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管理學SWOT分析法研究論文
武術是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它幾乎涵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成分和要素,中國古代的儒家、道家與道教、佛教、民間宗教,以及各種民俗民間文化,都對它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與滲透[1]。武術有著鮮明的倫理特征,講究武德,要求習武者“未曾習武先習武德”,“武以德立,德為技先”等道德理想和行為標準,體現了仁義之國、禮儀之邦的中華民族特征。傳統武術禮儀在武術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通過傳統武術文化與現代武術教學相融合,能夠使得武術技能傳授和文化感悟相結合,以達到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弘揚民族精神的目的。
1、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稱態勢分析法,是綜合考慮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因素,從而制定出針對研究對象的發展策略、計劃和措施的方法[2]。在SWOT分析中,S代表strength(優勢),W代表weakness(劣勢),O代表opportunity(機會),T代表threat(威脅),整體上看,SWOT分析法主要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S、W,主要用于分析內部環境因素,通過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以便揚長補短;另一部分是O、T,主要用于分析外部環境因素,綜合分析競爭對手以及外部環境變化對自身的影響,以便更好的生存發展。文章利用現代管理學SWOT分析法,系統的闡述了傳統禮儀文化的內在優勢與劣勢,以及傳統禮儀文化滲入現代武術教學中將面臨的機會與威脅,從而找到“武術教學”今后的發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促進現代武術教學的發展,也為以后武術教學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2、傳統禮儀文化的概念
“儀”既指的是容貌和外表,又指的是禮節和儀式[3]。禮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禮儀是指特定時代的典章制度;從狹義上說,是指人們的行為規范、習俗、儀節,是人們相互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實施交往中的外在表象方面的規范[4]。禮儀文化指的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于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禮僅精神及要求的行為準則或規范的總和[5]。禮儀文化在傳統武術中同樣不可或缺。傳統武術禮儀是指傳統習武者在習武群落中為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特定關系,并為所有習武者所共同認可的,而表現出來的具有濃厚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禮節、行為準則[6]。傳統武術禮儀文化具有思想觀念與風俗習慣相結合、心靈的習慣與身體的習慣相結合的文化特質,體現了習武者思想意識和行為的有機統一[7]。習武之人在進行練習的過程中在不斷吸收武術文化和武術哲理,如儒、道、佛三家思想和五行陰陽說等,經過長期的教學熏陶下養成了良好的武德精神和民族精神,從內在修養提高個人的精神面貌。傳統武術禮儀文化對于塑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起到重要的作用。
3、現代武術教學融合傳統武術禮儀文化的SWOT分析
3.1內部優勢
面對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我們必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禮儀不僅反映個人的精神面貌,更能折射出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社會風貌、道德水準、文明程度、文化特色的重要標志。傳統武術禮儀包括師徒關系、拜師擇徒過程、武德教育等主要內容[8]。同時通過傳播傳統武術禮儀來順應世界和諧思想。3.1.1有利于塑造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素養從社會學角度看,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不僅需要精湛的專業技能,同時也需要良好的人才素養和道德品質,為適應社會需要,我國學校教育對學生進行綜合性培養。在武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言傳身教,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讓學生在學習武術技能的同時也滲入傳統儒家文化和倫理道德教育。學生通過對基本動作的直覺體悟,進一步領悟武術文化的精髓,進而塑造良好的禮儀形象。青少年是心理和行為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傳統武術禮儀文化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禮和德的認識。通過武術教學中禮儀文化的傳播,能夠對青少年的健全人格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3.1.