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管理學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管理學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管理學論文1
摘要:隨著信息化、科技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對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作為我國教學體系之中的重要環節——大學開始注重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與改革,并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采取內外部共同改革的模式來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本文將以大學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對可持續發展的策略以及基本思路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大學教育;教學管理;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
人類文明的進展以及經濟水平的提高,使得可持續發展策略深入人心,不管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都需要以此作為自身發展的立足點。教育作為人類文明進程之中的重要推動力,也須將可持續發展策略落實到位。本文將對大學教育管理可持續發展的策略進行探討,從而為后者的研究和實踐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當前大學教育管理之中存在的問題
1.行政管理部門約束過多
大學教育作為我國教學體系之中的關鍵環節,難以避免地會受到行政部門的管理和約束。從目前來看,這一點直接導致我國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低下,模式單一落后。對于學校,行政管理部門對學校的整個管理體系和模式以及內容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并要求其按照上級出臺的文件和命令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因此,整個教學管理體系行政色彩十分濃厚,學校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對于老師,從教材的選擇,試題的編排到教學計劃和內容的安排,都須接受行政管理部門的提前審批,對不符合相應管理要求的內容進行修改甚至刪除,并未考慮到教師的實際教學進度以及學生的學業水平。除此之外還要求老師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務,并作出了硬性指標和規定,因此很多老師面臨著課業和科研的雙重壓力。
2.教學管理部門約束過多
教學管理部門約束過多是現在高校教育管理之中的普遍問題。很多教育管理部門為了抓進度并完成上級下達的指標,在未進行實地調查和了解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計劃和目標的制定,并對實施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和定期的檢查。這種不切合實際的教學管理模式使得學校和老師承擔過多的教學壓力,為了完成教學指標,很多學校只注重教學進度,而忽視教學質量。
3.學科之間存在較大的壁壘
教學管理是大學教育管理之中的重要環節,但是隨著信息化時代和碎片化時代的到來,大學諸多學科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壁壘。我國高校在進行教學時,大多采取西方的教學模式,主張教學的專業化和精簡化,這種模式盡管能使學生對專業有更加精深的了解,但是極易導致學科之間缺乏一定的融合和溝通,學科壁壘的形成使得學生難以對大學的知識體系有一個宏觀的掌握,在知識構建上也處于支離破碎的狀態,因此難以真正地實現大學教育管理之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其次,學科之間的壁壘也導致教師之間缺乏一定的溝通與合作,外加上落后的教職制度以及職稱晉升激勵機制使得不同學科的教師往往只注重自主研究,忽視跨學科研究與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一點不僅導致教師在教學時難以采取系統化、聯系化的教學方式,而且還極有可能造成學生看待問題的片面性。
4.可持續發展意識的缺乏
意識指導實踐,可持續發展意識的缺乏導致我國高校難以進行大學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首先我國諸多高校仍然采取終身教授制,這種教職制度導致教師故步自封,局限于以往的榮譽以及現在的安穩狀態,難以采取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模式的革新。其次,學科之間的.壁壘和隔閡導致不同學科之間缺乏一定的聯系與溝通,教師也并未進行跨學科的研究合作,因此難以站在宏觀的角度進行教學活動以及科研項目的開展。最后,職稱晉升制度直接與薪金水平掛鉤,導致許多教師將經濟效益作為自身的目標,在進行學術研究和科研活動時,并不是自身對學術的忠誠與熱愛,而是為了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這種狹隘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直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背道而馳。
二、大學教育管理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1.加強政府對大學教育管理的推動
為了促進大學教育管理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行政管理部門轉變自身的理念,由管理者向服務者轉變。通過簡政放權來給予大學自我管理的機會和空間,使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活動地開展和管理;其次,通過實際考察了解大學校園的管理現狀以及學校的師資力量和綜合實力,讓有經驗的老師和權威專家進行教科書的選擇以及考試內容的安排,從而真正地做到實事求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2.放寬對大學教育管理的約束
教育管理部門應該是大學教育管理的引導者和風向標,因此需要發揮方向上的引導作用,而非進行實際管理的干預,通過放寬對大學教育管理的約束來增強大學管理的活力,使其根據自身的教學水平來安排教學內容和進度。
3.進行跨學科的研究與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是大學教育管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目標和任務。針對學科分離這一現狀,需要學校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學校在進行教學科目設計以及教學內容安排時,需要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并找出學科之間的共通處,引導老師進行教學活動。另外老師也需形成跨學科研究合作的正確理念,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系統觀,用聯系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加強與跨學科老師之間的科研合作,從而在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站在宏觀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全面的思考,養成正確的認識觀。
4.加強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加強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是落實該教育管理理念的前提和基礎。對于老師,可以通過對其進行定期的教育和培訓,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其在進行教學活動及學術研究時,加強跨學科之間的合作,將系統觀作為自身教學和研究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次還需開設相關的課程,對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灌輸和培養,并為其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正確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觀念。
三、大學教育管理就可持續發展策略的基本思路
1.以就業為導向
大學作為連接學生和社會的橋梁,是學生走向社會的跳板和墊腳石,為了使學生順利地實現社會化,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可持續發展策略要求大學在進行教育管理時將就業作為導向。以就業為導向要求學校,首先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進行專業的設置,真正地實現對口教育,讓學生實現學有所用,學有所長。其次則要求學校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之中了解社會的需求與自身的不足之處。最后則需學校設立就業服務中心,保障就業信息渠道的通暢及時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從而使其順利的就業。
2.實現校企結合
校企結合不僅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更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在大學教育管理中,校企結合能夠實現專業對口,通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來進行教學目標和計劃的聯合制定,真正地培養出社會所需的綜合型人才。
3.實現專家教師管理
效益第一是可持續發展策略之中的重要原則,在大學教育管理模式革新時,也將效率和質量作為自身的目標,通過組建委員會以及開展研討會來實現專家和教師管理學校,并由其擔任教學管理之中的各個職位。這種直接由專家和教師進行大學教育管理的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教學管理專家有著深厚的管理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因此是整個教育管理體系之中的風向標,可以通過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來保障整個體系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另外教師作為教學的一線人物,對整個教學情況以及發展方向有著最及時、最全面的了解,同時也能清晰地認識到現有的大學教育管理體系之中的矛盾與不足。因此,在進行教育管理時能夠在了解學生實際需求與社會動態的基礎之上進行管理行為的調整和革新,并有效解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以及管理體系和模式這三者之間的矛盾。
4.輔助以一定的學生管理
大學生作為充滿朝氣與活力的新生代,既是大學校園之中的主體,又是大學教育管理體系之中的被管理者。因為大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強,心智也較成熟,因此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策略時可以在專家管理的同時輔助以一定的學生管理。大學管理包括學生文化創新成績管理、學生寢室管理、校園秩序管理以及校園環境管理,在這四個板塊之中學生作為被管理者往往處于消極的被動狀態,自身的民主參與權利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整個管理效率比較低下。因此針對此現象需要學校轉變管理理念,將學生作為管理的主體,讓學生在四個管理板塊之中擔任一定的職位,賦予其合理的權利,在合理的領域之內直接實現學生管理學生模式。這一點能加深學生對校園管理的認識,使其意識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從而通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履行義務并使用一定的管理權力。由此可以看出,這種學生管理學生的模式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諧的校園環境和文化氛圍,又能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學教育管理之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需要社會、學校及學生三者的共同努力,并將該理念落實到理論和實踐的各個環節之中,這一點對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推動人類文明進程有著極大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肖飛.可持續發展視野中的大學[J].沈陽師范學報,20xx(02).
[2]倪文靜.大學為可持續發展服務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xx(12).
管理學論文2
摘要:生活化教學立足于社會生活實踐,將理論知識通過與生活世界的融合使得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高校《行政管理學》課程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擺脫傳統教學枯燥乏味且忽視實踐性的單一知識傳授的窠臼,提高大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大學生的行政管理思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行課堂教學情景生活化,形成主導—主體的師生關系,構建互聯網師生交流平臺,加強建設行政管理實訓基地等途徑促進教學生活化。
關鍵詞:行政管理;大學生生;活化教學
《行政管理學》是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研究政府組織有效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學問。由于課程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個體之外的政府如何進行行政管理,因此對一些傾向于個人利益考慮的大學生來說容易產生一種淡然的距離感。立足于社會生活實踐,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通過與生活世界的融合使得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從而增強課堂親和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教學實效性,培養學生運用行政管理理論思考和解決行政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切實提升學生應有的行政管理學專業知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生活化教學的基本內涵
德國哲學家胡塞爾最早提出“生活世界”理論,生活世界是人類一切實踐的基礎和出發點。他說:“生活世界對于我們這些清醒地生活于其中的人來說,總是已經在那里了,對于我們來說是預先就存在的,是一切實踐(不論是理論的實踐還是理論之外的實踐)的‘基礎’。”[1]而教育只不過向自己提出了與人類其他實踐不一樣的目標罷了,教育不能脫離社會生活。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理論,著力于從生活視角去解釋教育,即“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抱持類似思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但他的視角與杜威不同,著重于生活本身具有的教育意義,他指出:“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2]綜觀這三位大師的思想,生活教育就是要把大學生的生活過程和受教育過程統一起來,讓大學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那么,什么是生活化教學呢?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指的是以現實生活為中心,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關心學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且回歸生活,充分地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中領悟教育教學的內涵和真諦,從而不斷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生活化教學的內涵包含著以下四個方面解析:其一,從教學目標要求來看,目標設計不要過高,可望不可及的目標反而使教育效果適得其反,而應該把教學目標既體現出一定的理想性,又能反映出現實性,讓學生所接受。其二,從本體論層面來說,教育教學內容應當來源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生活實踐,而不能單純地將理論知識和抽象概念作為全部內容。其三,在方法論層面上,要求教育教學的主要途徑基本依托于學生的生活體驗,實現教育教學與現實生活世界的健康的、良性的互動。其四,在教學評價方面,不僅僅為檢測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著眼于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關注其在實際的生活情境或者類似于現實生活情境中的表現對其進行客觀評價,提高學生在現實社會生活情境中運用相關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行政管理學》生活化教學缺失及其解析
《行政管理學》作為行政管理專業一門核心課程,是集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綜合性學科。它研究的.對象是行政機關在管理公共事務和內部活動現象、行為及規律,并把相應規律轉化為社會管理實踐活動的一門學科。它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生對行政管理過程的認識,使學生正確地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對行政管理活動的敏銳性和適應性,提高有效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能力。由于《行政管理學》是從政治學分支出來,在政治學、法學、管理學、行為科學等學科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門學科,起步比較晚,學科性質有著一定的模糊性,辦學目標定位缺乏特色,加上受辦學經費不足、辦學場地有限、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嚴重不足,以及傳統應試教育慣性的影響,目前這門課的教學相當程度地存在生活化教學的缺失現象,其問題主要有以下表現。
(一)教學理念的偏頗和教學能力的制約
當今知識經濟、信息社會向更加廣袤和縱深領域發展,社會危機頻發不斷,各種對內、對外的公共關系處理、組織的危機處理等情況變得更加錯綜復雜,致使行政工作的內容以及需要的任職人員的能力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生變化。作為行政管理專業教師必須緊隨時代的需求,精心研究生活,選擇與理論知識相匹配的生活情景,調整教學模式和方法,使之更易于學生接受和消化。生活化教學模式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客觀上一些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能力總體上有一些差距,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新形勢下教學的新要求。一方面,他們沒有主動轉換自身角色,調整與學生的關系,師生關系仍然停留在傳統的主體—客體關系,而不能很好地轉化成主導—主體關系,因此其教學觀念也依然停留在傳統的“灌輸”式層面上。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學》作為一門學科交叉性較強的綜合性學科,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較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敏銳地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熱點事件,國家、地方的某些相關政策或者條例給予及時地分析,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和啟發學生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此外,從資歷來說,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專業教師中從事過行政管理實踐又具備較高學歷的教師比較少,多數是理論型的或者是由政治學和法學專業轉型的,有的則是剛從學校畢業任教,在專業能力上與現實的行政管理實務脫節就不可避免,從而導致教師在《行政管理學》的教學中難于切實做到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難以充分應用“新鮮出爐”的行政管理案例,難以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學。
(二)教學偏重理論性,操作性和實踐性弱
