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工商管治專業型人才培養探究
人才培養模式是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把與之有關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機組合而成的一種系統結構,是可供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在教學活動中借以進行操作的既簡約又完整的實施方案。
摘要:目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集中體現為學生能力的欠缺和能力發展的不均衡。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密切關注市場需求,以能力培養為突破口,按照知識經濟發展趨勢和工商管理教育的發展規律,進行改革與創新。
關鍵詞:工商管理;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把與之有關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機組合而成的一種系統結構,是可供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在教學活動中借以進行操作的既簡約又完整的實施方案,其組成要素是教育思想與教學理念、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培養過程。[1]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探究傳統培養模式的弊端,深刻理解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內涵,根據系統優化理論探求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合理途徑和有效措施。
一、工商管理專業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國工商管理類專業設置還不太科學,人才培養處于“大一統”的狀態,專業特色不夠突出,培養的畢業生“千人一面”,與市場需求錯位。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對學生的能力培養不夠全面
盡管近年來各高校普遍認識到培養能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數的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論灌輸和簡單的案例討論階段。創新型人才培養歸根到底是能力培養的問題。當前我國的工商管理教育,較為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而對于培養發現問題的能力則不夠重視;較為注重培養對解決問題的各種辦法進行分析的能力,而對培養學生針對問題提出獨到見解的能力則不夠重視;較為重視教給學生如何采取穩定可靠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對培養學生敢于承擔風險的膽識則不夠重視。
(二)企業家精神培養缺位
企業家精神是指企業家組織建立和經營管理企業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種重要而特殊的無形生產要素。它涵蓋了企業家才能,同時又有著更多的內涵,如冒險精神、效率精神、誠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業精神等,這些都是企業家精神的題中應有之義。
有調查顯示:在美國,每16 個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業家精神;在歐洲,每26 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業家精神;在日本,每36 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業家精神;而在我們中國,每200 人中還找不到一個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2]這個調查結果為我們的工商管理教育敲響了警鐘。當前畢業生就業都傾向于到現有的大公司去任職,而不愿到小企業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興辦企業。這與他們在校期間學校沒有為他們作好充分準備不無關系。
(三)忽視對企業外部環境變化反應能力的培養
當今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變化是永恒的。企業經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環境變化的反應速度,所以有人認為如今是一個“快魚吃慢魚的年代”。“管理無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環境是隨時變化的,因此對于環境變化的反應能力是企業和企業管理者關鍵的能力之一。反觀我們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給學生關于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如何運作、如何管理的知識,而沒有重視培養學生對企業外部環境(如經濟、政治、社會、法律等方面)發展變化的敏感性和應變能力。而從實際情況看,大多數企業所遇到的重大問題都是由于外部環境變化引起的。
(四)對信息技術的發展關注不足
當前,兩個互相聯系并正在加速的趨勢是:經濟向服務型發展和企業向信息密集型發展,這種趨勢對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中的各個部門(財務、會計、營銷、管理)都要應用信息技術,都要搜集、處理、傳遞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業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據于信息技術。顯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僅僅開設一兩門信息管理與技術課程是不夠的。
二、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內涵
針對傳統培養模式存在的弊端,各高校紛紛進行創新教育。創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內容:(1)創新意識培養,是指樹立創新目標,發揮創新潛力,釋放創新激情。(2)創新思維培養,是指發明或發現一種新的方式方法,用來處理某種事情或事物的思維過程。(3)創新技能培養,是指創新主體行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運用創新技法的能力、創新成果的表現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創新情感培養,是指創新的情感動力,包括獨特的創新目標,為提高人類美學價值而創新的高尚情操,為優化個體創新功能而掌握創新技巧的熱情。[3]
結合專業特點,我們認為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應突出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保護學生自由探索的熱情,培養自由精神和主體意識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專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保護學生自由探索的熱情,使每個學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發展空間,以培養學生的自由精神與主體意識。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個性發展的自由和生命價值得以充分實現的自由。[4]自由探索的熱情是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基礎。
(二)培養競爭意識、協作能力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之一,是市場經濟的生命線,競爭能激活人的活力,是開拓創新的動力。競爭離不開協作。現代工業與經濟的主要特征就是“學科交叉、知識融通、技術集成”,這種特征告訴人們,發展需要超越個人知識的局限性。團隊合作已經成為競爭取勝的必要手段。所以,培養工商管理人才的競爭意識、協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三)培養多元的知識結構和復合的能力結構
