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影視作品對當代大學生愛情觀的影響及對策
愛情觀是人生觀的反映。愛情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于受不同的經濟條件,社會制度,及思想文化狀態的影響和制約,有著不同的內容,并且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發展和變化。以下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論影視作品對當代大學生愛情觀的影響及對策,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摘要:關于愛情題材的影視作品能夠對大學生的愛情觀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從影視作品對當代大學生愛情觀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入手,分析了影視作品對當代大學生愛情觀產生影響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學生對愛情缺乏理性思考,影視作品的表現形式具有吸引力等原因。關于如何利用影視作品培養大學生正確愛情觀,主要包括加強對影視作品的審查與分級管理,選擇優秀影視作品對大學生進行愛情觀教育,培養大學生對影視作品的辨別能力三個方面。
關鍵詞:影視作品;愛情觀;影響;大學生
影視作品是電影作品和電視作品的統稱,由于包含豐富的信息和多種傳播渠道被廣大觀眾喜愛,在觀眾中占很大比重的是大學生群體。影視作品中一個重要元素就是“愛情”,它所傳達的愛情觀對大學生的愛情觀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利用影視作品的積極影響對大學生進行教育,能夠“讓大學生在耳聞目睹和身臨其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無聲中激勵著受眾去探求人格的完美,促使受眾在美的情景中主動參與提高思想政治素質”[1]。分析影視作品對當代大學生愛情觀積極和消極影響,探討社會、學校和家庭如何利用影視作品向大學生群體輸導正確的愛情觀, 引導他們理性地對待愛情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影視作品對當代大學生愛情觀的影響
對當代大學生愛情觀教育應當重視影視作品對大學生愛情觀的積極影響和作用,努力克服消極影響,通過選擇正面的影視作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消除大學生愛情觀中功利化和物質化的傾向,促進當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1) 影視作品對大學生愛情觀的積極影響
在當代大學生的愛情觀形成的過程中,影視作品扮演著一個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由于愛情影視包含信息的娛樂性和豐富性,其中包含正能量的主題和情節必然會對大學生的愛情觀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影視作品對大學生愛情觀的積極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愛情關系中突出無私奉獻。注重對愛情的奉獻與守護是中國傳統愛情觀的基本價值取向,這種對于愛情的奉獻與守護,我們可以在很多愛情影視作品中看到。如電影《山楂樹之戀》,這類現實主義題材的愛情片對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的當代大學生而言,他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別樣的愛情體驗。純潔愛情關系當中,愛一個人并不一定要讓對方知道,只要把這份愛情默默地守護在心底,就能體驗到內心甜蜜的幸福。這類影視作品中的愛情強調默默付出,不管最終能不能感動對方,都能收獲心靈的幸福。
二是在愛情挫折中學會堅韌執著。愛情觀尚不明晰的大學生覺得有困難波折的愛情就不是真愛,喜歡把錯誤歸咎于對方,甚至期待下一段感情會更好。在電影《云水謠》中,陳秋水和王碧云兩人之間海峽相隔、音訊全無。但為了堅守對愛情的承諾,王碧云執著地守候愛人歸來。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是無視于歲月的前行而依舊云水不變的愛情,他的眼中有痛苦、無奈,但沒有絲毫的動搖和疑惑,雖然他們之間的時空在拉長,但他們之間執著的情結始終系著彼此的心。其實,愛情中矛盾在所難免,只有彼此包容,耐心地去培養感情,才會擁有屬于自己的美麗心靈,只要愿意去執著地堅守,那么這份回饋就一定是值得的。這類愛情影視作品在讓大學生體味愛情的包容與執著的同時,也會讓他們學會更加珍惜彼此,加倍呵護這份情感,在執著和堅守中共同成長。
三是理性地在感情與物質沖突中做出抉擇。人類追尋愛情本質上就是追尋一種精神上的幸福感,在愛情中過度注重物質也就使愛情失掉這個本義,愛情最終會不復存在。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所傳達的主題就是尋找那個“正確的人”。女主人公文佳佳最終意識到沒有感情的金錢供養關系讓人心寒,優越的生活條件并不是愛的真義,真正的愛情應該是男主人公弗蘭克“豆漿油條”般的不離不棄和無微不至。在這部電影所傳達的愛情觀中,一段感情中最基本的要素是雙方人格都是獨立的,是精神上相互理解和溝通。大學生在面對感情與物質沖突必須做出價值選擇時,要清楚物質保障固不可少,但是心靈相通帶來的愉悅、情感相依來的安心才是愛情中最難得、最珍貴的部分。財富可以在未來通過努力共同創造,而情感迷失了就真的很難再找回了,只有感情的存在,戀愛雙方才會被幸福感所包圍。處在愛情觀形成時期的大學生,應當如何來尋找和培養真摯的愛情,是為了物質丟棄自我成為另一方的依附還是注重在雙方人格平等基礎上的精神溝通,這部影視作品給出了理性的選擇參照。
(2)影視作品對大學生愛情觀的消極影響
