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簡述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
論文關鍵詞:言語行為 意義理論 間接行為
論文摘要:言語行為理論是由英國家奧斯汀于20世紀50年代末所提出的,美國哲學家塞爾在批判奧斯汀理論的基拙上發展了言語行為理論,并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理論。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看塞爾言語行為理論的發展:對奧斯汀行為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對意義理論的發展,間接行為理論的提出。
一、引言
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并產生了大量的哲學著述,其中尤以塞爾的著作影響最大。他同意奧斯汀的觀點,即認為語言交流的最小單位不是符號、詞或句子,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種言語行為。不過他又進一步指出,說話者通過說一句話或若干句話來執行一個或若干個言語行為,可是言語行為本身與用以完成言語行為而說出的話語不能混為一談。塞爾系統地發展了奧斯汀的言語行為思想,揭示了實現言語行為的各種有效條件,闡明了言語行為的分類和標準,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問題,并探討了言語行為的形式化。
二、塞爾對言語理論的發展
如果說奧斯汀把言語行為理論看作是孤立的話語的意義的研究,那么塞爾則把這一理論提高為一種解釋人類語言交際的理論。正如塞爾在“什么是語言”一文中所說:“言語行為也被稱為語言行為或語言性的行為,通過這個引言,我也許能夠說明為什么我認為言語行為在語言哲學中具有重大意義。我認為在任何語言交際的模式中都必須包含一個語言行為。語言交際的單位不是通常人們認為的符號、詞語或語句,甚至也不是符號、語詞或語句的標記,構成語言交際的單位是在完成言語行為中給出標記。更確切地說,在一定條件下給出語句標記就是以言行事的行為,以言行事的行為是語言交際的最小單位。”在塞爾看來,講一種語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語言活動,如陳述、命令、詢問、允諾等。語言理論實際上就是一種行為理論,說話是一種受規則約束的實施行為方式。奧斯汀曾提出過實施言語行為的三個恰當條件,即(1)說話人必須是具備實施某一行為條件的人;<2)說話人對自己要實施的行為必須抱有誠意;<3)說話人對自己的話不能反悔。在此基礎上塞爾作了進一步闡述,認為“實施言語行為有兩種規則:調節性規則和構成性規則。調節性規則是交際對象的活動,這種規則在實施言語行為時不是非要不可的;構成性規則是實施言語行為的基本規則,遵受這種規則本身就構成某種活動或行為,違反了這種規則,某種活動或行為就不存在”。在發展言語行為理論的過程中,塞爾修正了奧斯汀關于言語三分說,認為每個語句都包括:<1)說話本身構成的話語行為;<2)指稱和述謂,即命題行為;<3)以言行事或施為性言語行為。塞爾認為不存在以言指事的表述性行為,而奧斯汀說的以言指事的表述性行為實際上是以言行事的施為性言語行為。關于命題行為,塞爾舉出下面五個例句來說明其中包含的命題行為:
Will John leave the room
John will leave the room.
John, leave the room!
Would that John left the room?
If John will leave the room, I will leave also.
五個句子完成的是不同的以言行事行為,第一句是問題,第二句是預言,第三句是請求或命令,第四句表達愿望,第五句表達意圖,但是這五個語句包含一個共同的內容,即約翰離開這個房間,每個語句都提到約翰這個人,并提到離開這個房間的這個活動,塞爾把這種共同的內容稱為“命題”,命題所完成的行為叫做“命題行為”,他認為命題不同于斷定或陳述,因為斷定或陳述屬于以言行事行為,而命題則不同。塞爾認為,通過話語實施一個施為性的行為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他以允諾為例,確定了九條充分和必要條件并把這些條件大體上歸納為四類:(1)命題內容條件;(2)預備條件;(3)真誠條件;(4)基本條件。在此基礎上,塞爾對言語行為進行了分類。在闡述區分單個施為性言語行為歸納為五大類,分別為:斷言類或闡述類、指令類、承諾類、表達類和宣告類。
三、塞爾對意義理論的發展
