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略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圣人觀
論文摘要:圣人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家、儒家、佛家都極為重視圣人問題。因此,十分有必要對傳統文化中的圣人觀作進一步的梳理,重新發掘圣人傳統在今天的現實價值。本文簡單追溯了“圣人”觀念及其歷史演變,分析了朱熹、王*明的成圣觀點,并總結了圣人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有助于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圣人觀。
一、“圣人”觀念及其歷史演變
中國人的圣人觀念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萌芽、形成、發展、凝聚而成的。
圣人原指聰明、有智慧的人,并不像后人說的那樣祟高無比。所以,古人如果自視甚高,也稱自己為圣人。而《現代漢語詞典》對“圣人”的解釋是:“舊時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如孔子從漢朝以后被歷代帝王推崇為圣人;封建時代臣子對君主的尊稱。”
但是,整個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所呈現的圣人觀念,卻遠非原初概念所能涵蓋。“圣人”觀念一直在發生演變與累積。
“圣人”被崇高化、理想化、神秘化肇始于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權威名存實亡,諸侯兼并稱雄,戰爭頻繁。這是一個需要英雄和創造英雄的時代。于是諸子百家爭相創造符合自己理想的英雄,人們均稱之為圣人。儒家高揚人倫道德絕對至上的精神,塑造了“博施”、“濟眾”(《論語·雍也》)、“修己以安百姓”(《憲問》)、“人倫之至”(《孟子·離婁上》)的圣人。而墨家所塑造的圣人則是這樣的英雄人物:“制為節用之法,制為節葬之法”(《墨子·節用》),“兼愛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法儀》),“列德而尚賢”(《尚賢》),“唯以尚同為政”(《尚同》),“兼相愛,交相利”(《兼愛》)等等。道家主張無為,因此他們心中的圣人是這樣的:“圣人之治,虛其心,食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老子》)法家一切任法,認為圣人治理天下,是通過“正明法,陳嚴刑”的手段,“將以救群生之亂,去天下之禍,使強不凌弱,眾不暴寡,省老得隨,孤幼得長,邊境不侵,君臣相親,父子相保,而無死亡系虜之患”(《韓非子·奸劫拭臣》)。總之,各家有各家的圣人形象,所同之處是各家都倚仗自己的思想原則去重新塑造圣人形象。于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圣人觀念被附著了越來越多的含義。總體來看,體現了以下特征: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http://www.ruiwen.com/lunwen 在王*明那里,圣人的內涵就是“尊德性”。“才力不同,而純乎天理則同,皆可謂之圣人。無怪乎黃宗羲如是說:先生之學以尊德性為宗。摒棄了圣人內涵中的知識、才力,也就自然廢棄了朱子倡導的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的達圣之方,只須“簡易功夫”、“致良知”,亦即訴諸內心體認和自省方法就行了。從人的內心道德上規定圣人之所以為圣,那么,圣人就是人人可為的。于是,陽明就從內心發出了“滿街都是圣人”的贊嘆。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朱熹的圣人觀為達圣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具體方法;王*明的圣人觀則為成圣敞開了大門,激勵人們在達圣的征程上,以十足之信心勇往直前。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雖然在今天看來,朱熹、王*明圣人觀的內涵不乏封建糟粕,但他們孜孜以求的理想人格,注重對人生精神層面的提升,對社會、百姓傾注的愛心,卻包含著諸多對精神文明建設有益之因子。同時,其為圣、為學之方,也為今天的學者做人、治學,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成分。因此,吸取其圣人觀之精華,揚棄其糟粕,是極有意義的。
三、圣人觀之利弊
1.圣人觀之利—對人的肯定
圣人可學、圣人可至的思想,在中國哲學中隨處可見。孟子主張“人皆可以為堯、舜”,“堯、舜與人同耳”,周敦頤主張“希圣、希賢”,程伊川主張“圣人可學”,張橫渠主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朱熹認為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促使一般學者立志做圣賢,他認為青年學子須以“圣賢”自任。朱子曾說:“凡人須以圣賢為己任。世人多以圣賢為高,而己別是一樣人,則早夜孜孜,別是分外事,不為亦可,為之亦可。然圣賢桌性與常人一同;既與常人一同;又安得不以圣賢為己任?自開辟以來,生多少人,求其盡己者,千萬人中無一二。只是滾同枉過一世。”“所謂學者,始乎為士者所以學而至乎圣人之事也。”所以,所謂教育,一言以蔽之,其目的在于培養圣賢。朱熹認為,“存天理,滅人欲”是實現“圣人”人格的基本手段。朱熹說:“圣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欲。”“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是學。”這就是說,滅除人欲,就能存得天理。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http://www.ruiwen.com/lunwen
為什么圣人可學,圣人可至呢?在中國傳統中,有一個邏輯結構就是人人擁有先天之性,也就是天命,“天命之謂性”。天命按照自己的方式運行,展示出天道,達到了這個層面就是圣人。“從容中道,圣人也。”這里所說的道是天地之道,是左右萬事萬物的,對事物和人都起作用。因此《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這個道是天地萬物共同遵守的道,因此人也要照天道而行,對于不能照此而行的人則需要修養和教化。人要德配天地,妙贊化育,生命之自然秩序與天道的精神相契。因此“君子,不可以不修身”,這是圣人教化常人,常人學習圣人的依據。《中庸》說“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在這里,《中庸》充分肯定平常人是可以達到那個完美的境地的。
修養教化的過程,就是“誠”的過程。所謂“誠”,也就是發現并且按照天道的方式運行。通過“誠”,人可以達到現狀與天性的合一。宇宙與人,合和無間,人的終極目標要達到圣人,其功夫在于存養、盡性、明心見性,人一切價值選擇,取舍從違,都是依理而行,最終德配天地,參天地之化育。個人生命與天地和諧,與人人感應,與物物協調,以這種精神待人持家,都會同情交感,一體同仁,大我小我,一脈融通。《中庸》上述思想成為歷代中國思想家教化民眾的理論依據。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http://www.ruiwen.com/lunwen
【略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圣人觀】相關文章:
略論締約責任06-08
中國哲學與生命藝術觀論文05-01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通用7篇)07-26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論文(精選8篇)07-26
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論文09-02
《西游記》佛教思想略論05-18
市場營銷戰略論文12-16
市場營銷策略論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