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性修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特點是重視心性的修養,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傳統武術禮儀的基本規范和知識,感受禮儀的重要性,無形中在生活上養成了良好的人格素質,在交往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感受到以禮待人能形成和諧有序的社會關系,在和諧的氛圍中培養心性,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3.1.3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社會化進程從個人角度看,禮儀既是衡量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和素質的一桿標尺,也是展示個人的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一種外在表現的手段。禮儀是建立協調人際關系的基本要求,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舉止有節、禮貌周到這將為其未來工作、業務拓展和私人情誼發展提供良好契機。同樣,在大中小學武術教學中傳播禮儀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是促進人際關系協調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學生中傳播傳統武術禮儀文化能夠使學生將來更好地走向社會,在人際交往中充滿自信,造就和諧、完美的人際關系,進而取得事業的成功。
3.2內部劣勢
3.2.1人權思想過于強調等級制度,不利于個人的自由化在傳統社會中,禮作為社會行為的規范,并按人的等級來調整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但這種等級制度限制了人的個性與自由,與現代思想沖突。在傳統禮儀文化中缺乏平等性,現代追求民主、人權和法治。古代認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而現代人認為師徒之間應該平等友好,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且無論職業、年齡區別,人格方面都是平等的。3.2.2各流派形式過于繁雜,不利于禮儀的規范化首先,中國武術有很多流派,其中最重要的三大流派———少林、武當、峨眉都有各自的禮儀規范,互不影響,自成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統一性、科學性和規范性。其次,古代傳統武術禮儀程式十分繁瑣,以示隆重,如古代拜師禮,禮序很復雜,不符合現代人潮流。再次,傳統武術禮儀是融合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遵循陰陽五行哲學原理,滲透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對于武術禮儀文化的認識建立在直覺體悟上,是一種整體的、模糊的、主觀的,缺乏思辨性和客觀性,不利于禮儀的規范化。3.2.3內容過于守舊,不利于現代文化的創新性傳統武術是一種特殊的民族文化,世代相傳。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精神的需求越來越高。而傳統武術文化部分脫離了現代體育文化的特征,如休閑性、娛樂性、趣味性等,如拜師學藝三拜九叩、少林傳經念佛坐禪等過老的禮儀已經不適合現代需求。人們所熟悉的現代武術禮儀就是抱拳禮,對于古代的門規戒律,人們認為太古板。
3.3外部機遇
3.3.1有利于提高文化軟實力是國家重要的發展戰略當今時代,國家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發展戰略。在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的現實背景下,中國出境游客也越來越多,國人的不文明行為也在不斷曝光,使得國人形象受損,祖國蒙羞。旅游作為和平的使者、友誼的橋梁,旅游中每一個中國公民都代表著國家形象。中國自古素稱“禮儀之邦”,每一位國人都有責任展示出國人健康文明的素質以及良好的國際形象。加強文明素質的教育,樹立文明觀念,展示文明形象,發揚和傳承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已是國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武術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作為一種傳統禮儀文化,反映了禮儀與文化的價值所在,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和廣泛的普世性,能夠合理構建國家的核心競爭力。3.3.2有利于提高精神文明是構建社會和諧的基礎,也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弘揚民族精神,尤其是在廣大青少年當中。2004年中宣部與教育部曾聯合發布《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吹響了武術教育改革的強勁號角,綱要中提出要在中小學開設和加強武術課的建議。可以通過現代武術教學滲入傳統武術禮儀文化,這樣不僅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武術技能,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內在素質和道德水平,進一步繼承和發揚中華武術文化。為培養學生健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奠定基礎。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健康心理是社會和諧的關鍵和根本所在。提升人的素質最重要的是通過德治和教育的方式來實現的。傳統禮儀文化中就強調仁、義、禮、智、信及忠、孝、悌、廉、儉、勤、謙等美德。這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3.3.3有利于領悟優秀的中國武術文化,促進武術國際化傳播以“練習中國武術,體驗東方文化”,讓國外學者通過學習武術動作和傳統武術禮儀,來領悟中國武術文化。武術文化也應通過一定的儀式表現出來,也就是說,“武術文化的傳承,光靠技術訓練是不行的,它需要文史哲的長期熏陶和教育”[9]。正因武術博大精深,需要通過外在的文化吸引外國人的眼球,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禮為“五常”(仁義禮智信)之一,“四維”(禮義廉恥)之首,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在傳播中國的武術,重在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使世界都能和諧發展。
