社會中表現出的特性,而個性教育就是在正確的教育思想的指導下,以受教育者的現實個性為出發點,培養和強化受教育者的良好個性品質,預防和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個性品質的教育活動,最終達到個性的社會化。在當代,個性教育的主題不僅是使個人達到以個體自我意識為核心的具有積極的個人的獨立自主性、自由能動性和發明創造性的統一,而且是使個體實現達到自身社會價值的最大化,個人潛能社會效益的最優化。兒童個性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培養良好的品德修養.修養即修身養性,修身是為使兒童心靈純潔;養性是通過兒童自我反省,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品德修養是人的境界、涵養、素質、品位的綜合,它是兒童的立身之本,只有培養兒童的良好品德修養,方能使兒童作鴻鵠之飛。在兒童的個性教育過程中,不僅要以品德修養為核心內容,而且,在個性教育的根本目的上,要充分體現完善受教育者的人格,確立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識的同時,要使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心態和諧的全面發展。個性教育在教育的實踐活動中,要把忠誠于祖國、為祖國的利益為人民的利益為己任的社會教育貫穿其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維護社會的法律、法規、制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意識。個性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圍繞培養良好的品德修養,展開教育的實踐活動。良好的品德修養以社會的文明、社會的進步和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的使命為標桿內容。
二、兒童個性教育
以德育教育的基本內容為基礎個性教育恰恰是從社會的文明、進步和社會的歷史使命出發,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德育基礎為教育根基。個性教育以德育教育的基本內容為基礎,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核心,進行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教育,樹立誠信、敬業的職業道德。兒童的個性教育中始終要蘊含著公民優良的道德品質、文明的社會行為的共性教育,使兒童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性教育不能脫離德育教育的基礎,德育教育的基本內容是教育者實現個性教育的政治思想保障,是個體實現自身才能應具備的品德修養,是個體接受教育應有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受教育者實現個性才能及人生理想的基本的心理品質。我們強調個性教育,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絕不是自由放縱和不講組織、不講紀律、不講社會責任的發展個性教育,個性教育是歸屬于社會的具有社會屬性的教育,只有追求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實現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樹立個人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才是符合社會進步、社會需求、社會利益、立場的個性教育,才是能充分施展教育功能的教育。個性教育的目標要與德育教育的宗旨相一致,個性教育以德育教育的基本內容為基礎,這樣才能順應社會發展的目標和價值要求。
三、兒童個性教育過程
要全面貫穿德育教育的實踐活動德育教育的對象是廣大的兒童及兒童朋友,根據這些年齡階段的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必須把教育的內容寓教于他們的心靈的激情和渴望之中,寓教于他們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寓教于他們所生活的集體環境之中。這個過程的教育者主要是教師,還要寓教于教師和學生們的互動過程之中。在德育教育的實踐活動中,首先著重于的是形成兒童思想核心及價值體系,使他們的觀點、信念、情感、品德、行為具有一致性。兒童正值心靈最易接受情感教育時期,是形成社會行為準則、樹立道德水準、養成道德習慣時期,所以德育教育活動,無時不容于生活、勞動、校內校外的活動中。他們對社會的關注,對社會的期望和理解都是在成長的每一項具體內容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形成的。按照蘇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教育理論來分析,德育教育始終貫穿在這樣的教育實踐的基本環節中:
(1)個體要意識到自己是群體和社會中存在的個體。
(2)每個人在學習、生活、工作中要學會感恩。
(3)社會勞動是最光榮的,熱愛勞動是起碼的品德。
(4)要成為一個善良、誠實、正直的人。
(5)在人際互動中要學會明辨是非,要培養社會的責任感。
(6)道德信念是完全支配人行動的深層意識,個人才能的展示是依靠信念和行動的力量體現出來的。
我們認為,正在成長形成個性的兒童也正是掌握社會和國家的道德準則和社會要求時期,這個時期是形成個人品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階段。我們通過培養兒童的遵守道德原則的習慣和了解社會需求的過程,使每個兒童在幸福的生活和勞動中,做到培養著他們的初步公民的動機和對集體、對社會、對國家利益的關心。兒童德育教育的實踐活動,要圍繞在活動中形成思想觀念,在正確的思想觀念指導下完成人生之路,這是與成人的不同之處。只有當兒童把價值觀內化在他個人的思想體系中后,才能激發出他們深層的情感,同他的意志精神融合起來,并能在他的活動的行為方式、行動舉止以及待人、對已的態度中表現出來,這也就是信念。
信念是個人的能動力量,信念不只是使兒童知道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兒童怎樣把知道的變為行動。道德信念和價值信念的堅實基礎是在童年和少年早期奠立的,這個時期是個性形成時期,也正值學校生活時期,學校的任務就是要竭力使信念盡早變為學生獨立的精神力量。每個兒童道德及價值信念形成的過程取決于他的活動、行為、行動的世界觀的傾向性,德育教育的實踐活動就是要讓兒童朋友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爭取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目的上去,讓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和他所作出的每一個行動是有道德意義的事情和有社會價值的行為。兒童實現個人才能是要靠克服困難,憑借頑強意志,和有堅持到底的毅力來完成的,這完全是靠堅持某種信念而努力去追求的過程。一定時期社會的價值信念是按照社會的道德標準及社會發展的要求而培養形成的高標準狀態,這也是德育教育的最高目標,德育教育具有社會歷史性。如今中華民族到了偉大復興的歷史時期,兒童比以往任何歷史時期都更賦有艱巨的社會使命。中華民族的希望寄予兒童身上,兒童的信念中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兒童要努力踐行為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為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樹立個人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人生信念。如果我們的教育得法,如果我們的教師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教育中,落實在學生的勞動、學習、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的教育工作就能以創造社會價值這種最高尚的創造意愿吸引兒童,那就沒有哪一個活動領域不會使兒童的個性達到最完美的程度。教師激發兒童去積極的思考人生價值,才能激勵他們對生活意義的認識和感受,才能使他們發現自己的才能。兒童的才能不是由教育者去尋覓發現的,而是兒童靠信念和行動在自己身上產生和形成的,完美的個性及才能的展示是靠信念和行動的力量體現出來的。一個兒童如何在社會中發展,取決于他的精神信念,這種精神信念,也會在他成人后表現出精神上的堅定性和對原則的忠誠性。兒童只有能以自己的光和熱去溫暖別人,在造福于社會的斗爭中尋得個人幸福,才能有去非凡作為的前景。兒童朋友在這樣的追求中,才能達到個性的最完美的狀態。個性教育的過程要全面貫穿德育教育的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劉文霞.個性教育論[M].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
【兒童德育教育中個性教育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茶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滲透論文12-03
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研究論文03-13
德育教育論文06-27
家庭教育中挫折教育研究的論文03-23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06-24
關于幼兒教育中的賞識教育研究的論文03-28
教育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論文參考文獻11-22
體育教學德育教育論文03-19
德育教育論文范文07-04
淺談學校中的德育教育03-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