當前,影視作品的制作和傳播已經完全進入商業化運作軌道,在“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平臺的同時,也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屏障,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著消極影響”[2]。一些影視作品尤其是西方的愛情影視作品對大學生的愛情觀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一是誘導大學生在愛情中崇尚性開放。近年來,西方影視劇通過網絡吸引了大批大學生觀看,其中部分愛情片對于大學生的戀愛道德觀存在一定的消極影響。西方愛情影視劇中傳達的是西化的愛情觀,戀愛關系相對復雜,對性的觀念也比較開放。這些影視使一部分大學生進入了對于影視作品欣賞的誤區,盲目崇尚感官刺激的戀愛方式,導致有的大學生對待愛情不夠珍重,婚前性行為和同居現象在當代大學生中變得越來越普遍。
二是誘導大學生在愛情中過分強調物質享受。部分影視作品強調愛情中的物質享受給大學生帶來強烈的思想沖擊,使得部分青年大學生愛情觀的錯位、扭曲。這類影視作品使許多思想尚未成熟的女大學生過分迷戀追逐錢權,進而以此作為首要擇偶標準。如在國產電視劇《蝸居》中,大學畢業生海藻無法忍受購房的壓力與生活的辛酸,丟棄感情選擇物質享受并陷入第三者的困境。還有部分影視作品直接或間接地把愛情物質化,把愛情變成了利益權衡中的“快餐式”愛情,使得愛情觀念由傳統的專一、責任愛情觀轉變成“物質化、金錢化、游戲化”的愛情觀。
二、影視作品對當代大學生愛情觀產生影響的原因
對于長期處在校園里的大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過多地接觸社會,對愛情抱有相對多的渴望與幻想,為了更多更便捷的了解異性,影視對于大學生而言無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它們對于大學生這樣特殊的群體造成影響的原因主要有:
(1)大學生對愛情題材的影視作品缺乏理性思考
由于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愛情觀還處于形成階段,當他們面對愛情時,還不能對一些問題做出理性判斷和處理。一部分學生對影視作品中腐化、炫耀、墮落的戀愛方式不加辨別地接受,有的大學生忽略自己的經濟基礎艷羨并效仿在影視劇中的奢侈生活方式,模仿愛情劇中男女主角之間的浪漫享受,盲目追求時尚奢華的愛情。愛情的培養需要很強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判斷力,而不是一時的心理沖動和生理快感,如果對情感問題的考慮欠缺細致周到的分析,一旦處理不當就極有可能給雙方帶來痛苦的情感體驗。
(2)影視作品的表現形式具有吸引力
關于愛情題材的影視作品吸引著大學生的關注,大學生之所以喜歡愛情影視的表現形式,大致出于以下兩點原因:
第一,影視作品能夠形象地渲染愛情氛圍。影視作品以一種包含聲音、圖像、語言和行為的形態,使觀眾如同身臨其境,極大地調動了大學生的各種感官,喚醒了大學生關于愛情的各種情緒,從而滿足了他們對于愛情浪漫場景的想象和渴望。如《泰坦尼克號》中杰克和羅斯站在船頭的經典鏡頭,這個美妙的畫面能夠深深打動觀眾,容易得到對愛情期待渴望的大學生的認同。
第二,影視作品的故事情節能夠引起大學生的情感共鳴。影視作品相對于課堂教學,其故事情節緊湊完整,對于人物的刻畫更為細膩,矛盾沖突更為強烈。這種完整的情節和矛盾沖突能夠喚起大學生的關注和共鳴,使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使得大學生對于愛情產生了強烈的期待、好奇、茫然的心理。在影視世界里,他們時而渴望《泰坦尼克號》的凄美,時而被《浪漫滿屋》的溫馨所感動,影視作品的導向作用在他們身上得到充分展現。
三、利用影視作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愛情觀的對策
如何傳播影視作品的正能量,利用影視作品的積極影響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已經是一個無法回避并且亟待解決的課題。
(1)加強對影視作品的審查與分級管理
相關職能部門要把監管落到實處,加強完善對影視作品的審查與分級管理,使社會主義影視文化依法健康傳播。針對當下的影視作品傳播現狀,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對影視作品加強審查并進行分級管理,對于愛情觀扭曲的影視作品嚴格控制其傳播渠道,影視制作單位也不能僅僅為了逐利和迎合錯位的消費口味而忽視對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
(2)選擇優秀影視作品對大學生進行愛情觀教育
為了避免純粹理論灌輸導致的教育低效,可以借鑒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如采取“設置場景―引導角色進入―體驗―選擇”的模式[3],將經典愛情影視運用于顯性課堂教學,通過非傳統教育形式灌輸符合教育目標的內容。根據教學內容選取教學片,用生動形象的影視作品強化課堂的理論教學。如運用獲得奧斯卡獎的經典影片《美麗人生》作為影視教學資源,以該劇的劇情為基礎,結合大學生在愛情挫折中的具體問題設計教育專題,按專題內容要求將該片加工成為專題教育的題材。同時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自我分析,提高他們應對愛情挫折的勇氣和能力。
(3)培養大學生對影視作品的辨別能力
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愛情觀教育,目前在高校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一方面,可以通過系列化、常態化的課堂講學、專題講座、心理咨詢、讀書沙龍對大學生進行定期輔導,此外,還可以利用經典影視賞析等形式潛移默化的提高大學生的對于愛情真諦的深入理解,以引導他們在戀愛問題上做出最適合自己的理智選擇。培養大學生對影視作品的辨別能力尤其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面對影視作品中的愛情觀,能夠從理性客觀的角度來分析,才能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合理地選擇內容加以賞析,不斷加強自我約束能力。
總之,影視作品從誕生之日起就已深入人心,傳播影視作品的正能量對大學生的愛情觀進行積極影響,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和學生自身的多方共同支持和努力。
參考文獻:
[1] 劉曉:試析紅色原創影視對“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9).