3.4外部威脅
3.4.1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在現代教學中的缺失當前中國傳統武術禮儀文化的缺失,主要存在于武術管理者、武術教練員和運動員之間,具體體現在訓練、比賽、生活等方方面面。只重技術,不重內在的狹隘價值觀是導致傳統武術禮儀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之一[10]。在中小學教育中不曾有禮儀文化課,應在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加強禮儀教育,樹立正確的文明禮儀觀念。目前高校重視專業技能和理論教學,基本不涉及禮儀教育,以致學生對禮儀的覺悟不高。3.4.2西方體育文化沖擊著中國傳統體育文化隨著跨國度、跨文化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人們接觸到外國文化,然而中西方在價值觀念、社會規范、禮儀規范上存在差異,從而出現文化沖突。這對于我們發揚傳統禮儀文化會成為一個阻礙。特別是西方體育文化的入侵,西方“主客二分”哲學觀和“靈肉兩分”身體觀沖擊著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和“身心合一”身體觀,而人們在吸納和融合西方體育文化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喜新厭舊,一味的“全盤西化”追求時尚。3.4.3學校武術教學中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的不完善中小學真正開有武術課的不多,且多數中小學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一貫傳承下來,學校“重術輕禮”,即使在武術課上有理論教導學生傳統禮儀文化,但并沒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未能領悟到傳統禮儀的重要性。在高校中武術作為一門選修課,學生下意識里認為武術難學,且要學好要吃苦。在教學過程中,武術需從乏味的基本功開始。學生在選修課程時都抱著哪個課程輕松且娛樂性強,只求及格就行的心態。學生對于武術的認識不高,興趣也不大。這是目前發展武術教學需挑戰的問題。3.4.4武術在群眾體育競爭發展中的優勢有待提高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群眾體育健身活動的狀況和條件有較大改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眾多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參與廣場舞都已經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在舞蹈中享受快樂。而武術在群眾體育中,年齡結構出現“兩端高、中間低”的趨勢,較多的年老者練習太極拳或柔力球,為了健身、養生;年少者傾向于學習武術攻防格斗,為了強身健體,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武術在群眾體育中普及性有待進一步提高,且人們只認識到武術的技能,卻對武術理論知識不夠深化。
4、建議
4.1SO策略:利用外部機會發揮內部優勢
研究者一直認同中國傳統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時代性。葉朗先生說:“傳統是一個發展變動的范疇,它的活力就存在于它的動態變遷之中。”[13]龐樸先生說到,“任何一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時代的。”[14]可知,傳統禮儀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同樣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所以作為武術愛好者有責任發揚武術傳統禮儀文化。通過借鑒跆拳道融入禮儀文化的方式,將傳統禮儀文化貫穿整個武術教學過程。學校武術禮儀教育應該成為教學最基本的元素,貫穿于教學整個過程,不但有利于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有利于學生養成尊師重道的良好品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而且還有利于培養青少年高度的愛國情操[11]。在教學順序上先教禮節后教武術技術,將武德與拳理、技術與修身結合起來。在課前、課中、課后向老師問好或請教時都可以使用“抱拳禮”、“點首禮”、“注目禮”等,以示尊敬。同時讓學生知道武術“抱拳禮”的含義。在課前向國旗、國徽行注目禮,將武術諺語以口令的形式喊出來,如“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欲學驚人藝,須下苦功夫”等。學生上課穿統一的武術服,在進行武術技能練習前學習孔子“禮”的基本思想和中國古代道德思想發展歷史以及古代思想家有關道德教育的言論,通過“禮”的教育來加強學生對“仁、義、信、勇”的領悟,培養學生尊師重道、謙遜好學、恭敬禮讓的態度。
4.2WO策略:利用外界機會彌補自身劣勢
