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教哲學探討大學友愛教育的重要性
友愛作為對人類具有深刻影響的一種情感,具有不可忽視的社會意義。近年來頻發的校園傷害事件反映了當今社會友愛的缺失,校園傷害事件觸目驚心,友愛教育在大學中顯得尤為必要。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友愛作為對人類具有深刻影響的一種情感,具有不可忽視的社會意義。近年來頻發的校園傷害事件反映了當今社會友愛的缺失,校園傷害事件觸目驚心,友愛教育在大學中顯得尤為必要。本文從大學課程設置和教學方面分析高校友愛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友愛教育對大學生發展的意義,高校應重視加強友愛教育,營造友好的校園氛圍。通過大學的友愛教育,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大學;友愛;友愛教育
20xx年,上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研究生黃洋遭舍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20xx年4月,大一學生蘆海清被室友滕剛砍殺致死等類似事件一次一次發生。近幾年,高校校園傷害事件一次次走進人們的視野,美麗的校園用鮮血一次次敲響高校友愛教育缺失的警鐘。學生在長大成人過程最重要的場所———學校中沒有得到過友愛的滋潤,只是一味地被家長、老師驅逐著去學習、去提高考試分數。一些高校老師甚至在課堂上公開對學生宣揚“不成功不要來見我”的所謂成功哲學。《新周刊》曾經發出這樣的感慨:這是一個物質豐盛、詩意寡淡的時代,一個盛產億萬富翁、欠缺生活家的時代,一個“有一種毒藥叫成功”而人人飲鴆止渴的時代,一個集體沉迷于高速工作、功利社交、名牌消費的時代。
一、友愛的缺失
當今危害社會安定的原因之一就是友愛的缺失,不只是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缺失友愛意識,事實上與中國古代傳統社會的人們相比,現在的我們都缺少了崇尚友愛的態度。當前普遍的校園欺凌事件和高校傷人事件,其主體是作為正在接受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的學生群體,更是直擊了當今社會友愛缺失的問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友愛的回歸,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但現實是社會中友愛的極度缺失,其中對于友愛教育的缺失是其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在日常交往和家庭交往中,某些家庭成員的不當行為也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加之學生群體的年齡特征,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還處于完善階段,在忽視友愛教育的社會背景下,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缺乏與同齡人交流和建立友愛關系的能力,因此在和其他同學相處的過程中,這些孩子做不到體諒他人,友愛他人,也很容易導致摩擦和矛盾的產生,如果又不能妥善有效地解決好這些問題,將很有可能釀成慘劇。現在每一個孩子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因而學校在學生友愛觀的培養方面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二、從課程方面看友愛教育的重要性
2.1大學的本質是求真育人,一個人主動接受教育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生存技能和學歷,更重要的是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心靈得到完善的發展,成為一個友愛正直的人。反觀當前高校發展階段,重學習輕德育,友愛教育被忽略。上述血淋淋的教訓也更加凸顯出友愛教育在大學中的重要性,友愛教育是大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大學課程設置中注重人格修養的課程基本就一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該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大學生活和人生發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創造有價值的精彩人生,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傳統,加強自我道德修養,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增強法律意識和樹立法治精神,我國的憲法精神與法律制度。
2.2從僅有的這一門課程中的主要內容看,雖然思修這門課涉及一些道德修養方面的知識,但排除愛國主義和法律意識部分,關于友愛的分量少之又少。然而現實學習過程中,這門學習負擔并不重的課程在很多大學生的觀念中卻還是屬于“必逃”的課程。那么在大學四年中,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最后階段,友愛教育又能占多大的分量呢?不禁令人反思目前難以解決的一些校園矛盾、校園暴力是否與此有關,那些本應該像親人一樣相處的同窗、舍友最后卻只能落得“感謝舍友不殺之恩”,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同學一語成讖,鮮活的、有無限可能的生命終結在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刻。很顯然,加強高校的友愛教育,增加高校友愛課程已然成為了刻不容緩的事情。