課程內容的知識結構安排不合理。目前《行政管理學》教材多是停留于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識,從籠統的層面上闡釋政府的整體概念,基本上都缺少對不同層級政府各個職能部門的職能、機構、人員、職責等全方位介紹[3]。因此在平時教學中,一些教師也往往樂意于進行理論教學,理論灌輸遠遠多于知識的實踐和應用,忽視了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方面的能力培養。同時,考查也傾向于對相關理論知識、結論的記憶。這勢必導致學生處理社會現實問題和交往能力的技能很難有所提升,他們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明顯存在不平衡,很難適應信息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操作性和實踐性教學嚴重薄弱。雖然目前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學》課程內容體系一般都設置了教學實習、實訓等實踐環節,但由于其時間短、任務重,而且管理松散,缺乏常態化和規范化,所以收效與實際培養目標有較大差距,出現實際能力明顯不能滿足社會需要的現象。只有創新教學方法,加大實訓、實踐教學含量,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鍛煉,才能鑄就適應現代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的預測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靈活處理能力,形成工作積極、團隊協作和諧、辦事靈活的管理人才。
三、《行政管理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大學生學習興趣
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不能脫離現實的需求而對學生進行“閉門造車”,而生活化教學是一個比較“接地氣”的方法,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教學中乏味且單一的知識傳授教學方法之不足,讓傳統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以生活世界為視覺切入點,將行政管理專業的相關知識置于生活情境中,使得課程學習有新鮮感,充盈著興趣盎然。這樣可以吸引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縮短大學生的專業學習與他們之前所接受的義務教育階段在知識上存在的距離感,消除其因知識跨度引起的困惑感,引導大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有助于大學生盡快進入大學生活及其以后立足于社會的角色。
(二)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行政管理思維
行政管理思維,指的是人們在認識行政管理的本質和規律的活動中逐漸形成的有目的、有條理的一種對行政管理問題思考的路線、方法、規律的思維模式。行政管理過程是一項較為繁瑣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具備行政管理思維對行政管理相關工作的展開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關鍵因素。生活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以社會生活實踐為視覺,探究社會生活實踐的種種樣式所蘊含的行政管理,涉及日常的行政環境、職能、組織、領導、人事、財政、信息、政策過程及分析、倫理、法治、監督、危機、后勤、績效和改革發展等各個環節,從中挖掘行政管理環節問題、分析問題原因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于不斷培養大學生的行政管理思維,調動大學生學習知識的探索求知欲,提升學科的創造思考能力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三)有助于把立德樹人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在現實生活中,倫理、道德作為人類實踐理性并無自身的純粹獨立的感性空間,總是存在于社會實踐生活的各種具體領域之中,并通過這些領域顯現自身,因此《行政管理學》教學必定與道德教育“糾纏”在一起,立德樹人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是必然的行動。實施生活化教學,通過活生生的典型事跡、感人事件、感動人物等案例,講好“政府故事”,詮釋公職人員超越一般個體“社會人”身份,在工作中始終遵循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原則,為公眾達成公共利益最大化而奮斗;與此同時也就培植了大學生的公共性價值觀念,端正大學生價值選擇取向,在未來工作中所持有的正確的政治態度及行為方式,讓大學生樹立公民應有的社會責任感。
四、《行政管理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
(一)課堂教學情景生活化
將生活化教學法引入高校行政管理專業課堂,一是通過建構生活化語言課堂。課堂語言的生活化即是將理論知識以生活化的語言講解,以更貼近我們生活的表達方式進行課堂語言應用,而不是一味應用專業術語。二是教學方式生活化。高校教師要研究我國國情,當前我國正處于體制轉軌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邁進了新時代,高校教師必須從生活源頭挖掘有效的生活化內容,深入研究我國在改革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分析這些熱點、難點、重點問題,尋求科學、合理的答案,提煉出具有針對性、實用性的觀點。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消除行政管理過程對于學生的神秘感,使學生真正體會行政管理過程,從而更好地結合理論知識,提升對理論的感知度,增強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二)轉變傳統師生關系,變主體—客體關系為主導—主體關系
教學活動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組成的雙邊活動。學生的學以教師的教為主導,教師要結合自身和大學生實際,以生活視覺為切入點,注重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增加學生的課堂成就感,變教師獨白式的課堂為師生互動的課堂,激發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參加教學的主體能動性。同時滿足于社會實際需要,著力考慮社會實務,增加操作性強的課程,理論教學精講管用。
(三)建構行政管理專業交流平臺
新媒體已經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教師可以以課業任務為導向,利用網絡媒介,建設年級或者跨級行政管理交流平臺,由教師布置任務,用學分積累的形式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與行政管理有關的議題,并放在平臺上討論,真正把行政管理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認識不足造成的,這需要教師充分與學生溝通,使學生認識到就業存在的競爭狀況,利用社會人力資源招聘的數據幫助學生提高就業競爭意識和專業學習意識。
(四)建設模擬行政管理社會
一般情況下,學生班級設置班委,并賦予班委職責,各班委各司其職,負責班里各項事務,主要是傳達學校和系部的各項通知并組織班級同學落實和組織班級同學開展各項活動。這其實與行政管理的程序有相似性,如果在行政管理專業班級建設一個行政管理社會,包括讓學生把分組扮演社會各個部門,讓學生體驗行政管理的過程,賦予學生各項模擬身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行政管理模式融入學生生活,使行政管理過程日常化,并通過積分等形式鼓勵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將有助于拉近學生與專業的距離,培養學生的形成行政管理思維。
(五)建設行政管理專業實訓基地
要解決教師與現實的行政管理實務脫節這一問題,需要高校與當地政府、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定期輸送行政管理專業教師到政府、企事業單位進行掛職鍛煉或者跟班學習,積累實踐經驗,豐富教師知識儲備,促進課堂教學與社會人才需求相銜接。同時,建設學生見習基地,形成“學校—政府”、“學校—公司”模式,以學生兼職的形式進行實踐,改變以往集中一個月實習的方式,使學生真正接觸到現實的行政管理過程,以更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五、結語
高校《行政管理學》課程的實效性如何與教學生活化程度的深淺有著直接關聯,必須切實貫徹生活化教學使之充分到位,最終有效實現《行政管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高校教師必須保持教育教學工作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創新教學措施,轉變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法。從生活世界這個基本源頭掘取有效的生活化內容,使內容貼近學生實際,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網絡交往、社會實踐等形成生活化教育教學的合力,促進《行政管理學》教學生活化工作有效發展,全面提高大學生為適應社會需求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塞爾.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M].王炳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172.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289.
[3]葉毅.高校行政管理學課程教改研究[J].科教文化,2014(3)(上):92-94.
管理學論文3
摘要:隨著現在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的發展以及進步,現在每個國家之間的經濟的聯系也是越來越密切了,我國是一個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所以說現在我國的農業經濟收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并且現在我國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經濟的發展對于世界經濟的發展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業經濟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當中所占有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說我國的農業經濟的發展會直接的影響到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在農業經濟當中,農業經濟管理是保證農業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關鍵,所以說我們的國家必須對農業經濟進行合理的管理,使得農業經濟有著更高的產值。
關鍵詞:農業經濟;經濟管理;現狀;發展趨勢
雖然說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當中占據著主體的地位。但是我國的農業經濟相比較于工業經濟來說發展起步的時間是比較晚的,從我國改革開放的全面實行之后,我國的農業經濟才取到了快速的發展,尤其是現在我國的新農村政策的全面推進,黨和國家對于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的投入也是越來越多,使得我國的農業經濟向著健康穩定的方向進行發展。但是在我國的農業發展過程當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的,這對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穩步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主要問題就是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這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急需進行解決以及改善的問題。
一、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
1.農業經濟管理的方法與經濟發展不相符合。隨著現在我國經濟以及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得到了十分有效的建立以及實施。但是現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卻沒有及時的進行改革以及更新,也就導致了現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與現在我國的經濟體制是不相符合的,這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導致了現在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收到了一定的制約以及限制。不科學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使得我國農業經濟管理方法的有效展示收到了極大的制約,同時也嚴重的影響了現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及提高。現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當中存在的問題是非常多的,但是其中農業經濟管理體制與現行的國家經濟體制的不協調是最為明顯的一個問題,急需進行解決。
2.對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農業一直都是我國的主要產業,并且一直都是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關注的。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我國的農業,我國政府針對農業出臺并且實施了很多的制度,并且也出臺了相關的文件,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明確的提出了要求以及相關的只是,這也為我國的農業經濟的發展樹立了堅強的后盾。但是在現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的實踐過程當中,很多的農業經濟管理問題都沒有得到應該有的重視,很多的經濟管理制度的執行度是完全不夠的,這也就導致了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效果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再就是我國的相關部門對于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一點主要就是體現在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落后,并且在執行力度上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在我國的農業經濟進行發展的同時,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也是需要進行相關的提升的。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對于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忽視,是會直接的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質量產生影響的。
二、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隨著現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的不斷的發展,帶動了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的不斷發展,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之下,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主要有這以下幾個方面。
1.構建新型的農產品銷售體系。為了能夠更好的幫助農民進行農產品的銷售,提高農民的收入,我們在農業經濟管理當中需要構建一個新型的農產品銷售體系。現在筆者針對新型農產品銷售體系的目標以及如何實現目標進行簡要的介紹。新型農產品營銷體系的主要目標有三個,那就是高效、安全有序以及充分滿足顧客的需求。想要實現這三個目標,新型農產品營銷體系就應該具有著六個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個就是營銷主體的規模化以及組織化,第二個方面是交易方式的現代化,第三個方面是批發市場的功能齊全,第四個方面是物流配送系統的高效率,第五個是以連鎖超市為主體的零售業態,第六個是交易行為以及市場秩序的標準規范化。
2.信息化應用更加的廣泛。隨著現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的發展以及進步,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逐漸的對各個行業的傳統工作模式進行了改變。為了適應時代的潮流,我們應該努力實現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這樣有助于對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進行推動。現在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當中信息化的規模在進行著不斷的擴大,信息化已經開始逐漸的向著我國農業經濟當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滲透。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發展對于農業技術成果向農業生產力的轉變有著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會對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及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有著很大的幫助。推行農業經濟管理有助提高現在農業管理的水平,所以說現在我國的相關部門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對于農業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進行相應的提高,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工作效率。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對于收集以及整理農業生產以及農業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都是能夠提供便利的。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是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的有效手段,也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農業可以的開發以及利用。
3.農民合作社的改進。農民合作社就是把農村當中的農民聯合起來,這樣能夠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對于生產成本以及交易費用都能夠起到相應的節省的作用,并且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農民市場談判地位以及抵御風險的能力,所以說為了能夠更好的進行農業經濟管理,我們需要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相應的改革以及發展。通過相關的研究,筆者得出農民合作社當中的人力因素、制度因素、物質因素、商譽因素以及關系因素與合作社的發展是有著正相關的關系的,并且對于農民合作社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其中商譽因素以及物質因素對于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是有著更大的影響的。人力因素主要就是有社長的文化程度、擔任社長的年數以及是否生產大戶決定。制度因素則是由農民合作社當中的機構設置、會議記錄、公開財務運營以及盈余分配等相關的情況進行決定的。物質因素有農民合作社的辦公場所、服務設施以及注冊資金來決定。商譽因素則主要由農民合作社的注冊商標以及相關的名牌產品和綠色認證等決定。關系因素則是由農民合作社與政府當中的相關部門以及村里的組織關系來決定的。通過對以上關系的分析,筆者針對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加大對于社長等相關人員的培訓,提高社長的專業技能以及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對于合作社當中的組織機構衱利潤分配等都是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制定,需要做到讓每一戶農戶滿意。對農民合作社當中的物質資源進行適當的增加,提高農民合作社的盈利能力以及自身的服務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當中的支柱產業,隨著現在我國經濟以及社會的不斷的發展,我國的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但是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卻無法滿足高速發展的農業經濟,本文主要就是介紹了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薛敏.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農業與技術,20xx,06:218.
[2]于果,馬秉南,董潔.淺談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J].品牌(下半月),20xx,06:12.
[3]樸香玉,崔洙男.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xx,27:266.
[4]谷尚菊.農業經濟管理現狀與發展趨勢漫談[J].農民致富之友,20xx,18:28.
[5]譚智杰.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趨勢[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xx,42:12-13.
[6]張莉.淺談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及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xx,08:16.
