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醫學院校教育資源利用效率現狀研究論文
作者:劉旭東 白海泉 蔣炳武 楊士儒
【摘 要】 筆者通過對某省高等醫學院校教育資源利用狀況的現狀研究,闡明如何提高高等醫學院校教育資源利用效率,對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優化組合、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 高等醫學院校;教育資源;利用率
1999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加快了邁向大眾化教育的步伐,高等院校的數量和規模急劇增加,教育資源不足與人們需求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對教育資源利用率進行研究已成為近年來教育經濟領域的研究重點和熱點。
教育資源涵蓋教育領域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對其利用效率的研究,有益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資源的管理水平,為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優化組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而高等醫學教育因學制長、實踐環節多等自身的特殊性,對其進行教育資源利用率的研究意義尤為重要。
一、高等醫學院校教育資源利用效率現狀分析
教育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是指教育資源投入總量與教育成果產出總量之比。教育資源投入總量指一定時間內人力、財力、物力消耗的總和(含基建投入);從數量研究角度來講,教育成果可用當年在校生平均數代替(假設教育成果的質量相同)。其評價模型為:年度教育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年學生平均數/教育資源消耗。以2000—2003年某省高等醫學院校教育資源利用效率情況為例,其情況如表1。
由表1可知,擴招4年來,每萬元基本培養1名醫學生,且每萬元培養的學生數呈下降趨勢,說明培養成本提高。就全省而言,每萬元培養醫學生數少于全省平均水平,說明醫學生的培養成本高于平均水平,這個結果也符合相關研究結論。
(一)人力資源利用效率
人力資源利用效率主要指一定的教育工作者(含專任教師、行政人員、教輔人員、后勤管理人員等)在一定時間內培養人才的多少。培養的人才數量越多,效率越高。因此,盡可能降低教育過程中人才資源的投入量(減少活勞動消耗),提高單位教育工作者的學生培養數量,是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手段。其評價模型為:人力資源利用效率=年學生平均數÷教職工數。2000—2003年某省高等醫學院校人力資源利用效率情況如表2。
由表2可知,4年來每名教職工培養醫學生人數呈上升趨勢,說明高等醫學院校人力資源利用效率擴招后得到了提高。但相比省內平均水平,醫學院校人力資源利用效率相對較低。
另外,筆者也對4年來專任教師利用率情況進行了單獨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專任教師利用率也逐年提高,并且提高的速率高于人力資源總體利用率。
(二)物力資源利用效率
物力資源是國家用于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資金的物化形式,包括固定資產、設備和低值易耗品等。教育部門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前提下,降低物化勞動的占有和消耗,表明物力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其評價模型為:物力資源利用率=年學生平均數÷(當年固定資產總額×折舊率)。
因學校物力資源主要由固定資產構成,因此本研究僅以固定資產利用率代替物力資源利用率。本文參照類似研究對折舊問題做了如下處理:房屋按20—30年折舊,折舊率定為0.05(1/20年);設備按8年折舊,折舊率為0.125(1/8年)。2000—2003年某省高等醫學院校物力資源利用效率情況如表3。
由表3可知,4年來某省高等醫學院校物力資源利用率略有上升,總體變化不大,與全省水平基本持平。說明各高校在物力資源的利用上效率不高。
(三)財力資源利用率
學校財力資源其實質是人力、物力消耗的反映。其評價模型為:財力資源利用率=年教育經常費總額÷年學生平均數。財力資源即為教育事業性費用支出,包括個人經費和公務經費支出(不含基建支出)。2000—2003年某省高等醫學院校財力資源利用效率情況如表4。
由表4可知,4年來高等醫學院校財力資源利用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即生均占用費用下降。就全省而言,生均占用費用略高于全省水平,這也是對醫學生培養成本稍高的一個反映。
另外,筆者也分別對構成財力資源的個人經費支出和公務經費支出利用率進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擴招4年來,高等醫學院校個人經費利用率平均為0.4萬元/人,該省平均水平為0.37萬元/人;高等醫學院校公務經費利用率平均為0.4萬元/人,該省平均水平為0.41萬元/人。
二、提高高等醫學院校教育資源利用效率對策
通過對2000—2003年某省高等醫學院校教育資源利用率的研究分析,筆者就如何提高教育資源利用效率提出自己的意見。
(一)提高和保證教育質量是提高教育資源利用效率的根本途徑和最終目的
提高和保證教育質量是高校辦學的宗旨,如何達到高校資源供給和支出的有效平衡,即實現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是實現高校辦學宗旨的最有效保證。因此,高校只有在辦學上不斷改革創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能實現高校資源利用價值的“最優化”。特別地,高等醫學院校學生的培養質量尤為重要,它關系到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生命健康與安全。
(二)建立教育過程中的最佳資源結構
高校最佳資源結構即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最佳組合。合理的資源結構可以實現各種資源的最大利用率,發揮最大價值。研究表明,擴招以來,高等醫學院校的資源構成不甚合理,人力投入的邊際效率逐年減少,資產投入的邊際效率逐年增加。說明近幾年教師等人力資源比較充足,而實驗室、教室、宿舍、圖書館等物力資源配置不足。因此高等醫學院校應提高資本性投入,將新增資本性投入主要用于提高現有人力的素質,配置急需的儀器設備和其他教學條件,切實改善學生的實驗、學習等硬件環境,使高校的資源通過合理組織發揮最大效益。同時增加的人力投入應主要側重于優化人員結構、提高管理水平、健全激勵機制、合理配置生師比等方面。
(三)確立合理的辦學規模
本研究中,2000—2003年某省高等醫學院校平均規模為0.97萬人。相關研究發現,該省2000—2004年高校有效規模區間為2 549~17 685人。即,在此區間的`規模擴大會實現規模效益,不在此區間的發展會產生規模不經濟。2000—2003年某省高等醫學院校規模均在有效范圍內。規模效益理論也為當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持續擴大辦學規模的熱情敲響了警鐘,提醒高校應該逐步放緩擴招的步伐。
(四)遵循教育規律,提高教育資源的管理水平
高校的人財物資源最終總是通過人來安排管理的,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資源利用的效率,故提高教育資源的管理水平是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的途徑。高等醫學院校在不斷提高教育質量的同時,不應忽視培養一支質量過硬的資源管理人員隊伍。這支隊伍應該在各種資源的使用上充分體現為教學、科研服務的特點;能夠對學校資源進行周密的計劃、科學的組織、有力的指揮調度、定期檢查和總結;能夠制定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包括資源的使用、考勤、獎懲、培訓,等等。
【主要參考文獻】
[1] 韓宗禮.教育經濟學[M].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155.
[2] 劉旭東.高等醫學教育成本計量實證研究[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5): 37.
[3] 秦懷金.中國高等醫學院校經濟效率評價研究[J] .中國衛生經濟,2003,(4): 2.
[4] 劉旭東.高等院校規模效益實證研究[J] .財會通訊,2007,(6): 115.
【高等醫學院校教育資源利用效率現狀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4.醫學臨床研究論文
5.醫學研究的論文