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漢語言文學追求與人的涵養提高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真善美 涵養提高
論文摘要:漢語言文學,是中華文明的結晶,其歷史淵遠悠長,是我國先民智慧的表現。文學的本質是追求真善美,也是意識形態的物化,在這個基礎上,對人的涵養提高能起很大的作用。不管是人的行為方式,還是意識思想的改變,都有很大的作用。
一、漢語言文學的追求
漢語言文學的追求,其實就是文學的追求,文學是沒有界限的,雖然有形式的差別,但是主題和本質上還是一致的。文學所追求的,我們中國的文學自然也會去追求。漢語言文學比其它文學類別發展的早,發展的也更全面以及漫長。在漫長的中華文明之中,漢語言文學形成了其特有的形式以及風格特征,但是和世界文學一樣,其所追求,無外乎三者:真、善、美。
1、追求真。文學在本質上追求的就是真,本真的反應社會,反應人的內心世界。文學是人內心訴求的外在表現,是人內心最純真的強烈追求。不管文學還是客觀的人,對真都孜孜訴求。不管是文學作品的主題,還是正面的主人公,所表現出來的都是一種本真。文學所追求的真,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進行理解:
(1)客觀的真。客觀的真,是指作家在創作文學作品的時候,多以客觀生活為基礎,來寫作自己的文學作品。客觀的真不僅對客觀環境進行如實的描寫,也對客觀人物的境遇進行如實描寫。客觀的真,既是文學作品環境的真。
(2)內在的真。這多指在敘述人物的心理時,進行真實的描寫。文學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作家都務求真實而寫作,不管這心理是對是錯,是否符合邏輯,都求真實的表達出來。內在的真,就是文學作品人物內心的真。
文學追求真實,而不掩蓋任何黑暗或陰面,不管所追求的真是否符合客觀的邏輯,只求符合文學作品內部的邏輯以及內在屬性。
2、追求善。善惡有分,是人在后天養成的品質,而文學則直觀的把它表現出來。不管是哪部文學作品,其描寫的都有善,對善的歌頌,對善的渴求,對善的淋漓盡致的描繪。有的時候是用惡來襯托善,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用副教主的惡來襯托敲鐘人的善。不過不是所有時候都有善惡同存的,有的時候文學作品中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善,用善來言善。例如:沈從文的《邊城》沒有惡人,全是善者,雖然最后結局不好,但卻把善發揮到至極。雖然有全描寫善的文學作品,但是不會存在全描寫惡的文學作品,惡不能獨立成材,只有善可以。
3、追求美。文學不僅在形式上追求美,也在本質上追求美。對于文學的形式,不管是整飭的還是散落的,其都追求形式的美,沒事多種多樣的,也是多層面的。詩歌形式之美是整飭押韻,散文形式之美是散亂無序之美。不過先這兩種形式的美已經漸漸結合在一起。在本質上追求美,就是在主題上追求美,文學主題不管是悲傷的還是喜悅的,其主題都是美的。既是正面的主人公最后沒能完成目標而死亡,例如哈姆雷特,但是其主題也是美的:悲壯之美。追求美,是文學最外在的表現,美既是文學,文學既是美。
二、漢語言文學追求與人的涵養提高
涵養是人的內在氣質,也是外在行為表現,涵養有高低之分,也有好壞之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氣質,也就有不同的涵養。有的人見義勇為,有的袖手旁觀,有的好逸惡勞,有的勤勞肯干,這就說明了涵養的有不同性質,有不同的表現。各式各樣的修養,在總的要求上,卻有一個質的規約,那就是向真、善、美方向發展。這正好和文學的追求一樣,文學的追求,客觀上來說,也就本質上人的涵養的追求。
1、追求漢語言文學能夠指導人的涵養。涵養是后天的修為,其需要對一定的'物質形態進行模仿,而文學則能很好的指導人的“模仿”。涵養的模仿,可以是現實的行為方式,也可以是虛擬的行為方式。對于現實的行為方式,其總是存在著一定的瑕疵,世上沒有圣人,圣人這個名詞只是給圣人取的客觀名字而已,其實也是意識形態的一種表現。在此基礎上,人模仿的行為方式,總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偏差。漢語言文學是世界文學的代表,是中國長達5000年的人類文明的結晶,也是中國人涵養形態的客觀沉淀,對國人的涵養起著很大的作用。我們必須正視漢語言文學對人涵養的作用,尤其在現在異化越來越嚴重的社會,規范自己的涵養,美化自己的涵養,使文學和涵養有機的聯系起來。
2、追求漢語言文學能夠修正人的涵養。人的涵養是各有特色的,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壞的一方面。文學對于好的一面,可以使其更加堅固的存在,對于壞的一面,則能細致的修正。文學,因其內在規律的性的存在,對人發之以感染力,讓人陷入情知理的思考,以反思自己的行為。人對情知理的思考,是一個久遠的課題,其歷史源遠流長。而文學正好對這個課題進行了很好的解釋和規定,在高的層次上,對人的情知理進行合理合情的概說,在這個基礎上對人的涵養不好的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修正作用。
3、追求漢語言文學能夠提高人的涵養。文學,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天地,只要進入到文學的世界,你就會被其所有美好的東西所包裹。對于人的涵養,文學則能提高人的涵養。涵養,首先就是“涵”,有什么樣的“涵”,就有什么樣的“養”。人的后天模仿性很強,不管是對好的事物還是壞的事物,人區分好壞的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后天的道德基礎上形成的。也就是說,涵養的好壞,與其涵養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就是這個道理。
參考文獻:
[1]蔡元培.中國人的修養[j].工人出版社.2008年10月
[2]鄭淑媛.先秦儒家的精神修養[j].人民出版.2006年12月
[3]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j].中國社科.2008年4月
【淺論漢語言文學追求與人的涵養提高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