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時代背景下的師生關系》開題報告
難忘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大學生們都接到了要做畢業設計的任務,而我們做畢業設計前要先寫開題報告,優秀的開題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時代背景下的師生關系》開題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新時代背景下的師生關系》開題報告 1
一、課題的提出
師道尊嚴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埋藏得也很深。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傳統的師道尊嚴的劣根性,嚴重影響了和諧、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前不久,一份關于學生心理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當心理存在問題時只有2.06%的同學愿意向老師傾訴;在對待老師批評這個問題上有近三成的同學認為老師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這樣一份報告固然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但聯系目前許多學校部分師生間的公開對立,師生間彼此出言不遜,甚至公開報復的現象時有發生,加上部分留守兒童,爺爺奶奶過度寵愛,性格缺陷,由此可見,新時代下,師生關系已經不容樂觀,這也讓我們不得不對師生關系這樣一個歷久長新的話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高度的關注。只要我們做到“關愛為本,友情至上,共同發展”,緊張的師生關系必將隨之逝去。那么,教師將是微笑的,學生也將是微笑的。
二、課題的界定
師生關系包括道德關系、教學關系和心理關系。
道德關系基于社會的經濟政治因素而產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古代,由于經濟條件的局限性,知識始終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并且在當時的條件下,獲得知識的途徑非常狹窄和局限,這樣的一種現實,給予了掌握知識的師者以極高的社會地位,中國人始終奉行師道尊嚴這樣一種道德標準,天,地,君,親,師,老師的地位是相當崇高的,尊師重道因而也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正因為如此,在中國社會發展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師生關系一直以“ 師者”為核心。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巨大進步,政治思想的極大開放,新時代的學生更多地追求個性獨立和思想自由, 知識獲取途徑的極大寬闊也讓新時代的學生有著更多的學習選擇,因此,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師生關系中教師的主體地位正在逐漸被學生所取代,這也就意味著舊的師生關系正面臨著巨大的沖擊。
教學關系——舊的師生關系,一直奉行著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關系,老師教什么,學生就得學什么,學生的選擇是很小的甚至是不被允許的。舊的'教育體制沒有擺脫功利性的教學目標,教學成績和分數至上這樣一種傳統而病態的評價方式依然根深蒂固,學生在巨大的升學和分數壓力下疲于奔命,老師在巨大的教學成績壓力下一再施壓,這樣一場拉鋸戰始終無法終止,教與學之間的那根弦也一直緊繃著,時刻都有斷裂的危險。然而此種做法的效果卻并不明顯,對學生產生的負面作用卻遺害至深。過去很多年,中國的教育一直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是缺少主見,缺乏創新能力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的教育模式更加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所以,新時代的教學關系正由被動的教與學的關系逐步走向師生互動的引導關系。
心理關系——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心理關系實質上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特殊形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礎之上,那么師生之間的心理關系也應該建立在一種平等,信任的基礎上之上。然而,舊的師生關系中,學生與老師的關系并不是一種平等和信任的關系,老師高高在上,學生對老師的關系是服從和尊敬,甚至是害怕,而老師對學生的關系則是命令和居高臨下的教導。這顯然是一種不平等的甚至顯得畸形的心理關系,和現代學生崇尚自由。崇尚個性張揚的性格特點產生強烈的沖突,也因為如此,學生才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想老師傾訴,老師的許多老套做法才會引起學生強烈的反感,甚至激化學生的反叛心理,從而導致激烈的師生沖突和惡性教學事故的不斷發生。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師生關系作為學校生活中的一個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對學生的影響全面而深刻。學生的發展離不開和諧的校園,而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更是學生健康發展的前提,沒有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可能有學生健康的發展。