[2] 張法,趙勇:網絡影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與屏障[J], 電影文學,2010(16).
[3] 連澤純: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對我國的啟示[J]理論界,2009(7).
【拓展】當代大學生的愛情觀
1前言
隨著身心發展趨于成熟,大學生必然要面臨愛情這一永恒的課題。而剛邁入大學校園的90后,他們的愛情觀備受大眾關注。他們對愛情持的態度千奇百態,他們的愛情觀是否正確呢?為了了解90后在校大學生的愛情觀,也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看待愛情,正確地處理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系,以健康正確的態度對待已經來到或即將來到的愛情,我們做了此次調查。
2調查方案
2、1調查目的
了解90后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的愛情觀,糾正他們愛情觀中存在的問題,使他們對愛情持正確健康的態度。
2、2調查對象
90后的在校大學生
2、3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8日至20xx年12月15日
2、4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采取的是網上問卷調查的方式。參考前人的研究及調查問卷,自編成90后大學生愛情觀問卷。問卷內容涉及90后在校大學生對待戀愛的態度、擇偶標準、戀愛與學業的關系的看法和對待失戀的態度等四方面,共16個問題。通過互聯網在“問卷星”網站發布問卷,對瀏覽此網站的90后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訪問數為163,有效問卷59份,完成率為36.2%。
3調查結果及分析
3、1戀愛情況與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30.5%的同學正在談戀愛,而在對大學生戀愛的態度上,66.1%的同學認為這是正常現象,10.2%的同學對此表示支持。這表明大部分同學對大學生談戀愛是持較肯定的態度。另外有23.7%的同學認為戀愛是自己的事,自己理,這也顯示了90后這年輕的一代喜歡獨立自主的個性。
3、2選擇對象的標準
當問及擇偶條件時,均有61%的同學看重思想品德和感情共鳴,32.2%的同學看重學識才干。這表明,大部分90后同學是以感情基礎為交往前提的,而且他們也比較看重對方的內在和文化素養。他們選擇交往對象的標準也與社會認可的擇偶標準基本吻合。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傳統的擇偶觀對大學生選擇對象的影響。
對分別對男女生的擇偶標準進行考察時,我們發現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都喜歡較體貼的異性。調查結果是50。8%的女生心中理想的男性的伴侶是關懷體貼的男生,而64.4%的男生心中理想的女性的伴侶是溫柔體貼的女生。這體現了90后同學渴望關愛,希望他人體貼愛護自己的心理。
此外,在大部分的女生心中,除了關懷體貼,理想伴侶的性格還有活潑健談、穩重成熟和風趣幽默,而內斂沉默則不太被她們喜歡。可以看出,90后的女大學生比較喜歡活潑外向的異性,比較注重與人交流方面的性格,如健談、風趣幽默,而對內向內斂的異性則不太喜歡,這體現了90后活潑、熱情、喜歡交友、與人交談的性格。
而在大部分的男生心中,除了溫柔體貼,理想伴侶的性格還有活潑大方、獨立性強、個性鮮明,而千依百順、沉默保守則不太被她們喜歡。可以看出,與女生的喜好類似,男生對不喜言談、沉默的異性不太喜歡。這表明,喜歡活潑外向的人,喜歡與人交談是90后的共性。特別地,90后男大學生偏向于喜歡獨立性強、個性鮮明的女生,而千依百順、守舊保守的異性不是他們心中的理想伴侶。這又與90后喜歡獨立、張揚個性的特點吻合。
3、3戀愛動機
在大學生談戀愛的動機上,54.2%的同學認為是彌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托,只有40.7%同學認為是發自真心的和很認真,準備將來結婚的。這表明在大學生戀愛的初衷上,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只是把對方當作彌補空虛的人,這也反映了90后在校孤獨寂寞的心理,他們希望能有另一半跟自己消磨無聊的時光。