2.3年輕人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具有極強可塑性的一代人。在課程中灌輸友愛思想,讓學生深刻了解友愛觀的基本內涵,并且進一步把友愛融入生活實踐當中,不斷地踐行和發展友愛,這將是友愛重拾的關鍵環節。同時友愛觀的弘揚絕也不應局限于大學課程外在形式的灌輸,更應內化進每個人的價值理念當中,成為大學生們的行為準則,否則再成功的大學友愛教育都會因與社會現狀的脫節而成為空中樓閣,毫無實踐意義。
三、從教師教學方面看友愛教育的重要性
3.1在信奉“嚴師出高徒”的國人眼里,老師的傳統印象就是一個不露笑色,持著教鞭的嚴厲形象。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教育的不斷完善,教學類型不只包括教授法,它還包括啟發和友愛的方面。教授法適合進行一門課的系統教學,啟發法適合一些導論性的課程,比如倫理學之類的課程。但是無論教授法或啟發法,都可以充滿友愛。友愛教學的標志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熱愛(相互友好接觸)。
3.2學生只有在接受了所學的東西時才會去學習它。如果教師本著一種友愛精神與學生共享有關目標、課程和程序方法方面的某些決策職責的話,他們就更可能贏得為取得教學成功所必需的學生認可。教師不必放棄他們的權威地位,但他們也不應該像他們經常所做的那樣在行使權威時過分獨斷專行。這里權威包含著權力和專門知識兩種含義。學生自由地學習,尊重教授的專門知識,這比一味順從教授的命令更可取。教師用友愛的態度去傳授即使高深的學問,也能夠使學生如沐春風。
3.3在友愛的教育方式熏陶下,學生能夠最大程度上避免這種愛的缺失,它引導學生與其他同學的交往,實現自我與他者的相向認識,通過同學更清晰地認識我們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實現自我建構、自身幸福。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友愛的教學方式可以引導大學生在相互的交往中展現自身的潛能,培育對同學的的尊重與寬容,提高大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可以培養大學生作為現代公民重要品質的友善德行。大學應該大力宣傳友愛觀,設置友愛課程,倡導友愛教學,形成關于友愛的討論,刮起友愛之風,讓友愛觀深入人心。友愛觀的回歸,有助于緩解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種種矛盾,維持社會安定和諧。
四、結語
“友愛”不同于“友善”,友善是指對待他人的態度,友愛在友善的基礎上更多了一層含義,友愛是用友善的態度和情感對待所有人。友愛對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我們的社會目前急需一種平等普遍的友愛情感,這種普遍平等的情感使得與自己非親非故的人也能獲得社會的關心和善待。融洽相處互幫互助,友愛的情感有助于我們與他人的交流、了解和保持融洽。因此,大學生要用友愛來要求自己,自覺培養友愛意識,這是社會對個人最基本的要求。友愛的社會,也是個人最需要的社會價值情感。友愛教育的提出對于我國社會思想道德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一直在倡導與人為善,與人和諧相處,因此培養大學生友愛觀不僅關乎公民層面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是一種文化傳統和社會倫理。重視友愛教育的培養不僅可以弘揚與人為善的傳統文化,更可以彰顯與人為善的時代精神。由于社會轉型的逐漸深入,當代大學生受多元思想的影響日益深刻,大學生思想多元狀況也逐漸顯現出來,在這一背景下提出大學生的友愛教育問題,對于使大學生成為德才兼備之人,對于促進社會的和諧都有著值得肯定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我國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探討[J].中國高等教育,2008(11):40-42.
[2]王桂梅.呼喚誠信友愛,構建和諧校園[J].高教論壇,2011(07):9-11.
[3]王翠華.友善價值觀:大學生成人的重要之維[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0):72-76.
[4]崔雪.當代大學生友善觀培育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高教哲學探討大學友愛教育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高教哲學探大學友愛教育的重要性09-21
基于哲學視域的科學教育探討論文08-21
哲學與法學的關系探討05-10
探討職校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論文10-17
探討幼兒剪紙素質教育重要性論文08-16
高校哲學教學方法探討10-22
審計重要性水平探討08-05
對于新課程改革的文化哲學的探討09-18
論哲學素養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