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都有民主、平等以及愛與被愛的需要,和諧的師生關系恰恰滿足了學生對愛、關心和尊重的需要。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與教師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當學生認為他能從教師那里獲得贊許和關心,就會有意識的使自己的行為、學習符合教師的要求和期望,借此獲得并保持教師的贊許和關心。這種附屬動機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不僅影響著教學的智育功能的發揮,而且還影響著教學中的德育效果。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不僅是一種教學手段,也是一種教學的目的。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對學生具有道德示范作用。學生視教師為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品質。
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健全的人格首先表現其具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我國醫學心理學家丁瓚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于人際關系的適應。因此,師生關系對學生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間保持著親密和諧的關系,學生就會自尊自信,心情輕松愉快,心理也能得到健康發展,這種愉快、安定、輕松的環境會培養出學生的各種優良品質,如善良、樂觀、積極、進取、自尊、自信、合作、耐挫折等。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構建和諧課堂教學環境,通過創設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發揮多元評價的激勵功能,構建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的師生關系。
2.構筑對話平臺,溝通師生人際關系。利用每天早晨第一次會面、課堂對話、課余聊天、促膝談心、放學后電話、短信互訪等形式,增進師生了解,相互熟悉,構建親密融洽的人際關系。
3.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交流。教師要通過學習提高專業素養和人格力量,在學生發展的道路上,教師應該充當的角色是學習內容的引導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師生之間優勢互補,密切配合,教學相長,構建民主平等的組織關系。
4.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凝聚師生關系,通過開展集體或小組體育競賽活動,構建團結協助的師生關系,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自身才華的舞臺,在愉悅的體驗中加深師生情感關系,通過心理疏導,緩解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問題和矛盾,化解不和諧因子。構建朋友式的情感關系。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
2.問卷調查法
3.對比分析法,通過對比分析,以得出最佳方法。
4.經驗總結法,不斷收集積累和總結課題研究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通過撰寫論文、寫反思等形式,及時總結,定期交流。
六、課題研究的過程:
(一)第一階段(新時代背景下的師生關系)申報立項階段
1.提出研究課題,成立課題組,設計研究方案,深入論證,提出研究課題。
2.認真學習教育科學研究的相關理論,做好研究課題的理論準備。
(二)第二階段(20xx年9 月-20xx年5月)具體研究實施階段
(三)第三階段(20xx年6 月-10 月)結題鑒定階段
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提煉、總結,撰寫研究報告,申請成果鑒定。
七、課題人員分工
課題組長:戴海軍
副組長: 李 娟
戴海軍負責本課題的組織、策劃、實施等工作。
李娟負責本課題的具體研究和總結報告等。
課題組成員:
xxx負責實踐研究、資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八、課題成果展示
光盤錄像、研究報告、案例
九、課題的保證措施
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將組織提供相關研究資料,加強集體學習,加強課題學習的管理,利用好網絡學習,在自我學習和集體研究學習的基礎上,互動交流,建立健全課題開展和課題學習制度,及時提供和交流學習信息,使課題研究建立在良好的基礎之上。市教育局教研室相關專家也將為我們的研究課題作指導。
另外本課題的研究經費,除盡量爭取上級撥款外,完全由學校開支,經費保障得力。通過兩年的研究,可以達到預期的研究目標。
《新時代背景下的師生關系》開題報告 2
一、課題研究背景
師生關系影響著班級氣氛,影響著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影響著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身心健康,影響著學校乃至整個教育的社會形象。傳統意義上的師生關系可以用“傳道、授業、解惑”來形容,即強調教師的權威地位,強調知識的灌輸,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發展需要。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由此可見,建立充滿人文關懷的師生關系,既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和條件,又是素質教育的內容和任務。許多研究者認為,“民主平等是現代師生關系的主要標志”,隨著時代的發展,師生關系將體現人本主義趨勢,主張師生關系應從二元對立不平等的陰影中走出來,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我們的課題研究正是借助新課程改革的東風,對傳統的師道尊嚴提出了挑戰,力圖打破傳統的對立式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發掘各種潛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因此,本課題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理論依據與研究現狀
