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構建雙語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思考
論文摘要:為使所培養的學生能迅速融入國際,參與國際競爭,設立雙語課程有其必然的價值。為保證課程質量,應合理定位培養目標,充分考慮開設雙語課程的學科適應性,嚴格師資遴選過程,選擇適合的教材。另外建立相應的課程質量監控體系,對于課程教學的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并及時反饋。
論文關鍵詞:雙語課程;課程質量;監控
2001年部頒發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按照“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為適應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等進行課和專業課教學。對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以及為適應我國加入WTO后需要的、等專業,更要先行一步,力爭3年內,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一10%。暫不具備直接用外語講授條件的學校、專業,可以對部分課程先實行外語教材、中文授課,分步到位。為適應新的教育國際化的形式,很多高校立足本土,積極參與世界競爭,在涉及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為適應外貿交易急需要的金融、法律等專業,開設了雙語教學課程。開設雙語課程之后,為了保證課程的質量,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質量監控。而要保證課程質量,必須對其培養目標進行合理定位,考慮開設課程的學科適應性,正確選擇教材和合理配備師資,并對教學過程進行必要的質量監控,及時收集信息并反饋。
一、合理定位培養目標
雙語課程的價值選擇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知識的本質,而不是純粹的外語習得。《朗文應用語言學詞典》所給雙語教學(bilingualeducation)下的定義是:The use of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意思是在學校用第二語言或者是外語進行學科內容的教學。在本質上,雙語教學是將外語作為一種教學語言,而不是“語言教學”,其目的是讓學生充分、平衡地掌握中外兩種語言。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和使用第二種語言,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的本質。開設雙語課程的培養目標定位是——為了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并能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就是用國際視野來把握和發展教育。
二、充分考慮開設課程的學科適應性,建立嚴格的雙語課程申報審批制度
為確保雙語教學的質量和實效性,我們應該首先考慮雙語教學的學科適應性。所謂“學科適應性”是指綜合考查校情和學校各學科門類的特點,規避課程開設的隨意性,開設課程需要有學術成長點和適宜的學術生態。2001年《意見》中提到,“暫不具備直接用外語講授條件的學校、專業,可以對部分課程先實行外語教材、中文授課,分步到位。”就是考慮雙語課程開設的學科適應性。一般來說,除了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以及為適應我國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專業之外,更重要的是選取本校的優勢學科、重點專業,或精品課程來開設課程。因為雙語課程不是隨便可以開設的,牽涉到師資的配備問題、教材的選取和建設問題、學生的外語素質問題等一系列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嚴格的雙語教學申報審批制度,凡是雙語課程教學的教師必需填寫《雙語教學申報表》,由開課院系組織對雙語課程進行試講,對實施雙語教學的教師進行必要的資格認定和資質審定,包括教師授課及外語能力、教材、教學大綱、教案、相關課件、習題等,并填寫審查推薦意見,報教務處審批。
三、嚴格遴選、適當培養雙語課程師資
高水平的雙語教學師資是保證雙語教學質量的首要選擇,做好雙語課程師資遴選工作是保證和提高雙語課程質量的前提條件。雙語教學對教師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說和的能力要求很高,雙語教學師資遴選工作可以通過外語筆試、面試測試(包含聽力口語)等方式進行,一般來說擁有全國大學英語六級水平以上證書、并通過雙語教學能力測試并被授予雙語教師資格的教師,才能申報雙語課程。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開不出雙語課程主要是受師資條件的限制,但是缺少雙語課程容易使學校所擁有的學科與國際前沿知識脫節,無法趕上當前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使科研水平嚴重滯后,因此建議采用嚴格的師資遴選與雙語師資培養相結合的制度。
一是聘請通曉的專業外籍教師和海外留學歸國人員,他們具有厚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并能流利使用外語授課,能完全具備雙語教師的資格。但是這種情況只對財力雄厚的高水平大學比較適合,一般的普通院校聘請外籍專業教師和海外留學歸國人員還是有一定難度。
