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哲學的科學思考 科學的哲學視角-略談科學哲學史
自古以來,哲學思考就和科學活動有著密不可分或者說是相互交涉的關系。但很長一段時間,這種交涉都是微不足道的。直到20世紀科學革命的出現,才真正打開了哲學的眼界,使它走出了對于宇宙、存在、意識等的終極思考。也使科學家們不得不開始對自身進行更深刻的思考——哲學思考。這是一次偉大的思維方式的革命。在這場偉大的革命中,科學哲學作為一門新的哲學便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以孔德、穆勒、斯賓塞、馬赫等人為其代表的實證主義開始,經歷了作為前者的繼承與發展的維也納學派的邏輯實證主義,再到波普爾和拉卡托斯為代表的證偽主義,然后是科恩為其代表的社會歷史主義。便是簡略的科學哲學的歷史蹤跡。
一、引言:還得從康德說起
康德在1783年發表了《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單從題目來看,它旨在強調形而上學發展的可能具有的科學內涵或者說科學方法。作為《純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序,它是對這部著作的總結和說明。從而可以看出《純粹理性批判》這部巨著中濃濃的科學味。這篇序是我們能夠理解該巨著的極其重要的輔料。它從理性批判應遵循的基本原理上指出了對理性批判的如何可能,以及怎樣對它進行批判。
它從數學、自然科學如何成為科學的這一敘述點的切入,指出哲學即形而上學應效仿自然科學。《純粹理性批判》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使陷入困境的形而上學實現一次革命。如何實現呢?革命的路標在何處?經過對歷史上成為“科學的”的學問反思和追尋,康德首先把邏輯學排除在外(盡管邏輯學最先成為了“科學的”)。最后得出結論“必須到那些所謂真正的、客觀的科學里去找”①便是數學和物理學。
第一個論證等邊三角形的關系的人的作圖引來了一場思維方式的革命。他巧妙地抽掉了它的內容,它的意義,它的概念,它的質料等一切“非幾何的”(幾何外圍的)因素。用索緒爾能指/所指理論的語言學研究方法來看,它抽出了所指,只剩下了能指。
“當伽利略使一個由他自己選定重量的球體滾下斜面的時候;當托里拆利讓空氣拖住一個他預先設定為與他所知道的一根水柱的重量相等的重量時;、、、、、所有這些科學家心中都曾閃過了一道光”②
二、哲學的科學視角:孔德實證主義
實證主義(Positivism)是19世紀30年代在法國興起的一種具有革命性的哲學思潮。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孔德、穆勒、斯賓塞、馬赫等。主張把實證科學作為知識的范本。
在孔德看來,人類思想發展經歷了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演變。據此他在哲學著作《論實證精神》中提出了人類思想發展的三個階段:神學階段、形而上學階段和實證階段。
神學階段是一個面對著科學最基本但又無法解決的問題,人們只能寄托于超自然的即神的力量的階段。是人類發展的最低級階段。而形而上學在試圖解釋著宇宙及人的本質,存在與意識,精神與物質的以及神秘的等“物自體”現象。這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階段。因此孔德說道,“我們可以把形而上學狀態視作一種慢性病,那是我們個體或集體從童年至成年的精神演變過程中自然存在的。”它與實證階段的區別在于它憑借的是一種純粹的思辨與想象,而非以觀察為手段,進行推理式的思考方式。
另外,孔德還十分強調實證精神所帶有的人文性。他認為純粹的科學是不可能認識和把握真實世界的。人自身由于其視域與思維方式的局限性,導致著人必定要以人本身為根本出發點,即:一切以人為中心,向著宇宙輻散開。這就是科學哲學這門新生代的學問它區別于真正意義上的science(而非wissenschaft)的根本之處。因此,科學哲學本質上還是歸屬于人文科學范疇。它是一種新的哲學——實證哲學。那么何為實證哲學呢?它到底新在何處?這就要從實證一詞本身的含義或是特性說起。
