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體現有效生成開題報告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葉瀾教授指出:“一個真實的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及多種因素間動態的相互作用的推進過程,由于參加教育活動有諸多復雜的因素,因此教育發展有多種可能性存在,教育過程的推進,就是在多種可能性作出選擇使新的狀態下不斷生成,影響下一步發展的過程。”這一結論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的認同,因此大家竭力在課堂中追求開放性和生成性。然而,縱觀當前語文課堂,尤其是閱讀教學課堂,又有多少是有效的?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在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以下諸多現象:如教師課前備課無預設性,在課堂隨意發揮的隨意性生成;趕時髦,形式化的盲從性生成;上課時照本宣科的閉塞性生成;一味迎合學生,游離主題的無效性生成;為讀書而讀書的低效生成;因提問不當導致的低效生成;甚至還有的教師為“生成”而“生成”,放棄了正常的教學內容而產生的亂生成,等等。像這些沒有經過學生認真思考、缺乏對智慧挑戰的泡沫生成,不僅使教學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甚至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了不良的影響與消極的作用。
“發現問題就是發現了發展的空間”(葉瀾語),針對這種種問題,本學期我們低語組將“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體現有效生成”作為研討課題,希望通過對閱讀教學課的大量觀察分析,尋求導致課堂生成無效或低效的“致命因子”,探求有效生成的教學策略、方法及評價標準;希望通過“有效生成閱讀教學”的研究,推動教師回到“研究”狀態,提高教師的反思意識,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希望通過課題的研究,引導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擁有充分的從事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自主探究、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使得各種情感態度、知識技能、價值觀在活動的過程中“有效生成”。
二、課題的界定
1、“有效性”主要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關鍵指標。它包括如下三重意蘊:一是“有效果”;指對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教學目標的吻合程度的評價;二是“有效率”,即單位時間內教學效果大;三是“有效益,”指三維目標有效達成。這里的有效性,不僅指向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還應體現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能否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體現師生個體生命的價值,以生命成長和發展為終極目標。
2、“有生成的閱讀教學”一方面是指師生在學習互動中形成的過程與結論有效地實現了預設目標;另一方面是指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是師生智慧火花的體現,它不但給人以始料未及的體驗,而且超越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有生成的閱讀教學更強調生成的意義與價值,強調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是否獲得了發展。
三、研究內容
子課題
研究人員研究班級《在移情體驗中體現有效生成的研究》姍姍來遲一(3)《有效培養學生朗讀感悟能力》心平氣和一(5)《把握課文整體體現有效生成》有鳳來儀一(1)
一(9)《在品讀詞句中體現有效生成》小金子三(3)《讓預設與生成在閱讀教學中精彩相約》小溪里的魚三(1)《在聲情并茂中體驗有效生成》木絲二(5)
二(6)四、研究過程設計
1、前期研究階段(3月12日――3月31日)
調查課堂教學現狀,分析動態生成、無效、有效或高效的特征,完成調查報告;文獻探討,確立課題并加以論證,完成課題研究方案。
2、組建課題組階段(4月1日――4月15日)
以指定和自愿相結合的辦法,成立課題小組;組織課題成員培訓會,提出科研的具體任務,完成各子課題研究方案。
3、具體研究階段(4月16日――7月1日)
1)定期召開課題組會議,理清工作思路,落實每一階段課題的研究目標和重點,以便有效地指導開展研究工作。
2)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
3)深入課堂,進行聽課評課活動,落實研究過程。
4)選一本與課題有關的書籍,組織課題組成員一起學習、探討。
5)建立課題博客,構建交流平臺。
在低語組教育博客上開辟課題研究專欄,目的是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為課題研究搭建一個較好的交流平臺,同時也為后期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平時研究的過程中要不斷將研究的內容充實到課題博客中,做到信息上傳的常態化,要把一些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響資料及時上傳,使得博客內容豐富,能反映課題研究的全過程。
6)完成整個研究任務,反思實驗過程,形成實驗報告、論文、小品文。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體現有效生成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工程開題報告11-16
醫學開題報告05-08
論文開題報告06-18
課題開題報告06-20
開題報告寫作06-30
物流開題報告07-19
開題報告范文07-22
開題報告醫學07-23
開題報告范本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