(一)理論依據
《愛彌爾》,讓·雅克·盧梭著,李平漚譯,該著作主要闡明了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盧梭反對戕害人性、違反自然的腐朽的封建經院主義性質的教育,提倡以培養自然人,自由人為目的的教育理論。他認為,教育的任務應該使兒童“歸于自然”,棄惡揚善,恢復其天性,使之在自然中發展。保護兒童善良的天性,按照兒童的自然本性,而不壓抑其個性,也不灌輸傳統的偏見,更不用嚴酷的紀律和體罰,讓兒童有充分自由活動的可能和條件,使兒童身心得到自由的發展,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是自然人。盧梭從“歸于自然”的理論出發,重視兒童成長的階段性和順序性,強調要根據不同年齡時期的身心特點實施教育。
《杜威教育論著論》,趙祥麟、王承緒編譯,該著作闡明了約翰·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杜威認為,學校生活組織應該以兒童為中心,一切必要的教育措施應該為了促進兒童的生長。兒童決定教育的質和量,學校的教學計劃、內容和方法以及一切教育活動都要服從兒童的興趣和經驗的需要。兒童是起點、是中心,而且是目的。關于教師的任務,杜威認為,教師應該放棄向導和指揮官的地位,去充當一名忠實的兒童教育的看守者和輔助者,完全站到學生背后去。
《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下卷,吳式穎等編,該文集體現了馬卡連柯的“辯證”師生觀。馬卡連柯對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的認識充滿了辨證法的精神。他指出,一般來說,教師和成人自然是兒童集體的指導者,他們理應時時刻刻運用自己的思想、經驗與機智去分析兒童集體中的各種現象、希望和傾向,并且用忠告、意見及其他影響來幫助兒童集體。對教師來說,學生確實是教育的對象,但兒童卻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應以生活為樂,并從豐富的生活中獲得生活經驗。
《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該文集闡述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師生關系論。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必須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以及整個教育過程得以開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而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勞動,花費許多精力的。
《和青年校長的談話》,蘇霍姆林斯基著,趙瑋等譯,該著作中,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了解兒童是熱愛兒童、關心兒童和實施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學的理論和實踐的最主要的結合點。
《帕夫雷什學校》,蘇霍姆林斯基著,趙瑋等譯,該著作中,蘇霍姆林斯基特別強調教師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他說;“只有當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礎之上時,它才會成為一種現實的力量。如果對孩子缺乏信任,不信任他,則全部教育智謀,一切教學和教育上的方法和手段都將像紙板搭小房一樣定然倒塌。
《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傅道春編著。主要觀點: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改變教學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發展。
《國外師生關系研究》,海南出版社,王旭東編著。王旭東在書中闡明了師生關系的幾種理論模式的要點,其中包括行為塑造模式,和諧溝通模式,交付責任模式,目標導向模式,肢體語言模式,果斷紀律模式。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1、在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家們對教學方法進行了徹底的改革,他們反對權威主義和體罰,崇尚自由精神,提倡教育應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針對中世紀教育禁欲主義、權威主義、強制紀律棍棒體罰等陋習,人文主義教育家們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蒙田開展了“沒有懲罰,沒有眼淚”的教育實驗,他認為對那些鞭打兒童的教師,自己就應該被鞭打。維多利諾則指出,應該跟隨兒童的天然本性前進;拉伯雷認為,教學方法要使整個教學變得輕松愉快——“與其說是一個學生在學習,毋寧說是一個國家在消遣。”從教學活動的角度,勾畫出了師生問題以人為本的,尊重人格倫理關系。
2、當代美國人本主義教育,針對60年代科技至上教育的精神弊端,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側重情意的發展、創造力的培養、經驗的學習及感受性的訓練。提倡創建了一種積極的充滿人性味的師生關系和校園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展露個性、發展個性。他們提出了“四個R的教育”,采用背對法、溝通、擬情等教學策略。注重人際關系和諧和知情意整合發展。
3、現代人本主義教育理論最著名的.代表羅杰斯認為,構成道德教育的條件是感情和態度,是教師的真誠、坦率與學生的和諧一致,提出用真誠、接受和移情性理論來構件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
