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法律素養和法律基礎課程建設
導語:高校應適時地對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必要的增刪和改動。對這些年新出現的法律要及時地添加入教學課程中,同時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可在教材中適當增加法理和憲法部分的內容。
一、法律素養概述
(一)法律素養的內含
法律素養包涵三層含義:一是指法律知識,即法律相關的規定。二是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指對法律懷有尊崇和敬畏,有守法意識。遇到事情能夠想到用法律來解決和保護自己,并能夠履行法律的判決;三是法律信仰,指個人內心將法律視為一種至上的信念來規范自己的行為規則,法律信仰是法律認識的最高階段。法律素養是通過個人對法律知識的掌握、法律意識及運用法律的能力而表現出來的,對于當代普通大學生來說,只要具備前兩層素養就可稱為具有法律素養。
(二)當代大學生提高法律素養的重要性
首先,法律素養是當代社會每個人必須具備的能力素養,這不僅是當代社會作為一個社會人的需要,也是提高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當代市場經濟體制中,由于人際交往日趨頻繁,人們之間的交易數量增加,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權利被侵犯的可能性也在增多,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能力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而大學生作為我國當代社會文化層次較高的人群,又是新世紀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其法律素養的高低和優劣就不僅是對大學生自身,更是對國家和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生法律素養的高低對于我國建設法制國家和我國市場經濟的規范化發展及社會良好風氣的培養都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大學生法律素養對于我國法制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然而從社會制度上看,我國封建社會持續時間長,在性質上是一個人治的社會,因而人治的社會意識影響根深蒂固。從實際情況上來說,我國國民的法治觀念還有待增強。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來看,法治化道路是當代中國的必然選擇。世界先進國家的發展歷程也證明了這一點,法制社會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促進現代的民主文明。
黨的十八大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需要提高全民的法律素養,其中大學生的法律素養的提高尤為關鍵。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提高不僅可以為社會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更可以影響到下一代人的法律素養。因而,大學生的法律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是我國建設法制社會任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最后,有利于我國市場經濟的規范化發展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培養。市場經濟的內在機制決定了其要在法制社會的環境下才能夠得到良好的建立和正常的運行。
市場經濟需要法制化管理,這是因為市場的活力及動力主要來自市場自身的調節,來自自由競爭,而交易和競爭的公平與合理性就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內在要求和保障。可以說,市場經濟只能健康地成長于良好的法制經濟當中。另外,大學生是一個國家里的知識層次較高的社會階層,其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對一個國家的風氣具有引領和導向的作用。因此,大學生應當有具備培養和提高法律素養的自覺性,成為法制社會良好社會風氣的帶領者。
二、當代大學生法律素養方面的問題所在
盡管大學生們在大學的法律課程教育中及通過其他途徑學習和了解部分法律知識,但總體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當代大學生在法律素養方面的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一)法律知識匱乏
法律知識包括法律、法規的原理性理論知識和具體知識。學好法律知識是進行法律素質培養的一個基礎的環節,也是培養法律思維方式培養的前提。盡管大學生通過法律課程及其他方式學習和了解了我國主要的法律、法規,但效果不夠理想。很大一部分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學習浮于表面,如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是屬于法律常識性的知識,但根據調查發現,很多大學生對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基本制度仍不夠熟悉。另外,大學法律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法律教育中對法的理性認識不足,對法律的認識仍處于零散的、感性認識的初級階段,普遍缺乏對法學理論或法律常識進行系統的學習,很多學生對法律本質的理解和認識水平甚至還處于初步接觸階段。
(二)法律意識淡薄
法律意識是一種社會意識形式,包括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也是法律素養的主要方面。現代社會對大學生各項能力素質包括法律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學生除了要掌握專業知識,還需要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識,不管工科還是文科專業學生如果能夠通過司法考試,將會在以后激烈的就業形勢中取得一定的競爭優勢。盡管法律知識的學習會對培養法律意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良好的法律意識則能驅動公民主動地守法、護法。但是歸根結底,如今大部分大學生學習法律的動機是來自于應付就業壓力,大學生這種對待法律的功利性態度必然會導致其攝取法律知識的意識仍然不夠主動和自覺,因而整體法律素養的水平并沒有從本質上得到真正的提高。很多大學生并不能意識到在當代社會法制對于一個國家和個人的重要性,法律意識非常淡漠。
(三)法律能力欠缺
當代大學生法律能力上的欠缺表現之一是守法的覺性不高。近年來大學生違法犯罪的事件時有發生,校園違法犯罪行為如盜竊、故意傷害等的犯罪比例在逐年增加。大學生法律能力欠缺還表現在,大學生不善于將法律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來保護自己,主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最后是大學生的自覺護法意識及護法能力不夠。在面對違法犯罪活動時,圍觀沉默的多,團結起來同違法犯罪活動斗爭的少。大學生同犯罪活動斗爭的勇氣及護法精神欠缺,在違法犯罪活動面前態度漠然、明哲保身,不得不說也是使得校園里很多違法犯罪活動屢次得手甚至越發猖獗的一個原因,這與大學生的法律能力上的欠缺有著直接的關系。
