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優化策略論文
摘要: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是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筆者針對互聯網對高校教學的優勢與不足,分別從教學目標的多元化、教學過程的交流化、教學手段的創新化、評價方式的主體化四方面提出了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優化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策略
一、前言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也開始在高校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也在積極的進行教學應用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其中也發現在教學模式方面的一些問題,基于此筆者嘗試對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優化策略進行研究,以期為發展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提供借鑒。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遇到的問題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各類信息通過電腦、手機等平臺就可以輕松獲取,學生也形成了一種百事問網絡的習慣,遇到各類問題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通過網絡收集解決辦法,網絡資源也確實在解決現實問題上給學生帶來了便捷與高效。同時,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帶來了創新動力,通過網絡資源、網絡教學平臺等,各類思想政治教學形式開始出現,提高了教學效果。但是,互聯網+背景下也確實給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帶來了一定影響,具體闡述如下。
1.互聯網+給學生思想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
高校學生正處于思想政治素質提升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學生對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沒有一個堅定的認識,對各類事件、信息也缺乏相對深入的辨識與自我理解,當面對網絡各類復雜信息時,就會容易出現思想政治的負面影響。一方面是學生受到各類負面信息的沖擊,思想認識容易偏離。目前,國家正大力規范互聯網行為,通過互聯網法治營造健康的互聯網環境,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出現各類不守法、不遵法等信息傳播,這些信息內容給學生容易帶來對精神、物質、價值等方面的認知偏離,如果這種負面影響不能及時給予教育糾正,就會造成更嚴重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學生容易沉溺于網絡,習慣于通過網絡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忽視了現實生活中的交流,這就使得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出現了現實生活的一些障礙,這對于學生出現的一些心理、生活等問題,不能及時被關注,解決問題難以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2.互聯網+給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帶來了更多挑戰
互聯網+背景下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依然不能適應,這給傳統教學帶來了挑戰。其中,互聯網內容豐富,學生對互聯網內容的了解也比較多,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對各類網絡信息以及由網絡傳遞出的價值理念等進行充分掌握,這樣才能有利于講課,而這就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備課。此外,教師也需要積極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思想政治教學傳統模式的創新,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網絡課堂、微課等,促進學生的學習,而這種教學模式的創新,需要教師在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教學等方面提升自我素質。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的優化策略
1.教學目標的多元化
互聯網+背景下,由于學生所接觸的思想政治教學知識以及拓展性的內容更多,學生在思想碰撞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適應互聯網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特征有了新的變化,這不同于傳統思想政治教學目標的制定,需要高校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前互聯網對學生思想政治影響的整體情況進行目標制定,由原來教學目標的相對單一性向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目標多元性發展,高度重視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應當具備和掌握的思想政治素質,通過制定多元目標,以引導整個思想政治教學向學生發展需求對接。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網路平臺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了解學生對所授課程的基本水平,進而可以通過獲得的反饋內容設定多元的教學目標,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分組、分類等形式的教學,促進教學目標在推動教學上的引導性和推動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教學目標動態化的調整,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各類新的動態,這些變化恰恰是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掌握的,通過了解這些動態變化,使得教學目標及時進行調整,以更優針對性的提高教學效果。
2.教學過程的交流化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突出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教學主要圍繞教材開展,其中也會穿插入一些社會案例進行分析,但是由于一些案例與當前互聯網社會發展的速度不相匹配,在案例適應性以及教學內容與當前社會發展問題的對接性方面,多少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制約了思想政治教學的效果。互聯網+背景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獲得思想政治教學理論知識、案例等發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而教師作為教學引導者和主導者,需要把教師、學生所獲得的最新、最經典的思想政治內容作為教學進行充分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把與教學主題相關的知識、案例通過互聯網收集起來,然后通過課堂進行深入的討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倡導教師與學生的思想碰撞與交流,通過交流式的教學,不但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認識,更容易把這種認識轉化到現實社會中,轉入到自身的言談舉止中,內化于自我,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手段的創新化
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互聯網+思想政治教學的融合,是推動新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手段,但是應充分認識互聯網+只是手段,目的在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效果,因此在應用互聯網+方面,不能拘泥于已經形成的慣性應用模式,對于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采用網上搜一搜、課堂講一講、課下想一想的粗略式教學,應將教學手段進行積極性創新,突出教學的精細化,突出教師的精準引導作用,對于每一次教學內容,都要有針對性的設計互聯網+應用手段,使學生明白通過網絡搜什么、為什么搜、收獲是什么,同時也要通過互聯網應用的反面案例,引導學生在負面網絡知識中站穩思想政治立場,學會用正確的、科學的態度面對各類社會問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應用能力。一方面,需要借助互聯網實現教學過程的線上與線下結合。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經常局限于課堂,而互聯網技術使得課堂拓展空間變得更加容易,教師與學生可以把教學語預習、問題交流、作業指導、事件解答等方面轉移到互聯網平臺,借助互聯網實現課堂教學向線上轉移,提高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課堂教學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每節課教師可以提前把與教學相關的影視頻資料進行充分的了解,在進行授課時,可以在線進行網絡資源的展示,通過影視頻資源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利用正反材料引起討論,加深學生的思想認識。
4.評價方式的主體化
互聯網+的引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打破了地域性、時間性等約束,學生所面臨的問題、表現的形式、發展的標準也都出現了多元差異性,為了更好地推動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學習,高校教師需要突出教學評價的主體性,針對每個學生建立思想政治教學網絡檔案卡,記錄每個學生的動態學習狀況,以發展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程度,以達到激勵學生深入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目的。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考核在應用互聯網方面,也要充分考慮互聯網的一些弊端,不能單純地為了考核便捷,完全把考核轉移到網上來進行,而是需要根據學生情況、課程情況、教學情況等,綜合設計考核模式,以提高教學評價效果。
四、結語
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發展趨勢,也是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手段,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互聯網的優勢與不足,結合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動態,形成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安塔林夫.慕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改革問題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
[2]吳璇.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7(8).
[3]張培.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與教學策略的改革研究[J].快樂閱讀,2016(6)
【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優化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公共管理模式優化策略分析論文04-25
高校反思型鋼琴教學模式初探論文04-30
高校舞蹈教學水平提升策略論文05-25
企業資金管理PDCA模式提升策略論文04-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論文04-12
優化美術課堂教學能力論文11-03
工商管理實踐教學模式探索的論文11-06
初中的政治教學策略分析論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