塞爾認為要把意義理論和言語行為理論結合起來考察。在他看來,言語行為是通過一些聲音或畫出一些符號來完成的。但是發出聲音或畫出符號與完成言語行為是有區別的。重要的區別在于為完成一定言語行為所發出的聲音或畫出的符號必須具有一定的意義,不具有任何意義的聲音或符號是不能完成任何言語行為的。為了回答為何某些聲音或符號具有意義這個問題,塞爾引用了英國哲學家格賴斯的觀點,并加以修正和補充。格賴斯在“意義”一文中區分了自然的意義和非自然的意義,指出這兩種意義的根本區別在于前者與意向性無關,后者則涉及到意向性問題。如:“那些斑點意味著麻疹”,這句話包含的是自然的意義,與人的意向無關;而“那三聲鈴響意味著‘車滿了”,這句話包含的則是非自然的意義,它與人的意向有關。格賴斯著重研究非自然的意義,并把“意義”與“意向”這兩個概念聯系起來考察。
塞爾進一步發展了這個思想,更加強調意義、意圖及慣例這三者之間的密切關系。他無意去推翻格賴斯的意義理論,因為在他看來,格賴斯的觀點雖然很不完善,卻可以作為說明意義概念的一個恰當的出發點。因為,首先,它表現出意義概念和意向概念之間的密切關系;其次,它抓住交流的一個重要內容,即說話者在說話時企圖把某種思想傳遞給聽話者并通過聽話者認識到自己的意圖正是把這些思想傳遞給他,不過塞爾也指出格賴斯這種觀點的不足,他認為,格賴斯的這種觀點沒有清楚地說明意義與慣例或約定俗成的規則的聯系,即沒有說明意義如何受到慣例或約定俗成的支配,同時用一個人意圖達到的效果來給意義下定義,會使以言語行事行為和以言成事行為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塞爾認為有必要修正格賴斯的理論,即“在分析以言行事的行為時,我們必須既考慮意圖又考慮規約,尤其要考慮二者的聯系”,塞爾的這種觀點引起西方界的普遍重視。
四、間接行為理論的提出
間接行為理論的提出是塞爾的最大貢獻所在。在《間接言語行為》一文中,他指出:意義,簡而言之,就是說話人說什么就意指什么(字面用意),在這種情況下,說話者的用意是產生某種以言行事行為的效果,而這種效果是通過聽話者根據對支配話語的規則的掌握理解說話者的意圖,但事情并非總是那么簡單,在有些情況下,如暗示、諷刺、比喻等等,說話者說出的話的意思與句子本身的意思并不是一致的。一種情況是說話者說出一個句子,表示其字面用意,但還有別的用意,如:
Can you pass the book?
這個句子如果按其字面意義去理解,那么它是“詢問”聽話人是否具有遞書的能力。然而,這并不是該話語的施為用意。這個話語實際上是用以表達“請求”這個言語行為的典型結構,這就是語言使用中語言的間接性現象。可見,語言的間接性是語言的形式和功能之間的不一致所帶來的結果。這種間接使用語言的現象就是塞爾所認為的間接言語行為,即通過一個言語行為來間接地實施另一個言語行為。
那么塞爾的間接言語行為是基于什么假設呢?具體如下:
顯性施為句或明顯的施為用意可以根據施為動詞辨別出來;
傳統句法上所講的句子三大類型:陳述句、疑問句和祈使句,都有各自的功能,分別表示“陳述”、“詢問”和“命令”,這實際上就是這些句子的施為用意。
這些用意傳統上看作是字面用意,從而與間接的施為用意區分開來。后者來自前者的結構形式以及說話人使用這些結構形式時所表達的功能,聽話人可以通過推理得出說話人真正要表達的施為用意。
間接言語行為可以分出常規的與非常規的兩大類。
五、結束語
塞爾在繼承奧斯汀理論的基礎上,發展了言語行為理論及意義理論,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理論。雖然塞爾的這一理論在語言學家中還有爭論,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塞爾在發展言語行為理論的基礎上所提出的間接言語行為概念,不但豐富了言語行為理論,而且為解釋語言的形式和功能之間的不一致現象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此外,塞爾主張從意圖和慣例相結合的角度去考察意義問題,以彌補格賴斯只考慮意圖,而忽視慣例的作用這一不足。可見,塞爾重視研究說話人或聽話人的意向、意圖、目的、信念等等因素以及語境、慣例等因素在形成和確定意義中的作用,是有積極意義的。
總之,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語用策略,體現了語言的間接性,他把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系統化、嚴密化,并且把它放在更大的哲學背景下加以論述,對言語行為理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淺談簡述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相關文章:
關于奧斯汀與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03-01
淺論塞爾對言語行為理論的創新與貢獻03-01
關于奧斯汀與塞爾言語行為理論分析12-20
淺談言語行為理論綜述03-01
淺談言語行為理論新認識02-28
淺談言語行為理論對翻譯實踐的啟示03-01
簡述薩丕爾《語言論》論文11-14
淺談言語行為理論與《紅樓夢》對話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