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行標志看殘缺美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摘要:本文通過對各大銀行的標志殘缺美的運用分析最終得到在標志設計中合理的殘缺的運用具有突出主體,引發想象,留存記憶的作用的結論。
關鍵詞:標志設計;殘缺;殘缺美
1關于殘缺美
殘缺是一種現象,是事物表象的破壞,是心理完形的解體或秩序的顛倒,世間萬物極少完美,現實往往美中不足。殘缺美則是一種理論,是殘缺的表象在認識上的升華。殘缺美的表現形式又可以概括為形殘與意殘。前者主要是從形體上或者色彩上表現出來,而后者主要通過視知覺作用于心理。研究表明,殘缺可以使人心理的平衡坐標失衡,形成沖突,引發生理、心理的強烈反應,增強人的記憶程度。在標志設計中我們可以利用這一原理達到有效傳播的目的。
2從銀行標志看殘缺美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標志設計不僅是實用物的設計,也是一種圖形藝術的設計。由于其對識別性、傳播性與可記憶性要求十分苛刻,其設計難度比之其它任何圖形藝術設計都要大得多。優秀的標志設計不僅要遵循標志設計的藝術規律,更要有高度的.整體美感、最佳的視覺表現效果。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在設計過程中不可忽視一個重要的因素,即視覺沖擊力。視覺沖擊力越強,引起關注的程度就會越高,記憶指數也會上升。實踐證明,殘缺的形象更容易引起視覺的注意,有極強的速度、力量以及突出的凝聚點,如果合理應用,殘缺能夠有效增強視覺的關注、更擴大聯想的空間、更突出事物的本質。
中國各銀行標志設計在形式美方面有其共性與個性。中國作為古老的國度,錢幣的使用歷史源遠流長。在銀行標志設計中多采用圓形方空錢幣這一形式,以期更有效的傳播,并引入殘缺美的設計理念,以“斷”強化“續”,以“分”暗示“合”,大大地增強了標志的視覺沖擊力。
2.1輪廓完整,內容殘缺
中國工商銀行的標志整體上采用了一個隱形的圓形方孔錢幣,中間是一個“工”字,外輪廓線是完整的圓形,內容“工”字中心斷開,成殘缺形式,但依舊符合中國傳統的左右對稱式布局的審美情趣,體現出銀行和客戶之間平等互信的依存關系。這便是采用了殘缺美的一種方式。是對傳統完形的破壞,吸引更多關注。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畢業論文論文網
2.2輪廓殘缺,重在意合中國建設銀行標志與中國農業銀行標志均采用隱形的圓形方孔錢幣形式。相對比較而言中國建設銀行標志對這一形式的運用更加直接,圓形方空錢幣的內形基本完全保留,在外輪廓圓形上進行形式的破壞,造成殘缺。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擰螺絲的手,意指建設要靠勞動的雙手。中國農業銀行標志將谷穗圖形巧妙融合進圓形內,在圓形外觀上直接做分割,流暢而通透。體現了農業銀行為廣大勞動人民服務的樸實感——禾苗麥穗節節高。對比中國人民銀行的標志在外形上與前三者有著較大的區別,呈三角形隱形外觀,但究其內涵依舊是對中國古錢幣形式的深加工。一個錢幣基本型以中心點為圓心進行旋轉,負形為“人”字。
正形由三個錢幣構成,外形出現一點分離,但正是這一點分離的殘缺賦予整個標志更多靈動的美,打破了整個完形的壓迫與悶的感覺。
3小結
設計中的殘缺是與完形相對的,對殘缺的恰當運用并不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理解,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不完整反而給人們以新的視覺感受,更能突出(下轉150頁)(上接149頁)事物的本質部分,激發了受者的審美緊張和視覺欲望,使得他們產生更大的聯想空間。在標志設計中殘缺引起的反差可以有效增強記憶指數。殘缺之美,美于殘缺。當然并不是有殘缺即為美,只有合理的殘缺的運用才具有突出主體,引發想象,留存記憶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宏香. 殘缺美的視覺表達[J]. 裝飾, 2004(6)
[2] 周平、陳雪芳.論標志設計意象的妙合[J],包裝工程,2005
[3] 吳珊. 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對平面設計的啟示[J]. 設計語境, 2008(5)
[4]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著. 滕守堯,朱疆源譯. 藝術與視知覺[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64
[5] 張憲榮,設計符號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畢業論文論文網
【從銀行標志看殘缺美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相關文章:
1.標志設計的技巧
2.委托標志設計合同
3.標志設計的小技巧
8.標志設計一般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