管理學論文4
微觀經濟學理論在指導外貿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以上海美加凈日化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我司”) 在外貿實踐中碰到的三個案例為例來加以驗證,并通過把管理作為手段達成工作目標。
1 運用以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克服企業經營危機
1994 年出口量最大的名牌 MAXAM 牙膏———這個從 1992 年中輕進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回歸時奄奄一息,經過我司兩年精心調理后,逐步恢復元氣的外貿支柱品牌,租賃給了合資企業經營,國內外市場一并歸他們打理,我司留下的是一年才銷售幾十萬美元的 SPEARMINT 品牌牙膏的市場,出口地區僅為中亞和東非。企業的經營狀態隨著中華品牌,這個國內銷量第一位的品牌牙膏與美加凈品牌牙膏一同租賃給合資企業而一落千丈,產能放空,主營業虧損,對銷售造成逆向循環的壓力,一方面成本的上升導致了價格的上升,而價格上升又進一步加劇需求的不足。當時公司提出的口號是要進行“第二次創業”。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我司認為首先要解決供給與需求的不平衡造成的成本和費用的大幅上升。從供給需求均衡圖可以看出,原需求 D1 向現需求 D2 移動,均衡點由 A 點移向 B 點,AQ1xAP1 -BQ2xBP2 構成了收益減少面積,因而出現了虧損。牙膏產品是快速消費的生活必需品,故總體需求價格彈性不大,但市場是由壟斷競爭瓜分區域的,有市場勢力的品牌是競爭的利器。品牌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定強度的營銷投入和長期的培育。以當時企業的資源在短期內是難以達成的。所以在管理上我司決定第一步通過先開啟加工 OEM 的大門。OEM 業務是一種比較能夠在較短的時間走向產能逐漸平衡的有效途徑。雖然毛利較低,但需求價格彈性較大且對邊際成本和效益的貢獻還是不容小覷,也沒市場費用。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理性人考慮邊際量。通過協商和溝通,取得了各個部門的初步認同。在公司管理層的支持下,經過反復比較與篩選,決定將美國集團消費市場的團購投標業務作為主攻方向。該市場的特點是量大面廣,難度系數與當時公司的產能條件比較匹配。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前期準備工作,逐步打開了局面,銷量每年以兩位數的幅度遞增,我司的加工能力和水平也逐步跟上了國際水平,同時公司在 OEM 加工領域里的知名度也逐漸上升。到 2002 年,在外貿需求的帶動下,公司經過不斷的努力提升,通過了英國勞氏 HACCP審核及國際專業審核。成功地成為歐洲某著名超市的制定牙膏供應商,又經過兩年的努力提升,通過世界 500 強日化巨頭的專業審核,成為世界 500 強之一的牙膏巨頭供應商,確立了 STP 服務品牌的`概念。
2 運用消費者選擇理論克服品牌危機
2001 年,合資企業在經營 MAXAM 品牌 8 年后,市場不斷萎縮,銷量大幅下降,面臨退市的危機。我公司收回該品牌,外貿市場交給我司國貿部經營。我司經過全面分析發現,他們在經營過程中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隨著成本的不斷提高,不顧市場狀況連年不斷提價,片面追求高毛利,失去了大批的消費者。從經濟學角度來說,人們面臨權衡舍去,但是某些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當一種物品價格下降時,對消費者選擇的影響可以分解為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收入效應是由于低價格使消費者狀況變好而引起的消費變動。替代效應是由于價格變動鼓勵更多的消費變得便宜的物品而引起的消費變動。收入效應反應在無差異曲線由低到高的移動上,而替代效應表現為沿著一條無差異曲線而有不同斜率的點的移動上,見圖 2。經研究,在管理上我司決定對美加凈品牌采用通過技術優化的天然磨擦型牙膏配方替代傳統的磷酸氫鈣牙膏配方的策略,成本大幅下降。根據進一步的分析,我司得出我們主銷市場的主力牙膏規格在 50 克左右。規格價格競爭力大為上升,并且重新對 MAXAM 品牌市場定位,再配以針對性的渠道終端營銷措施,一舉扭轉了 MAXAM 品牌銷量直線下降的頹勢,慢慢收復了失地,重新綻放出欣欣向榮的光彩。事實上,MAXAM 牙膏品牌的成功復興再發展壯大,再次驗證了 SPEARMINT 牙膏品牌從 1994年到 2001 年在失去 MAXAM 品牌經營權的這段時期,SPEARMINT 牙膏品牌在我營銷設計推動和主持下,經過團隊的努力,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現在更強的成功經驗。MAXAM 和 SPEARMINT 品牌牙膏從80 萬美元左右,發展到迄今為止分別達到 700 多萬美元,有近 10 倍的增長,并正在向著單品牌 1000 萬美元發展。
3 運用消費者、生產者與市場效率解決外貿發展問題
從 1994 年 ~ 2013 年,我司一直在探索和不斷解決如何使國際貿易持續長久的發展,達到上級對外貿每年遞增的銷售毛利等經濟指標。我司認為必須以效率和價值為核心動力作為長期目標,我們知道使消費者和生產者剩余的總和最大化的資源配置是有效率的。總剩余 = 買者的評價 - 賣者的成本決策者通常關心經濟結果的效率以及平等。并且,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 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圖 3 市場均衡時的消費者與生產者剩余總剩余 - 消費者剩余的總和 - 是供給和需求曲線到均衡數量之間的面積。在消費者剩余方面,我司力求買者對我產品評價最高,我們從產品的性價比、品牌營銷和服務入手,提升品牌產品的著名度,以期獲得相對的市場勢力,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期望和渠道經營的興趣。管理上主要做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3. 1 重塑品牌產品形象
首先我們對出口產品在各個市場上重新審視定位,對產品進行一系列的改良。提出從配方改進到包裝設計的定位建議,使之更符合出口目標市場的定位要求,增加競爭力并以國際日化大牌為追隨目標; 構造 MAXAM 價廉物美的產品形象,迎合大眾消費層次的需求; 包裝設計風格上 MAXAM 以紅色為基調,配以白色正楷正體的字形,在大紅段與小藍段之間加上小綠葉圈,適用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非洲和東南亞及拉美人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有視覺沖擊力。SPEARMINT 以白色素雅為主配以紅色線框的點綴和品牌文字再加上三片夸張的大綠葉子,受到伊斯蘭國家的歡迎。塑造 SPEAR-MINT 特色產品的形象。隨著品牌的發展和提升,我司開發了從高端到低端、從普通到特色的各類產品,以滿足各個消費層次的需求,并針對不同市場制定了價格策略,將綜合毛利的考量作為出口業務的主要考量,其中高端產品毛利率作為主要考量,中檔、普通產品毛利絕對額作為主要考量,抵擋產品毛利不作為主要考量,其作用主要是抵擋競爭性假冒產品和競爭性產品對品牌市場掠奪性蠶食。綜合毛利目標的實施保證了品牌的投入和可持續發展。另外,在外貿需求的推動下,我公司通過建立國際一流的研發、檢測和打樣中心;引入國際標準體系,如 HACCP 及 GMPC 等; 引進硬件設備和管理軟件。筑巢引鳳來打造服務品牌 STP的專業制造平臺形象。
3. 2 強化渠道建設
我司對出口牙膏品牌的渠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重視渠道建設并在對客戶的管理上采取A、B、C 分類管理,對銷售額占 80% 的 20% 的 A 類客戶實施資源重點傾斜,銷售跟蹤監督和定期檢查,B 類客戶作為未來升級培育的對象,對 C 類機會性客戶作選擇性的關注。在法律法規上通過代理協議,明確供需雙方的責任和義務; 比如明確代理商在當地負有維權打假義務,在媒體和路牌的廣告上要作投入,方案需經供方審核,及時定期提供市場信息及庫存情況; 供方提供促銷品,制定營銷計劃交予需方執行,在制造國負有維權打假義務; 在銷量考核上通過協商制定銷售目標,甚至包括激勵措施,并對質量按標準的認定作明確的表述。定期或不定期的參加各類出口貿易推介會及電子商務推介會,在維護好傳統渠道外,搜索建立新的業務渠道,包括通過第三方中標聯合國采購、國外政府機構、醫院、軍隊甚至監獄等團體采購。渠道多樣化、市場多元化及產品專業化是我們外銷的一大特點,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是我們的發展方向。最近又實施了促銷活動的分層化,即針對不同的渠道層次作進一步的細分,對代理商、小批發商及消費者進行深度分層促銷活動,并從培育未來消費群體出發,組織針對培育兒童消費群體的促銷活動。在生產者剩余方面,我們是競爭市場上的企業,我司力求賣者的成本最低,除了采取促進生產成本優化的整合措施外,還整合了供應鏈相關的環節,在管理上主要做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①外貿流程再造
從經濟學中相互依存性與貿易的好處出發,在外貿運行結構上,對外我司建立品牌代理制,召集了一些銷售市場上的客戶進行代理制的招標,選擇有經銷實力和營銷能力的一些大客戶作為品牌代理商,定義為國際銷售部,成為我司國貿部的外延部門,通過第三方物流的貨代公司進行無縫對接。對內建立品牌經理負責制,將國際貿易部內部劃分別為三大塊,即國際市場塊、O 式業務塊及物流兼進口塊,從以客戶為中心的外貿模式轉換到以品牌營銷為中心的出口管理模式。每年四季度市場部與代理商協商提出新年度的市場營銷方案和促銷商品,并做預算方案,一但確定,交予銷售部執行。物流進口塊則負責產品的儲運單證工作及相關的服務工作。O 式業務塊是主要承接客戶的 OEM、ODM 及 OPM業務,占銷售的比例不超過三分之一的黃金分割線,使資源向自由品牌傾斜,并通過管理層推動,將 O式業務中的一些大客戶,比如歐洲著名超市和日化巨頭等企業對產品的先進管理經營理念及技術研發能力通過消化吸收,應用到自己的品牌產品的加工和外發加工的保障體系中去,提升整體的加工經營能力,使得品牌產品性價比更高,形象更加豐富多彩,產品組合群日趨成熟與豐滿。質保體系越來越完善。
②打造外貿“夢之隊”我司始終認為團隊是達成營銷目標的發動機,打造好這臺發動機是我們的主要職責。1994 年合資分流后國貿部從初建時的 11 人減少到 4 人,團隊除負責人外,由兩位 60 歲左右的老同志、一位高中學歷的年輕人組成。人才結構已經不適應外貿業務發展的要求。我們先是業務和管理一肩挑。通過長期的業務能力培訓和持續不斷的人才補充和梯度培育,注重團隊合力建設和有效的激勵措施,實施人才組合,將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目前,我們團隊除經理以外,還有 1 名副經理負責管理( 相當于團隊的領隊) ,1 名服務品牌經理和兩名產品品牌經理( 相當于團隊的中前鋒) ,兩名物流管理人員( 相當于團隊的后衛) 和 1 名主任科員( 相當于團隊的助理) ,經理負責外貿經營兼團隊的教練。人員精簡而高效,承擔了公司外貿快速而穩定的連年增長,從 1994 年的 80 多萬美金發展到 2012 年的 2750 萬美金,2013年已達到 3000 萬美金。外貿團隊成為有各路明星組成的有常勝業績的“夢之隊”。以經濟學理論為導向管理的手段,不斷提升決策力和執行力。在積極推進品牌外銷市場的同時,將售后服務工作、外貿的風險管理,包括市場風險、收匯風險等納入外貿運行的體系中去,應用體系的內外控,貫徹落實到外貿的人控、物控及財控的關鍵點上,使外貿健康規范有序地持續發展,近 20 年來未發生過一筆壞賬。在外貿團隊的經營活動中,始終秉承企業的文化精髓,將其演繹為誠信、友好、責任、活力的行動方針。企業文化是品牌的靈魂和精氣神,也是品牌的核心最高賣點。我司一直提倡堅持誠信合作,有了一批有實力和價值的渠道經銷商,共贏是合作的基礎; 堅持友好互利,我們及我們的產品承諾對客戶友好、對消費者友好、對環境友好、對社會友好,我們的品牌產品有了良好的生存狀態; 堅持責任經營,所以我們在國際市場上有了大批對品牌 MAXAM 及 SPEARMINT 有忠誠度的消費群體;堅持活力創新,于是我們有了與時俱進的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在不同時期有全新技術創新的產品引領潛在的消費需求,不斷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由于外貿工作業績突出,公司在 1999 年實施的《以經濟效益為中心,運用國際營銷理論,發展對外貿易》項目成果獲得由上海市經委、國稅局、財政局和企業家協會聯合頒發的上海上海市企業優秀管理成果貳等獎,次年獲得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頒發的全國企聯系統企業管理研究成果叁等獎。公司和品牌分別被上海市進出口商會評為:①2007 -2009 年度出口名牌企業②2012 年上海市出口排行榜國有企業第 36 位③MAXAM、SPEARMINT 2010 - 2011 年度上海市出口名牌在外貿經營活動的 20 年工作中,我司還經歷了外貿環境變化的風風雨雨: 外貿制造成本的大幅上漲,匯率超過 30%的上升,以及退稅政策的波動等;天災人禍,如海地地震、蘇丹南北分離、尼日利亞禁運、阿富汗戰爭等; 技術貿易壁壘如二甘醇事件等;世界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等。這些負面因素對發展國際貿易造成了干擾與影響。正是由于我司建立了以經濟學理論為導向管理為手段的外貿發展機制,有了通過改革改制和創新而不斷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品牌的傳播和我們外貿團隊的努力,廣為我們的合作伙伴和消費者所接受并潛移默化,我司才能轉危為機、有驚無險、克難而安。并在主體市場上,比如: SPEARMINT 在蘇丹等國家、MAXAM 在剛果等國家,實施了集約化規模銷售目標,成為這些國家數一數二的牙膏大品牌。而 STP 服務品牌則受到世界品牌列強的青睞和關注,為公司的升級轉型或成為跨國公司打好了基礎。
管理學論文5
摘要:介紹了項目管理中質量控制思路,指出應在項目管理中貫徹全系統、全壽命的質量觀,并結合軍代表質量監督工作的實踐,對國防軍工企業型號項目管理中的質量控制工作從立項論證、工程研制、生產過程和使用維修幾個階段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型號研制;項目管理;質量監督
項目管理作為一種高效的現代管理模式,對項目的實施提供了一種有力的組織管理形式,改善了企業對各種人力和資源利用的計劃、組織、執行和控制方法[1]。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自身參與競爭的能力,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國防企業正積極探索管理模式的改革,并將目光伸向了項目管理。
裝備型號研制生產過程采用項目管理給國防企業的經營發展、人力資源配置和執行控制方法帶來一系列變革。作為型號項目質量的監督方,現行的軍代表的質量監督主要依據生產工藝和技術條件對生產過程質量監督和成品檢驗驗收,忽略研制階段和使用階段對質量的影響,未能完全從全壽命周期進行質量控制;過分注重對質量問題本身的糾偏,未能很好的上升到從體系的高度對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及其運行監督的持續改進上。因此,開展型號項目管理中軍代表質量監督工作的研究工作,對于適應型號管理制度的革新,提高軍代表質量監督效率很有現實意義。
1型號研制項目的質量控制
型號研制項目的質量控制是指圍繞項目進行的指揮、協調和控制等活動,確保裝備研制的功能活動能按照規定的要求及原定的質量目標得以實現[2]。
因此,型號項目管理對軍代表的工作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軍代表的質量監督工作必須貫穿于項目質量形成的各個環節,堅持全壽命周期監控,建立并完善項目質量體系的組織機構,由“符合性”驗收的傳統模式轉變為監督體系的正常運行,督促項目承研承制單位創造必要的資源,促使質量要求轉化為滿足質量要求的裝備產品,實現型號質量的提升。
型號研制項目質量控制的工作內容包括了作業技術和活動,即包括專業技術和管理技術兩方面。
因此,應在項目質量控制過程中貫徹預防為主與檢驗把關相結合的原則,在型號項目研制、生產和使用的每一個階段和環節,對影響其質量的人、機、料、法、環(4M/E)因素進行控制,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類似問題的重復發生,并使問題消滅于源頭。裝備型號項目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質量影響因素不盡相同,所以其質量控制的重點、方法也有差異[3]。現將本人在某型號項目質量控制過程中一些做法和體會,按照項目立項論證、工程研制、生產過程和使用等不同階段進行歸納,介紹軍代表在型號項目生命周期質量控制的一些對策。
1·1項目論證立項階段的質量控制國防科研項目的立項論證階段主要包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項目的決策,直接關系到后續的工程設計質量和裝備的生產使用。可行性研究是從項目性能和技術途徑還不完全確定,過渡到項目使用、技術性能比較明確、技術途徑比較明朗的工程研制階段,其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在項目的可行性論證中,軍方應進行認真細致的方案比較,提出對項目質量的總體要求,使項目的質量要求與項目的其他目標相協調;項目決策是影響項目質量的關鍵,項目決策的結果應能充分反映裝備主管機關對質量的要求和意愿,而裝備主管機關在決策項目的過程中,也應充分考慮項目費用、時間、質量等目標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確定項目應達到的質量目標和水平。
國防項目研制立項論證的任務涉及到項目全壽命過程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因此,在項目立項論證階段,軍代表主要協助裝備主管機關做好的工作包括:項目需求和研制必要性;作戰使命任務;主要作戰使用性能和作戰效能;技術可行性和關鍵技術突破情況;經濟可行性;項目研制進度和風險;可靠性要求和維修保障設備研制要求;項目研制經費概算和全壽命費用分析等[2]。這個階段軍代表應積極配合裝備主管機關對承研承制單位提出的方案進行審查,進行詳盡的分析論證,給出明確的結論,為機關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