3、4戀愛與學業工作的關系
經統計,在戀愛與與學習孰輕孰重的問題上,54.2%的同學認為二者同等重要,而且高達86。4%的同學認為戀愛跟學習可以共同發展,這表明在90后大學生心中,愛情的地位日漸重要,趨向于他們的首要任務——學習的地位,目前大部分同學是希望學業與愛情同時兼顧的。
在談戀愛對自身的影響上,71.2%的同學認為是因人而異。同學們認為愛情對每個大學生的影響是不相同的,這表明90后大學生對關于愛情的影響不太明確。
如果要在戀人與工作之間做出選擇,28.8%的同學會以工作為重,終止愛情,25.4%的同學選了“不知道該怎么辦”的選項。可見90后在校大學生在如何對待愛情與事業這個重要問題的認識上是較模糊的。
3、5對待失戀
“在如果對方提出分手,你會怎么做”的問題上,69.5%的同學選擇了“坦然面對”的做法,28.8%的同學認為會傷心欲絕,但也只好接受。可喜的是,沒有同學選擇報復對方的做法。對待失戀時,大部分同學的看法這是經驗的積累。而且分手后,86。5%的同學認為還可以和對方做一般朋友,甚至好朋友。這表明,90后大學生在面對與戀人分手這個問題上,心態是良好的,想法和做法都比較理智,不會像輿論普遍認為那樣,他們會因和戀人分手或失戀而做出過激行為。
4結論
4、190后大學生愛情觀的特點與存在問題
(1)擇偶注重感情和內涵
調查顯示,90后大學生談戀愛看重的是感情共鳴、品德和學識,而不是經濟條件,家庭背景等因素。這表明,90后大學生對愛情的理解已經進入深層,選擇對象的標準進入較高層次,并不像輿論普遍認為她他們盲目戀愛,擇偶標準只停留在膚淺的層面。而且被認為是活潑外向、喜歡張揚個性的一代的90后,他們喜歡的也是活潑、健談、個性鮮明的異性。
(2)因為寂寞而戀愛,戀愛沒有將來
在此次調查中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因為一個人孤單,想彌補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這是90后大學生典型的孤獨心理。大部分同學是遠離父母,孤身到外地讀書的。他們常常覺得自己一個人在大學里太寂寞,因此想尋找另一半來陪自己消磨時光,尋求短暫的快樂。此外,認真對待大學里的愛情,把對方當作將來結婚的對象的學生只有很少數,他們大多沒有考慮將來,這也反映了90后大學生抱著“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管愛情后果的錯誤愛情觀,這是對他人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3)對于愛情與學業事業的認識模糊
調查數據的顯示,90后大學生把愛情看得比較重要,他們認為愛情與學習同等重要,希望愛情與學業二者兼顧。可是有的時候,這是不能實現的。當問及在工作和戀愛之間如何選擇時,他們大多給出了“不知道怎么做”這一模糊的答案,證明90后大學生對愛情與事業的問題上的認識是較模糊的,當面對這個艱難的選擇時,他們將不知所措。
(4)理智對待失戀
90后大學生對待失戀的態度基本上是理智、冷靜的。除了少數同學會傷心欲絕和不愿接受現實,對對方死纏爛打,絕不放手,大部分大學生則在失戀后都坦然的心態面對,把失戀當作是愛情經驗的積累,當作是人生的一種特殊體驗,完善自我,以便更好地面對以后的生活和愛情。
4、2引導90后大學生正確看待愛情的對策
(1)鼓勵大學生在校多參加社團活動、集體活動,多認識朋友,這樣便不會常常感到孤獨空虛,盲目地戀愛,把戀愛當作彌補空虛的工具。
(2)指導大學生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系,明確自己當前的主要任務,以學業為重,在大學校園這個美好的環境里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理智地對待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系。
(3)在高校開設有關愛情婚姻的課程。通過知識的傳授,讓在校大學生了解愛情的本質,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論影視作品對當代大學生愛情觀的影響及對策】相關文章:
當代認識論發展的新路向05-31
論審美文化中的當代情結08-15
當代審美實踐與文學本體論的構建05-24
淺論影響電子文獻服務的因素及對策06-12
論社區護理現狀及其發展對策05-03
論湘西文化對沈從文小說的影響03-09
大眾文化對當代文學的影響分析論文04-16
湖北外商直接投資現狀、影響與對策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