4、1970年,美國教育家弗蘭德斯曾用自己獨特的調查研究來證明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的重要性,他認為教師必須用一種無威脅的方式“接受”學生的積極或消極的行為。
5、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理論工作者對師生關系的討論非常有意義,它昭示著我國教育改革已經深入到教育內部的深層次問題。對師生關系的本質、特征、功能及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將有助于教師的角色定位,提高教師素質,從而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民主。這種研究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首先,研究視角的多學科化。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突破單一的教育學領域,將師生關系放到心理學、社會學、法學、哲學、闡釋學甚至文化生態學的視域中去考察,對師生關系的解釋更加豐富、深刻。其次,從靜態描述走向動態過程研究。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研究者更傾向于用具有動態性質的“師生互動”、“師生交往”來代替靜態描述的“師生關系”,并努力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師生關系模式。第三,師生關系研究的人本主義價值趨向。這體現在文獻中,研究者強調師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并致力于構建“民主、平等、對話”的新型師生關系。這也反映了我國教育民主化、法制化進程的加快。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有:《師生關系的幾種理論模式》、《融洽師生關系的技巧》、《文化和社會背景下的師生關系》等。這些都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保障。
但是,目前國內關于師生關系問題的研究仍有不足之處。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大多進行概念分析和理論建構,只有少數研究者以問卷形式進行調查分析。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層面,缺乏實證性和可操作性。第二,在研究內容上,大多數研究還屬比較抽象的認識論上的研究,對一般意義上的師生關系闡述較多,很少對實踐課題進行研究,也鮮有對具體情境中的師生關系如教師與特殊學生群體的關系、教師懲戒學生行為等特定師生關系進行探究,這種研究對具體的教學實踐缺乏指導意義。我們的課題研究從“人的高層次需要”出發,著眼于學生獨立性、創造性的發展和人格的自我實現,重構一種多元價值基礎之上的平等、尊重、理解、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而且我們的研究對象都是直接參與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和學生,面對的是師生之間真實的交往環境,因此更富有真實性和實踐意義。
三、研究內容與預期目標
(一)研究內容。
1、我校師生關系現狀調查及歸因分析。
2、學校師生關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反思研究。
3、更新教師群體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認識。
4、探索消除對立的師生關系的途徑,重構尊重信任、平等理解、互動和諧的師生關系的策略。
(二)預期目標。
1、轉變教師的觀念、營造充滿人文關懷的教育環境和充滿尊重信任、平等理解、互動和諧的師生關系。
2、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領導隊伍和教師隊伍,在研究和實施過程中形成優良的校風,推動學校整體發展。
3、探討師生交往的技巧,形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指導策略。
4、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感受心靈成長的愉悅,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
四、研究方法與策略
1、利用調查問卷法、訪談法,了解全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得分值,了解我校師生關系的基本現狀,了解學生心目中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如何的,為課題研究提供正確的方向依據。
2、行動研究法,用于幫助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探討師生交往的技巧。利用各種具體的師生活動,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搭建橋梁,提供課題研究的平臺。
3、個案研究法,用于形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指導策略。通過對具體個案的追蹤研究、總結,提高教師的實踐理論水平,并反指導于研究工作,找出最有利于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方法。
4、經驗總結法,用于研究報告的撰寫。通過總結,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對以前的工作進行回顧總結提練,同時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論的憑據。
五、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的時間為兩年,從20xx年1月——20xx年12月,分三個階段實施:
1、啟動階段(20xx年1月-20xx年4月)
(1)對在校師生關系現狀進行調查。
(2)分析調查結果。