1·2項目研制階段的質量控制
項目工程研制是一個系統工程,是新產品設計的主要工作階段,也是對總體方案的具體落實。項目工程研制過程中要求運用優化設計和可靠性、維修性、綜合保障等工程技術,并充分考慮較長時間技術發展和科研儲備,保證型號項目研制的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模塊化和系統化,實現武器裝備良好的人機一體化、系統化、功能化、信息化、模塊化和多接口化。因此,軍事代表參與項目工程研制全過程、全系統的質量保證對提高產品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型號項目工程研制過程主要包括圖樣設計、試制生產、試驗試飛和修改設計等內容。武器裝備的固有質量、性能和戰技指標是依靠設計來保證的,設計考慮不周或失誤必然導致產品的先天性不足,將給武器裝備的質量留下無窮的后患[3]。因此,為及時消除設計中的弊病,提高型號項目的設計質量,軍代表及時參與圖樣設計中的質量監督與管理,加強型號項目研制過程中圖樣設計的監督和管理、圖樣設計的監督和管理,同時考慮到軍代表研制階段工作任務繁雜的特點,應充分利用項目管理的模式,履行好項目研制階段的軍代表質量監督的職責。
1·2·1細化項目計劃,突出關鍵環節的質量控制在項目管理與實踐中,項目計劃是項目管理的`一大職能,是項目實施的基礎。型號項目啟動后,項目組織應根據型號研制的目標規定,對項目實施過程包括工程研制階段的工作做周密的安排,代表室應對型號項目計劃和項目工作分解結構(WBS)進行分析研究,確定項目計劃的關鍵環節,使關鍵環節的質量監督成為是軍事代表參與研制型號質量監督工作的重點[4]。突出關鍵環節,進行重點控制方面的主要做法有:1)加強研制節點質量監控。根據各型號的特點,將研制過程分為若干個重要節點,運用集中檢查、綜合評價、專家評審等手段進行跟蹤監控,抓好設計的成熟性、實驗的穩定性、工藝的完備性和配套的完整性,使過程質量受控落到實處。
2)重視技術狀態的質量監控。重點控制技術狀態的更改,如技術更改單、原材料代用單、不合格品審理單等。并督促承研承制單位及時改進完善,落實到位并形成閉環,把技術狀態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3)強化研制程序和試驗質量的監督。特別是要堅持充分的試驗,重點抓試驗的組織準備和試驗質量問題的歸零工作,防止承研承制單位為了趕時間、搶進度忽略試驗過程,人為改變試驗程序、隨意減少試驗項目、任意縮短試驗時間等違規行為,確保試驗過程和數據采集的真實可信。
1·2·2狠抓型號項目的可靠性工作一般項目均具有明確的成果性目標和約束性目標,對項目需要達成的目標系統而明確。型號項目在研制階段除有明確的費用、進度和“符合性”質量等目標以外,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安全性和測試性也是硬性指標之一,可以說研制階段是裝備可靠性形成的關鍵。因此,軍事代表在質量監督過程中,其它—238—應堅持以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安全性和測試性為工作主線,重點督促承研承制單位開展可靠性、維修性論證、設計和實驗工作,制定實施可靠性、維修性試驗鑒定大綱,并把可靠性、安全性、維修性作為設計評審、試驗、定型把關重點,確保交付部隊的裝備管用、好用。
1·2·3立足項目里程碑意義節點,嚴把“三關”對于整個項目研制過程而言,評審、試驗和定型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節點,評審、試驗和定型質量的把關直接關系型號項目風險的管理和整個項目的順利推進。因此,軍代表在這些節點質量監督的重點是扎實工作,嚴把評審、試驗、定型關。具體做法是:在評審中,軍事代表重點對設計、質量、工藝的評審進行嚴格把關,促進型號研制的不斷改進;在試驗中,重點對關鍵技術的攻關試驗、可靠性鑒定試驗、重要性能試驗、靶場試驗和部隊試驗進行嚴格把關,切實提高裝備系統的總體性能;在定型中,核實任務書確定的戰術技術指標是否實現,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安全性和測試性等等是否符合要求。
1·3項目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
型號項目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監督和管理是武器研制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于圖樣設計監督和審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向承研承制單位提出,并盡快制定措施加以解決,經復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階段的生產,經不斷完善設計所生產的裝備直接體現了方案的設想以及戰技指標能否實現。因此,軍代表在型號項目生產過程監督工作的重點要抓住工藝評審和產品質量評審兩個關鍵環節,進行全面有效的質量監督和管理,嚴格督促工廠按圖樣和相關技術文件進行加工、裝配,確保裝備和圖樣相符,最終確保產品質量、性能和戰技指標符合合同要求,圓滿完成型號的生產任務。
對于大型復雜的國防裝備項目的生產展開,軍代表由于工作性能和任務特點所限制,不可能對其所有工序進行全面細致的監督檢查,為解決這一問題,采用加強技術狀態管理作為項目生產過程的狀態控制的有效手段,對整個型號項目的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軍事代表應按照承制單位必須建立分級、分階段的設計質量、工藝質量和產品質量評審制度的規定,依據系統的各級功能特性實施分級、分階段的質量評審,以便消除質量隱患,保證《研制任務書》中提出的各項要求[4]。
此外,為加強型號項目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監督與管理,軍代表可督促要求項目成員細化過程控制計劃,充分調配項目資源,在項目生產前編寫型號的過程控制文件,并組織進行準備狀態檢查。同時,采用機動檢查和巡回檢查的方式,在全面理解和掌握圖樣、技術文件,并充分理解產品工作原理的基礎上深入生產第一線,組織相關單位進行首件鑒定;
對涉及的關鍵件、重要件和關鍵工序實施有效的的質量監督,隨時掌握關重尺寸的加工情況和熱處理工藝規范的執行情況、關鍵工序所用設備的運行狀態、工夾量具的質量情況和關重件原材料的使用情況;認真按照設計、工藝和產品質量評審制度中所要求的內容進行對照檢查,了解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工藝難點,協助工廠制定糾正措施。
1·4型號使用維護階段的質量監督使用過程作為國防項目全生命期的一個環節,主要是部隊使用裝備期間的技術服務。軍代表是工業部門與使用部隊之間的橋梁,應不斷跟蹤裝備在部隊的使用情況,將部隊使用過程出現的質量問題或者優化建議反饋給工業部門,同時督促改進;在整個使用維護階段對已部署的型號裝備提供經濟而有效的綜合技術保障;根據型號在外場的使用,在必要的時候,組織工業部門對外場使用的裝備進行直接的技術服務,推動型號的可持續發展。
2結束語
在新形勢下,國防軍工企業不斷進行管理制度的創新,在型號研制全生命周期過程采用項目管理的模式,加之裝備采購制度和軍代表制度的改革正在醞釀,對裝備監造者——軍代表帶來了很高的挑戰,軍代表要做好武器裝備質量工作,就必須創新傳統質量監督思路,樹立全系統、全壽命的質量觀念,突出項目管理中的質量控制特點,不斷改善檢驗驗收手段,同時要加強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提高武器裝備的總體質量,保證我軍在新時期“打贏”戰略的實現。
管理學論文6
摘要:《管理學基礎》是面向在校的海軍飛行學員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對于培養學員計劃、組織、協調、領導等綜合管理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學員未來走向工作崗位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結合三個班次20xx級大三飛行學員的《管理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以提高學員的創新能力及綜合管理能力為目標,分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多種教學改革措施及方法。通過對課程及課堂的教學改革提高了授課質量并取得了顯著成效,贏得了學員的認可。
關鍵詞:管理學;課程改革;同伴教學
隨著媒體信息技術的引進,第二課堂、微課、慕課等多形式的教學手段和方式的引入使得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因此傳統的課堂教學應該更注重學員創新能力的培養,豐富教學模式,克服傳統課堂教學單向灌輸的痼疾。本文結合現代教學理念,以教學內容改革為核心、教學方式及考核方式為難點問題三個方面進行改革實踐探析。
一、《管理學基礎》課程基本情況
《管理學基礎》這門課程是我校針對海軍飛行學員任職培養的需求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以培養創新能力為靈魂,培養管理素質和管理能力為根本,旨在提高飛行學員的計劃、組織、領導及創新等綜合管理實踐能力,使其能夠勝任第一任職崗位及后續職業發展的需要。通過學習管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及五大職能模塊,有助于學員養成獨立的現代管理理念,提高相應的管理技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指導實踐。管理學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其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遵循課程教學的規律和要求,同時還要考慮在實際運用時所需要的條件是否具備等問題。
二、在教學實施中遇到的問題
通過前期對相關兩個課程的跟課以及自己對三個教學班次的教學探索和實踐,結合課上學員的反應及學員課下的反饋,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其中包括授課方法、課堂組織形式及考核方式三個主要方面。1.學員的積極性不高、學習動力不足。學員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距離新時期強軍目標所要求的標準還有較大的差距,學員上課打瞌睡,回答問題積極性不高為表面現象,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是教員采取的課堂授課方式、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學員所需求與期望的不對路。2.對新問題的理解處于淺層次。學員解決問題的方式和理論知識存儲依舊是停留在以前淺層次的自我見解和經驗的基礎上,沒有將所學習到的理論進行鏈接與思考。3.教學方式呈現單一化。學員之前接觸到的大多數為傳統的灌輸填鴨式、滿堂理論灌輸及以教員為中心等課堂授課方式。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一般是教員作為主導,教員的思維水平決定了授課內容的深度,學員往往也存在著依賴心理,很難真正達到思維水平的提高。4.對于案例式的教學方式的認知程度較低,基礎設施配置不滿足案例教學實施條件。《管理學基礎》這門課程僅通過單純的知識理論的學習很難達到培養學員綜合管理實踐能力的要求。而案例式教學是以一種案例情景為主的教學方式,教員以問題案例情景為基礎,以提高學員自主參與度為導向,通過情景模擬、現場體驗、角色扮演、研討交流等手段,學員在參與互動中開拓思維、增長才干,學之有用、用之有效,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學員的學習能力。案例式教學只有科學地應用,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優勢,選擇適合案例教學的章節內容進行應用,不適合一門課程通篇內容都用這一種方法來講解。
三、解決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通過課上學員的表現及反應、學員課下的反饋結果發現,學員對于固定不變的傳統的授課方式較漠然,喜歡接受新穎的教學方式。1.教學方法改革。采用同伴教學法實施課堂教學。同伴教學法是一種在相對開放的環境中學員通過相互之間的闡述、傾聽、說服和爭論,加深和豐富對知識的理解,建構一種能夠及時反饋和修正自己對知識理解的程度的思維模式,同時成立學習小組,學員之間進行互相監督學習。2.選擇相對固定的某一本或兩本經典著作進行集體研讀與分享。為了讓學員能夠在課下深入閱讀教員推薦的相關書目,將學員隨機分成5-6人學習小組,每次課前5分鐘隨機挑選一個學習小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根據課下閱讀書目的體會、心得或者生活中的一些和管理相關的感悟進行分享,課前5分鐘演講能夠有效提高學員歸納總結和溝通表達的能力,相信學員們在以后的任職崗位上對這段經歷能夠歷歷在目。如《這是你的船》,學員根據不同的研讀部分,課上分享閱讀感悟,同時能夠分析從書中得到哪些對于以后的職業生涯有用的經驗和啟示,教員根據學員分享的書本內容延伸到課堂學習的管理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方便學員將課本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3.合理安排案例教學的.比例和時間分配,堅持理論授課為主,案例教學為輔。要鼓勵學員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狀態的轉變。引導學員構建新知識,培養學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員語言組織、語言表達及總結歸納的能力,對于培養學員的綜合管理素養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通過加強實踐環節的比重可以塑造學員的綜合能力。案例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比例需要分情況、分學員、分教員來確定,特別是對于新上課的年輕教員來講,對知識內容的內化程度、課堂的把控力度和課堂學員討論結果的總結及突發應急事件的處理力度相對來說比較處于劣勢,因此,新教員對于案例式教學實施還需要控制好比例,在30學時的課程中適當設置15%—20%的案例分析比重。4.促進線上和線下、課內課外學習的有機融合。傳統教學改革注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卻忽視了課外學員自主學習,不利于知識的內化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在互聯網技術越來越成熟的21世紀,課程教學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化的資源,學員課下利用空閑時間上網觀看慕課視頻或者是百家講壇關于管理的講座,把課上學習到的管理學的知識進行拓展,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在第二課堂的實踐依托領導能力素質拓展中心及學員俱樂部開展團隊建設項目、管理游戲、角色扮演、管理沙龍等多種形式的實踐與互動,培養學員的溝通創新能力、綜合管理能力和素養。
四、改革實踐效果
1.學員學習樂趣和課上積極性明顯增強。隨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員情況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加以綜合運用才能真正提高授課效果。同時同伴教學法使學員能夠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同桌、前后桌及舍友之間通過相互的監督和激勵能極大地激發學員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在平時研討中遇到不同的看法時,每位學員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就會主動去搜集信息,查找輔助資料,促進了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語言溝通和總結歸納的能力,還加深了學員之間的理解和友誼,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在爭執不下的時候學員也會向教員請教,教員與學員在一起探索并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2.教學內容外延化。通過線上線下、課上課下的教學將管理學課程拓展到第二課堂,領導能力素質拓展中心能夠通過比較輕松、活潑的方式在無形中培養了學員的計劃、組織、領導、溝通及創新等綜合管理能力,使學員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感受到管理的無處不在,能夠及時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為今后勝任第一任職崗位奠定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周三多.管理學—原理與方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xx,(6).
[2]韓寅奔,汪一舟,等.案例教學法在小企業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xx,(22):218-219.
[3]李靜.提高高校市場營銷課程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xx,(16):99-100.
[4]鐘周,李森林等.北京高校終身學習與繼續教育教學創新的前沿探索———基于20xx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的分析[J].繼續教育,20xx,(10):06-09.
[5]田園,劉軍山.軍隊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探索,20xx,(10):21-22.
