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哲學典籍英譯方法
一、 中國哲學典籍的性質、范圍、特點及其英譯的重要性
成中英先生在《中國哲學與中國哲學文化》一書中曾指出哲學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部分,而中國哲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產物。我們生為中國人,浸濡在中國民族文化生活的基本方式里,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進一步的認識這種文化的精神這種文化的意義呢?作為一個慎思明辨的中國人,我們是無法逃避發掘及發揚自己歷史智慧與民族智慧的責任。可以說,中國哲學典籍承載著中國哲學的核心價值,作為經典文本,維系著一個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它主要是指周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元典文本,如后代所稱的《五經》《四書》《荀子》 《老子》《莊子》《墨子》《公孫龍子》等,及漢以后相關的子集,同時也包括魏晉南北朝之后傳入中國的佛學典籍。以儒、釋、道三家為主體,兼及其他諸子百家的中國哲學典籍,不僅集中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亦如西方的《圣經》以及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的經典哲學著作一樣,更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因此,中國哲學典籍的英譯是關乎一個民族哲學文化的傳承、交流、發展的大事, 是“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文化參與全球文化交流的一個極好途徑。”能夠促進中西文化的會通,從而構建“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的文化多元化的全球文化格局。中國哲學典籍兼及儒、釋、道三家。如果按照馮友蘭的觀點,把中國哲學史大致分為子學和經學兩個時代的話,那么,自孔子到淮南王的子學時代主要是中國哲學的原創期,這一時期產生的經典都是元典,以儒學典籍為例,主要是《五經》《論語》《孟子》《荀子》等;而自漢代的董仲舒以來,中國哲學就進入了對元典的持續性的闡釋過程,不斷創造新的經典。如宋明理學中,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近思錄》,王守仁的《傳習錄》《大學問》等。這些經典首先是“產生經典的那個時代的各種典章制度、社會活動、文化觀念的歷史記載”,是經典作者在特定時空的產物,而經典的詮釋者又處在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其詮釋必然帶有時代特征。經典詮釋者的歷史性既能幫助詮釋者更好地發掘元典隱而未發的內涵,從而構建新的哲學體系,產生新的經典,但也有可能會曲解或過度詮釋元典的內容,正如劉笑敢先生所言:“中國哲學詮釋傳統的典型形式是以經典詮釋的方式進行哲學體系的建構或重構,這一方式包含著‘客觀’地詮釋經典的‘原義’和建立詮釋者自身的哲學體系的內在矛盾和緊張。” 由此可見,如何安頓好詮釋者的歷史性是一個嚴肅的方法論問題。國內許多學者都意識到中國哲學典籍的特殊性質,從而提出了相應的原則和翻譯方法,如崔永祿(2007)提出中國經典外譯的幾個原則性問題:一是注意保留中國文化的特征和原貌;二是譯文要能體現中國文化藝術和語言創作的水準;三是注意語言流暢,具有較大的可讀性。郭尚興(2010)指出中國哲學典籍的英譯原則應該是保持文化個性,力求形神兼備,減少文化虧損;平衡語用效果。楊平(2012)認為中國哲學的譯介應該避免基督教化、西方哲學化或文化利用型翻譯途徑,采取文化還原式的翻譯策略如音譯、創譯和綜合翻譯等方法來彰顯中國哲學的特質和財富。作者認為,中國哲學典籍的英譯方法以對經典的正確解讀為前提,而后才是如何把這種解讀的含義更恰當地轉換成英語。而在解讀的過程中要以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結合的方法,一方面要對關鍵的哲學概念或術語進行歷時的考據:包括音讀、訓詁和名物的考辨,并且比較同一概念術語在相應體系內不同的發展階段的詮釋意義,以及同其他哲學體系內同一術語的詮釋意義的差別;而思想史的詮釋方法則強調從詮釋者所處的歷史脈絡中把握經典的具體含義。在對經典的正確解讀的前提下,要從比較哲學的視角出發,注重把體現中國哲學思想特色的概念轉換成能與西方哲學文化平等對話的概念體系,使中國哲學可以早日真正成為世界哲學文化的大家庭中的一員,從而形成“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的全球文化格局。
二、中國哲學典籍英譯的詮釋方法
(一)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結合的詮釋方法
對中國哲學典籍的正確解讀,是翻譯的第一步。首先要求我們對中國哲學發展史的整體脈絡有較為清晰的認識,特別是要認識到中國哲學典籍正是在對元典的持續性的闡釋過程中不斷產生的經典文本。因此,從哲學概念和詮釋者的歷時性上考察經典文本,把握元典文本的“客觀原義”以及在其后歷代詮釋者的“詮釋意義”。要把經典還原到相應的歷史背景中把握其含義,即采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所謂“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以儒家經典為例,是指緊扣儒學史中的重要概念或術語,一方面潛回元典對這些術語進行音讀、訓詁以及名物的考辨與疏通,理解其基本的概念意義,即是中國傳統的考據之學,另一方面觀察同一概念或術語在儒學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的詮釋意義,及其同其他哲學派別之間的差異。“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是把對經典的詮釋,放置在詮釋者所處的歷史脈絡中加以分析,“從而將經典詮釋者身處的時空情境,及其詮釋言論的歷史背景與具體含義加以解明。”下面就以如何理解朱熹的著作為例,用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結合的方法,具體探討中國哲學典籍英譯的詮釋方法。
(二)對朱熹理學的“概念史”詮釋
朱熹在中國儒學發展史上的地位功不可沒,他通過對《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元典的重新詮釋,才有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四書》,并且建立了以“天理”為核心概念的哲學體系,是儒學發展的新階段。朱熹也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明確提出解經方法的哲學家,他不僅注重義理的發掘,同時也沒有摒棄對章句的訓詁,潘德榮認為朱熹把“意義整體的圓融和諧確立為對經典的理解之方法論的基本原則”。朱熹的哲學著作包括《四書章句集注》《近思錄》《朱子語類》等,都是在對元典文本的深入闡釋的過程中,發展出的新的哲學理念,因此,詮釋朱熹的哲學思想,必須要潛回到相應的歷史背景,把握儒學動態的發展過程。作為典籍英譯者,從某種意義上,我們也是典籍的詮釋者,特別是經典的跨文化詮釋者,但我們的任務不是像朱熹那樣的哲學家,要去發展或建立新的哲學體系,而是要努力做到如何忠實地再現不同歷史階段的哲學典籍的內涵,并且要立足當下,使中國哲學典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參與世界哲學之間的對話,使中國文化的精神在異域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