武術早在20世紀初就被列為學校體育的課程內容,然而武術人口卻在不斷下降,在現代學校武術教育中,疏于對學生進行武德、武禮教育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僅有技術的學習,而沒有把尚武崇德思想指導于實踐。針對現代武術教學,應該進行如下改革。1)提高體育教師對武術傳統禮儀文化內涵及其價值的認識。同時讓武術教師認識到開展武術禮儀是展現武術文化軟實力的需要,是找回原有謙遜的民族性格的需要[9]。對于現代武術教學應該重視武術禮儀教育,高校應多開展武術禮儀有關的課外活動與課程,營造濃厚的武術文化氣息,從而使學生意識到傳統禮儀的重要性。2)現代武術教學應以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為目標,重視尚武崇德的培育。郭沫若說過:“德,照字面上的看來是從植從心,意思是把心思放端正,便是《大學》上所說的‘預修其身,先正其心’;從《周書》和周彝看來,德字不僅包括著主觀方面的修養,同時客觀方面的規范--后人所謂‘禮’--都是包含著的”[15]。武術傳統禮儀是內得于德而外實于行的統一。通過武術融合傳統禮儀文化教學,來培養學生對武術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是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統一發展。3)建立與現代武術教學相匹配的傳統武術禮儀體系,將散漫、不成體系的傳統武術禮儀規范化、統一化和科學化。中國武術需要放下大國姿態,謙虛地向韓國、日本等國家學習,迎合時代的需要、國內外武術愛好者的需要,把武術真正打造成術道并重、內外兼修、有禮有德的高尚運動項目。加強武術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成為學生學習技術和武德的榜樣。對于傳統武術禮儀,應秉著“吸取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滲入現代武術教學中,挖掘武術動作中的文化內涵,建立起與新的武術教學模式相應的武術倫理道德教育體系和武術的文化鑒賞體系,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建立具有武術特點的范式。
4.3ST策略:利用內部優勢抵御外界威脅
溫力教授認為現代武術在西方體育的影響下發生雙向發展———競技武術與非競技武術。競技武術一直在追求高、難、美、新的技術動作,而對于武術的傳統禮儀文化已經簡化為抱拳禮、持器械禮。這對于表現武術的文化底蘊是遠遠不夠,但由于吸收了西方的整體邏輯分析思維,以致以理性的思維評判,改變了直覺體悟,從而形成現在的競技武術,也為中國武術走向世界提供了舞臺。對于非競技武術發展最棘手、最重要的是學校體育中現代武術教學的發展,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體育(1-6年級)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的文件中對于“課程價值”提到:首先“增進身體健康”,然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最后“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說明現代體育教學重視知行合一。在武術教學方法與形式上,針對不同年級的德育教學目標要求,將傳統禮儀文化層次化、結構化和序列化。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道德規范,使他們在道德實踐中形成基本的社會主義道德觀點,為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科學的世界觀打下基礎。在教學內容上,改變單一的教學技能體系,從基本的技能升華到精神層面,融合傳統禮儀文化,以外在的傳統武術禮儀來表現學生的自身修養和文化內涵。
4.4WT策略:彌補內部劣勢規避外界威脅
隨著外來文化的入侵,中國傳統文化在不斷流失,為了不讓傳統的文化流失,我國各地區申請了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如何活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出了相關的對策。現代學校武術教學也需要傳統禮儀文化來熏陶學生,挖掘武術傳統禮儀文化的魅力所在。在教學中首先需要創設交往的情境,通過武術相關的電影視頻、現場表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將武術教學與藝術、音樂和書法等結合,加入新的流行元素。例如在太極教學中可以配樂,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天人合一”,在散打教學中應給學生播放有關散打賽事視頻,重點講解動作的攻防含義,以及學生間實戰如何以禮相待,形成“尊師重道,孝悌仁義”的道德準則。這樣的實踐教學可以體現傳統禮儀文化對學生的重要性,將零散的武術傳統禮儀文化經過聚集、甄別、篩選、加工和創新成新時代學生易接受的、科學化的禮儀文化。這樣也避免傳統禮儀文化的丟失同時也滿足了現代學生的心理需求。在學校武術教學過程中增加傳統禮儀文化理論課或相關的武術傳統文化,從思想上提高學生的覺悟,武術不光是技能學習,更值得傳承和發揚的是中國的武術文化,要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的武術文化是博大精深的。
【現代管理學SWOT分析法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層次分析法的物流企業決策研究論文02-18
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研究論文11-21
現代企業成本控制研究論文11-11
現代項目管理學的應用論文項目管理論文12-03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研究論文12-13
管理學基礎課程教學設計研究論文03-16
高職院校管理學教學改革研究論文02-14
現代包裝設計的情感表達研究論文提綱03-29
管理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02-14
學生關鍵能力管理學課程教學研究論文02-1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