二是以呵持續發展觀和國際視野來辦學,培養雙語師資。沒有穩定的雙語師資來源必然導致師資隊伍的青黃不接。為此,有必要在師資的源頭上下功夫。一般采用定向培養的方式,如:采用“雙學位”的方式,培養“外語+專業”的復合型人才;也可以對師范院校和外語院校就讀的學生在高年級分流,使那些有志于雙語教學的學生輔修外語或專業知識;還可以從跨科(原專業是外語)報考的研究生中選拔雙語教師等。這樣就能源源不斷地為高校輸送雙語教師。培養雙語師資,對于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不在省會城市的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比較合適。
四、合理選擇教材
經審批進行雙語教學的課程,應由任課教師及開課院系選擇適用的外文教材、或者由教師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自己編寫外文講義。根據部規定,雙語教學課程是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用外語授課課時達到了該課時的50%以上的課程(外語課除外)。鼓勵選用教育部組織引進的原版教材,因為原版教材能反映專業領域最前沿的理論體系和學科發展趨勢,還能讓學生接觸到原味、地道的外語。但是,由于雙語教學面對的是學生,學生之問外語水平參差不齊,相互之問外語水平的差距也比較大,所以在選擇外語教材時要慎重考慮。一般來講,在重點大學,如“985”“2l1”的大學,學生的水平較好,可以選擇教育部組織引進的原版教材;在普通高等院校,學生英語水平有待提高的院校,可以由教師自己編寫雙語課程的教材或講義
五、對教學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
在審批了申報、認定師資和選取教材之后,就可以開設雙語課程,但是開設雙語課程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要真正的保證教育質量,要把重點放在課程的過程監控和效果的評價上面。本著向要質量的原則,對于開設的雙語課程進行評價。
首先。是學校教務管理部門的評價。教務管理部門要建立“雙語課程教學評價標準”,設計相應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由學校派出督導聽課并對教師的授課質量進行評價。主要設立備課情況、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五個一級指標,在備課情況的一級指標下主要對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明確、備課認真等二級指標賦分;在教學態度方面,主要對于按時上下課、上課時關閉通訊工具、衣著得體、儀表端莊等方面賦予分值;在教學內容方面,根據教學信息容量、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進度、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和時間分配等賦予分值;在教學過程方面,根據的流暢性、清晰度、性、教學方法等方廈賦予分值;最后在教學效果方面,根據師生互動、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賦予分值。其次,在學校網站,建立相應雙語課程評價的網絡平臺,分“很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由學生來評價課堂教學的滿意度,并開設雙語課程師生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在上面留言,提出改進雙語課堂教學的措施。再次,通過設計學生問卷表來課堂教學的真實情況和效果,也相應地建立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由教務管理部門做好分值的工作。
六、建立通暢有效的反饋機制
唐朝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在對教學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之后,教務管理部門統計處理,把相關信息反饋給教師本人,相當于給教師一把明鏡,教師拿到鏡子,看到自己在教學中的長處,可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得以發揚,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進,揚長避短,才能真正起到提高教育質量的作用。
反饋機制的建立,要注意反饋渠道的通暢性和有效性。通暢性,是說所收集到的信息一定要通過一定的渠道反饋給教師本人,如通過教研室,并在反饋時注意方式方法,不打消教師對于雙語課程教學的積極性為前提。有效性,是指反饋機制的建立,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和警示作用,教育質量高的雙語課程要繼續開設,并通過示范課的形式加以發揚;而那些雙語課程教育質量不高,學生反映太差的,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一是請教師科學處理授課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二是通過教育質量監控,裁撤教學效果特別差、達不到教學要求的雙語課程。
雙語課程的價值選擇在于能培養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的國際性復合型人才,其質量監控機制的建立要比普通課程的建立更加艱難,也更加嚴格。學校應根據本身的條件,不斷探索,循序漸進,建立符合自身校情的雙語課程質量監控機制。
【構建雙語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思考】相關文章:
傳播學課程與雙語教學質量05-23
淺談從《外貿函電》課程談國際貿易專業雙語教學的思考與建議05-29
旅游管理服務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論文04-17
淺談地方合并高校校園文化體系構建研究05-29
幼兒園課程管理的實踐與思考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