管理學論文7
摘要:針對我國獨立院校財務管理存在的缺乏財務風險意識,忽視成本管理和經費來源單一問題,文章提出了相關改進建議,包括加強融資風險意識,重視財務成本管理和多渠道解決經費來源。
關鍵詞:獨立院校;財務管理;建議
獨立學院在的財務管理包含著新的任務與目標,不僅財務活動的內容更加廣泛,而且更加注重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制約關系,將成本與效益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隨著辦學規模的日益擴大,各學院都不斷加大對教學基礎設施的投入,而資金不足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對于獨立學院的發展規模而言,我國獨立學院的內部管理,無論是體制、機制的創新,還是目標、規范的形成,都還沒有十分明顯的突破,嚴重影響了學院的健康發展。所以,如何加強獨立學院的財務管理,找到一種適合獨立學院財務管理的基本模式,確保高校教學與科研順利發展,促進民辦獨立學院盡快向優質教育資源學校轉化,逐步發展為優質的綜合性大學、實現其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我國獨立院校財務管理現狀
獨立學院的財務管理是其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基礎工作。財務管理機制是否健全,關系到學校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轉,并且影響著學校的大局。
第一,獨立學院經費來源的狀況。經費來源指民辦高等院校取得的收入,即高等學校開展教學、科研及其他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獨立學院的經費來源主要有學生的學雜費收入、住宿費收入、捐贈收入和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獨立學院辦學經費的絕大部分都來源于學生繳納的學費。我國獨立學院的學費一般高于公辦高校,但是,要受到市場的和國家學費收費政策的制約,獨立學院的經費籌措體系也并沒有建立。經費來源是學校財務運行的前提,是維護教學秩序的根本保證。在民辦高校中應健全經費籌措體系。獨立學院應模仿一些西方國家,動員董事會成員、校長、院長、系主任、教師到學生、校友來為大學籌措經費,并且可以試行把籌集經費當作校長院長職責之一的辦法。
第二,獨立學院的經費支出分析。經費支出是指獨立學院開展教學、科研及輔助活動發生的各項資金耗費和損失。在民辦高校中人員經費支出和公用經費支出各占一半,在人員經費中兼課教師又占了較大比重。科研經費缺口較大。在獨立學院中科研費用支出少之又少。這勢必會影響學校的健康發展,不利于師資整體水平的提高。
第三,結余及分配方式。結余是指民辦高校年度總收人與總支出相抵后的余額。雖然教育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但是與教育需要盈利并不沖突。因為教育的運作需要有一定的經濟作為支撐,而且教育本身需要不斷發展,需要不斷地投入。教育事業的公益性要求學校分配必須有利于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要求學校在保證收支平衡的基礎上,做到有結余,使學校的財務運行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以維護學校工作穩定和發展的需要。在沒有國家經費支持的情況下,這一點非常重要。
二、我國獨立院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獨立學院財務管理應當有適合自身發展的特點。只有財務管理符合獨立學院發展的規律了,才能促進獨立學院發展,否則反而會阻礙發展,甚至導致更嚴重的后果。獨立學院在資本投入上講求的是多元性。按照現有法律法規規定,獨立學院的資本至少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投入主體,即至少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持股者。現有的獨立學院均由公辦高校脫胎而來,獨立學院的許多資產均由公辦學校轉移而來,公辦學校是當然的投入主體。但僅有公辦學校是遠遠不夠的,獨立學院必須要有其他的投入主體。
第一,缺乏財務風險意識。在獨立學院的興辦過程中,要達到教育部的要求,需要投資大量資金用于校園征地、教學與行政用房建設等等,基建投資規模大,學費積沉資金與合作者投入的資金都十分有限。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長期困擾著獨立院校。盡管獨立學院采用了新的辦學模式,引入民間資本,資金籌措靈活、來源渠道多樣,教育經費有了較大改善,但是用于校園基礎設施與教學基礎設備建設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卻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籌措齊的。為了適應發展,達到教育部的規定,很多獨立學院選擇了利用銀行貸款為籌措資金的主要措施,以此來滿足購置土地、擴大校區規模、建設教學科研用房、建設基礎設施及實驗室和購買大型儀器設備的需要。而利用銀行借款所帶來的風險問題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獨立學院不考慮實際情況一味地追求貸款額度忽視償債能力,會引發較高的財務風險。
第二,忽視成本管理。獨立學院成本管理意識淡薄,經費預算執行不力。獨立學院的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專項資金管理、結余分配管理、專用基金管理、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資產管理、后勤社會化管理等方面存在著制度不健全、不合理問題。并且許多辦學活動所涉及的經濟業務都沒有及時建立相應的財務制度加以監督、控制,使財務部門行使財務監督權力缺乏必要的依據。
第三,經費來源單一。獨立學院是吸取了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兩種辦學機制的優點。高校辦獨立學院的出發點,是利用公辦普通本科院校的國有資產,吸收社會資金,擴大本科教育。但是與普通高校不同的是,獨立學院實行“自收自支、自主辦學、自負盈虧”的辦學體制,政府對其很少投入或基本沒有投入,它主要依靠財政撥款之外的社會資源辦學。而且,在我國現有的獨立學院管理法規中,對獨立學院資金來源的.規定也較為模糊。因此,獨立學院只能以收取學生學費作為辦學資金的主要來源,并且靠教育經營活動帶來的經濟效益自力更生地發展。有資料顯示,我國的獨立學院有95%以上的資金源自學生的學費。即使獨立學院的學費較高、在不能吸取民間資本或沒有其他外來資金的情況下,獨立學院也只能以收抵支,根本談不上積累,而持續發展也就成了無源之水。投資主體單一已經成為了獨立學院發展中面臨的首要問題。而投資主體單一的直接后果就是獨立學院的經費投入不足,資金使用捉襟見肘,直接影響了獨立學院的管理與教學。在這種條件下,獨立學院必須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拓寬經濟來源渠道,加強財務管理,降低教育成本,不斷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和市場競爭力,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和發展。
三、改進我國獨立院校財務管理的相關建議
第一,強化融資風險意識。一是要獨立學院應當提高融資風險意識,特別應做好債務風險的化解和防范工作,一方面要提高領導層和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避免出現“只管貸款花錢,不管籌資還債”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負債規模,負債規模要與學校的發展規劃有機結合、統籌權衡;二是要結合學校自身的財務能力、政策規定、客觀環境,確定并調整資金負債比;三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風險預警,建立債務風險預警系統,建立基建貸款監督與償債風險預警機制,做好貸款項目的論證評價,落實還款資金籌措及相應保障措施;四要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加強財務決策的科學性,盡量規避風險;五是要將貸款納入到預算管理體系中,合理確定各年度的債務償還計劃并嚴格實行。融資方式方面,從減少學院初期投入,降低辦學風險方面考慮,可通過引入社會投資者投資興建學生宿舍,給予投資者若干年的收費權,若干年后收費權和校舍由學院所有;此外還可向各種金融機構爭取長期、低息貸款。同時要防范“以貸還息”以切實維護學校聲譽,確保學校事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第二,加強財務成本管理。獨立學院產權主體具多元化的特征。所以很顯然獨立學院的財務管理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獨立學院要想長期穩定地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明確與各個投資方的產權關系。只有建立了明晰的產權關系,才能有利于獨立學院形成合理的結余及分配方式,使獨立學院辦學充滿活力,從而增強各產權主體的投資信心,以利于獨立學院更好地開展籌資活動。在財務管理方面,應采用權責發生制的會計核算方式。獨立學院沿用普通高校會計制度,大多實行“收付實現制”,以實際款項的收付為標準,使成本的計量變成了開支的統計。因此,獨立學院必須要轉變學院會計“收付實現制”為“權責發生制”,分別核算不同責任主體的成本信息,區分成本歸屬、管理費用、資金運動方向以及使用的經濟效益等,將“報賬型”為主的財會工作模式向“經營型”轉變。引入權責發生制原則和教育成本核算體系,就是正確反映獨立學院的收支結余,實現凈資產保全。并且定期對經營財務狀況和學校收費項目進行公示,對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進行規劃評價。
第三,建立多渠道經費籌措體系。獨立學院的籌資渠道多樣化,其辦學資金來自教育投資者、學生學費、銀行貸款等。獨立學院的財務工作者在財務經營時,在合理利用投資方的投資及學生學費這些常規融資渠道的基礎上,還要借鑒國外民辦高校的辦學資金籌措方式,加大籌資力度,多渠道的籌資。一般的辦學資金籌資渠道和方式有積極吸收社會捐贈;爭取有經濟實力的企業投資;爭取一些有實力的企業為高校集資支教;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適度貸款;通過提供社會服務和產學合作創收。還有其他一些資金來源渠道,比如可以通過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合作,爭取各種基金、獎學金、專項經費和捐贈等資金來增加辦學經費。首先要加強學費收入的經營。一是制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學費收入是獨立學院經營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學校的收入、利益及未來發展都受到收費項目和標準的直接影響。獨立學院要盡可能多向政府爭取學費項目和標準。并綜合成本以辦學條件、辦學成本和辦學目標為依據合理提高收費,否則就無法保證獨立學院發展所需的經濟條件。而政府要制定獨立學院經營調節機制,制定當年各級各類獨立學院收費項目和收費浮動范圍,使獨立學院的辦學質量和水平與同級同類公辦學校同步發展有可靠的物質保證。二是規范收費行為,不巧立名目增加收費或擅自提高收費的標準,這樣既減少了檢查風險成本,又有利于提高學院聲譽。三是靈活開拓多種資金來源。合理管理好獨立學院從社會各方爭取到的捐贈、贊助等收入為企事業機構團體及個人在學校設立各類基金,同時將這些基金按照安全、合法、低風險的原則進行運作,以取得一定的利息收入。
參考文獻:
1、張琴.民辦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xx(1).
2、隋毅萍,陶俊杰.高校則務管理淺談[J].高校講壇,20xx(1).
3、朱蘭萍.高校獨立學院則務管理現狀與對策[J].高等教育財會,20xx(6).
4、孫琪臨,李云霞.高校獨立學院會計制度淺議[J].事業財會,20xx(7).
5、趙吉.我國獨立學院財務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D].吉林財經大學,20xx.
管理學論文8
摘要:相比其他學科,管理學屬于基礎學科,但管理學大都是理論知識,且還特別抽象、復雜,讓剛步入大學的學生接觸這種學科,其學起來難免會有一定的難度,加之有的教師講課方式不當,會影響學生學習管理學的興趣,最終導致管理學教學效果變差。由此,筆者根據幾十年的教學經驗和一些企業在實際中的管理方式,認為管理學應運用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參與式教學是以學生的興趣為載體進行講解,改變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營造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對管理學產生好奇心,進而主動進行探究學習,極大地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最終提高管理學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管理學;教學效果
大部分高等學院在很多專業中設立了管理學這一課程,并且把它作為基礎課,所以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教師不恰當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影響了學生學習管理學及相關科目的興趣,另一方面也阻礙了學生對這門課的了解。基于管理學的教學現狀,必須進行教學改革以確保管理學的教學質量。結合管理學自身的特征,很多學者都提倡運用參與式的方法進行管理學的教學。參與式教學主要是教師構建學習框架,然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實踐,它強調教師和學生同等重要,主要是調動全體學生,讓其都主動參與到管理學的學習中。教師結合知識框架給出實際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總結出一套較好的方案,最后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方案進行點評講解,在點評的過程中將課本中的知識滲透進去,讓學生對這些理論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同時案例的分析也可以讓學生學會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另一方面也讓其享受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培養出學生對管理學的學習熱情。為了使教師將參與式更好地運用到管理學的教學中,本文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1改變教學觀念
只有教師改變教學觀念,管理學的教學效果才能有所提高。傳統的教學就是教師在講臺上講授,學生在座位上聽課,學生無法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同時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基本上沒有思考時間,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特別是有些教師感覺自己博學多識,講課講得很好,很樂意也很享受這種自己講授的模式,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課上教師自己講得自我陶醉,學生緊跟老師思路,課下回想知識就已經不記得教師所講的內容了。這表明學生并沒有真的參與到學習中,對教師課上講的知識并沒有徹底理解。而且還有很多教師是為了教學而教學,即僅僅講授學校考試大綱要考的內容,且對于這部分內容也是照著課本上簡單地進行講解,并不關心學生有沒有在學,在學的學生有沒有學會等問題。而參與式教學不同,它是把學生的主動學習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教師的講授,讓學生從傳統的學會教師所講的知識轉變成自己主動學會課本知識,學生由先前的被動接受轉變為現在的主動探究學習,教師也不再是一味地講授,而是慢慢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最終實現學生通過教師的指點,能自己領會所學的管理學知識,并實現運用課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目標。所以,引導學生思考是整個參與式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可以通過采取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比如:對待這個問題應該先處理那個方面,理由是什么,解決這件事情需要哪些管理學的知識,這些知識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從哪個方向考慮更容易解決這件事情,具體步驟是什么,說出你用這種方法的理由,把這些問題聯系起來就構成了解決問題的框架,學生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一步步的思考,最終實現運用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管理問題,這種參與式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的參與為主體,貫穿整個課程,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管理學的快樂和意義,真正地理解和認識管理學的知識,為以后相關學科的學習或者深入的了解管理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2激發學生學習管理學的興趣
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興趣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學習和探索。對于學習也是這樣的,對有興趣的知識或者授課方式,學生就會盡可能的集中所有的精力努力去聽教師講授的內容并且主動去學習,而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在講授管理學知識的時候并不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所以也就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對此也就沒多大興趣。再加上通常教師都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自己一味地在講臺上進行講解,不關心學生在下邊有沒有聽講,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很難引起學生學習管理學的欲望,最終導致教師講教師的內容、學生玩學生的狀況,這種管理學的教學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對于學習,可以簡單的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是對知識有基本的了解;第二層是了解知識后有興趣學習它,對它有喜愛度;第三層是享受學習這些知識帶給自己的樂趣。當然大家都希望把教學目標提升到第三個層次,如果只是簡單地了解知識,或者只是一時對其有興趣,僅僅靠這兩方面是不能使學生堅持學習管理學這門課程的。所以,教師應盡力提高管理學的教學水平,讓學生盡可能的體會到學習管理學帶給他們的樂趣,然后慢慢培養其學習這門課的興趣,最后讓學生愛上這門課,享受學習這門課帶給他們的成就感和快樂感。
2.1倡導學生課上討論
在傳統的管理學教學中,只是教師一味地講解,學生只需要聽教師講就可以了,這種教學模式完全是以教師為主體,根本沒有考慮學生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這種教學方式很難激起學生學習管理學的興趣,同時學生也沒有可以思考的空間,不能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導致期不能理解和掌握管理學的知識。但是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討論多交流,學生就可以參與到管理學的'學習中,只有學生在課堂上多多進行討論,從而從而才能提高管理學的教學水平。
2.2啟發學生學習
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不能總是自問自答,而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提出一些問題,并且給學生留一些空余時間讓其進行思考,慢慢啟發學生去思考,打破傳統教學的思維局限性,開拓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增強他們判斷事物的能力。教師應該在管理學的教學中多多進行提問,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對一些難點或者是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教師再進行簡單地講解,這樣才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3建議學生多提問問題
在學習中好問是非常關鍵的,它將直接關系到學生自身的學習效果。特別是當教師教的班級比較多、人數比較多的時候,再加上教師的精力本來就是有限的,教師很難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程度,也不知道學生對管理學學習過程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問題,所以只有學生在找教師問問題的時候,教師才會了解到學生有哪些知識不理解,從而才能給學生進行詳細地講解。由此看來教師應該提倡學生多問問題,營造一種學生愛問、多問的學習氛圍。但通常情況下,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師在課堂上并不會提倡學生多問問題,他們認為這會導致課堂秩序混亂,也會耽誤整個管理學教學的進程,導致最后不能按照既定的時間結課。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并沒有達到管理學教學的真正目的,缺乏對教學的責任感。
2.4將理論知識運用到案例中去學習
把企業中的管理實踐引入到課堂中。教師將管理學的理論知識和企業中的實際管理案例融合在一起,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把課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管理中,使其學會管理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教師應該安排好這兩部分在整個課時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理論教學應該占總課時的2/3,案例分析最少應該占總課時的1/3。教師在進行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側重于課本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的講解,而案例分析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將學生課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升華,進而運用于實際中管理問題的解決。
3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
管理學本身就與實際的企業管理有著緊密的聯系,但它的理論性很強,學生只有通過必要的實踐活動才能對課上的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過去很多高的等院校對管理學的教學僅僅停留在理論教學的層面上,學生并沒有真正的參與過關于管理學的實踐活動。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讓管理學教師團體與企業相聯系,即教師一方面在企業中有職位,另一方面也在學校進行教學,這樣就可以為學生的管理學實踐提供場所,教師可以找合適時間帶領學生去企業進行實踐活動,在企業的實際管理中找出其存在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在理論學習中找出解決的方法,進行實踐與理論的交替學習,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從而不斷進行學習和積累。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參加管理實踐活動,學校應與企業建立良好的關系。有些學校或者教師不能與企業建立聯系的,也應該想其他辦法進行解決,以確保學生實踐活動的正常進行,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更直觀地理解和掌握管理學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工,模式實際企業管理學的管理流程。在企業中參與實踐活動和模擬管理流程都能夠使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得到實際應用,這是實踐的最大好處。其實不管是國家、學校、班級、宿舍等都是需要進行管理的,只有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證其正常的運行,教師也可以就地取材,進行模式管理流程,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管理學的學習中。
4結語
教師不應該再采用傳統的方法進行管理學的教學,它太過于單一、乏味,學生缺乏思考空間,并且學生的思維受到局限,不能真正的參與到管理學的學習中。所以,應該進行教學改革,采用參與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多提問,多討論,并適當的參與一些實踐活動,讓其真正參與到管理學的學習中,享受學習管理學的過程。
主要參考文獻:
[1]劉晶,王丹.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心理學》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xx(3).