實證一詞的特性,概括為五個詞:真實性(與虛幻相對)、肯定性(與否定相對)、有用性、精確性、相對性。
如果一定要對著這五個特性進行綜合內的分離界定。那么不妨設想出這樣一個比喻。科學哲學是一個重組家庭。由于后者因為背叛,胸前烙有“紅字”,因而應是母親。而前者的侵占的本性似乎決定出應為父親。有用性、精確性、相對性這三個孩子應分屬于父親旗下。而真實性和肯定性則是兩個跟隨母親一起背叛投奔而來的孩子。
真實性所帶來的對傳統哲學的反叛,在于徹底拋開了神秘主義和不可知論。孔德強調我們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去追求真實的、實在的知識。作為真實性的孿生兄弟,肯定性的反叛不在于批判,而是隔離,類似于胡塞爾在現象學中采用的一種方法:對以前所有哲學以及認識自然視角的隔離。所謂隔離,即避而不談。不愿去趟那趟渾水。創立一種新的方法或路徑。真實性對黑格爾的否定之否定,康德三大批判,洛克、休謨等經驗哲學的懷疑以及笛卡爾式的懷疑等即采用了上面所說的隔離。它旨在建立一種新的秩序。關于有用性這一點,自然科學要比人文科學明確的多,這是毋庸質疑的。小到我們的衣食住行,大到工業革命,無不印證著這一點。精確性似乎更能體現科學的特性了。無論是科學理論還是科學實驗無不在嚴格的恪守著這一原則。絕不容許有一絲模糊的東西存在。拿實驗來說,它的其中一個原則:單一控制變量原則。這種排除一切模糊地,可懷疑的因素干擾足以說明這一問題。而相對性,科學不存在絕對的真理。只存在限制下的即相對真理。從牛頓力和運動中的參照系的選取問題,到愛因斯坦相對論。這兩個人似乎代言了整個物理學界。因而他們的觀點足以說明相對性對于科學而言的分量。
孔德實證主義還力圖在存在觀念和運動觀念之間建立一種和諧的秩序。我們知道,哲學是以存在觀念作為其出發點,物理學則是一門建立在運動上的科學。因此,這就是說,實證主義在試圖調合著哲學和物理學。更一般性的說,它在試圖建立起科學與哲學的和諧。
三、維也納學派:實證思潮的繼承與發展。
這一學派是一群聚集在維也納大學的頗有成就的物理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社會學家等在此討論與歸納科學哲學問題。其代表人物有石里克、紐拉特、魏斯曼、卡爾納普的等。他們是一個很散漫的群體,但有著共同的目標:建立一種科學的世界觀。
這一學派繼承并發展了以孔德為代表的實證主義哲學,并結合了休謨的經驗哲學,以及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最新的科學成就。不僅如此,作為分析哲學的主要流派,它也繼承了以萊布尼茨、費雷格,羅素、維特根斯坦等為代表的數理邏輯研究傳統。因這種結合,又被冠以“邏輯實證主義”之名。
在建立一個關于對象或概念的認識論的邏輯系統時,面對選擇哪一種語言作為描述科學事實的基本語言時,學派內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物理主義的形式傳統和現象主義的形式傳統。卡爾納普的《世界的邏輯構造》旨在提出了這個對象或概念的認識論的邏輯系統,并就語言的選擇做出了詳細的闡述。他認為前者的優越性在于“它把其過程具有明顯規律性的唯一的域即物理對象域作為自己的基礎域。”但卡爾納普最終還是選擇了后者。這是一個具有心理基礎的系統。他從認識論的角度闡述了建立這樣的一個邏輯系統之所以選擇現象主義語言作為基本語言的合理性極其非必要性。
合理性在于它符合認識過程中的基本次序。接著他提出了構筑這一特殊邏輯系統的基礎的基本要素和現象主義作為基本語言之間的聯系。而非必要性則在于何為基礎語言并不重要,并非像學派內其他人對于基礎語言選擇看的那樣的重。卡爾納普一再強調,它只是一個構筑語言系統的工具。而做出的選擇只是出于個人的偏見及喜好。后來在紐拉特等人的影響下,他拋棄了現象主義語言而投奔了物理主義語言。
四、波普爾的證偽主義:科學的哲學視角