從知識結構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較深的專業造詣和較寬的學術視野,又要具有豐富的人文社科知識;既要具備生產運營、戰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又了解有關國際禮儀、風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知識。從能力結構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必須是多元復合型人才。既有較強的綜合開發創業和實踐應用能力,又有靈活的應變能力和果斷的決策能力。應對經濟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應具有立體交叉的知識結構和多元復合的能力結構
三、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和措施
知識經濟時代迫切需要創新型管理者。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鑄造創新精神,培養創新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如何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具有創新教育的內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緩的命題。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大力培養創新素質
創新素質的培養,首先要求轉變重共性、輕個性的教育觀念,注重人才素質的特質性。傳統的教育模式對所有學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個教學計劃,同一種教學方法,結果培養出的學生千人一面。其實,每個學生在知識結構、個性心理特征、興趣和愛好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別。實踐證明,某些獨特的品質往往是其創新素質的表征。因此,強調培養學生創新品質,就首先要求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強調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大學應該更多強調給予學生一個廣闊的知識視野,一種終身學習的興趣,一種探索問題的意識。
(二)深化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增加創新創業類課程
在課程體系上,從學生應有的管理知識、能力、素質來總體優化設計,進行工商管理系列課程的改革和建設。在加強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建設時,注重提高學生知識素養的新型課程的設置,增加學生對所學課程的可選擇性,針對學生的不同興趣,對學生實行分流培養;在課程體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突破現有課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課程的有機結合和相互滲透,構建“能力主導型”管理系列課程的新體系,引入西方先進的管理理論與地方經濟特色相結合的課程,比如《中小企業創業管理》《三國演義與孫子兵法》《商務溝通》等中西結合、融會貫通的課程;在教學內容改革方面,精選教學內容,吐故納新,處理好傳統內容與現代內容的關系。在傳授經典內容的同時,必須滲透現代管理的觀點和方法,為現代管理適當地提供展示的窗口和延伸發展的接口。
(三)創新教學方法,提倡體驗式教學等現代管理教學方法
因循守舊的教學方法無法適應現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難以培養學生今后工作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以人為本”、“彰顯個性”和“鼓勵創新”的社會背景下,用人單位更注重大學生的協作與溝通能力、實踐與創新能力、掌握與運用知識能力。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高校學生越來越注重在接受知識的同時,積極參與到教學及實踐活動之中,通過親身體驗享受獲取信息的樂趣并培養專業情感,同時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達到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目的。因此,我們必須在現有教學模式基礎之上,進行大膽創新,轉變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形式,讓學生在真實或虛擬的環境中通過體驗去感知、理解、領悟、驗證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做到觀念、判斷、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動掌握,這就是新型的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
體驗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親身經歷,從中形成認知和領悟,并成為具有團隊協作、情知合一、實踐創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與傳統式教學相比,不是簡單的教學方式的改變,而是將認知過程與情意過程融合與統一,從而形成了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的綜合創新。
(四)打造創新型師資隊伍
教育能否為新世紀培養出理想的創新型人才,教師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觀念的轉變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創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創新型的教師來培養。創新型教師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業精神和真摯的教育情感;掌握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方法;具有勇于開拓進取的創造才能和靈活機智的應變才能;具有創造性獲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輸出信息的能力;具有遠見卓識,善于啟發學生的創造性,鼓勵和喜歡學生求異、創新,等等。工商管理專業特點,要求教師不僅要對理論有深入的研究,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管理實踐經驗,教師要從知識傳授者角色調整為學習組織者、合作者、開發者、引導者,成為一個卓越的課堂組織者。教學方式從講授式、灌輸式轉變為啟發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調動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和討論。
(五)構建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評價體系
傳統教育評價體系使學生長于知識的接受和模仿,弱于逆向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缺乏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使學生出現極強的求同現象。要想打破這種“趨同現象”,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評價體系,構建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評價體系。一是要從注重結果評價轉化為注重過程評價,更關注學生的心理歷程、情感交流與理解溝通而不是知識的增減,更關注教學的互動過程而不是教學的知識授受結果,更關注師生在情境中參與的程度而不是結果的正誤;二是要由單一的評價標準轉化為多元化評價標準,在學習評價上,采取包括課堂觀察、測試與練習、學生作品評價、學生體驗與反思等多元化評價標準,著重評價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多元化評價更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學生在統一評價的基礎上表現出一定的彈性,從而為他們的個性化發展提供空間。
【工商管治專業型人才培養探究】相關文章:
高校工商管理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08-14
論高校工商管理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08-25
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分析論文04-16
關于信息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05-30
加強企業薪酬管治的途徑05-16
知識密集型企業員工特點探究06-14
工商管理實踐教育基地探究06-11
關于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對策研究04-30
高校英語實踐性應用人才培養的探究論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