三、問題原因分析
我國法治化進程起步得較晚,不可否認尚法制上還存在種種的不足和缺陷。而當前高校對于大學生法律基礎課程教育中存在的很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的問題,是導致大學生對法律課程的學習主動性不高及缺乏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課程內容設計及課程教學缺乏科學性
高校法律課程教育中存在很多的問題,首先表現在高校法律基礎教育課的課程內容設計及教學方式不夠科學。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各個方面都有了顯著的變化,不斷出現了許多新發展、新事物,也帶來了很多新問題。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國家出臺了很多新的法律、法規,但這些最能體現時代要求的新法規并沒能及時被納入大學生的法律課程教育教材中。在課程教學中,由于法律有是門實踐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課程,但是高校法律課程教育的老師又一般缺乏相應的司法實踐經驗,使課程教學變得非常單調且枯燥,學生對法律課程不感興趣,接受的意愿不是很強烈,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法律基礎教育的教學效果。
(二)法律教學方式陳舊單一,流于形式
高校將大學生法律課程教育的開展總是寄托在課堂上,這也很難取得實際的成效。這種教學方式太過陳舊與單一,而一些相對新穎的教學方式,如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讓學生親自參加到法律的運行環節中得到法律知識的實踐和應用的方式卻沒有得到廣泛推廣。并且,新課程中法律基礎部分的教學由于法理部分內容理論性強、與實際聯系不大,學生容易對這部分的課程產生消極情緒。
因而,有不少的教師會將這部分內容的課時減少,講課時一筆帶過,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對學生法律意識與法治理念的培養。同時目前法律課程的考核方式仍以閉卷筆試為主,考察的內容也主要是具體的法律知識,而極少涉及法律的制度層面及法律背后的理論思想。這種重記憶、輕思辨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得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知識碎片,不可能使學生對法律制度產生整體的認識,更未能進行有效的法學基本理論的系統教育,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培養。
四、對策、措施
(一)深化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
首先,在教學內容上的改革。高校應適時地對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必要的增刪和改動。對這些年新出現的法律要及時地添加入教學課程中,同時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可在教材中適當增加法理和憲法部分的內容。在教學內容上的制訂上要緊緊抓住提高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核心目標,圍繞這個目標來修訂和完善教學內容。
其次,重視基礎法理部分教學,明確法律知識與整體法律理念培養的關系。教師在對待這二者的關系問題上應深入思考和恰當地去把握。應該認識到,沒有一定的法律知識為基礎,法律理念固然不能得以確立;而只關注法律知識不注意引導、培養法律意識和法律理念,則會本末倒置,產生法律理性意識和系統思維上的缺失。
要將法律知識與整體法治的理念結合起來講解,目的是為了真正能夠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養。教師需要能夠使用通俗而淺顯的語言將法律的相關原理、觀念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把相對枯燥的理論講解得生動而富有問題的趣味性,從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對于法律理念的傳授,具體的法律知識講授是手段,法律理念和法律意識的培養是目的。
(二)多渠道開展大學生法律實踐活動
法律是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單純的理論講解并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而要多開展法律實踐來促進大學生對于法律理論的理解、應用和掌握。開展法律實踐活動包括兩個部分,即在法律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性教學與課外的法律實踐活動。首先是課堂上的實踐性教學,教師可以多結合運用案例法、分析法、課堂討論法,以及模擬法庭及開展辯論的教學等方法,來達到讓學生對法律知識和法律觀念的實踐體會和深入感受。其次是課外的法律實踐活動的開展。學校要盡量創造機會能讓學生走出課堂,在課堂外的實踐活動中去學習法制,認識法律。
例如,可以加強與當地法院的合作,帶領學生進入法院去身臨其境地感受法庭審判的氛圍,讓案例說話,讓學生去體會法庭的嚴謹、案情辯論的激烈,這些所帶來的震撼的力量都是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所遠不能比擬的。通過課外實踐,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法律的力量,領會法律的精神,會大大促進其學習的積極性,更會比較切實、直接地來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理念。
另外,學校還可以指導學生成立各種法律社團和法律協會,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法律氛圍,從而有助于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的培養。通過對法律課程的改革和法律實踐活動的開展來完善高校法律基礎課程的建設,從而實現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全面提高。作為一個國家高級的知識群體和主要的建設力量,大學生迫切需要提高法律素養,這關系到全民法律意識的普及和提高,關系到我國法治化進程的順利實施。
【大學生法律素養和法律基礎課程建設】相關文章:
信息素養課程建設方案論文03-03
聚焦高職公共基礎課程建設03-18
提高中職學校《法律基礎知識》教學11-18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道德探究11-18
談物流法律法規課程教學模式02-21
如何提高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果11-25
談道德法律化對道德建設的意義12-03
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方法11-18
試析法律原則的定位11-20
淺談票據法律制度構建提單法律制度12-1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