[2]黃江泉,曾月征.“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輕工教育,20xx(5).
[3]盧忠東.從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條件探討高校教學體系改革[J].前沿,20xx(21).
[4]馬瑞.淺談參與式教學法在餐飲服務與管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xx(31).
[5]劉瑋,李燕,凌周賽.管理類課程參與式教學法之虛擬變量回歸分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xx(6).
[7]李妍.高職高專現代管理學教學方法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xx(31).
[8]馮艷娟.民辦高校管理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定位與路徑[J].科教文匯:中旬刊,20xx(11).
[9]王磊.談案例教學在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xx(2).
[10]李歡.高職高專院校非經貿管理類專業管理學教學的探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xx(4).
[11]楊榮,陳潔.管理學教學學生反饋情況調查與心理分析——以廣州大學松田學院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xx(7).
[12]劉洋.網絡在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才智,20xx(22).
[13]張東艷.案例分析法在管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5).
[14]徐美玲.管理學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商業文化:下半月,20xx(12).
[15]凌輝華.管理學教學研究動態分析[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2).
管理學論文9
1、 論財務業務一體化導向的財務流程重組
2、 論財務報告的改進
3、 論財務分析體系的改進
4、 論財務機制
5、 論財務報表的粉飾
6、 論財務報告分析
7、 論財務業績報告的改進
8、 基于CFO制度框架的財務組織重塑與持續改善:價值、戰略、流程與平衡
9、 論財務管理在保險企業市場營銷中的運用
10、 論財務業績報告的改進
11、 論財務與營銷的結合
12、 論財務報告信息質量保障體系
13、 論財務決監的職能定位
14、會計師事務所內部風險防范與控制
15、基于需求導向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探討
16、會計誠信問題的思考—基于紫鑫藥業財務舞弊案例分析
17、企業財務風險與內部控制關聯分析
18、淺談XX省個人所得稅征管存在問題及對策
19、我國中小企業創業板融資面臨的機遇與風險
20、我國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存在問題及對策
21、論企業并購及其相關的審計風險
22、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及防范---以碧桂園集團為例
23、對固定資產折舊與資產減值問題的思考
24、XX經濟開發區稅收優惠政策的問題研究
25、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淺析
26、上市公司償債能力分析——以古井貢酒為例
27、由財務舞弊案列探討審計方法的運用——以北大荒集團為例
28、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29、中小企業營運資金與現金流量信息含量比較分析
30、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32、會計準則和稅法規定對企業所得稅的不同影響分析
33、對會計誠信缺失原因及問題探討
34、試論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改革與完善
35、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問題探析
36、資產減值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基于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37、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探析—基于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38、“營改增”對上海市部分現代服務業的影響
39、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探析—以中航油公司為例
40、淺談上市公司資產粉飾——以藍田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造假案為例
41、應收賬款審計的策略性探析—以超日太陽公司為例
42、平衡計分卡在績效管理中的應用——以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43、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探究
44、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古井貢酒為例
45、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表現形式與治理措施——基于洪良國際IPO造假案例分析
46、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與規范的思考---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47、企業會計信息化問題及對策探究
48、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關系問題分析
49、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探析
50、責任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探析——以海爾集團為例
51、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失控成因與對策
52、論高校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53、內部審計在我國農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54、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以天津磁卡為例
55、企業內部審計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以世界通信為例
56、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
57、高新技術企業成本管理的特點分析——以奇瑞汽車為例
58、企業降低成本途徑探討
59、產品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研究
60、內部控制審計與審計質量的探討
61、公司治理結構對內部控制有效性影響的研究
62、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比較分析
63、資產減值準備在上市公司實施效果的分析
64、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的應用探析
65、變動成本法在企業中的應用--基于華達工藝制品有限公司的分析
66、論會計政策的選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67、作業成本法和傳統成本計算方法的比較
68、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XX省農信社為例
69、我國上市銀行財務信息披露的探析-以國有股份制銀行為例
70、營業收入確認與計量問題的探討
管理學論文10
《管理學》課程的授課效果與學生綜合能力和后續學習能力的培養息息相關。本文通過自身實踐,就課程安排、課程特點、案例教學、多媒體使用和學生悟性培養五個方面進行探討,以其對管理學授課效果有所幫助。
管理學課程是教育部規定的公共事業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必修課程,其性質屬于專業基礎課。講授良好的管理學課程對學生后續其他課程的學習和自身素質的培養有莫大幫助。筆者通過對自身教學方法和過程的反思及總結,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管理學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規范課程標準,合理安排課程內容
1.管理學基礎概念的講述。在這個層面上,主要要向學生介紹管理活動的形成、概念、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管理對象和環境等,并由此引出管理者的概念。此外,要向學生簡單介紹管理的基本職能和管理的社會責任,此部分課程目的有三個:一是讓學生認識到管理活動形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認識到管理不僅需要傳承,更需要創新;三是認識到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管理者才是一個真正追求卓越的管理者。
2.管理思想發展的講述。前人管理思想的形成對我們的后續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個部分的講述是讓學生認識到學科形成的源遠流長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力量。在這個層面的教學上,應該按照管理理論從萌芽開始,發展到古典管理理論再到現代管理理論的時間發展脈絡進行,讓學生認識到任何理論的形成都是與當時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分不開的,管理理論沒有過時和現代之說,只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之說。
3.管理職能的講述。在這個階段,重點要向學生講授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四大職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具體方法,同時要向學生闡述四大職能之間的關系,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為在講課過程中將四大職能分開造成學生各個職能是割裂開來的錯覺,要始終在課程中灌輸管理學各個職能是一個系統的觀念,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總體和部分的哲學觀。
將課程的標準規范起來,按照合理的順序安排好管理學中涉及到的重要的幾塊內容,可以有效避免學科知識無法有效整合的可能,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有水到渠成的感覺。
二、深度把握管理學課程特點,做到有的放矢
1.根據管理學通俗性的特點實行疑問——自學——老師解惑授課過程。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即使他們還沒有真正學習到管理的知識,但他們管理有自己的認識(雖然有一部分是錯誤的)。他們通過自己班級的管理、家庭的管理等等方面已經開始對管理有了較高的興趣,渴望通過學習掌握實用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來處理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的管理問題。認識到學生的特點和對管理學的認識,就可在課程安排中,首先提出一個他們本以為是正確的但實際卻是錯誤的觀點引發他們的思考,讓他們在課本中自己先尋找答案后,在課堂上進行深刻的剖析和闡述,讓學生通過疑問——自學——老師解惑這樣的過程完成事半功倍式的學習。
2.根據管理學抽象性特點實行提前預防授課方法。許多學生在學習管理學之前會以為管理學案例豐富,應是一門有意思的課程。而管理學由于其自身的科學性必然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加之管理無定法,這就造成在教學過程中無法給出學生標準答案的現象。但是因為學生心理準備不足,一旦面對抽象的東西就會降低對管理學的興趣,開始懷疑學習管理的必要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學生心理的變化,在遇到抽象的知識前提前給學生打好預防針,讓學生認識到正是因為管理學面對實踐時千變萬化,才使管理學充滿了魅力,而找到萬象中的頭緒正是每個管理學者孜孜以求的事情。筆者在授課過程中發現,提前預防授課方法會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正確使用案例教學法
作為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意義的學科,引進案例教學和情景模擬是非常好的教學方法。因為案例常常來自于現實生活,可以讓學生有加強的真實感,另外案例分析中總是充滿著疑問,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在這種高度仿真的環境中,學生更容易站在一個社會人的角度來分析和考慮問題,加之在案例分析時學生從被動接受的環境中轉化到主動參與的情境中來,這對其綜合分析能力和學科興趣的培養都很有益處。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求能正確的使用案例,這就要求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1.案例的選擇要緊扣課堂內容。管理學的案例有很多,但是要找到緊扣課堂內容的案例卻很難。授課教師不能因為案例不好尋找就選擇一個貼切程度不高的案例,也不能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只尋找生動有趣的案例,因為偏離了教學目標的案例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案例的選擇是一項艱苦的過程,授課教師要認真做好準備,從大量的案例中精選出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最能體現管理規律或原理的`案例。如果尋找到的案例比較枯燥,教師可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或視頻等的形式展現案例來增加趣味性。總之,案例的選擇是一項繁重但是有意義的工作,授課教師在選擇案例時一定要堅持緊扣課堂內容的原則,然后輔助多種教學手段。
2.授課教師要為案例分析做好充分的組織準備工作。良好的組織準備工作是案例分析成功的重要保證。這就要求授課教師首先充分考慮在課堂案例分析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情況;然后在案例分析中調整好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永遠站在幕后,但課堂討論的氛圍卻一直在自己無形的控制之中。既充當教練,又是導演;既是顧問、又是聯絡員。當學生出現偏離案例分析目的情況時,應巧妙的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思維道路上來;在學生們觀點獨特、思維開闊的時候,又要無形中將這個氛圍帶到一個新的高潮。總之,教師時刻不能忘記案例討論的根本目的,通過自己合理的組織安排引導學生最終找到問題的答案。
3.注重案例討論后的總結和評價。總結和評價是一個案例討論畫龍點睛的地方,有了這個步驟,整個案例分析的目的才會更清楚,學生才會學到更多東西。案例分析總結可采用小組報告的形式,先讓學生通過內部討論形成小組意見,然后由各個小組相互比較對方的總結報告,給出學生自己的評價,這個過程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分析結果重新思考,對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的培養也頗有益處。最后,由授課教師根據案例分析的過程觀察和結果分析進行最終評價。在最終評價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同時,要對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見,最后,要進一步強化案例所要傳達的信息,使學生切實認識到案例分析對課堂學習的作用。
四、根據學生特點合理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現在的學生普遍喜歡一種“嬉皮”文化,他們熱愛搞笑,但是希望這種搞笑的形式中蘊涵有某種社會現象。而筆者也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味按照課件講授的話,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只有10-15分鐘,但是,如果能在課件中插入有意思的圖片的話,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會延長;而如果能在課件中插入跟課程相關的短小的動畫或視頻的話,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會延長更多。所以筆者認為授課教師如搜集到與課堂內容相關的短小的動畫或搞笑視頻,并將其融入到課程的講述中,使學生在哈哈大笑的同時對視頻反應的內容進行思考,會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五、注重培養學生的悟性
筆者對“悟”的理解是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一個有悟性的學生會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融入到課程知識中去,獲得屬于自己的東西,而且在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或者情況的時候,會比較容易就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關鍵。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悟性比正確的答案更重要,人的成功與否,到最后,往往不是由知識的多少決定的,而是由悟性的多少決定的。”在管理學的學習中同樣如此,一個有悟性的學生往往得到了更多有用的東西。
悟性是可以在課堂上培養的,這需要一個寬松的課堂環境來發展學生的右腦思維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靠在課堂上壓力提問形成的,因為壓力情景并不利于學生悟性的培養。筆者認為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自由的環境中提出一些開放性而非結構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從線性思維習慣向右腦及逆向思考習慣方面轉化。起初這種教學方法對習慣規律性教育的學生可能會比較難,但是,一個優秀的管理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悟性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不是遇到困難就退縮,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并時刻謹記培養學生的悟性的重要性,這樣,自然就不會因為短期沒有成果就放棄這方面的努力。筆者也相信,經過每個老師的努力,我們定能培養出一批有思想有見地的優秀管理人才。
管理學論文11
摘要:人力資源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企業發展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培訓則人力資源管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手段。針對企業培訓存在的問題,提出企業的具體改進措施。
關鍵詞:員工培訓 存在的問題 措施
員工培訓是指企業有計劃地實施有助于員工學習與工作相關能力的活動,是人力資源管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力資源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企業發展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凡是人才缺乏的企業,發展的空間就小;凡是人才流失頻繁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就弱。從一定程度上講,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在人才流動日益頻繁的今天,如何培養、留住人才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而培訓則是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手段。
,R弧⒐司基本情況及員工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山東方大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屬于建筑施工企業,是一個集礦井建設、建筑工程施工、機電設備安裝、鋼結構工程施工、新型建材生產、礦山機械制造維修、房地產開發、裝飾裝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在冊職工1512人,共有39個生產經營單位,其中機關設9個部室,下轄礦建公司、建安公司、安裝公司、新型材料公司等4個分公司。施工地域涉及山東省、陜西省、安徽省、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河南省、寧夏等七省十幾個地區,施工地點分散,交通不便,工作條件艱苦,風險性大等諸多不利因素嚴重影響職工及時培訓,個別職工對培訓認識程度不夠,存在應付現象。由于建筑施工企業自身的條件影響,培訓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人才短缺。近年來,由于受勞務派遣人員整體留用及淄礦集團公司人員調動的影響,公司專業技術人員出現嚴重不足,員工整體素質不高。
二是人員流動性大,整體素質低下。井下工作人員素質低、不穩定、流動性大。高流動性給培訓帶來很大的困難,大多數外來務工人員是井下特種作業人員,20xx年新招井下輔助工400多人,專科以上學歷僅占1%。初中以下學歷占99%,文化程度較低決定綜合素質低,素質低下無形中加大了培訓難度、培訓費用。
針對以上問題,公司立足企業戰略,力求達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采取了一系列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措施,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各類培訓,將員工個人的成長和企業的`需求結合起來進行培訓,使員工個人得到成長,同時為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6、員工培訓的主要措施
(一)近年來不斷完善各項培訓管理制度
針對培訓管理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建立完善了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制度,各分公司均有員工培訓制度,還通過制度將外出培訓、業余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等環節規范起來,保證了培訓體系的有效運行。
(二)不斷拓寬培訓渠道,加大組織培訓需求調查與分析