“波普爾提出證偽主義學說的主要動機就是解決歸納問題和劃界問題。”歸納一直是科學界——不論是數學、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歸納是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它是這樣一種手段或方法,即從經驗知識到理論知識,從個別性到普遍性,從個體到整體。
對于科學進行劃界,就要區分科學和偽科學,這就需要一個區分的標準。什么才能成為此重要的標準呢?似乎從近代以來,“歸納”一直樂此不疲的扮演著這個角色。他反對這個扮演者,因此他提出應當把證偽作為判斷以及衡量理論的科學地位的標準。波普爾的證偽主義的提出其實更重要還是針對“邏輯實證主義者把可證實性作為其意義標準,從而也成為劃界標準。”一般的認為,在自然科學中,科學理論其本身地位的確立,歸功于它的證明,更重要的是它在其領域內的甚至是其他領域的應用。以科學理論中非常有影響力的牛頓為例,它創立了經典力學。經典力學在物理學界的影響是史無前例的。它的應用就更為廣泛了,由作為經典力學的理論基礎——牛頓三定律(力和運動)開始引入力矩、沖量、動量、功、能等以及動量、能量、角動量和機械能等守恒定律。這種經典力學的龐大的理論體系的建筑,以及應用的廣泛性足以說明了其可證實性。但愛因斯坦為什么要跟牛頓說抱歉呢?在愛因斯坦的體系中,即光速邊緣范疇中經典力學便失效了。從而導致量子力學的產生。從而牛頓的例子足以說明可證實性原則是偽原則。在這種情況下可證偽性不能不說是科學之為科學的更有效的標準。
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最本質的區別可能就在于后者的可證偽性。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從哲學史,或者文學史中的任何一個哪怕是再微小的角落里找到自己所支持或贊同的學說或觀點。從赫拉克里特一直到德里達,你都可以拜倒于他的腳下,它沒有對與錯,只有認同和反對之分,但這種區別只是個人的偏好,或者說是思維與思想的偏好。從康德的觀點來看,整個哲學史是一個懷疑論和獨斷論交替的歷史。這就是說根本就不存在進步與否。它們總能盡量合理的解釋現象,完全拒絕絕對理性的介入。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畢業論文論文網
但在自然科學中就不是這樣,現在傻子也不會信奉亞里士多德的靜止說;也不可能有人去信奉地心說或者日心說。也沒人相信經典力學是萬能的。盡管這些學說在當時都有著極大地影響,盡管在當時作為權威統治著很漫長的一段時間。另外,波普爾認為,形而上學的研究也同樣是科學的一項工作。這一革新性的觀念的提出,無疑不是在大膽地批駁著這個時期整個從哲學領域到科學領域,從人文科學自身到自然科學領域拒斥形而上學傳統的龐大背景。
五、庫恩的歷史主義觀:科學革命結構以及科學理論
這時科學哲學走到這里時進入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而這個轉折的關鍵點就在于科恩的歷史主義科學觀。我們知道,科學哲學在實證主義階段以及邏輯實證主義階段主要是在對科學之成為新的科學——科學哲學的重新建構。他們旨在建筑起一棟類似于形而上學的科學哲學大廈。但走到了庫恩這里,它的野心以及空洞性就明顯的暴露出了。因而科恩把它轉向了科學史。
科學愈來愈成為一項集體事業,基于對這一現象的認識,科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提出了“科學共同體”(scientificcommunity)。“這樣的科學集體在一套共同接受的信念的支配和指導下從事某一方面的科學研究。”科學共同體的提出表現了他的歷史主義科學觀,主張把科學放在其產生和發展的背景中,當做一種史來研究。從而發現其革命發生的規律,更重要的找到這樣一種科學研究所接受的“信念”,即他所提出的另一概念——“范式”。“范式”和“科學共同體”的提出實際上是在為分析和研究科學革命的結構打下基礎。
常規科學→危機→科學革命→新的常規科學。