(3)教師新課程知識培訓,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
2、研究階段(20xx年5月-20xx年10月)
(1)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嘗試,有意識、有目的增加師生交往的范圍和密度,嘗試多種交往方式,注意每種交往方式對學生的影響和程度,從而總結出一些有益的交往方法和技巧。
(2)組織教師撰寫觀察記錄、反思錄等。
(3)收集各種案例。
(4)根據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和修改研究方案。
3、總結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總結調查,對比分析。
(2)收集、整理資料,撰寫研究報告。
(3)評比“學生喜歡的老師”、“優秀教師”等。
六、成果形成
教育教學案例、課例,論文,總結報告等
七、課題組成員分工
課題總負責人:王連春——全面負責課題研究實施,保證課題研究的人力、財力、物力及時間的落實。
課題組主要成員:
xxx
《新時代背景下的師生關系》開題報告 3
一、課題的價值
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既是教師教法改革,也是學生學法的改革。尊重學生是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前提,教師通過語言,手勢,微笑等方式肯定學生,通過作業評語溝通師生感情,在課堂教學中"倡導人人表現",對學生的賞識和激勵是尊重學生重要的方面。走下講臺,與學生一起學習探討。師生關系的轉變,徹底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他們可以隨心所欲提問,教師就象他們的朋友,教師和學生交朋友時,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情感,態度的培養。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對學生身心全方位的發展,為社會的發展,教育的發展帶來無窮無盡的益處,無限的價值。
二、國內外意義
2002年教育工作會議指出:"十五"期間將加快課程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決定指出: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認知規律,優化課程結構,調整課程門類,更新課程內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等"。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師以教為主,學生以學為主的教育模式。良好的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將逐漸成為教育改革研討的焦點。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學導式教學法"。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是十分重視師生關系。2001年中國首屆師德建設論壇會首次正式提出"教育以人為本"的師德內涵。它以鼓勵人的自主發展為旨意,以教育,愛為核心,以正確認識人,尊重人,信任人,開發人的心志,提升人的道德為指南,提倡人的教育。
國外的教育家們更是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的建立。他們認為教育家必須是心理學家,依據心理學提出的學生的情感影響著學生學習結果的結論,更重視研究人的心理勝于研究教法的模式。教育家卡羅爾的一篇論文"學校學習模式"指出了影響學生在校學習程度的主要因素,重點指出了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師生之間良好的和諧關系對學生學習結果的影響。近幾年風迷全球的"學習的革命"這本書也就和諧師生關系對學習的影響做了一些闡述。
三、研究的思路
從以下兩方面展開研究:⑴深入調查研究,確定師生之間能存在哪幾種關系,在什么情況應表現何種關系,學生愿意接受哪幾種關系⑵深入研究如何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四、出發點
國內外教育專家在無數的教育論壇中提及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對于教育改革的重大作用,但都未深入研究師生關系如何才能和諧建立,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實驗方案的設計從理論上講科學規范,內容具體,措施得當,但隨著方案的逐步實施,師生關系發展一定存在許多不可預見性。和諧師生關系的研究將有助于對未來學生身心全方位的發展。
五、研究工作安排
本著喚醒學生的情感意識,開發學生情感資源,培養學生智商與情感和諧統一,爆發出更大的潛力,以達到素質教育的更高境界,以互動――創造興趣――培養思維能力――參與創造新課程――培養和諧統一產生美妙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習效率為基本主線,創建課堂教學形式自由化,民主化,平等化,讓學生感受知識是由他們產生和創造的,由他們去提高和發展的,讓學生思想的火花大放光彩。在起步階段,我校課題主持人組織成員學習相關理論,悼念資料,備寫實驗方案及細則,認真完成實驗前期的各項準備任務,以保證實驗有效進行。在運行階段,具體操作實驗,將實驗應用于實際教學活動中,并改進完善實驗方案,加強同類課題相互交流和研討,對實驗中期階段成果進行考核,評估。
【《新時代背景下的師生關系》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新時代背景下的現代企業管理02-27
淺談新時代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創新03-14
網絡背景下的閱讀教學03-11
淺析知識社會背景下的守法精神03-18
社會背景下的成人教育論文12-04
開題報告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03-21
有關生命哲學視角下的師生關系及其構建12-10
開題報告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