與員工培訓需求調查與分析的力度,每年初制訂職工教育培訓計劃,使員工培訓更加貼近實際,把班前班后學習作為素質提升的主要陣地和渠道,充分發揮班組的基礎教育作用。把公司崗位培訓、社會專業教育作為培育骨干和精英人才的重要途徑,不斷促進重點崗位、重點專業人員的素質提升。同時加強業務培訓,抓好技能再提升。各職能部室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職能,根據上級的要求,結合實際,確定本部室的培訓內容,安排培訓時間,組織培訓實施。依托各大院校和各級培訓中心,利用脫產培訓、在職進修等手段,抓好職工的培訓工作,提升現有人才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近年來,各職能科室先后組織了以適應生產經營需求為核心的人事保險培訓、財務知識培訓、人保干事培訓、團委團干部團務知識培訓、紀檢干部培訓、工會干部培訓、宣傳干事培訓、審計培訓、預算培訓、建造師培訓、工商管理、協同辦公等培訓。通過業務培訓,提升了業務工作能力。
(三)積極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專業技術方面,20xx年,公司共有45人新評定了職稱,其中5人晉升中級,1人晉升高級。職業技能鑒定方面,20xx計劃培訓初級工400人,中級工40人,高級工20人。通過考試、評審、鑒定提高了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素質和業務水平。
(四)加強安全培訓
首先建立健全了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制度,明確了安全教育與培訓職責和考核辦法。安全培訓中心編印下發了《方大公司安全培訓教材》,加強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各級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業務培訓,以提高職工的安全素養為目標,以加強標準化操作、規范職工安全生產行為為要點,多層次、多渠道加強職工培訓。對新招工人進行上崗前安全培訓,建立安全教育培訓檔案,考試合格方可上崗,同時各單位都建立了周日安全學習制度,將安全學習納入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增強了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員工的安全技能。
(五)加大了自學成才獎勵
為建設“學習型”企業,自20xx年開始,公司下發和落實了對自學成才取得學歷和資格證書的員工進行獎勵的規定。20xx年又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根據企業的發展對自學成才繼續進行獎勵。兩年來投入近20萬元,對一批為公司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干部職工進行重獎,進一步調動了廣大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學業務、學技術的積極性。20xx年有37人取得專科以上后續學歷,人員素質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六)突出抓好人才隊伍的思想建設
結合崗位擺查,從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技能、行為規范等方面入手,切實加強職工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守信守約、團結互助、艱苦創業等方面的教育,不斷提升廣大干部職工的政治素質,造就了一批思想政治合格、職業素質過硬的人才隊伍,為企業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1】論加強國有企業基層員工培訓管理的有效 【2】企業員工培訓研究 【3】淺析電力企業培訓的新趨勢
管理學論文12
摘要:由于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針對問題提出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希望通過改革能夠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物流管理;管理學;教學改革
管理學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重要的基礎理論課,因為管理學課程內容的理論性較強,涉及的面較廣,學生學習的難道較大,所以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課程發展的要求,為提高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學習管理學課程的積極性,改善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現狀,必須對物理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以達到提高學生管理能力的目的。
一、管理學課程的特點
管理學是一門系統地研究管理活動全過程的綜合性學科,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管理學的科學性表現在它具有完整的知識理論體系,有特定的理論基礎、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具有可重復性,有一定的規律可循,能對現實中的管理活動進行有效指導。管理學的藝術性表現在管理活動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理論、基本原理、一般方法之外,還需要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根據管理對象、管理環境、管理條件的不同運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創造性地開展管理活動,實現管理效益的最大化。管理學科學性和藝術性并存的特性,決定了它的教學難度,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基本理論知識的傳授外,還需要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適應現代物流管理活動的需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課程特點與學生專業特點緊密結合,不斷探索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模式,對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對部分往屆物流管理學專業學生進行調研后發現,很多學生認為,學習管理學課程時理論內容較多,實踐內容較少,學習后收獲不多,對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幫助不大,這種情況反應出了管理學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存在一些問題,不能完全適應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需要。1.教學內容針對性差管理學課程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對學生學習其他的管理類課程起到奠定基礎的作用。因為它是通識必修課,所以很多教師在教授管理學課程時通用一本教材、通用一套教案、以課堂講授法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占用較多課時向學生講授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在講管理職能等實踐性較強內容時多與現代國內外大型企業為例,教學過程中很少涉及物流行業,很少把物流活動中的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物流行業發展的特點及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沒有對物流管理專業與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進行差異性分析,使得學生不知道自己專業與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區別,這種沒有特色沒有差異性的培養讓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管理學課程時認為這門課程不是專業設置中所必須的課程,缺乏對管理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學習的積極性不高。2.教材內容與專業結合不緊密目前市面上的管理學課程的教材,主要是一些管理學者編寫的,大部分管理學教材都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通用教材,在大類下不再細分專業教材,教材內容大多重理論輕實踐,涉及實踐的優秀案例相對較少,案例內容也都是經濟管理類通用案例,涉及物流管理類企業的案例很少,大多數授課教師沒有突破教材的束縛,教授的內容集中在管理思想和理論方面,對于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的教材不會增加運輸、倉儲、貨代、配送、采購等物流管理方面的內容,不利于學生專業化培養,不利于物流管理素養的形成,物流管理專業的管理學教材應加強專業培養,在夯實理論素養的基礎上,增加物流管理實踐的內容。3.教學模式缺乏靈活性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宰,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是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沒辦法利用課堂的45分鐘時間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一一評價。對課程內容有興趣且自覺性較高的學生可能會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覺得課程內容沒有實際價值的同學可能會“人在曹營心在漢”。作為教師,上課的目的不是講了多少內容而是通過講授或者其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吸收課程營養,學到真本領,具備理論聯系實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講內容,學生記筆記,學生為了取得好成績,考試前死記硬背地突擊,考試后又會很快地忘記。這種教學模式缺乏靈活性,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4.考核和評價體系過于死板目前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的考核和評價更注重結果性評價,對過程性評價重視的還不夠,用一張試卷來反映學生一學期的學期情況顯得過于簡單、籠統,教師更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產生影響時所提供的反饋信息,在這種經常性地過程評價反饋機制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的實際狀況進行教學內容、方法等的調整,以達到教學更適應學生的認知和管理學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期末考試更多突出結果性評價,過于關注學生學習效果的差異,無法甄別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融會貫通的程度,容易對學生產生誤導,不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
依據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教學改革措施:1.加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教師在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講授管理學課程時除了理論知識的傳授外,應加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在教學內容中增加現代物流管理的相關內容,把運輸、儲存、加工、包裝、裝卸、配送和信息處理等物流企業的實際工作內容融入到課程教學過程中,例如:在講授管理的職能時,把計劃與決策、組織與溝通、領導與激勵、控制等內容時可以與當地物流企業聯系,在企業中授課,在實踐中教學。2.編寫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案例集針對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教材內容與專業結合不緊密的問題,可以通過編寫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案例集的措施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掌握著主動權,這種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參與需求,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過程的始終,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下收集有關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內容的案例,針對案例提出解決措施,并在課堂上運用所學知識向其他同學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其他同學也可以根據案例內容進行補充,教師對學生收集上來的案例進行甄選和完善,編印成冊,積累成果。3.優化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邊聽邊記筆記,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比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教師在講授知識時,拋磚引玉,教學之前把任務布置給學生,使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實踐教學模式,把學生分組,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物流企業,每個小組接觸不同的企業,了解企業的組織結構、企業計劃的類型及做出計劃的方法、企業內部控制的方法等,通過角色扮演、分組討論等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學習的內驅力。4.改革考試形式傳統的考試注重結果性評價,一張試卷決定一學期課程的成績,目前來看這種考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培養的要求,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多樣化的考核形式,加強過程考核的比例,比如:把編寫案例、小組企業展示、撰寫管理問題的專題報告等納入考核范圍,這些豐富多彩的過程性考核內容,不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能夠達到培養學生管理組織能力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束語
管理學課程實踐應用性很強,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在講授管理學時應加強對物流企業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差異性教學,才能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通過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教學改革實踐,把管理學與現代物流企業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王頌,李建楠.工程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現代企業教育,20xx,03月下期.
管理學論文13
試析公共管理學
【論文關鍵詞】: 公共 管 理學 ; 行政 管理 學 ; 經濟
【論文摘要】: 公共管理 學不僅僅要研究政府 組織的管理問題,而且也要研究作為第三部門的公益企業和事業組織、非政府公共機構的管理問題。政府組織的管理問題與第三部門的管理問題共同構成公共管理學的研究范圍。
在今天的中國探討公共管理學與行政管理學的關系,不能僅僅以西方學者的觀點為依據,而主要應根據中國目前的理論與 實踐來探討。文章試圖首先通過對公共部門的科學界定來確定公共管理學的研究范圍,然后在此基礎上探究公共管理學與行政管理學的關系。
一、關于"純粹的"公共部門與"純粹的"非公共部門之區別
人類 社會 是一個整體,然而這個整體又是由各個部分組成的。人們可以對這些不同的部分給予不同的稱謂,如社會團體、社會群體、社會部門等。其中,有關這些社會部門的分類,人們又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或運用不同的標準對之加以區分。例如,傳統社會科學一般將整個社會部門分為 政治 部門、經濟部門、 文化 教育 部門、科學技術部門,等等。為了從更宏觀上對社會部門進行分類,并有助于研究不同社會部門管理的規律,當代一些社會科學家將整個社會部門區分為三大部門:第一部門為政府組織,這是純粹的公共部門;第二部門為 工商 企業,這是非公共部門,西方的一些學者將之稱為私人部門;第三部門是介于政府組織與工商企業之間的一些部門,這些部門非常復雜,有的更具有工商企業的特點但又不同于工商企業,往往被稱為公共企業或公益企業;有的則更類似于或依賴于政府組織,往往被稱為非政府公共機構。前者如在城市中由市政府 投資 興辦和經營的自來水公司、城市公共 交通 公司等;后者如由政府投資興辦和主管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非營利性的公共醫療機構以及類似于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的中介組織等等。
競爭性工商企業作為"純粹的"非公共部門,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競爭性工商企業的基本投資主體,在西方國家主要是私人,因而其權益主要歸私人所有。這表明,這類組織所控制的資源,實際上歸企業的所有者所有,因而是一種非公共資源。當然,這里的私人不一定是某一個人,而可能是多個人的.聯合,但其產權是非常明確的,因而每個人所享有的權益也是非常明確的;在我國,國有資產也將逐步從競爭性行業中退出。在有些競爭性企業,雖然國有資產還占有很大比例,但已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企業享有充分的自主經營權,實行自負盈虧,因而也正在逐步向真正的非公共部門過渡。第二,競爭性工商企業為社會所提供的產品,一般屬私人物品而非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能夠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夠分別按競爭價格賣給不同的個人,而且一般不會對他人產生外部效應。因此,個人對私人物品的消費是可計價的,這樣的物品可以由私人自己購買,而不必由政府來提供;其價格完全可以通過 市場 競爭來加以確定,而不必由政府來加以控制。第三,競爭性工商企業的行為價值取向是本企業利益的最大化。競爭性工商企業活動所遵循的是"經濟人"原則,這種原則實際上是一種"自利人"原則,其目的是追求本企業利潤的最大化。盡管企業必須提供社會所需要的產品,并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出有益于整個社會的價值,但就其基本動機而言,為社會提供產品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潤的最大化。這種經濟人的實質正如18世紀英國 經濟學 家亞當·斯密在其著名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我們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和烙面師的恩惠,而是出于他們利己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
二、關于第三部門及其與公共部門的關系
人們通常所說的公共部門應該既包括"純粹的"公共部門即政府 組織,也包括"準"公共部門即第三部門。第三部門之所以被歸入公共部門,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第三部門主要是一些從事公益事業的組織,其生產或活動的基本目標是公益性,即為公共利益服務,這與政府組織即"純粹的"公共部門的目標是一致的。第二,第三部門 市場 化程度較低或非市場化,其生產、活動的內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實行控制或必要的 行政 管制,因此它與政府組織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甚至被當做政府組織用來實現其目標的一個重要工具。第三,第三部門為 社會 提供的產品也往往是一種公共物品或"準"公共物品,這與政府為社會所提供的物品是一致的,至少基本是一致的。第四,第三部門的 投資 主體或提供資源的主體也主要是政府。當然,在現代市場 經濟 條件下,某些第三部門也應向私人資本開放,允許私人資本進入某些第三部門,毫無疑問這是對的,甚至是一種趨勢。但私人資本在這些領域的投資不可能是完全市場化的,它必須受政府的高度控制,其產品或服務價格必須接受政府的行政管制。第五,第三部門的"非營利性"與政府組織以"公共利益"作為行為價值取向的目標或原則是一致的,即都是以一種"公益人"而非"經濟人"的面貌出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第三部門很難被歸入私人企業部門或競爭性 工商 部門,盡管它不屬于"純粹的"公共部門,將它稱之為"準"公共部門是合理的。
三、關于公共管理學的研究范圍及其與行政管理學之同異
什么是 公共管理 學?簡單地說,就是研究公共部門管理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主要是研究公共部門如何高效率地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的科學。既然公共部門既包括作為"純粹的"公共部門的政府組織,又包括作為"準"公共部門的第三部門,因此,公共管理學不僅僅要研究政府組織的管理問題,而且也要研究作為第三部門的公益企業和事業組織、非政府公共機構的管理問題。政府組織的管理問題與第三部門的管理問題共同構成公共管理學的研究范圍。
公共管理學所關注的是公共部門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現有公共資源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它在研究"純粹的"公共部門即政府組織時,也是把政府組織當成一個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的機構的,研究的重點是如何把政府機構自身管理好,以便更有效地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在公共管理學看來,包括政府組織在內的所有公共部門都是管理的客體,至于政府機構作為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主體地位,公共管理學則關心不多,而這一點正是行政管理學所十分強調的。行政管理學把政府機構既看成是管理的客體,又看成是管理的主體。當它把政府機構看成是管理的客體時,它所強調的是要把政府機構自身管理好;當它把政府機構看成是管理的主體時,它所強調的是要求政府把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好。而在公共管理學的視野里,政府組織與工商企業一樣,只是性質以及方式不同罷了。因此,公共管理學更強調公共部門自身的管理,而行政管理學則更強調公共部門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這也是公共管理學與行政管理學的區別。
參考文獻
[1] [英]亞當·斯密.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2] [美]保羅·A.薩繆爾森,威廉·D.諾德豪斯. 經濟學 :下[M]. 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92.