這一科學發展和進步的模式的提出,是庫恩歷史主義研究的最重要的成果。在其著作《必要的張力》中,庫恩這樣描述:“常規科學是指嚴格根據一種或多種已有科學成果所做出的研究。某一科學共同體承認這些研究就是一定時期內進一步開展活動的基礎。”他們有著共同的研究信仰,共同的思維指向。這種范式可能會統治著很長一段時間,像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哥白尼的“日心說”等等這種統治力很強的范式,它會給科學界帶來一片安寧與祥和的景象。但一旦遇到來自科學內部的矛盾與分歧時,這種范式便搖搖欲墜,不再具有權威,因而喪失了它的統治力。于是發散性思維就會順勢膨脹,一旦這種思維方式由于它本身潛藏著的無限的張力的釋放,從而達到了足以壓倒常規科學所依賴的收斂性思維的程度時,科學在原有常規的基礎上便承受不了來自于自身的這種巨大的膨脹,于是科學革命便發生了。
科學革命實際上是新的范式取代了舊的范式。即f(x)→F(x);而并非是兼容并包的原則,即f(x)→F(x),其中F(x)=g(f(x));這種用數學中的函數對應法則來表達范式概念,可能是從數學角度理解范式的一種新的手段。因為科恩從未給范式下過一個明確的定義,范式概念的模糊性讓我們不得不試圖從一切領域去尋找手段。
當新的范式可以暫時滿足其共同體內的信念需求時,它便代替舊的范式占據了主要統治地位。從而發散性思維因過度的消耗能力,處于冷寂狀態,它在儲蓄著能量準備著下一次的膨脹。收斂性思維便重新回到了科學的研究中,于是一個新的常規科學便站穩了位置。它又重新會給科學界帶來一片安寧與祥和的景象。
六、拉卡托斯:波普爾證偽主義和庫恩歷史主義的綜合
拉卡托斯綜合了波普爾證偽主義和庫恩歷史主義,但他更傾向于波普爾證偽主義,盡管他也像庫恩歷史主義一樣以研究科學方法為主要目的。因此,基于對波普爾證偽主義的改造,稱之為精致的證偽主義。
它和波普爾證偽主義,即被拉卡托斯稱之為的樸素的證偽主義最根本的區別在于,精致證偽主義認為只存在一個新的理論的出現超越了前一個理論是看接受的。而前者則認為只要是可證偽的便是真的,可以接受的。
吸取了庫恩歷史主義的經驗,拉卡托斯提出了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他身后出版的《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便是對這一新的科學研究方法的闡釋。
七、結語:還應回到康德
康德寫《純粹理性批判》的動機就在于他認識到了形而上學有一種特殊的命運,即理性的本性總是妄圖對其自身提出問題。因此他試圖重新科學的合理地建起形而上學大廈。最后還是被后輩直到尼采把它徹底推垮了。科學哲學這個新秀是否也會得到這種特殊的命運的青睞呢?
簡單回顧一下科學哲學走過的路程,我們發現,當其走到了庫恩那一關鍵點時,它自身的缺陷——空洞性就暴露出了,這恰好印證了康德的那句話的前半句“沒有科學史的科學哲學是空洞的”而庫恩的歷史主義似乎又在印證著其后半句“沒有科學哲學的科學史是盲目的”,盡管他并沒有忽視科學哲學本身。因而整個科學哲學似乎就是踏著康德那句話的印跡興奮地走過來的。而拉卡托斯做出的努力即綜合了波普爾證偽主義和庫恩歷史主義,是否就能挽救科學哲學的前途,我們不得而知,也許只是杯水車薪,也許還仍舊是在沿著康德的預言悲劇性的狂妄的走下去,只是更加冠冕堂皇了。
主要參考資料:
《歐美哲學通史》李國山王建軍嘉江鴻鄭辟瑞編著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楊祖陶鄧曉芒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純粹理性批判》康德著鄧曉芒譯人民出版社2004年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畢業論文論文網
【淺談哲學的科學思考 科學的哲學視角-略談科學哲學史】相關文章:
當代西方科學哲學的走向分析03-20
論“科學哲學”的思維邏輯與范式03-01
論科學與哲學中的信念與預設03-18
對中國哲學的哲學思考02-27
中國傳統哲學的語言觀-文化哲學的視角01-07
海德格爾論作為原初科學的哲學03-26
淺議內經生命哲學與現代生命科學的關系11-14
論重寫中國哲學史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