[3] 陳振明. 公共管理學:轉軌時期我國政府管理的理論與 實踐[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管理學論文14
一、引言
隨著20世紀80年代公司控制權市場的出現,奠基于經典經濟學價值創造原理的價值管理(VBM),發端于公司控制權市場上的惡意收購活動,并于90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得到廣泛地拓展和運用,涌現出了一系列有關價值管理的理論觀念和實務方法(王平心,吳清華,20xx)。管理學論文中,關于價值的管理,不同領域的學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講,VBM是眾多商業學科和商業主題的綜合。從財務角度而言,VBM將創造股東價值這一目標同折現現金流量估價模式結合了起來。從公司戰略角度而言,價值創造是投資于同現存的以及潛在的競爭者都存在某種相對優勢的公司的結果。從會計角度而言,VBM采納了公司會計報表的基本結構,并根據自身的要求進行了修改,最后,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而言,VBM認為評價和獎勵對于引導員工的行為很重要。因而VBM系統是由一套旨在鼓勵員工為股東價值而設計的評價和激勵系統構成的(約翰D馬丁等,20xx)。本文將站在公司理財的角度對已有的價值管理概念進行簡單的綜述,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價值管理的本質特征,對價值管理理論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
二、關于企業價值觀的分析
我們知道嚴謹、現代意義上的企業價值理論源于Miller與Modigliani兩教授在1958年所提出的MM無公司稅資本結構模型。MM理論的提出,奠定了現代企業價值理論的基礎。由于企業價值內在的豐富性和復雜性,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面來觀察或控制企業價值及其最大化的形成過程。基于對企業價值進行觀察的不同角度,形成了多種企業價值評價模式。由于評價企業價值的具體方法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企業價值觀,主要包括基于折現現金流量模型的企業價值觀、基于經濟增加值的企業價值觀和基于托賓Q值的企業價值觀兩類:
(一)基于價值派(piemodel)模型的企業價值觀 按照這一模型,企業價值是負債市場價值與股權資本市場價值之和。即FV=B+S式中:FV表示企業價值;B表示公司債市場價值;S表示股票市場價值。由于公司債價格雖然會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但其市場價值總是有一個中心支撐線,即公司債的票面值。而股票價格及其波動卻反映的是一種長期趨勢。所以,在此情況下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與股東價值最大化目標達到了協調和統一。基于價值派模型的`企業價值觀將人們的視線由企業自身引到了證券市場上,將證券市場的價格機制引入了企業價值的生成過程,突出了債務資本投資者與股權資本投資者在整個企業價值生成過程中的不同作用。在經濟金融化日益深化的現代社會中,基于價值派模型的企業價值觀對于投資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這種企業價值觀沒有告訴投資者企業價值的真正的源泉究竟在哪里。因此,按照這種企業價值觀進行價值管理,投資者在關注證券市場的同時,也必須密切關注著企業自身的各種變化。
(二)基于折現現金流量模型的企業價值觀 按照這一模型,企業價值是未來時期內期望現金流量按照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進行折現之和。該模型建立在持續經營和資產可以被循環用于創造未來收益和現金流量的基礎上。折現現金流量模型能夠更好地體現企業價值的性質,即企業價值從本質上講反映的是企業投資者對企業現金流量索償權的大小。它的理論依據是:企業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對其投資者有價值,而這種價值正好體現在企業能夠向其投資者提供足夠多的現金流量。基于折現現金流量模型的企業價值觀認為企業價值取決于:
(1)未來期間企業經營活動所創造現金流量的多少以及
(2)這些現金流量的風險程度的大小。基于折現現金流量模型的企業價值觀認為決定企業價值的是企業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所獲得的現金流量的多少。僅僅追求某一時期內的現金流量最大化對企業價值的增加并無益處。這種企業價值觀有助于消除短期行為,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種價值觀奉行“現金為王”原則,強調公司價值的概念不是基于已經獲得的市場份額和利潤數據,而是基于與適度風險相匹配的已經獲得和可能獲得的自由現金流量(FCF)。
管理學論文15
摘要:本文借鑒現代管理學的方法,將查檔高峰分為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分別闡述檔案機構在各個階段應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現代管理學;查檔高峰;查檔高峰
管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檔案意識的不斷增強,各地檔案機構查檔高峰出現的頻率呈上升趨勢。近幾年,全國多地綜合檔案館和部分單位綜合檔案室就先后迎來了原民辦、代課教師與原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等多個群體的查檔高峰,短期內檔案機構接待查檔人數和查閱檔案數量達到了之前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總量。如何妥善應對查檔高峰,讓查檔者滿意而歸,成為檔案部門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新問題。本文借鑒現代管理學的方法,將查檔高峰分為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分別闡述檔案機構在各個階段應注意的事項。
一、查檔高峰事前管理
現代管理學認為,一項工作的管理是一個系統化的動態過程,只有每一個環節都得到了有效管理,才能實現結果的最優化。對于一項持續時間較長,程序較為繁瑣的工作而言,有效的事前管理是確保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在查檔高峰期間,短時間內會有大量查檔者涌進檔案館,工作量是平時的數倍。如果只關注事中,在查檔高峰到來后才開始謀劃管理,檔案機構必然會在查檔高峰到來之時陷入不同程度的混亂,造成查檔效率低下,查檔活動進展緩慢,進而使群眾滿意度下降。因而查檔高峰的管理,必須延伸到事前,也就是查檔高峰到來之前。具體而言,檔案機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始準備工作:1.及時了解政策變化,對查檔高峰有所預判我國各級檔案館和相關單位綜合檔案室出現的查檔高峰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國家和地方政府針對某一特定群體出臺的政策所導致的,比如,各地干部選拔考試往往會伴隨報名考生集中到組織人事部門和檔案館查檔的現象;全國多地檔案館和相關單位綜合檔案室最近出現的'原民辦、代課教師與原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兩次查檔高峰也是由于政府相關政策所導致;20xx年,“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由于辦理相關手續時需要出示夫妻一方的獨生子女證,引發了一輪獨生子女檔案查閱高峰。這些查檔高峰的出現都是源于政府部門針對某一群體所推出的新政策。有鑒于此,各地檔案館和各單位檔案部門應及時了解國家和地方的政策變化,對查檔高峰有所預判,這樣就可以有的放矢,及時做好準備。2.合理制定查檔計劃,并及時告知公眾查檔高峰對檔案機構而言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如果沒有計劃,必將影響查檔高峰期間的正常工作。如果檔案部門關注政策變化,并對查檔高峰有所預判,檔案部門就可以有比較充足的時間來制定查檔計劃,在高峰到來之后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如果檔案部門沒有根據政策變化對高峰做出預判,也可根據查檔人數及查檔問題的變化,判斷查檔高峰的出現。檔案機構可以將查檔者按某種標準(如所屬區域)分為多個批次。制定計劃之后,檔案機構還應通過下發通知、鄉鎮和村廣播、電視媒體等各種可能的方式,將查檔計劃告知每一位查檔者,方便查檔者做好時間安排。3.掌握需要查閱檔案的種類和數量,做好查檔人員培訓查檔高峰期間,檔案機構需要提供查閱種類和數量都非常龐大的檔案,接待的人數是平時的數倍。如果查檔人員對這些檔案不熟悉,勢必影響查檔的效率。檔案機構應在查檔高峰到來之前,充分掌握需要查閱的各類檔案的信息,并對查檔人員做好培訓。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查檔效率,保障檔案機構順利度過查檔高峰。
二、查檔高峰事中管理
科學的事前管理為查檔高峰的到來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查檔高峰本身帶有很多不可預見性因素,這就要求檔案機構事中管理要精細化,確保查檔高峰期間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1.合理分配人員,為查檔者提供耐心、細致的服務我國各級檔案館和單位綜合檔案室都不同程度面臨人員不足的情況,這對其應對查檔高峰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而在查檔高峰期間,檔案機構應合理調度人員,使每個環節都有人負責,同時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勢,使合適的人處在合適的工作崗位上,為查檔者提供耐心、細致的服務。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抽調其他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協助查檔,這樣既可以緩解檔案部門人員不足的問題,也有利于新政策的解釋和落地工作。2.在利用形式上逐步以電子檔案代替紙質檔案查檔高峰期間,大量查檔者涌入檔案機構,如以紙質檔案為媒介,多人頻繁翻閱,極易造成檔案丟失、損毀,且查閱效率低下,容易漏檢,而電子檔案則具有查閱方便、不易損毀、效率高的特點。這就要求檔案機構要積極爭取條件,將館藏檔案數字化,并盡快掌握相關的查閱、維護技術。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應優先將就業、社保等民生檔案數字化。3.與相關單位合作,及時溝通工作進度由于查檔高峰多數與政策的變化有關,因而往往會涉及多個不同的部門,檔案機構只是作為檔案的提供方,在中間發揮服務的作用。因而,檔案機構應與相關單位和部門合作。在查檔過程中,檔案機構應及時與相關單位溝通工作進度,以保障整體工作的有序開展。4.及時總結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和問題查檔高峰有很強的不可預見性,檔案機構不可能在事前將每一種情況都預料到。在查檔過程中,檔案機構隨時可能遇到新的難點和問題。這就要求檔案機構在查檔過程中及時總結,并尋找對策,以解決這些難點和問題,保障查檔工作正常開展。為此,檔案機構可以建立查檔人員定期交流、匯報工作的機制,以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三、查檔高峰事后管理
每一次查檔高峰,都需要檔案機構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經驗、教訓,這些都是檔案工作的寶貴財富,對檔案機構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檔案機構應在事后及時對查檔高峰進行總結和評估。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下面兩個步驟:1.個人和部門自查,撰寫工作報告查檔高峰是對檔案工作者體力、耐力、思維等多種能力的集中檢驗,也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一次絕佳機會。在查檔高峰結束后,參加查檔工作的人員和部門要及時自查,總結個人和部門在查檔高峰期間的經驗教訓與心得體會,并形成書面的工作報告,為之后的全體會議做好準備。2.召開全體會議,探討經驗得失,總結查檔規律在個人和部門自查的基礎上,檔案機構應及時召開全體人員會議,交流個人和部門工作報告,根據查檔高峰之前制定的工作計劃,探討此次查檔高峰的經驗得失,推廣先進經驗,批評錯誤做法,總結查檔規律,為今后的檔案工作提供參考。查檔高峰對檔案機構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長期以來,我國各類型檔案機構的檔案利用率都處于比較低的水平,檔案工作因而陷入比較尷尬的境地。妥善應對查檔高峰有助于檔案機構改善自身形象,提高檔案工作者社會地位,同時查檔高峰也是培養和提高人民群眾檔案意識、塑造政府形象的絕佳機會。檔案機構應充分認識查檔高峰的重要性,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每一個環節的管理工作,為查檔者提供最滿意的服務。
【管理學論文】相關文章:
管理學論文11-15
管理學論文05-15
管理學的職能論文12-04
管理學基礎論文07-30
管理學原理的論文05-16
管理學論文致謝03-21
管理學組織的論文11-22
管理學碩士論文11-15
管理學原理論文05-27
管理學論文標準格式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